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代容 《中国药房》2011,(40):3784-378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10年90例年龄≥65岁的CHF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1:1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CHF合并心房颤动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或控制心室率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包括心房颤动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的控制、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48例,胺碘酮150mg加50g.L-1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患者30min后房颤未转复即再应用1次,继以0.5~1mg.min-1维持静滴48h,观察用药后1,2,6,12,24和48h转复率、心室率、心力衰竭症状的缓解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可快速有效使快速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纠正心力衰竭,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纤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张锦 《云南医药》2007,28(2):154-155
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房颤常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加重,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心房不能共济收缩失去辅助泵功能,心搏量及心输出量显著减少,使心衰患者心功能恶化乃至死亡的危险度增加。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房颤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下称充血性心衰)并快速心房颤动(下称房颤)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对27例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注射150 mg,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滴注,观察心室率控制、窦性转复、心功能改善等指标.结果 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有效控制达92.6%,心功能改善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胺碘酮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心室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孟林英 《中国药业》2012,21(7):88-89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片,规律服药1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指标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源性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改善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改善心功能、降低心源性猝死、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等,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作为指导性用药.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常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28-1529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9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人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胺碘酮,第1周:200 mg/次,3次/d;第2周:200 mg/次,2次/d;第3周及以后改为200 mg,/d,规律服药1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心电指标改善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81.63%高于对照组的48.98%(x2=11.53,P<0.01)、LEVF(68.6±9.7)%与对照组的(65.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心源性猝死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的18.37%(x2=4.35,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加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抗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和抗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差异性(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短时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贵锋  葛德元  胡桃红 《中国药师》2005,8(12):1024-1025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60例CHF伴快速心室率Af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毛花苷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及毛花苷,观察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6.5±12.7)min和(48.9±14.2)min(P<0.01);胺碘酮、毛花苷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0.0%(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心室率Af短时效果显著,患者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小剂量胺碘酮治疗中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入选患者口服胺碘酮第一周600mg/d,第二周400mg/d.二周后200mg/d,维持治疗3~4周.治疗前后作24h Holter彩超。结果 心律失常有效率及频繁室性早搏78%.频繁房性早搏82%,快速AF86%,阵发性AFl00%。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口服中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好.副作用少,且对心功能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伴发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室率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室率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室率和对照组治疗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伴发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室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胺碘酮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64)和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组(Ⅱ组,n=65),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研究终点为房颤发作。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计算两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比较:治疗前分别为(35.21±1.76)mm、(35.84±1.69)mm,治疗后分别为(38.76±2.14)mm、(36.27-I-1.91)mm,治疗后IⅠ组患者左房内径明显小于Ⅰ组。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的比较:治疗结束时,Ⅰ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2.3%,Ⅱ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80.6%,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对延缓左心房扩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阵发性房颤患者24例,口服胺碘酮400mg/d,分2次口服,2周后做24h心电图观察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的百分率、Q-T间期及24h平均心率并判定疗效。结果24例阵发性房颤中,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后24h平均心率(次/分)较前明显降低[(81.2±6.8)vs(66.8±8.4),P<0.01)];治疗后Q-T间期(s)较前明显延长[(0.38±0.02)vs(0.40±0.02),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和减少发作次数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与毛花苷C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毛花苷C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80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40)和毛花苷C组(n=40)。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 mg静注后,以0.8~1.0 mg/min维持静脉点滴,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毛花苷C组:近1周未用洋地黄者,以毛花苷C 0.4 mg静脉注射;近1周口服地高辛者,以毛花苷C 0.2 mg静脉注射,依疗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两组复律情况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5%(33/40)和57.5%(23/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4.2±10.3)min和(30.5±5.1)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心室率,作用迅速、安全有效,不影响心功能,维持时间长,临床可作为急诊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电击伤并发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例电击伤患者,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继之用微量泵以0.5~1.5mg/min维持泵人,持续24h.观察心律转复情况、心室率、血压、QT间期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100%.平均转复时间为(285±75)min.心房纤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前后心室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24 hQT间期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电击伤并发的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胺碘酮治疗的4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先给予胺碘酮75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然后改为胺碘酮片,待心室率下降或转复后减量维持。结果49例患者中有效29例,显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3.6%。无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胺碘酮可以有效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率,同时可以使部分患者转复,临床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片与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8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41例,女37例,平均年龄(57.8±11.2)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同时应用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后者仅服用胺碘酮片。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研究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52.6%(20/38),P〈0.05。结论和单纯应用胺碘酮片比较,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能够显著提高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效果,同时并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88例,按制定的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将88例患者根据是否服用胺碘酮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用伊布利特;试验组:口服胺碘酮后联合伊布利特。口服胺碘酮组负荷量7~15g(3~4周内达到靶剂量)。伊布利特首剂1.0m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如给药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行第2次注射,剂量仍为1.0mg,观察开始给药后4h内转复的成功率、转复过程中用药剂量、用药前后的QT间期的差异及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试验组房扑转复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而房颤转复成功率试验组(76%)与对照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试验组(80%)与对照组(47%)房扑和房颤总的转复成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②在转复房扑、房颤成功的患者伊布利特使用剂量房扑[(1.1±0.4)mg]低于房颤[(1.7±0.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试验组与对照组使用伊布利特前QT间期(0.49±0.08)、(0.43±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2组使用伊布利特后QT间期(0.52±0.06)、(0.45±0.0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50);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自在注药前后QT间期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13;试验组P〈0.01)。④试验组有2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1例在推药过程中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rip),经电复律终止,转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再次房颤继之再发Tdp,静脉注射2.5g硫酸镁终止;1例在转复成功5min后发生非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自行终止。2组各发生2例窦性停搏,均在2-3s后自行或经胸外按压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口服胺碘酮联合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成功率高于单一用药,并可预防其复发,联合应用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许学升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22-1623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42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72)、胺碘酮+厄贝沙坦组(n=72),治疗随访时间为18个月,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6、12、18个月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胺碘酮组左心房内径大于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组(P〈0.05)。试验终点时单用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8.04%,联合用药组为8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维持窦性心律作用优于胺碘酮,且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