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癌基因PTEN mRNA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白血病细胞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个白血病细胞系,3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包括5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1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CR)患者骨髓标本中PTEN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TEN基因在K562细胞中有表达,而在Kasum i-1、HL-60、U937、Nalm-1细胞中均无表达。CML组阳性率(61.29%)与正常对照组(7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和AL-CR组阳性率(分别为18.29%和42.86%)均低于正常水平(P<0.01和P<0.05),AL组阳性率又低于AL-CR组(P<0.05)。PTEN基因的阴性表达与外周血高白细胞计数(≥20×109/L)、染色体异常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AL患者存在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PTEN基因在AL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含有SH2结构域的肌醇5位磷酸酶(SHIP)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评价SHIP基因的改变在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半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78例AL患者、18例CML患者SHIP、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epase-3)的表达.结果 在初治的AL组中,SHIP的阳性率为69.6%,平均表达水平为0.167±0.121,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复发AL组中患者SHIP的表达阳性率为54.5%,平均表达水平为0.211±0.224,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较初治AL组相比表达水平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缓解AL组中,SHIP的阳性率为95.2%,平均表达水平为0.851±0.591,与正常对照组(1.945±1.804)相比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表达高于初治AL组(P<0.05).半胱氨酸蛋白酶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在AL mRNA的阳性率为分别为80.0%和100.0%,表达水平分别为1.785±1.168和1.887±0.838,低于正常对照组(3.345±1.284)和(5.122±2.025)(P<0.05).CML慢性期SHIP的表达阳性率为100.0%,表达水平为0.951±0.921,低于正常对照组(1.945±1.804)(P<0.05);CML急变期SHIP mRNA表达阳性率为71.4%,表达水平为0.278±0.19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HIP的表达水平在CML慢性期和急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组SHIP阳性缓解率为71.0%,AL组SHIP阴性缓解率为23.1%(P<0.05).AL组半胱氨酸蛋白酶1阳性缓解率为63.9%,AL组半胱氨酸蛋白酶阴性缓解率为25.0%(P<0.05).运用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在AL中半胱氨酸蛋白酶1、半胱氨酸蛋白酶3与SHI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2,r=0.437,P<0.05,半胱氨酸蛋白酶1、半胱氨酸蛋白酶3与SHIP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HI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动态观察SHIP mRNA的表达可作为预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RYBP(Ring1 and YY1-binding protei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索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5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23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ALCR)患者和21例对照(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YBP的表达情况。结果:SHI-1、HL-60及K562细胞株RYBP表达均为强阳性;21例阴性对照中RYBP表达均为阴性。AL组RYBP表达阳性率为73%,ALCR组阳性率为13%,AL组RYBP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比ALCR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RYBP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表达水平异常增高,提示RYBP可能与急性白血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收集病人骨髓细胞,用24 h常规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10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FAK mRNA阳性表达率为20.0%,50例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阳性表达率为6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5.486,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436,P0.05;t=7.985、5.595,P0.05),但ALL与ANLL二者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0299,P0.05;t=2.009,P0.05)。初诊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1.000,t=1.010,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38,P=0.015;t=8.789,t=7.5756,P0.05)。缓解组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低于初诊组和复发组(χ~2=10.26,P0.05;t=4.4359,t=7.822,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5879,P0.05)。AL病人FAK mRNA的表达与染色体核型的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的联系,异常核型检出组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检出组(χ~2=5.82,t=6.72,P0.05)。结论:FAK mRNA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较高,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可能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位点  相似文献   

5.
