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比较Q值引导个性化LASIK(Q-LASIK)与标准化LASIK(S-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Q-LASIK和S-LASIK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近视。其中Q-LASIK组28例(51眼),S-LASIK组26例(51眼)。术前和术后1月检查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Q值和球差等指标,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前表面直径6mm范围内Q值和球差均有增加(P>0.05),但Q-LASIK组增加值△Q和△球差均明显低于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LASIK组视觉质量下降的发生率低于S-LASKI组。结论Q-LASIK术可以有效地维持角膜非球面形态、减少术后球差的增加,从而提高患者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背景当前,临床上正广泛开展各种个体化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其中,Q值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Q—LASIK)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系统评价Q值引导LASIK和标准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ochrane图书馆、EMbase,对有关比较Q值引导LASIK和标准LASIK临床疗效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内容包括术后裸眼视力、角膜前表面的Q值、高阶像差、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Manager5.0,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CI)或标准均数差(S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用优势比OR(95%CI)。按照Jadad评分量表对有效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共14篇文献,1617例患者2956眼(等效球镜为0—-10D)纳入研究,包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6篇和病例对照试验8篇。其中2篇按Jadad量表评分法为3分,质量较好,其余12篇为1~2分,质量欠佳。Meta分析显示,Q值引导LASIK组术后裸眼视力达20/20以上的跟数与标准LASIK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61~2.19),P=0.65],Q值引导LASIK术后裸眼视力较标准LASIK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04,95%CI(0.00~0.08),P〈0.05]。术后Q值引导组的Q值较标准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52,95%CI(-2.23—-0.81),P=0.00J。术后Q值引导组的总高阶像差较标准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58,95%CI(-2.38,-0.77),P〈0.05],术后Q值引导组的球差较标准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25,95%CI(-2.07,-0.43),P〈0.05],而术后2组慧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0,95%CI(-0.29~0.09),P=0.31]。术后Q值引导组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以及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在±O.5D以内的眼数与标准LASIK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MD=0.10,95%CI(-0.11~0.31),P=0.34]、[OR=1.01,95%CI(0.52~1.96),P=0.99]。结论与标准LASIK相比,Q值引导LASIK治疗近视术后裸眼视力更好,Q值更小,术后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更小,而术后彗差及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两者基本相同。在评价Q值引导LASIK与标准LASIK的临床疗效方面,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3.
Q值引导与波前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Q值引导与波前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接受非球面切削与波前引导的LASIK治疗26例患者(52眼),每名患者的1眼使用Q值引导的切削,另1眼使用波前引导的个性化切削进行LASIK手术,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mo,2组手术眼视力矫正均满意,其间屈光度无差别(P>0.05);Q值引导组与波前引导组比较其术后角膜更倾向于长椭球形,Q值(0.24±0.32)低于波前引导组Q值(0.53±0.41)(P<0.01),当瞳孔直径为6mm时,两组术后高阶像差RMS均有增加,Q值引导组术后球差增加的幅度小于波前引导组,而彗差增加的幅度大于波前引导组。术后眩光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Q值引导与波前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均是安全有效的,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或整合。 相似文献
4.
