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观察了TCD和REG两种检查脑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方法,并分析其在诊断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栓子检测对早期诊断血管疾病有很大的作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可用来检测脑血管中栓子。本文中,通过FFT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法,分别处理血栓多普勒信号,提取出相应的特征参数值。TCD系统通过这些参数值实时判断频谱图中存在的栓子,实验结果证明此算法可以很好地区分栓子和伪差信号。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自1988年引进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诊断仪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因为它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和应用上的广泛性等优点,所以普及很快。但由于缺乏与TCD相关的国人解剖学资料,故在临床检测工作中碰到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给临床检测提供形态学依据,以推动该技术的开展,笔者进行了应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学者就开始应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后来它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逐步被确定下来.目前诱发电位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临床研究中[1-3].诱发电位是了解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诱发电位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适宜的刺激,使大脑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大脑的相应部位产生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相位的生物电反应[4].本文就临床常用的几种诱发电位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糖尿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人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期,但随着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加重,而逐渐出现动脉硬化或导致致病性梗塞。为了进一步了解、探讨糖尿病性脑血管改变的情况。我们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测定其颅内脑底动脉血流速度及颅外颈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系统应用于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学不同于临床学科,除了必须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解剖学、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常规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还需要掌握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使用、超声扫查技巧、操作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TCD的基本检测技术,我们将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4,11(3):156-157,164
自挪威学者.Aaslid首次发现低频的超声波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并发明了首台TCD仪以来,全世界将TCD应用于临床与其他仪器检查的时间比相对较短,在国内开始广泛应用的时间10余年。尽管TCD给我们人类检测脑血管带来了非创性革命,但是TCD仅用多谱勒的方法探测,与二维成像比较有非直观等局限性。关于TCD的操作诊断,有些方面仍然处于探索节段,笔者从事TCD的检查十余年,在临床实践和教学中积累一些经验体会,希望与同行交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通过诱发电位测定了解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是继脑电图和肌电图之后临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第三大进步。本文将就诱发电位中体感诱发电位(即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在CVD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SEPs及其检查方法一、SEPs的定义SEPs指给予周围神经或皮肤适当电刺激、磁刺激或生理性刺激等,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通路至大脑感觉皮层区(中央后回)记录到的电位变化。SEPs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异性躯…  相似文献   

9.
<正> 经颅多普勤(TCD)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研究,但有关病毒性脑炎的TCD研究国内未见报道,经文献检索国外报道均很少.本研究对病毒性脑炎(VE)和TCD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病源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TCD检测在判断病毒性脑炎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22例病毒性脑炎,3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德国DWL公司P型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用2MHz探头经颞窗检测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商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脉动指数(PI)、以及频谱形态.根据病人入院时意识状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分组,对疾病预后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比较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与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病毒性脑炎TCD异常改变以颈内动脉系统为主.病毒性脑炎病人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越高,病情越严重;TCD检测结果不能判断其预后.TCD是监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变化,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研究其脑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0.
对6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TCD、CT/MRI所见分三组(Ⅰ组:脑形态结构有改变但部位较深面积较小;Ⅱ组:脑梗塞面积较大、部位靠近颅底动脉主干;Ⅲ组:无脑形态结构改变的TIA)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Ⅰ组CT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TCD;Ⅱ组EEG、TCD、CT诊断价值均较高;Ⅲ组TCD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三种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正确性。TCD用于动态观察受累血管病变的程度及推测预后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象图在脑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脑象图检查。结果:43例患者脑象图均有明显改变。结论:脑象图在脑血管病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炎症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脑血管病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病构成三大致死原因。同时,脑血管病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征象的脑血管病。脑卒中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80%。本文着重介绍炎症血清标志物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预测、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脑电地形图(Brain Atlas,BA)在急性脑血管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简介如下,供参考。脑电地形图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综合为以下几个方面:1.可协助急性脑血管病的定性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2.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超早期诊断,为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3.可协助对脑梗死半暗带区的诊断;4.可观察病变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功能的影  相似文献   

14.
<正>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探讨TCD检测在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例结核性脑膜炎,30例健康者,用ZMHz探头检测ACA、MCA、PCA、BA、VA的Vs、Vd、Vm、PI值及频谱形态.根据病人人院时意识状况按GCS评分分组,预后按COS分级,并与ACA、M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A、MCA、VA、BA血流速度增快;所测动脉PI值均升高.CCS3-8分:ACA、MCA流速显著增快,MCA-PI值升高.GCS9-13分:ACA、MCA流速增快,PI值升高;GCS14—15分:MCA血流明显减慢.相关分析结果ACA-Vs、-Vd、-Vm和MCA-Vs与GCS、GOS均成负相关;MCA-PI值与GOS成负相关.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异常改变广泛,波及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脑血管病诊断技术发展很快,有些高科技的先进技术如: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派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64层多螺旋CT(siemens sensation)是当今影像诊断电子技术突破性高科技的发展水平代表,为便于推广普及应用临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特此为大家作一些简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CD技术对主诉头晕乏力的患者进行颅底动脉环各大动脉的检测,观察脑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对检测出颅内动脉广泛性高流速伴有杂音的患者中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同时建议血常规检查,发现有79.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降低.结论:TCD对贫血患者脑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灵敏度高,在诊断和预测贫血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且其易行无创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3D-MRA)分段采集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特点。方法选择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2~79岁,平均年龄56.2岁。分别行3D-MRA分段采集技术与DSA技术,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脑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发现颅内病变的差异;将动脉瘤按直径大小分为2组,即≥3.0mm组和3.0mm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差异。结果 50例患者中,3D-MRA发现颅内动脉瘤25例,DSA发现颅内动脉瘤26例;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术后复查、烟雾病各5例,脑血管狭窄9例。其中,DSA诊断率为100%(50/50),3D-MRA诊断率为98%(49/50)。3D-MRA与DSA均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可充分观察到脑动脉瘤的准确起源、瘤体大小、颈部宽窄及血管走向等情况,病例中所显示的最小动脉瘤直径3D-MRA约2.6 mm,DSA约2.0 mm,3D-MRA漏诊1例直径约2.0 mm小动脉瘤。3D-MRA与DSA两种检查方法发现颅内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直径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MRA与DSA血管造影技术相比,3D-MRA与DSA均能较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病变,但是3D-MRA对小于2.0 mm的小动脉瘤易漏诊。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除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外,还存在着脂代谢紊乱,而载脂蛋白功能异常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我们对43例急性ICVD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和载脂蛋白测定。并探讨了血液流变学和载脂蛋白与ICVD的关系。为揭示ICVD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提供可行线索。 资料与方法 病例组:43例,男39例,女4例,年龄为49~82岁。全部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检查,部分经CT证实,且排除了心肌梗塞、肝肾病变、糖尿病以及近期曾服用过影响脂蛋白代谢药物者。 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35~60岁。所有对照组作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和心电图检测均为正常。 检测方法: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微循环滞留时间(MST)用BRC-51A型微量血液流变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PC)用双缩脲法,血清载脂白A_1(apoA_1)和载脂蛋白B_100(apoB_100)用联合免疫火箭电泳试剂盒测定。  相似文献   

19.
刘俊  秦元旭 《医学信息》2008,(11):27-29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54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组为A组(27例),实施喉罩通气全麻组为B组(27例),比较2组麻醉药物用量,术毕苏醒时间,以及喉痛等麻醉并发症。结果A组及B组麻醉诱导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A组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心率增快明显,B组麻醉诱导插管平稳,麻醉维持用药量少,苏醒快,并且并发症少。结论喉罩通气全麻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是此种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电镜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