CD13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D133(AC133)在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 76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CD133mRNA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对照和AL患者的CD133mRNA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相一致 ,AL患者CD13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②AL患者CD133及CD133mRNA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2 .1%和 4 6 .1%。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3 患者CD133均高表达阴性 ,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4 3.4 %和 38.1% ,差异无显著性。AML M4CD133高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AML亚型 ,而T ALL和B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和 4 3.7% ,差异也无显著性。③AM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HLA DR显著相关 ,AL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无关。④CD133表达与细胞或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多药耐药基因 (mdr1)表达及年龄等预后因素无显著相关。⑤CD133高表达阳性组完全缓解 (CR)率及总反应 (OR)率低于高表达阴性组 ,但仅有CD34/CD133共高表达阳性组CR率低于阴性组 (44 .4 %vs71.4 %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 ;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并选择24例骨髓正常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EPOR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细胞有EPOR的表达,表达率为57.5%,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3549±0.2800,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灰度值AML高于ALL(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EPOR,表达率和平均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AML与ALL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达量AML高于ALL(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耐药基因、细胞凋亡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检测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5-FU(TS)、细胞凋亡基因(bcl-2)在144例大肠癌根治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144例大肠癌中PgP、GSTπ、ToPoⅡ、TS、bcl-2的阳性率分别为66.7%(96/144)、56.9%(110/144)、76.4%(82/144)、44.4%(64/144)、38.9%(56/144).PgP、ToPoⅡ、TS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型、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UIDD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STπ的表达在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期的阳性率为72.9%(86/118),Ⅲ、Ⅳ期的阳性率为92.3%(24/26),χ2=4.458,P=0.035],bcl-2在大肠癌不同分化程度[中~高分化程度阳性率52.4%(44/84),低分化程度阳性率20.0%(12/60),χ2=15.442,P=0.001]、不同侵犯深度[浅肌层~深肌层阳性率55.6%(30/54),浆膜以外阳性率28.9%(26/90),χ2=10.099,P=0.00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与PgP、GSTπ、ToPoⅡ呈正相关(r=0.374,0.340,0.221,P均<0.05).结论 PgP、GSTπ、ToPoⅡ、TS、bcl-2联合作用是大肠癌多药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PgP、GSTπ、ToPoⅡ、TS、bcl-2可作为耐药的标志物,进行肿瘤耐药及细胞凋亡监测,对大肠癌患者化疗药物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原代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AL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50例初发AL患者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结果 AL细胞survivinmRNA阳性率为 82 .0 % (50例中 41例 )。survivinmRNA阳性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89.5 % )较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细胞 (75 .0 % )稍多见 ,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33 .3 % ) ,P值分别 <0 .0 1 ,<0 0 5。在 2 2例AN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 ,survivinmRNA表达阴性者接受 1个疗程化疗后骨髓缓解(BMR)率 (83 .3 % )明显高于阳性者 (2 5 .0 % ,P =0 .0 2 3) ;1 3例ANLL患者接受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 ,survivinmRNA阴性表达者BMR率 (1 0 0 .0 % )高于阳性表达者 (2 7.3 % ) ;survivin/ β actin >0 .6者BMR率低。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L细胞高表达 ,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形态特征、细胞化学及免疫分型的表达。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134例老年AL患者进行分型,同时以172例非老年AL患者为对照并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比例(78.3%)明显多于非老年AML比例(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AL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3)老年组AML继发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比例(37.1%)明显多于非老年组比例(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老年AL显示有3种免疫表型:纯系免疫表型74.7%;多系免疫表型16.2%;"裸型"9.1%。(5)AML中,老年组CD14+(23.0%)、CD64+(27.9%)、CD61+(19.6%)和CD41+(23.0%)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CD14+(6.7%)、CD64+(2.5%)、CD61+(1.3%)和CD41+(0.0%)的表达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老年组CD19+的最多见,表达率94.1%。结论综合分析老年AL形态学、细胞化学及免疫分型表达等特点,确定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和分化程度。