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及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4β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氯米芬(CC)、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4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正常妇女自然周期以及48例正常妇女、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CC/hMG/hCG方案促卵治疗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4β1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整合素α4β1在正常妇女自然周期着床窗口期呈现强阳性表达,而CC、hMG抑制整合率α4β1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妊娠者较妊娠者整合素α4β1表达强度高。结论 促排卵周期黄体中期整合素α4β1表达下降或缺失,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氯米芬 (CC)、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4 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8例正常妇女自然周期以及 48例正常妇女、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及CC/hMG/hCG方案促排卵治疗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4 β1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整合素α4 β1在正常妇女自然周期着床窗口期呈现强阳性表达 ,而CC、hMG抑制整合素α4 β1的表达 ,两者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妊娠者较未妊娠者整合素α4 β1表达强度高。结论 促排卵周期黄体中期整合素α4 β1表达下降或缺失 ,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 ,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促排卵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2例正常妇女、40例无排卵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后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进行测定。结果正常妇女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表达在“着床窗口期”呈现强阳性;而氯米芬(CC)及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抑制αv、βb的表达,使其表达呈弱阳性;而促性腺素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促排卵药物氯米酚(CC)、hMG及GnRH-a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内膜纤维粘连 蛋白(FN)及层粘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 例正常妇女自然周期以及50例正常妇女,4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应用CC/hCG,CC/hMG/hCG 及GnRH-a/hMG/hCG方案促排卵治疗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FN和LN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FN 和LN表达在正常妇女自然周期着床窗口时呈现强阳性;而CC、hMG抑制FN和LN的表达,使 其阳性强度减弱,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GnRH-a对FN和LN抑制不明显。同时妊娠者较 未妊娠者FN和LN表达强度高。结论:CC/hCG及CC/hMG/hCG方案促排卵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 中FN和LN表达下降或缺失,内膜容受性下降,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α_vβ_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鼠随机等分为3组:来曲唑组(letrozole,LE组),克罗米芬组(clomiphenecitrate,CC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进行促排卵。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nblot方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HOXA10表达情况。结果:LE组大鼠子宫内膜αvβ3表达与NS组无差异(P>0.05),但LE组显著高于CC组(P>0.01);NS组HOXA10表达高于LE组(P>0.05),LE组HOXA10表达高于CC组(P>0.01)。结论: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抑制作用比克罗米芬小,有可能成为较为合适的促排卵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各种超促排卵方案对小鼠子宫内膜种植窗口期整合素β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组、GnRH-a组、GnRHant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子宫内膜种植窗口期整合素B3和EGFR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MSG组、GnRH-a组和GnRHant组小鼠整合素β3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且在GnRH-a组和GnRHant组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EGFR在PMsG组、GnRH-a组和GnRHant组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但在GnRHant组与GnRH-a组的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78).结论 控制性超排卵药物可以影响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和EGFR的表达,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4、α5、β1亚单位及αvβ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 2 7例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整合素α4、α5、β1及αvβ3的表达 ,并选择同期正常育龄 13例子宫内膜进行对照。 结果 :整合素α4、α5、β1及αvβ3在正常子宫内膜以及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腺上皮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α5在内异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而αvβ3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有极显著性的阳性表达 ,以增生期异位灶为甚。结论 :推测内异症中整合素α5的低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中αvβ3的高表达可能与内异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观察PCOS患者应用一定剂量孕酮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探讨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能机制,寻求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最佳激素替代方案,以进一步提高辅助生育技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运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份分别取自正常月经周期第6~27天的内膜、妊娠46~67天的蜕膜及9例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进行了整合素β3表达的检测。结果整合素β3表达于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即正常月经周期第19天以后)和早孕期的子宫蜕膜中,且早孕期整合素β3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妇女相比,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表达缺失。结论整合素β3参与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及胚泡着床过程,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良好指标。整合素β3表达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原因不明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hMG对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对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9例hMG促排卵周期(实验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ER、PRmRNA进行测定,并与11例自然周期(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内ER、PR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05)。结论:hMG在转录水平降低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腺体细胞ER、PR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GnRHa长周期辅助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厚度及整合素αV、β1 表达的影响,探讨提高IVF ET妊娠率的方法。方法:随机将36只小鼠分成3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NS)组,单纯促排卵组为HMG+HCG组,GnRHa+促排卵组为Gn RHa+HMG+HCG组。促排卵和排卵后24h、48h,利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1 的表达。结果: 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 05)。整合素αV、β1 表达对照组呈强阳性,单纯促排卵组稍弱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5);GnRHa+促排卵组弱于前两组,与前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控制性超排卵药物可以影响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的表达,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临床妊娠率偏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研究有抗精子抗体(ASA)妇女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果,比较自然排卵周期与应用克罗米芬(CC)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周期联合应用 IUI 后妊娠率。24对夫妇经全面检查,包括:① BBT、内膜活检及血孕酮测定黄体功能了解排卵情况;②子宫输卵管造影和诊断性腹腔镜;③精液检查;④性交后试验(PCT)。所有病人均行多种治疗无效,确定不孕原因为妇女含抗精子抗体所致。所有病人经尿测定 LH,在 LH 峰值后12~24小时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连行3个周期。若未怀孕,应用 CC  相似文献   

13.
