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华红  季瑾 《现代护理》2005,11(16):1376-1376
三尖瓣下移畸形于1866年首先南Withelem Ebstein所描述,所以又称Ebstein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5%~1%,但在我国并不太少,本病三尖瓣向右心室移位,主要是隔瓣叶和后瓣叶下移,常附着于近心尖的右心室壁而非三尖瓣的纤维环部位,前瓣叶的位置多正常,因而右心室被分为两个腔,畸形瓣膜以上的心室腔壁薄,与右心房连成一大腔,是为“心房化的右心室”其功能与右心房相同,畸形瓣膜以下的心腔包括心尖的流出道为“功能性右心室”,起平常右心室相同的作用,但心腔相对的较小。常伴右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口狭窄或闭锁。可发生右心房压增高,此时如右心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开放,则可导致右至左分流而出现紫绀。  相似文献   

2.
吕晨  邹飞 《全科护理》2016,(5):533-534
正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因在1866年由Ebstein首先报道1例,故亦称为Ebstein畸形,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0.5%~1.0%。三尖瓣下移畸形系指三尖瓣畸形,其后瓣及隔瓣位置低于正常,不在房室环水平而下移至右心室壁近心尖处,其前瓣位置正常,致使右心房较正常大,而右心室较正常小,可有三尖瓣关闭不全。此类畸形常合并卵圆孔开放或房间隔缺损以及肺动脉狭窄。由于  相似文献   

3.
<正>三尖瓣下移畸形也称Ebstein畸形(Ebstein anomaly,EA),指三尖瓣隔瓣及后瓣未附着于瓣环正常位置,而是向心尖移位并附着于右心室壁,下移的瓣膜常发育不全、短小和/或发生粘连,三尖瓣前瓣附着于正常位置但瓣叶冗长,呈“帆船样”或“藤条样”改变[1]。EA为罕见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03%~1.00%,其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研究报告3例EA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相似文献   

4.
三尖瓣下移畸形又称Ebstein畸形,是指部分或整个三尖瓣向下移位于右心室腔,伴有三尖瓣瓣膜的畸形和右心室结构的改变,是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0.5%~  相似文献   