对提高AL诊断的准确性、指导老年AL个体化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老年AL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等可能是老年AL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情况,为分析AL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7例AL患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例)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检测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34.5%、阳性预测值为81.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45.6%、阳性预测值为6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微小残留病变阴性19例,24个月后复发率为26.31%,微小残留病变阳性68例,24个月后复发率为86.76%,两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微小残留病变阳性患者中,高表达者复发率(88.23%)高于低表达者(4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对诊断AL复发和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程度 ,探讨 WT1基因在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AL)进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49例不同类型的 MDS患者外周血 WT1基因 (4种剪接变体 )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同时检测 66例 AL 患者〔其中包括由MDS转变而来的急性白血病 (post MDS AL)患者 8例〕及 16例健康对照者 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49例MDS患者 WT1阳性表达率为 2 2 .4% (11/4 9) ;难治性贫血 (RA) 13例 ,WT1阳性率为 0 (0 /13 ) ;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AEB) 2 4例 ,WT1阳性率为 2 5 .0 % (6/2 4) ;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AEB t)12例 ,WT1阳性率为 41.7% (5 /12 )。 RA与 RAEB和 RAEB t比较差异有显著及非常显著性 (P<0 .0 5和P<0 .0 1)。 AL患者 66例 ,WT1阳性率为 48.5 % (3 2 /66) ,与 MDS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postMDS AL 8例 ,WT1阳性率为 5 0 .0 % (4 /8)。 1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 WT1阳性率为 0 (0 /16)。结论 :WT1基因在 MDS中呈较高表达 ;WT1基因在 MDS的 RAEB、RAEB t中表达率较高 ,在 RA中表达率较低。RT PCR方法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作为监测 MDS疾病进程及向 AL演变的可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D34和HLA-DR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除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初治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膜上CD34和HLA-DR的表达.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34、HLA-D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6%(96/142),74.6%(106/142);CD34,HLA-DR阳性表达组缓解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CD34/HLA-DR双阳性表达组缓解率低于双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CD34、HLA-DR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阳性表达率高,且阳性表达者完全缓解率低,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急性白血病 (A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2 2例MDS和 6 9例AL的WT1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 ,WT1mRNA在MDS RA及MDS RAS中低表达 ,阳性率为 10 % (1/10 ) ;在MDS RAEB和MDS RAEB t中高表达 ,阳性率为 91.7% (11/12 )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WT1mRNA在各型急性白血病中均有表达 ,初发和复发急性白血病中WT1mRNA的阳性率 (6 9% )高于缓解患者 (12 .5 % ) (P <0 .0 1)。初发与复发AL的WT1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 ,而MDS RAEB和RAEB t的表达量低于初发AL患者。WT1mRNA阳性的AML患者的化疗缓解率 (4 1% )低于阴性患者 (78% ) ;WT1基因相对表达量≥ 1的AML患者的CR率 (18% )低于 <1的患者 (5 5 % )。结论 :WT1基因在MDS RAEB和MDS RAEB 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DS RA和MDS RAS ,动态监测WT1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监测MDS的病情变化。WT1基因表达与否及表达高低与初发AL的预后有关 ;WT1基因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50%)57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白血病细胞EPOR mRNA表达,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结果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表达EPOR的表达率为61.4%,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EPO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AL的EPOR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EPOR表达水平较低,AML与ALL的EPO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AL贫血不完全由机体EPO产生不足所致,推测主要是由于骨髓红系生成受抑制引起,对白血病贫血病人使用r-HuEPO治疗是否可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尚需进一步地全面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Survivin和p5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银海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294-3295
【摘 要】 目的 研究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53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P53的表达与A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ABC)方法,检测AL骨髓细胞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对照组为10例非恶性血液病且骨髓正常患者。结果 在42例AL标本中,survivin阳性率为69.05 % (29/42) ,P53表达阳性率为52.38 % (22/42) ,显著高于正常骨髓组织 (P < 0.01) , Survivin和P53表达呈正相关(r=0.5991,P< 0.01)。结论 (1) Survivin在AL中异常表达,且与ALL的临床分型有关,提示其在判定ALL预后中有意义; (2)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与Survivin的表达可能在AL发生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评估AL进展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与急性白血病(AL)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关系、并探讨这3种耐药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三者表达与A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AL患者及30例正常人GST-π、MRP1及LRP的表达。