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1年 1月云南楚雄州武定县九厂乡 ,新发幼儿亚急型克山病 1例 ,该病例病程超过 3个月 ,现已转为慢型病例。1 病例资料患儿 ,女性 ,6岁 ,汉族。武定县九厂乡椅子店大兴庄村人。患儿于 2 0 0 1年 1月 8日出现纳差、腹痛 ,服止痛药后呕吐。继之玩耍活动后气促、咳嗽、心跳加快 ,无明显诱因。在家服药治疗未见好转 ,1月 1 9日出现手脚发凉 ,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同日入住县医院进行诊治。体格检查 :T:37.4℃ ,R:2 0次 /分 ,H:1 1 5次 /分 ,BP未测。患儿神志清 ,一般情况差。头围 50 cm,胸围 80 cm,身高 90 cm,体重 1 7kg。发育正常。双眼睑…  相似文献   

2.
山东邹县是克山病重病区。发病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主要是亚急型。为了观察微量元素硒与亚急型克山病发病关系,自1979年12月起,到1987年12月止,在克山病区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云南楚雄州武定县九厂乡,新发幼儿亚急型克山病1例,该病例病程超过3个月,现已转为慢型病例. 1病例资料 患儿,女性,6岁,汉族.武定县九厂乡椅子店大兴庄村人.患儿于2001年1月8日出现纳差、腹痛,服止痛药后呕吐.继之玩耍活动后气促、咳嗽、心跳加快,无明显诱因.在家服药治疗未见好转,1月19日出现手脚发凉,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同日入住县医院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4.
5.
40例亚急型克山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冕宁县1990~2004年累计发生小儿亚急型克山病40例,为总结经验做好监测与管理工作,现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面积4 420 km2,人口33.2万。汉彝聚居,彝族约占1/3。以农业为主,居民以大米为主食。2004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 860元。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   

6.
西和县是甘肃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之一,克山病首发病例可追溯至1953年1月,1964—1965年全县发病人数达1315人,为全省发病人数的22%,1976年1次小的流行过后,病情逐年下降,在保持20余年的稳定势态后,于2001年9-11月突然新发亚急型克山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33例亚急型克山病8~17年预后进行了跟踪观察,对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是;1.儿童亚急型2年、5年、10年及15年累积病死率分别为14.2%、20.9%、24.9及29.9%,主要死亡原因是转为慢型死于难治性心力衰竭;2.发病时年龄6岁以上,有个人史,一周后就诊,三月后病情有反复;就诊时有肺湿鸣,心衰(F)与休克(S)和/或心律失常(A)并存,奔马律持续1月以上;心电图上心室增大、病理性 Q 波等持续存在或新出现;X 线上心脏中度以上扩大者,其转慢死亡率高(P<0.05或0.01)。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病理性Q波(Q波)有一定发生率,克山病也是如此,但有关其消失情况报道尚少。本文对19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Q波的消失情况作了分析,并对Q波消失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做了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973~1989年间,笔者在陕西省黄陵病区共收治亚急型克山病153例,均符合1982年全国克山病诊断标准,其中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Q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4和/或Q波宽度≥0.04秒)19例,占12.7%,长期随访期间,该19例中有5例Q波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病区人群普供硒碘盐预防和控制亚急型克山病的效果。方法:于2000年对凉山州进行克山病病情及硒水平本底调查后,选择西昌等6县(市)从2001年1月起全面供应含7~14mg/kg亚硒酸钠的硒碘盐,同时进行克山病病情及硒水平监测。结果:硒碘盐生产的合格率为100%,硒碘盐的覆盖率为100%;病区食用盐硒水平由O.0032μg/g提高到5.2587μg/g,儿童发硒水平由O.1647μg/g提高到0.2864μg/g;亚急克发病率降为历史最低。结论:食盐中强化硒可以纠正人群硒营养缺乏的状态,达到预防控制亚急型克山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亚急型克山病与肠道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RT-PCR技术探讨亚急型克山病与肠道病毒的关系。方法 用RT-PCR技术对3例亚急型克山病尸检病例心肌组织中肠道病毒进行检测,并对所得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对CVB35′NTR的序列分析表明,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心肌组织中存在的CV83RNA的5′NTR第234位点与已知的无心肌毒性的毒株CVB3/0不同,而与已知的有心肌毒性的毒株相同。结论 CVB3病毒RNA可在克山病患者心肌组织中有生存、复制,可能对克山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克山病的发生可能与CV83基因组5′NTR中234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探讨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88例,进行心电图(ECG)和DCG检查,并长期随访,以观察终点结果死亡或存活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恢复期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在ECG90.3%正常情况下,84.9%的DCG出现异常。慢型ECG及DCG异常检出率都很高,分别为94.7%和100.0%。亚急型DCG异常检出率室早最高,为77.4%,其中成对室早51.6%,室速32.3%;房早次之41.9%。慢型DCG异常检出率室早最高,为96.5%,其中频发室早75.4%,成对室早51.6%,室速32.3%;房早次之82.2%。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ECG房早、室早、ST-T改变较存活组检出率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DCG室早总检出率无差异(P〉0.05),但成对室早和室速检出率较存活组高(P〈0.05)。结论 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是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的DCG特征,亚急型ECG正常,DCG高异常检出率;慢型ECG及DCG均高异常检出率。成对室早和室速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亚急型与慢型克山病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33例儿童亚急型和60例慢型克山病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亚急型患者年龄较慢型小:2亚急型出现奔马律较慢型多,而慢型出现心律失常及并发症者明显多于亚急型:3、心电图改变亚急型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较慢型多,而慢型房室扩大、过早搏动明显多于亚急型:4、慢型心脏扩大程度明显重于亚急型:5、慢型克山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40岁,农民,因胸闷、气急1d收入院。既往1年前患者曾因胸闷、气急伴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医院怀疑为“克山病”,经过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患者有饮酒嗜好,白酒每日500g以上,15年余。查体:血压16/11 kpa,神清、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轻度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20次/min,心律不整,心音强弱不一,可闻及奔马律,腹平,肝于右肋下2.0cm,质中等,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浮肿。  相似文献   

