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  崔红 《中国卫生经济》1999,18(12):62-63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决定了医疗机构不是按区域、人群,而是按部门、地方的隶属关系设置。因此,造成各地区之间卫生资源长期存在着差异,城乡差异更大。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大医院。我国现有44%的城市人口(市人口)享受着全国65%的卫生资源,农村地区卫生资源极其有限,56%的农村人口(县人口)只占有全国35%的卫生资源,老、少、边、穷地区卫生资源情况更差。  相似文献   

2.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报道数据,根据地域和经济发展状况随机抽取广东省、上海市、山西省、江西省、贵州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Gini系数和Lorenz曲线对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量很大;城市地区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和护士数远高于农村地区,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差距很大;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省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高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省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存在地区不公平性;城市在病床配置方面显著高于县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病床使用率比中西部地区高;2008年我国卫生服务在资源配置上已达到较好的公平性,其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和人均床位数均处在最佳的公平状态和正常状态。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城市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对样本市的1 100户获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结果:调查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59.15%;影响调查地区低保人群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患慢性病和住院服务利用状况、医疗救助知晓和利用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结论:调查低保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极高;慢性病对调查地区低保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较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强化低保人群的慢性病社区管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以降低低保人群灾难性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县(市)级卫生防疫机构遇到了许多新情况,防疫防治经费不足成为呼声最大的问题。为了摸清县(市)级卫生防疫机构的经费状况,江苏省卫生厅防疫局委托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开展了调研,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卫.且调查对象江苏省各县(市)级卫生防疫站。1.2调查内容一是辖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状况;经济状况(国民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人、地方财政支出、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年收人);卫生经费状况(卫生事业费、卫生防疫事业费)。二是卫生防疫站人员状况与经费收支状况。1.3调查方法及…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城市社区建立医疗保健中心,合理分流服务对象,配置卫生资源,控制卫生费用一直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点。因此,拟对城市社区建立医疗保健中心的步骤、经费预算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我国农村人口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卫生资源因素对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描述区域农村贫困发生率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空间面板检验。结果: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存在空间相关;各省(市)农村贫困发生率不仅受到本省(市)城镇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基层卫生机构数、每千农村人口拥有床位数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邻近省(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每千农村人口拥有床位数的影响。结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健康素质提升有利于减少农村贫困发生。卫生资源配置可能通过人群健康需求释放而对贫困发生产生双重影响,需要关注邻近地区资源配置和服务利用可能产生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医院床位规模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医院床位规模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中西部地区23个省(区、市)1670个县(县级市)的县医院进行普查,结合随机抽样现场调查。结果: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县医院绝大多数为中小床位规模,其床位规模与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本次调查涉及全国的10个城市。这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我们按各市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将这10个城市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是上海、大连、济南,计1154人;二类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是石家庄、西安、太原,计1182人;三类地区(欠发达地区)是黄石、德阳(农村调查在成都双流县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我国0~17岁人口两周患病就诊与治疗的影响因素,为提高0~17岁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计算1993~2003年0~17岁人口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未治疗率,分析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993~2003年0~17岁人口的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增高,未治疗率有所下降;影响城市与农村服务利用的因素不同,城市自感疾病严重程度轻、所患疾病为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患者年龄大者未就诊或未治疗比例较高,农村除与城市相同的影响因素外,家庭经济状况和离最近医疗点距离也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城市0~17岁人口诊治的主要因素是病情,可采用健康教育等社会干预方式提高卫生服务利用;而农村地区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状况,说明农村地区就医贵、就医难对未成年人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需采取制定特殊医疗政策等政府干预方式,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农村乡镇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由县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负责,同时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体系.此项工作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通过设立卫生监督所分所,建立城镇联动机制,均已全面实施了对农村地区的卫生监督工作.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受人员编制,特别是受资金短缺的制约,难以像发达地区那种模式运行.因此.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监督工作必须探索出一条既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又要充分发挥卫生监督职能,保证农村人口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统计信息中心从1993年开始,每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今年9月份完成了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现场。本次调查在保持调查内容历史可比性的基础上,按照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增加了慢性病控制、老年人口等问题,调查样本县(市、区)由原来的94个增加到156个,可以全面反映全国、城乡及不同地区的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崔建军  毕存箭  杨俊敏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59-1460,1464
