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尿路感染     
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的定义尚不统一。目前一般认为;抵抗力低下的宿主(com-promised host)受通常不致病的病菌或弱毒性病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即称为机会感染病。这些病菌即称为机会病原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泌尿科领域的宿主,主要是那些恶性肿瘤、先天畸形等各种基础疾病并引起尿潴留患者及为了诊断和治疗而在尿道里使用了各种管状器械的高龄患者,以及需要使用各种抗生素、抗癌药的患者。对这些病例的复杂尿路感染就要考虑发生机会感染病的可能性。在机会病原菌中,首先是革兰氏阴性杆菌(GNR),其中包括绿脓杆菌、其他葡萄糖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NF—GNR)、灵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肠  相似文献   

2.
感染症与其它各种疾病一样,其变化情况逐渐被认识。从病原菌看,1970年以来,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症减少,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增加了。现在,以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为代表的感染症逐渐成了新内容。本文重点介绍机会感染的概念、“混合感染”的意义以及母儿感染等。机会感染近年来,机会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引起了重视。所谓机会感染,可以理解为“宿主因某种原  相似文献   

3.
由于手术方式的进步,肺疾病手术也能容易地进行了。以前,以肺结核为主的炎症性肺疾病多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抗结核药及抗生素的发展,现今手术病例急剧减少。伴随肺癌发病率的增高,手术病例也在增加。本文列举了除肺癌以外应行手术的各种肺疾病,并就其适应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由于图象诊断方法的进步而开辟的肺形态学及病理生理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最近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的引入对于呼吸系疾病学的影响。对弥漫性肺疾病的形态学认识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列入与肺癌受同等重视的肺疾病,特别是以肺气肿为主的所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应在认识其各自病理的基础上,进行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另外,对于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及其他间质性肺炎为中心的间质性肺病变,在阐明其病因、发病和病情进展机制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尚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CT 技术的进步,已能获知历来无法分辨的肺末梢组织的情况。对弥漫性肺病变,从临床图像上能得到什么样的组织学变化,就需要有一个能将图像与病理形态进行详细对  相似文献   

5.
前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感染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是各种降低人体感染防御机能的病理性、医源性因素增加,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种类随之发生变化,以致一些致病性很弱、平素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也能引起相当严重的病理状态。在小儿时期,尤其是新生儿、未成熟儿,感染防御机能尚未完善,加之各种基础疾病,并发症和其他易感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的存在,更增大了感染的危险性。在这种感染防御机能减弱的宿主,往往会出现无致病性或弱致病性的条件致病性微生物(opportunistic pa-thogens)的感染,造成难治性的病理状态(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临床上往往不容易断定机会感染来自外源性传染抑或内源性传染。  相似文献   

6.
灰黄霉素是经口治疗皮肤丝状菌病的药物,目前,正在开发新型的外用药。但是,至今对真正的深在性真菌病化疗药物的开发还很不够。当前,要特别重视深在性真菌病,尤其是机会感染。最近,佐野等人统计了日本机会真菌病的发病例数。各种菌病按顺序排列如下:念珠菌病、曲霉菌  相似文献   

7.
肺与DIC     
在探讨肺与DIC 的关系时,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肺部疾病引起的DIC,二是肺外其他器官的疾病引起的DIC 对肺有何影响,特别是在肺微循环系统有血栓形成时,表现的病理变化。肺有各种功能(后述),由于肺原发疾病已经使肺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所以发生DIC 时,肺的各种功能障碍进一  相似文献   

8.
肺转移瘤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肺转移瘤。目前认为只有肺内转移瘤尚较局限,其它脏器又未见转移,而其原发瘤已得根治又无复发征象者,才有外科治疗机会。1939年Borney 及Churchill 报道1例肾癌术后一年,X 线发现有早期肺内转移又行肺切除,术后未见复发,生存了23年,最后以冠状动脉疾患死亡。从此肺转移瘤外科的治疗价值得到普遍承认。近年来,在日本的研究以赤仓为首,相继有冈田,大畑烟等,提出较多的研究资料。在一定的条件下积极切除肺  相似文献   

9.
卡氏肺囊虫肺炎是条件感染的代表疾病之一,最近已引起各方面重视,但由于一般培养不易生长,致使诊断困难,耽误治疗,常常造成致命的后果。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约有60%的病人可得以挽救。本文就近年来日本有关本病的资料作一扼要介绍。一、病原体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原虫,属孢子纲,孢子目。Chagas(1909)、Carini(1910)分别从荷兰猪和小白鼠的肺中发现。最初认为是一种睡病虫,但经Delanoe夫妇研究(1912)才明确是一新种原虫,命名为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囊虫有包囊型和滋养型(体)。  相似文献   