5.
正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因1866年由Ebstein首先报道1例,故亦称为Ebstein畸形,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1.0%。它是指部分或者整个三尖瓣瓣叶未附着于三尖瓣环的正常位置,而呈螺旋形向下移位,病变以三尖瓣发育异常、瓣环扩大、瓣叶下移、关闭不全和房化右心室形成为主,也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2])。例如卵圆孔开放或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寻成人Ebstein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 方法:应用CDE检查54例成人Ebstein畸形,寻找成人Ebstein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5例经心血管造影对照,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 结果:根据CDE特征对54例全部做出正确诊断.成人Ebstein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1)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显示三尖瓣隔叶和后叶不同程度下移,最轻者下移大于2.0 cm,严重者下移至右室心尖部,最严重者下移至肺动脉瓣下或部分三尖瓣叶缺如,下移越严重房化右心室越大,绝大多数三尖瓣前叶附着点仍在正常三尖瓣环位置上,三尖瓣前叶明显增大延长,呈"风帆样"改变,称2DE"风帆征".无论是否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均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明显增大;(2)M型超声均显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三尖瓣关闭时间比二尖瓣关闭时间延迟;(3)合并ASD和房间隔卵圆孔未闭(POF)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房间隔分流束血流信号不明显,所有患者CDFI均显示过三尖瓣五彩镶嵌反流束血流信号;(4)在合并畸形中以ASD和POF为多见,还有主动脉窦瘤破裂和房间隔膨出瘤等合并畸形,但少见.结论 成人Ebstein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CDE对成人Ebstein畸形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但对合并畸形ASD和POF诊断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在Ebstein畸形及合并心内外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确诊的40例Ebstein畸形病例,在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下行心脏增强扫描检查,并行多种CT后处理图像重组技术分析三尖瓣的形态表现、心脏各房室的形态改变以及伴发的心内外结构畸形等,同时将MSCT及心脏超声(UCG)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0例Ebstein畸形中,除7例患者无合并畸形外,其余33例均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心内外畸形。40例患者中手术确诊的包括三尖瓣下移畸形在内心内畸形共87处,MSCT及UCG确诊分别为82、85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3%、97.7%,对于心内畸形部分UCG诊断符合率略高于MSCT。经手术确诊的心外大血管畸形共25处,MSCT除1例细小的PDA未能正确诊断外,其余畸形均能清楚显示,诊断符合率达96.0%,而UCG对于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仅准确诊断出9处,检出率为36.0%。MSCT显示Ebstein畸形患者的三尖瓣的隔瓣、后瓣附着点均不同程度向心尖部下移且二尖瓣与三尖瓣隔瓣间距超过10 mm者共32例,单纯隔瓣下移者6例;三尖瓣前瓣呈"帆状"共3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侧房室环和右心房的扩大,房化的右心室肌壁变薄,心腔扩大,功能性右心室小。心脏合并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其他复杂畸形等。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清晰地显示三尖瓣形态及附着点异常,虽然对于合并的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不及UCG,但两者无明显差异;而MSCT对于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相对于UCG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性,是诊断Ebstein畸形且疑合并有心外大血管畸形者的有效影像学补充检查,能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丰富的影像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8.
三尖瓣下移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5%~1%,Ebstein在1886年首先报道、描述了三尖瓣下移畸形,因此又称Ebstein畸形[1].我科自1995~2004年收治了4例Ebstein畸形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已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Ebstein畸形,又称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0.5-1%[1]。1866年Withelem Ebstein首次阐述该畸形的病理解剖,故后人称为Ebstein畸形[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2004-2006年收治了13例Ebstein畸形患者,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均已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对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术近期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Ebstein畸形的准确性及其对解剖矫治术的近期疗效评价.方法16例行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术的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评价三尖瓣下移的程度、三尖瓣瓣叶及瓣下腱索发育情况、房化右室的大小、三尖瓣反流的程度,并与术中发现比较.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超声心动图,与术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查三尖瓣前叶均无下移,但发育冗长,瓣叶运动异常.隔叶及后叶均下移,其瓣叶及瓣下结构发育异常.房化右室的大小为2.0cm×3.5cm至6.0cm×8.0cm.所有病例均有右房扩大、三尖瓣瓣环扩张及三尖瓣反流,其中8例中度反流,8例重度反流.术中发现2例三尖瓣前叶的后1/4下移(分别为8mm和11mm),2例后叶呈螺旋样下移,其余与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相同.术后1~17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明显缩小,房化右室消失,三尖瓣叶均在正常瓣环水平,重建的瓣膜均存活、启闭正常.13例三尖瓣反流消失,1例轻度反流,2例残余中度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全面评价Ebstein畸形三尖瓣及瓣下结构的发育情况及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术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晓英 《现代护理》2006,12(11):1029-1030
三尖瓣下移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5%~1%,Ebstein在1886年首先报道、描述了三尖瓣下移畸形,因此又称Ebstein畸形.我科自1995~2004年收治了4例Ebstein畸形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已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Ebstein畸形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心脏复杂畸形,每200 000个新生儿发生约1~5个,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到1%[1], Ebstein畸形的外科矫治报道以儿童和婴幼儿居多,成人Ebstein畸形外科矫治的报道较少.为进一步探讨成人Ebstein畸形行三尖瓣成型术术后护理,现总结本院2002年4月~2008年8月对23例成人Ebstein畸形进行外科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尖右心两腔观诊断小儿三尖瓣后瓣下移的方法.方法 超声在心尖四腔观以隔瓣为中心,探头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心尖右心两腔观,在旋转中动态显示三尖瓣隔瓣和后瓣的下移程度,观察三尖瓣后瓣的形态、活动和位置.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三尖瓣反流口位置.结果 15例三尖瓣后瓣和隔瓣下移患儿,超声在心尖右心两腔观均可清晰显示三尖瓣后瓣下移的特征.除1例超声诊断三尖瓣隔瓣和后瓣下移而手术发现前瓣也有轻度下移外,超声与手术结果均相一致.15例患儿彩色多普勒均可显示三尖瓣反流口位置明显下移.结论 心尖右心两腔观是诊断三尖瓣后瓣下移的理想切面.彩色多普勒显示三尖瓣反流口位置下移是超声诊断三尖瓣下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Ebstein’s Anomaly又名三尖瓣下移畸形,为三尖瓣环向心室侧移位累及三尖瓣和右心室的一种少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自1866年Wilhelm Ebstein首次报道后,直至1949年方在临床上获得诊断,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该畸形作了细致周密的研究,本文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尖瓣下移畸形于1866年由WilhelmEbstein首先描述,所以又称Ebstein畸形。发生率约为先天性心脏病的0.5—1.0%。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但最大年龄有过80岁的报道。主要病变为三尖瓣膈叶及部分后叶下移附着在右室壁或室间隔上,并伴有畸形粘连或部分缺如;腱索和乳头肌亦有程度  相似文献   

