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移植胰腺局部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40只四川当地杂种长白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n=8)、移植组(n=16)、移植 免疫抑制剂治疗组(n=16).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经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同时应用环孢A 骁悉 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检测受者的锁骨下静脉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术后1、3、5、7 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对照组、移植组以及移植 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者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腺移植 免疫抑制剂组与单纯胰腺移植组相比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阳性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后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蛋白表达,比常规病理学检查诊断排斥反应早2~4 d.结论 移植胰腺组织穿孔素和颗粒酶B局部蛋白表达变化早于常规病理学改变,结合常规病理学检查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er),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er→Wiste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肾和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并以同基因肾移植为对照。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5、7、9、11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RT-PCR结果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天,即急性排斥早期均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基因mRNA,4天后表达明显增强,并贯穿整个排斥反应全过程,而同基因对照组术后11天内均不表达两基因。外周血和肾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mRNA的表达水平平均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3 ̄5天开始明显上升,其变化趋势早于血清肌酐。结论:穿孔素、颗粒酶B是一种有价值的AR标志物。定量RT-PCR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mRNA表达可以较敏感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这一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 mRNA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iection,AR)的关系。方法:采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移植肾脏中的凋亡细胞。另外同时检测血清肌酐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肾和PBL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mRNA表达。并以同基因肾移植为对照。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5、7、9~11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实验组于手术后第5、7、9~11天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与血清肌酐水平、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于术后3~5天起,肾组织和PBL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mRNA表达水平即显著升高,于术后7-9天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外周血和肾组织中FasL、穿孔素和颗粒酶BmRNA的表达水平平均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3~5天开始明显上升,其变化趋势早于血清肌酐。结论:定量RT-PCR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mRNA表达可以较敏感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变化对胰腺移植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杂种长白猪24只,分为对照组、移植组和免疫抑制治疗组。移植组为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组在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同时应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甲强龙三联治疗方案。术前1d和移植手术后1、3、5、7d采猪静脉血。检测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4在CD4^+细胞中的表达,并取移植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进行评分。结果①术后1~7d移植组IFN-γ表达呈进行性上调,免疫抑制组轻度上调,在术后1、3、5、7d移植组与免疫抑制组IFN-γ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组IL-4的表达呈进行性下调,免疫抑制组IL-4表达进行性上调,在术后3、5、7d移植组和免疫抑制组IL-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和免疫抑制组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移植组相比,免疫抑制组术后5d和7d胰腺排斥反应程度较轻(P〈0.05)。结论监测Th1(IFN-γ)和Th2(IL-4)型细胞因子变化可以早期发现胰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治疗可以下调Th1(IFN-γ)细胞因子表达,上调Th2(IL-4)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FK506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Fas和Fas-L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供体心肌组织Fas及其配体Fas-L的mRNA的表达规律。同时探讨FK506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时对二者的影响,阐述FK506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6组:①同系异体心脏移植组[Sprague-Dawley(SD)to SD,n=6];②同种异体移植组(Dahl to SD,n=6);③同种异体移植FK506治疗组(0.15 mg/kg.d肌肉注射,28 d,n=6),此3组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④~⑥分组情况与①~③相同,术后第5 d摘取移植心脏测定急性排斥反应强度,同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Fas mRNA和Fas-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同系异体移植组、同种异体移植FK506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139.00±31.61)和(53.83±5.19)d明显长于同种异体移植组(7.17±0.75)d,(P<0.001);同时,前二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强度也明显低于后者(P<0.001)。②同种异体移植组心肌Fas mRNA和Fas-L mRNA的表达水平(Fas:0.62±0.26;Fas-L:0.34±0.12)明显高于同系异体移植组(Fas:0.39±0.16;Fas-L:0.16±0.05,P<0.05)和同种异体移植FK506治疗组(Fas:0.35±0.18;Fas-L:0.13±0.06,P<0.05)。结论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FasmRNA和Fas-L mRNA的表达增强。由此可以认为,急性排斥反应中浸润性免疫细胞表面将大量表达Fas-L,从而诱导表达有Fas分子的心肌细胞的凋亡。FK506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时能够阻止Fas和Fas-L mRNA的转录而抑制Fas死亡蛋白途径,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仍然是克服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第二代免疫抑制剂环胞霉素A(CsA)和FK - 5 0 6主要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细胞介素 2 (IL - 2 )的效应环节 ,因其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具有相对特异性。在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应用CsA和FK - 5 0 6能有效抑制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延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 ,并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中寻求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大鼠异体异位心脏移植外周血(PB)中穿孔素(pedorin,P)和颗粒酶B(granryme B,OB)的表达水平,判断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n=16),供受体分别为Wistar和SD大鼠;对照组(n=17),供受体均为SD大鼠,两组术后均未接受抗排斥治疗。