Q值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Q值引导的个性化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标准组100例(181只眼),男:女为19:21。对照组为80例(152只眼),男:女为9:11。检测项目:视力(远、近)及最佳矫正视力、验光、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A/B超检查、泪液功能检查、散瞳后眼部检查、角膜Q值、球面像差值。结果平均随访(3.2±1.3)个月。术后裸眼视力:标准LASIK手术组1.06±0.16;Q值引导的LASIK手术组1.12±0.10;行均数t检验,P〉0.05,两组问无显著差异。术后屈光度:标准LASIK手术组+0.51±0.23;Q值引导的LASIK手术组+0.32±0.21;行均数t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眼压:标准LASIK手术组(7.2±1.3)mmHg;Q值引导的LASIK手术组(8.2±2.3)mmHg;行均数t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球面像差改变量:标准LASIK手术组(2.54±0.32)μm;Q值引导的LASIK手术组1.53±0.17μm;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球面像差改变量有显著差异。结论Q值引导的个性化屈光手术能够减少术后球面像差的增加,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Q值引导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评价Q值引导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CAT)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F-CAT手术的近视患者32例(64眼)和同期接受标准LASIK手术(SWO-LASIK)29例(58眼),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屈光度和裸眼视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5)。角膜前表面6mm直径内球差增加值,F-CAT组为1.05±0.76μm,S-LASIK组为1.26±0.83μ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5)。目标Q值为F-CAT组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决定系数0.65,F=4.276,P=0.043),S-LASIK组为屈光度和Q1值(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526和0.258)。结论:F-CAT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球差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波前引导的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76例(145只眼),随机分为波前组和对照组:波前组39例(73只眼),对照组37例(72只眼);两组性别,散光度数大致相同。波前组行波前和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对照组行普通LASIK,对比观察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时,波前组裸眼视力1.0以上者为69只眼(94.5%);对照组为63只眼(87.5%)。波前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的患者比例为36只眼(49.3%),对照组为19只眼(2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瞳孔直径为6mm时,对照组术后高阶像差RMS平均增幅为107%,波前组平均增幅明显小于对照组,为4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有16只眼(22.2%)暗环境下有眩光主述,波前组有5只眼(6.8%),两组眩光症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引导与虹膜识别相结合的LASIK在治疗近视散光时,矫正的精确性明显优于常规LASIK,视觉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LASIK术前近视人群Q值与角膜前表面诸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OrbscanⅡ眼前段分析系统测量300例(600眼)近视者的Q值和角膜曲率、模拟角膜镜读数、3mm和5mm区角膜不规则指数、角膜前表面Diff值等参数。分析Q值与这些参数的相关性。结果600眼的Q值范围为-0.51~+0.37,平均-0.17±0.11;角膜曲率为(43.59±1.54)D;模拟角膜镜读数为(43.89±1.46)D;3mm区不规则指数为(1.32±0.41)D;5mm区不规则指数为(1.72±0.63)D;角膜前表面Diff值为(0.07±0.05)mm。统计学分析显示Q值与其他参数之间均为负相关。结论近视人群Q值与角膜前表面屈光参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德国Wavelight公司的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62例83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2.00D)患者进行LASIK治疗。随访6mo,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结果:术后6mo,视力在0.8以上(≥0.8)和1.0以上(≥1.0)者分别为78%和47%,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57眼(69%),散光度数在±1.00以内64眼(77%),残留散光平均为-0.80D,散光矫正(±0.50以内)37眼(45%)。结论: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效果明显,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智慧型光斑LASIK治疗近视或近视散光可预测性、稳定性、有效性及术后残留屈光度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0/2009-10在我中心行LASIK病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8,随访时间>1mo,球镜<-10.00D纳入统计分析病例,共768例。按激光切削模式及屈光度分组,对术后裸眼视力,术后1,3,6mo;1a残留等效球镜,屈光回退患者术前术后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例BCVA术后未达术前;预测性:术后常规组98.0%SE<0.50D,99.2%SE<1.00D;波前组97.4%SE<0.50D,99.3%SE<1.00D;术后残留屈光度,常规组:1mo:-0.01±0.10D;3mo:-0.02±0.20D;6mo:-0.07±0·31D;1a:-0.15±0.38D。波前组:1mo:-0.01±0.08D;3mo:-0.01±0.09D;6mo:-0.03±0.15D;1a:-0.08±0.19D;视力改变,常规组:0±0.05,波前组:0.01±0.04。23例术后残留屈光度危险因素分析,术后残留球镜与年龄,术前球镜有关,术后球镜=1.355-0.034年龄+0.142术前球镜;术后残留柱镜与术前柱镜,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有关,术后柱镜=3.489+0.238术前柱镜-0.007术前中央角膜厚度。结论:智慧型光斑LASIK预测性,稳定性,有效性均较好,波前像差引导LASIK在预测性及有效性方面更优,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稳定性;术后残留球镜危险因素:年龄、术前球镜,术后残留柱镜危险因素:术前柱镜、术前中央角膜厚度。 相似文献