10.
聚烯吡酮碘胸腔冲洗治疗脓胸近年来,抗甲氧苯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正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问题。绿脓杆菌对健康人引起感染的可能性较小,而在老年人或有重症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则易被感染。因此,它作为机会感染的病原...  相似文献   

11.
在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ATL)激人中,出现肺疾病的很多,其中的一些慢性病例不能用感染或白血病细胞浸润来解释。而一些慢性肺疾病的病人多年后可发展为ATL。1985年以来,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HTLV-1相关性细支气管,肺泡异常症(associ-ated bronchiclo-alveolar disorder,HABA)的概念,以后又发现了与HTLV-1相关的一系列肺疾病。  相似文献   

12.
与人Ⅰ型T淋巴细胞病毒(HTLV-1)相关的脊髓病变(HAM)是一种被认为与HTLV-1感染有关的慢性进行性脊髓麻痹。本病1986年自由纳等报告以来,作为一种可治性的脊髓麻痹疾病已为世界所关注,认为与1985年Gessain等报告的HTLV-1抗体阳性的热带痉挛性双侧麻痹(TSP)为同一疾病,现在主张称之为HAM-TSP。起初认为本病是脊髓病变,而最近已经明确尚存在肺、眼、皮肤等中枢神经以外的脏器病变,故有必要将本病作为一种伴随HTLV-1感染的全身性疾病来认识。本文就HAM并发的肺病变予以概述,同时还就未发生HAM的HTLV-1携带者存在肺病变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与机会性感染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据1993年公布资料,日本艾滋病剖检118例之62%的直接死因系机会性感染。其中主要有卡氏肺孢子虫病(PC)24例,巨细胞病毒肺炎7例,分支杆菌病6例,隐球菌感染5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4例。至1995年前的11...  相似文献   

14.
王静舒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11):527-528
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osis)是一种新型原虫感染性疾病。是AIDS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10年前开始受到关注。AIDS慢性腹泻患者的检出阳性率非常高。也有脑及角膜感染病例。对各种免疫缺陷患者是重要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对医疗工作者来说,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均是具有工作中感染危险的重要疾病。在日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比率为2~3%,而在综合医院患者中,HBs 抗原的阳性比率为8~9%。因此,从事医疗工作人员被感染的机会远比一般人高。在辅助医疗科室人员之中,护士,检验技师等直接接触血液、血清的人,被感染的机会则更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本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结核显著减少,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所增加。现仅就几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最近研究动向加以介绍。一、肺癌治疗的进步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化学疗法和全身性的免疫疗法,外科疗法和局部的放射疗法。其中进展最快且最有发展前途的是抗癌化学疗法和与其有关的联合治疗。目前小细胞癌治疗效果是惊人的,西村等在METVFC疗法基础上并用放射线照射,为  相似文献   

17.
任常陵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12):566-567
现已知,吸烟不仅是以肺癌为代表的众多肿瘤或缺血性心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被动吸烟还与周围人群的上述疾病或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中耳炎、乳儿猝死综合征等疾病增加有关.在日本,成年男性的吸烟率为57.5%(1996年),在发达国家中居首位.近年来,年轻女性及未成年吸烟者的吸烟率正在增加,已成为严重问题.此外,环境激素对胎儿或儿童的影响正受到关注.大概没有任何化学物质能像烟草那样更经常直接使儿童们受到其危害了.  相似文献   

18.
皮肤感染--疥疮、白癣、念珠菌病和水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特征 疥疮是疥螨在人皮肤角质层(最外层)内寄生而使皮肤发痒和出疹的一种疾病,是经皮肤发生感染。感染机会即传播途径为皮肤与皮肤相互接触,故当挤在一起睡觉等长期间就近接触或通过衣服被褥之间接触均可造成感染。感染之后经过3~4周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有逐渐增加的倾向。另外,最近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更加详细地进行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成为可能。分子生物学技术进步也非常迅速,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病理生理的阐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临床上就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开展了新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为改善QOL及达到延长生命的效果,制定了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儿疾病的汉方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疾病的汉方治疗1996年11月,在“第八届东葛汉方研究会”上以“在本院对小儿疾病的汉方治疗”为题,获得演讲的机会,此文为其要点。本院选做汉方治疗对象的小儿疾病见表1。表1小儿科范围的汉方治疗Ⅰ.急性疾病:感冒综合征、感冒性吐泻症、胃肠炎Ⅱ.慢性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