目的 了解新疆不同经济发展区城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评价不同地区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省会城市(好片)、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差片),共测试7 189名学生,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与该地区经济发展近似呈正比例关系,基本趋势为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BMI指数多数年龄组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应组别.结论 新疆不同片区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揭阳市地处广东省东部,总人口近600万,农村人口达430万,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揭阳市卫生局本着“预防为主,切实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原则,根据辖区内各县(市)的社会经济、卫生管理基础和镇卫生院的不同状况,采用积极推动、分类指导、不拘一格的形式,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1998~2003年婴儿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罗树生  王燕  高军  徐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41-1845
目的:发现与婴儿死亡相关的因素,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计算全国的婴儿死亡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99~2003年婴儿死亡率平均为11.3‰;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差异较大,经济最不发达的4类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最高,达到了25.1‰;对农村地区婴儿死亡影响大的因素包括:婴儿性别、母亲民族与受教育水平、家庭饮用水类型及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结论:经济最不发达的4类农村地区应该成为卫生干预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入针对性干预项目和普及社会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州市计划免疫服务形式的基本情况,为建设规范化门诊、计划免疫体制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各地经济水平对全市14个区、县(市)191个乡、镇(街道)的接种服务形式与接种率进行调查。[结果]经济发达的Ⅰ类地区,接种形式以接种门诊为主,接种周期短;经济中等发达的Ⅱ类地区,以接种门诊为主,4种接种周期较为平均;经济欠发达的Ⅲ类地区,以上门接种为主,接种周期长。5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均为Ⅰ类地区高于Ⅱ、Ⅲ类地区。[结论]经济水平的不同影响了计划免疫服务形式与接种率水平,必须建设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提高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项目县服务对象的基本妇幼卫生和健康教育现状 ,深入了解在不同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妇幼对基本卫生服务的理解、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需求 ,1998年 10月至 11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合作 ,对全国 2 8个省市的 10 5个县 (市 )进行了健康需求调查。本文仅分析贵州部分农村地区 2岁以下儿童母亲小儿肺炎、腹泻防治知识部分。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此次调查的贵州 4个县、市中有 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每县调查 2 0 0例。1.2 抽样方法 根据全县各乡镇距县城的距离和经济状况分为 3层 ,每层抽 1个乡 (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方法:数据来源于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江苏省调查资料中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18个县(市、区),对36 381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自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结果:城市地区的居民健康自评状况稍好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年住院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城市地区3个指标分别为19.90%、40.66%和8.93%,农村地区分别为17.50%、29.49%和8.23%。而农村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2.30%,高于城市居民的10.60%。城乡居民在两周首诊机构和住院机构的选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苏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高于城市,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更倾向于基层机构,城乡住院服务机构的病人流向变化存在差异。建议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城乡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城市居民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锡山市(原无锡县)辖33个镇、526个村,人口100万。是一个人多田少,乡镇企业起步早,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在1992、1993、1994年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榜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卫生需求的不断提高,我们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认识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三新、二提高、六普及”。三新即:不断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项目,引进新设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贫富地区和城乡人口的卫生服务差异进行的估价表明:以县为观察单位,我国贫富地区的卫生服务差异范围为:敏感的健康状况指标,如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达4.8和7.7倍;卫生服务的经济和自然可接受性达2.4~4.9倍;县、乡、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达3.2~6.5倍;卫生服务利用达4.2倍。这些差异在80年代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剖析贫富两县卫生事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和估价了(1)我国贫富地区之间卫生事业发展至少可能存在的最大差异;(2)我国城乡人口健康状况的最小差异和差异特征;(3)经济发展对上述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我国0~17岁人口两周患病就诊与治疗的公平性,揭示儿童及青少年在接受卫生服务方面的公平程度和不公平现象。【方法】利用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计算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0~17岁人口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未治疗率,利用集中曲线和集中指数定量分析城市与农村该年龄段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程度。【结果】城市地区未发现明显的不公平性,而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的0~17岁患者卫生服务利用越差,卫生服务向少数富裕人群倾斜。【结论】中国农村地区0~17岁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性,严重影响农村贫困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在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诸多措施中,应把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