10.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普通的LASIK对角膜Q值影响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与普通的LASIK手术对角膜Q值的影响并作对比分析.方法 对73例(145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其中对35例70眼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对38例75眼行普通的LASIK手术.手术前后应用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并用其自带软件测量Q值(非球面形状因子),观察两组手术前后Q值变化的情况.结果 术后3m,波前像差引导组手术前后Q值差平均为+0.27±0.14;普通手术组手术前后Q值的差平均为+0.57±0.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均导致角膜原有的非球面性发生改变,应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变化小于普通手术,波前像差引导下的手术方案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Q值及其与屈光状态的关系,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个体化切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50只近视及近视散光眼和30例正视眼,近视眼根据其屈光状态分为低、中、高3组,各组的散光度数均在-2.00D以下。分别测量角膜地形图和屈光度,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Q值大约为-0.172,其中低度近视组为-0.136,中度近视组为-0.191,高度近视组为-0.192,正视眼组为-0.168。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p=0.117,p〉0.05),低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p=0.115,p〉0.05)以及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p=0.983,p〉0.05)之间的Q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球镜度数的相关分析(r=0.137,p=0.047〈0.05),说明Q值与球镜度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Q值与柱镜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无相关性(r=-0.025,p=0.383〉0.05)。结论影响Q值的主要因素为球镜的度数,两者呈正相关,对Q值的研究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病例,以期获得更详尽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准分子激光模式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Q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两组不同切削模式对Q值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雷赛LSX准分子激光机(5.3版)进行LASIK手术,比较常规切削模式组和椭球切削模式组手术前后Astramax角膜地形图测得Q值(4.5mm)的变化,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所有术眼术中术后未见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发生。两组在术后裸眼视力、术后平均等效球镜的差异上元显著性,但是椭球切削模式组术后Q值显著性低于常规切削模式组。结论应用美国雷赛SLX型(5.3版)激光机,AstraPro Planner 2.2 P个体化软件的椭球切削模式,进行LASIK个体化切削术治疗近视安全、疗效确切、稳定,术后较球型切削模式Q值显著性减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Q值调整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目标Q值=-0.9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雷赛LSX准分子激光机(5.3版),采用AstraPro Planner2.2Q个体化软件,术中目标Q值设定为-0.9,行LASIK手术共治疗53例(106眼)近视患者,同时随机选取2005年常规LASIK手术患者51例(102眼)做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及术后6mo的视力、屈光度、As-tramax角膜地形图测量的Q值的变化(瞳孔中心4.5mm直径范围),并进行分析。结果:在Q值优化组,术前裸眼视力为0.11±0.05,平均等效球镜(SE)为-6.57±1.81D(-3.49~-11.80D),术前Q值为-0.14±0.15(-0.56~0.26),术后6mo裸眼视力为1.14±0.15,平均等效球镜(SE)为0.37±0.58D,术后Q值为0.20±0.40(-0.80~1.48)。标准切削对照组:术前裸眼视力为0.13±0.06,平均等效球镜(SE)为-5.99±2.53D(-1.44~-12.31D),术前的Q值为-0.16±0.14(-0.50~0.21),术后裸眼视力为1.13±0.20,平均等效球镜为-0.46±0.87D,术后Q值为0.56±0.45(-0.53~2.03)。所有术眼术中术后未见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但是Q值优化组术后Q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美国雷赛SLX型(5.3版)激光机,AstraProPlanner2.2Q个体化软件,进行目标Q值为-0.9引导的LASIK个体化切削术治疗近视安全、疗效确切、稳定,效果满意。