于术前及术后不同的时间采血,同时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应用荧光定量RT-PCR(FQ-PCR)的方法,测定P及GB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同期的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实验组于移植后24hP及GBmRNA的表达上调,术后72h的表达明显增加(P〈0.001),术后3—5d达峰值,7—11d维持高水平,其变化早于病理改变;而对照组P及GBmRNA的表达及病理改变,在同期的观察过程中均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同种异体大鼠心脏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穿孔素与颗粒酶BmRNA的表达水平术后呈现递增性,早于病理改变,可以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田普训  赵豫波  薛武军  秦兆寅 《医学争鸣》2003,24(23):2168-217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 ,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 (acuterejection ,AR)的关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分析仪(flowcytometry ,FCM )动态监测慢性透析 (chronichemodialy sis,HD) (n =2 6 )、AR (n =1 2 )、肾功能延迟恢复 (delayedgrartfunction ,DGF) (n =1 0 )、肾功能正常 (stablerenalallo graftrecipient,SRAR) (n =1 8)组患者的PBL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差异和AR的关系 .结果 :①肾移植术后患者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强度依次为AR组、SRAR组和DGF组 .且AR组较其余 3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其升高时间比临床上出现AR的症状早 3d左右 .随着AR的逆转 ,其表达也逐渐降低至原有基础水平附近 .结论 :PBL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的AR的标志物 ,不仅有助于AR的早期诊断 ,并可用来评价抗排斥治疗是否有效的手段之一 .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5、骨桥蛋白、穿孔素及颗粒酶B在大鼠肾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早期的表达变化.方法 以BN大鼠和LEW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环孢素A处理组(CsA组):(BN→LEW,术后注射环孢素A);IL-15阻断组:(BN→LEW,术后注射IL-15抗体);AR组:(BN→LEW,术后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LEW→LEW,术后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大鼠,其余组10只大鼠,于移植后1、3、5、7 d取外周血,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骨桥蛋白、IL-15、穿孔素及颗粒酶B mRNA的表达,并作移植肾病理分析.结果 AR组、CsA组及IL-15阻断组肾移植术后IL-15、骨桥蛋白mRNA表达逐渐上调,第5天均达到高峰;对照组均处于低水平.术后第5天,CsA组和IL-15阻断组IL-15 mRNA分别为9685±1440、4346±741均低于AR组(17 022±2153,P<0.01),IL-15阻断组明显低于CsA组(P<0.01);CsA组和IL-15阻断组骨桥蛋白mRNA分别为13 226±1565、19 112±2908均低于AR组(24 663±2449,P<0.01),IL-15阻断组明显高于CsA组(P<0.01).术后第5天IL-15阻断组和CsA组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明显低于AR组(P<0.01).移植肾病理组织检查显示,AR组呈现重度急性排斥反应,IL-15阻断组排斥反应征象轻微.结论 大鼠肾移植AR发生早期骨桥蛋白、IL-15、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在外周血中均高水平表达,通过阻断IL-15/IL-15受体途径可明显下调颗粒酶B和穿孔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输注供者凋亡细胞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探讨凋亡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心脏移植前经门静脉输注供者来源的凋亡脾脏细胞;C组为免疫抑制剂组,移植前后给予CsA.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IL-2、IL-10及TGF-β1含量,并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判定耐受是否具有抗原特异性.结果 B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A组显著延长,排斥反应程度减轻,受者对供者产生抗原特异性耐受;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最长,但其免疫抑制作用缺乏抗原特异性.在心脏移植术后B组血清中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L-10及TGF-β1显著升高.结论 通过预输注供者凋亡细胞的方法可以诱导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并且此种耐受具有抗原特异性.IL-10及TGF-β1在此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两功能基因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表达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判断价值。方法在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基础上,应用环孢素A和脾切除对该模型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并以病理检查为对照。结果环孢素和脾切除联合能抑制免疫排斥,动物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平均达371天,术后3周移植肝结构完整,仅汇管区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并能抑制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具有判断免疫抑制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Zhang S  Wu M  Yao H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59-861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两功能基因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表达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判断价值。方法 在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可基础上,应用于环隐素A和脾切除对该模型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并以病理检查为对照,结果 环孢素和脾切除联合能抑制免疫排斥,动物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平均达37.1天,术后3周移植肝  相似文献   

13.
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期移植肠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元新  李宁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73-776
目的 了解大鼠小肠移植排挤反应期移植肠粘膜白细胞介素2(IL-2)、γ于扰素(IFN-γ)、穿孔素、粒细胞酶B的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F344/N和Wistar/A进行全小肠异移植,实验分4组,第1组:非手术对照组;第2组:同基因移植对照组;第3组:异基因移植组;第4组:环孢菌素A治疗组(6mg.Kg^-1.d^-1)。术后第3、5、7天取各组动物移植肠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检测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小鼠移植心脏组织中穿孔素、粒酶B、Fas、Fas-LmRNA以及活性Caspase3的表达和水平变化,以了解它们在急性排斥反应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n)技术、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检测了与凋亡发生机理有关的穿孔素、粒酶B、Fas、Fas.LmRNA及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和变化。同时,通过组织学分析和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志(TUNEL)等检测方法,分析了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急性排斥反应时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Fas在同基因组和异基因组中均有表达,且水平无差异。但Fas-L、穿孔素、粒酶B及Caspase 3只在异基因小鼠心脏移植中出现,术后第1天都开始表达,术后3d、5d强烈上调,与组织损伤、细胞凋亡呈直接相关。当使用Caspase抑制剂后,Caspase3活性随之明显降低(P〈0.01),相应地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指数(AI)也明显减轻(P〈0.01)。但其穿孔素、粒酶B、Fas-L却无变化。结论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的凋亡,是其损伤的重要机制;FasL、穿孔素、粒酶B以及活化Caspase3的出现和上调程度与凋亡细胞的数量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由细胞毒T淋巴细胞引发的刚FasL、粒酶B/穿孔素两种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都必须经过Caspase3的活化这一共同通道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Migr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in orthotopic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on non heart beating donor livers during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 vitro; Management of portal vein organized thrombosis dur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Diagnostic value of perforin, granzyme B and TIA-1 detection in acute rejection of liver allograft; Combined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radical resection for primary digestive tract malignancies and liver metast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