16.
Ebstein畸形(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心脏复杂畸形,每200000个新生儿发生约1-5个,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到1%^[1],Ebstein畸形的外科矫治报道以儿童和婴幼儿居多,成人Ebstein畸形外科矫治的报道较少。为进一步探讨成人Ebstein畸形行三尖瓣成型术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45岁,因胸闷半年体检。超声结果:三尖瓣隔瓣附着点位置下移,距二尖瓣前叶附着点约23mm,隔瓣瓣叶,瓣器发育良好,前瓣和后瓣正常。左室长轴切面右室内径23mm,心尖四腔切面右房大小36×62mm^2。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三尖瓣返流,最大流速(Vmax)219cm/s,压力阶差(PG)19.2mmHg,肺动脉压估测34.2mmHg。其余腔室及大血管未见异常。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I型)。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一 )非紫绀型1.无分流 :先天性房室瓣及半月瓣病变 ,如伞型二尖瓣、三尖瓣下移畸形、二叶式主动脉瓣、单纯肺动脉瓣狭窄 ;流入道及流出道梗阻病变 ,如二尖瓣瓣上环、右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瓣下膜型或肌型狭窄 ;主动脉缩窄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等。2 .左向右分流 :常见畸形有房间隔缺损 (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 (PDA) ;少见及复杂畸形有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窦瘤破入右房和右室、冠状动脉 -右侧心腔瘘等。3 .左向左分流 :主动脉窦瘤破入左房 (少见 )、冠状动脉 -左侧心腔瘘等。(二 )紫绀…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年龄22岁,自幼活动后心慌、气短,近几年渐加重,于1995年8月19日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如图):右房明显增大,内径为6.1cm,三尖瓣隔叶和后叶的基底部明显下移,较正常低8cm,且瓣叶粗短,回声增强,关闭时可见缝隙0.5cm,右心室明显减小,形成房化右心室,房壁增厚,回声增强.CDFI:三尖瓣口收缩期以蓝色为主的多彩反流束达右房顶.CW:三尖瓣口收缩期探及负向充填频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4岁,以“右侧胸腔积液性质待查”收入院。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室壁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正常,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瓣叶结构及启闭功能正常,三尖瓣可见轻度反流,三尖瓣前向血流速度正常;在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及右心室流人道切面观察三尖瓣前瓣外侧均可见一瓣膜样组织(图1,2),由两组瓣叶构成,随心动周期可见启闭运动,该组瓣膜的启闭时相与三尖瓣的启闭时相相反,当三尖瓣开放时,该组瓣膜关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