Q值优化的LASIK较常规切削可减少术后Q值的增加,更好的维持角膜表面生理形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Q值引导的个性化切削(fine adjusted-customized ablation treatment,F-CAT)与标准模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tandar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近视术后的对比度视力、角膜Q值和波前像差,评价其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拟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近视患者48例(48眼),分为2组,一组行F-CAT,另一组行S-LASIK,观察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角膜Q值、高阶像差,以及在暗环境下亮、暗两种背景时对比度为100%、25%、10%、5%的视力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2组间的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Q值均由术前的负值转变为正值,F-CAT组术后角膜Q值小于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F-CAT组垂直彗差值比术前减少了75.00%,球差、第4阶像差、总高阶像差值均分别增加2.48倍、2.00倍、1.50倍,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LASIK组垂直彗差减少了52.30%,球差、第4阶像差、总高阶像差值均分别增加3.36倍、3.20倍、2.13倍,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2组间垂直彗差、球差、第4阶像差、总高阶像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环境暗背景下,F-CAT组术后3个月5%对比度视力(0.47±0.11)优于S-LASIK组(0.5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环境亮背景下,术后F-CAT组对比度视力均优于S-LASIK组。结论在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中,F-CAT术后视觉质量优于S-LASIK,在低光照度和夜间环境下,F-CAT更显其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780例(1 560眼)近视患者采用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观察记录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Q值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平均裸眼视力为1.09±0.16,术后3个月为1.06±0.12,与术前(0.15±0.0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1.13±0.17,术后3个月为1.10±0.16,与术前(0.82±0.1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在预期值±0.50 D以内的占98.08%;术后l周平均屈光度为+0.56±0.16)D,术后3个月为(0.25±0.08)D.手术前后Q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主要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对LASIK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的病人109例(203眼)进行分析,其术中并发症:角膜瓣蒂过宽或切开不完整2眼(1%)、角膜瓣切断2眼(1%)、角膜瓣过薄6眼(3%);术后并发症:角膜瓣细微皱褶4眼(2%)、角膜瓣下混浊3眼(1.5%)、角膜瓣下异物4眼(2%)、角膜瓣下上皮植入5眼(2.5%)、眼底出血6眼(3%)。LASIK术后并发症较少,但有些并发症可严重影响视力,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临床疗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应用美国雷赛Astramax三维角膜地形图仪、Astrapro个体化切削设计程序和Astrascan XL准分子激光系统,对33例(66眼)近视患者行Q值调整的个体化LASIK手术。30例(59眼)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行标准切削方式的LASIK手术。随访6个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标准组和Q值组术后第6个月结果:(1)安全性:两组均无一眼下降2行及以上,下降一行的各仅为2眼。(2)有效性:术后裸眼视力分别为5.04±0.06和5.05±0.07,5.0以上分别为89.8%和90.9%,5.1以上为49.2%和50.0%。(3)可预测性:术后平均等效球镜分别为(-0.11±0.44)D和(-0.07±0.44)D,在目标值±0.50D以内分别为83.1%和80.3%,±0.25D以内均为57.6%。(4)稳定性:术后第1、第3和第6个月的平均等效球镜为-0.02966D和0.096591D,-0.09746D和0.003788D,-0.11441D和-0.07197D,变化均小于0.25D。上述4种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5)术后Q值分别为0.42±0.21和0.107±0.2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比标准切削更有助于维持角膜生理性的非球面性。其远期效果仍需更多病例、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不同戴镜情况的近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从双眼视功能的角度评价LASIK手术的疗效,为术后视觉质量的预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入选对象为2008年3月到2008年8月间行LASIK治疗双眼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84例,选取屈光正视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8~33岁,平均26.7岁,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根据术前戴镜状况分为持续戴镜组、间断戴镜组和未戴镜组.术后随诊3个月,比较不同屈光度的不同戴镜组术前裸眼、术前戴镜、术后10 d及术后三月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术前戴镜检查,间断戴镜组、未戴镜组与对照组相比,近、远立体视功能受损(P<0.05).高度近视持续戴镜组与对照组相比,近、远立体视功能受损(P<0.05).术后,不同屈光度三组的近、远立体视功能得到改善,但中、高度近视患者,间断戴镜组和未戴镜组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近视患者不坚持配戴合适的眼镜会出现立体视功能受损.LASIK术后立体视功能渐趋正常,特别是对于间断戴镜组、未戴镜组的近视患者,有利于恢复立体感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