结果表明:GST-π,MRP1,LRP蛋白表达均与临床耐药相关,3种耐药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完全缓解率均低于阴性组,提示耐药蛋白表达时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GST-π、MRP1在AL难治组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GST-π/MRP1二者联合检测对评定白血病预后不良较单独测定某一蛋白更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当外周血白细胞数≥10×109/L时,LRP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提示LPR对高白细胞数白血病患者的耐药性和预后评定具有很高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LSD1在HL-60和SHI-1白血病细胞株、不同病情(初诊、完全缓解、复发)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及非恶性血液病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随访收集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LSD1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HL-60细胞和SHI-1细胞LSD1均呈阳性高表达,LSD1相对含量(LSD1/β-actin灰度比)分别为4.647±3.840和1.628±0.185(n=4);72例AL患者LSD1表达程度差异较大,阳性率为56.9%(41/72),LSD1相对含量平均为1.053±1.976;17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LSD1阳性率为0%,LSD1相对含量为0.004±0.012。LSD1阳性率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初诊组(90.4%,77.8%)与难治/复发组(100%,100%)均高于完全缓解(CR)组(4.7%,0%)(p=0.000);LSD1相对含量在AML与ALL患者初诊组之间(1.177±1.646,1.275±1.845)、难治/复发组之间(2.050±2.470,4.107±3.676)或CR组之间(0.029±0.033,0.019±0.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LSD1阳性率在初诊组(84.6%)与难治/复发组(100%)均高于CR组(3.8%),LSD1相对含量在初诊组(1.274±1.760)、难治/复发组(3.359±3.319)及CR组(0.027±0.031)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难治/复发组高于初诊组与CR组(p<0.01),初诊组高于CR组(p<0.01)。结论:LSD1过高表达与AL难治/复发有关,其表达水平能反映AL患者的病情,可成为对AL预后有提示作用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Guo J  Zhu CS  Xu WW  Wang Y  Dong L  Bi KH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1):736-739
目的 探讨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抑凋亡蛋白Apollon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53例AL患者骨髓细胞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RT-PCR方法 检测Apaf-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Apollon蛋白表达情况,正常骨髓对照为10名正常人和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结果 18例(33.9%)AL患者Apaf-1基因启动子存在异常甲基化,甲基化检测阳性患者均未检测到Apaf-1 mRNA的表达,对照组仅1份Apaf-1 mRNA表达缺失,MS-PCR检测未发现Apaf-1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AL患者Apaf-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骨髓细胞Apollo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L患者外周血WBC>10×109/L的患者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及Apollo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WBC≤10×109/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中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与Apollo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paf-1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与抑凋亡蛋白Apollon的高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133-2在急性白血病病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对67例不同病程急性白血病(AL)进行CD133-2的检测。结果 AL组CD133-2的阳性率(52.4%)及表达率(23.9%±2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2.2%±3.9%); 初治组、完全缓解期(CR)组及复发组CD133-2的阳性率分别为52.4%,0和40.0%,表达率分别为23.9%±21.5%,5.0%±6.0%和28.4%±25.6%,三组间的阳性率及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7,F=5.906,P<0.05)。初治组及复发组的CD133-2阳性率及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R组。初治患者CD34+组的CD133-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组(40.5% vs 7.1%,χ2=8.636,P<0.05),并且CD133-2-/CD34-组的CR率则明显高于CD133-2+/CD34+组(83.3% vs 33.3%,χ2=6.078,P<0.05)。结论 初治AL患者CD133表达与CD34相关; CD133/CD34共同高表达可能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检测AL患者骨髓中CD133-2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复发及监测MRD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受抑作为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是急性白血病(AL)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bcl-2家族是目前最受重视的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家族,本研究为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急性白血病表达的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70例初治AL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bcl-2,bax,mdr-1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表明,bcl-2和bax基因在AL患者广泛表达,bcl-2 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46 vs 0.71,P<0.05).bcl-2和bax基因表达及bax/bcl-2比值与AL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原始细胞百分率、FAB分型和S+G2M%均未发现相关.Bcl-2蛋白表达(34.6%vs 69.2%,P<0.05),bax/bcl-2 mRNA比值(37.1%vs 82.9%,P<0.01)决定AL对化疗的敏感性,与AL CR率密切相关.bax/bcl-2 mRNA比值还是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bcl-2与bax基因表达和mdr-1表达两者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