整合素αvβ3和骨桥蛋白(OPN)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它们在人子宫内膜"植入窗"期呈特异性表达。整合素αvβ3和OPN表达异常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与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二者的表达具有卵巢性激素依赖性并受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控。现对整合素αvβ3和OPN在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及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表达、作用及其调节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滋阴补阳序贯法联合西药促排卵对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122个促排卵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促排卵前后使用滋阴补阳中药进行序贯治疗。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4组,A组:克罗米芬(CC)+促性腺激素(Gn)(n=71),B组:来曲唑(LE)+Gn(n=30),C组:CC(n=14),D组:Gn(n=7),比较各组间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4组妊娠率比较:C组A组B组D组;Gn用量比较:D组B组A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A组D组B组C组,但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促排天数A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比例CC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4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未启动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OHSS发生。按妊娠结局分组比较:bE2及bLH水平妊娠组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未孕组,各组中A型内膜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内膜。结论:对PCOS患者选择滋阴补阳序贯法联合CC+Gn促排卵能减少Gn用量,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率。方法 采用宫颈粘液评分(CMS)、放射免疫法测定雌激素(E2)水平,阴道超声观察用克罗米芬(CC)、CC/戊酸雌二醇(CC/E)、CC联合绝经期促性腺激素(CC/HMG)及促性腺激素激动剂联合HMG(GnRH-a/HMG)促排卵方案治疗后的卵泡成熟情况,并测量注射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其受孕率。结果 子宫内膜厚度≥7 mm者,周期妊娠率为17.1%,明显高于子宫内膜<7 mm者(3.45%)(P<0.05);应用CC、CC/E促排卵方案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比率明显小于CC/HMG及GnRH—a/HMG方案;CC及CC/E促排卵方案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GnRH—a/HMG方案LH值小于CC、CC/E及C/HMG方案,而E2值明显大于CC及CC/E方案,小于CC/HMG方案,CC及CC/E的E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C对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增殖具有不良影响。而GnRH—a及HMG的使用则可提高子宫内膜的厚度,增加受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通过多个环节影响女性生育能力和不孕的治疗效果。EMs合并不孕的患者其子宫内膜细胞学形态方面:胞饮突的表达量、内膜腺体数目、基质有丝分裂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减少,腺体的腺腔分布不规则,微绒毛少、纤毛再生不全、发育不良;分子生物学方面:种植窗期内膜整合素αvβ3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外基质、激活素A、细胞黏附分子、芳香化酶P450、IgG和IgA抗体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基因学方面:HOXA10、HOXA11基因呈低水平表达,MMP-2和MMP-9表达升高;类固醇激素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s)等不表达,从而降低EMs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预处理可有效提高EM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7.
不明原因不孕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局部调节失衡,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是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子宫内膜种植窗口期整合素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比较两者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将MMP-9、整合素αvβ3确定为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而造成不孕。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胚胎种植窗期血清孕激素、雌激素浓度,组织学分期和子宫内膜整合素av、β3的表达,并与同期已育妇女的指标作比较。结果: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Ⅰ期和Ⅱ期共8例(研究1组),Ⅲ期和Ⅳ期共7例(研究2组),与16例对照组比较,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黄体功能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证实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记物-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下降,与其导致不孕和流产相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BCT)联合克罗米芬(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促排卵助孕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对照试验,在上海2家医院共收集PCOS合并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月经周期3~7 d给予CC 50 mg/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全周期给予BCT 2.5 mg/d,两组均治疗1个周期。在月经第3日、hCG注射日、hCG注射第7日抽血化验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_2)、总睾酮(T)、孕激素(P),并行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大小、数量。结果两组的基础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促排卵成功率分别为72.0%和75.4%(P0.05),试验组的持续妊娠率(18.4%)明显高于对照组(8.0%)。hCG注射日的FSH、E_2、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LH水平有所降低,PRL和T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P=0.00);hCG注射第7日的E_2、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RL显著下降,试验组的子宫内膜厚度[(10.20±1.92)mm]明显高于对照组[(9.22±1.88)mm](P=0.01)。结论 BCT联合CC可以提高PCOS患者促排卵的助孕成功率,降低PRL、LH、T水平并增加着床窗口期的子宫内膜厚度。提示多巴胺激动剂BCT可能通过降低垂体激素及雄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血管阻力并增加内膜血供改善PCOS不孕患者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20.
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患者行激素周期治疗和促排卵治疗,评价其疗效,探讨可能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对13例患者行雌孕激素周期治疗3~6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相子宫的变化,并采用3种方案促排卵治疗。结果:13例患者经雌孕激素治疗3~6个周期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雌二醇(E2)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B超子宫横切面的横径、前后径有增厚(P<0.05),但子宫纵切面的长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显著增厚(P<0.01)。以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方案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HMG/HCG方案促排卵治疗有成熟卵泡发育并各有1例妊娠。结论:卵巢早衰患者应尽可能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并尽早行激素周期治疗,有利于促排卵治疗成功,HMG/HCG和GnRHa/HMG/HCG这两种促排卵方案均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