14.
慢型克山病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基本控制后的今天,在原始病因作用下发生在各年龄段的潜在型、慢型克山病仍不断出现,是目前患病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类型。为提高慢克病人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选择我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全国克山病监测点旬邑县2002-2004年慢型克山病人为治疗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尸检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的原因。方法在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发病点区争取到3例死亡病例及1例病区猝死鸡的尸体解剖,对尸体解剖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心脏大小及重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光镜检查主要改变是心肌间质水肿,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纤维粗颗粒变性、空泡变性、小灶状肌溶性坏死并累及传导系统。结论观察的3例死亡病例及1例病区猝死鸡的病理学变化与文献报道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学变化基本相同。在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流行时,在疫区的野生动物或家畜家禽间是否存在相似的疾病流行,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小儿克山病十四年尸检材料观察及其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分析 1974—1987年在楚雄等16个县(市)流行的14岁以下儿童克山病170例病理尸检材料及同期住本院的1159例临床资料,提出云南克山病在低龄幼儿中多发这一现象的实质是单一性水土食物链作用结果;否认季节性多发是病因活动增强所致,而认为与并发感染关系密切,感染不应列入病因范畴。总结出云南小儿克山病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慢型克山病心衰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山病(Keshan disease,KD)是发生于我国病因不明的一种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主要分为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经过我国克山病防治工作者多年来的努力,目前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已经很少发生。潜在型克山病心功能代偿良好,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慢型克山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及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病死率高,预后差,是目前主要临床类型。改善慢型克山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现阶段克山病防治的主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慢型克山病心衰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国内报道慢型克山病的预后已有较大改观,但对其治疗仍然维持在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和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慢型克山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揭示慢型克山病心衰发生发展机制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克山病病区急性心肌炎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1991年以来,在云南省楚雄、牟定、祥云、景东、宾川、永仁、鹤庆、禄丰、大姚、丽江等县的一些乡村,连续发生多起原因不明、突然发病、突然死亡的猝死病例,累计发病31起,死亡122人。因此病在较短时间内(常为1周~2周),在一个家庭中突然死亡2~3人,在病区群众中造成极度恐慌,给当地的社会安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我中心于1991年起开展对此病的病因调查及有关防治工作,由于交通和经费等原因,仅有对少数几次发病进行了深入的病因学研究,现将病因学的有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9.
2002~2004年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病例总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方法结合75例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以呕吐、恶心、晕厥、抽搐、紫绀、发热多见;病理改变以间质性心肌炎为主,常伴有心肌酶增高、心电图QT间期延长、ST-T改变,易发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病死率极高。结论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暴发性心肌炎与环境硒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以来,在云南一些地区连续发生31起病毒性心肌炎点状暴发流行,累计死亡122例。由于该病在发病上具有“暴发、猝死”的特点,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地区性,病区分布似与克山病病区相重叠[1]。为了解云南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病区生态环境硒水平,我们对11个病区县的耕作土、大米及人发硒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全部病情均系我所从1991年介入此病的病情调查、病因调查及防治工作,经流行病学、病理学、病因学等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