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刘哲  谢科  张侃  尚丽娟  刁文英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51-1652
目的:探讨膀胱癌畸形滋生非内皮性血管控释合并封堵的超选择性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对13例膀胱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移行细胞癌11例,腺癌1例,鳞癌1例。所有病例先行动脉插管造影,确定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对肿瘤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插管,局部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结果:13例中1例手术切除了肿瘤,余12例通过介入治疗后,肿瘤缩小。13例病人随访6~13个月,生存11例。结论:介入治疗可保证肿瘤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灌注,减少全身副作用;又可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栓塞后,肿瘤包膜增厚,有利于手术中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供血特点对介入治疗选择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58例盆腔肿瘤(男12例,女46例)年龄23岁~63岁,分别作双侧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观察盆腔肿瘤的供血,行供血动脉选择性插管灌注栓塞治疗.化疗药物为阿霉素类、卡铂、5-Fu、MMC,栓塞剂主要为明胶海绵颗粒。结果:58例盆腔肿瘤中,54例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血管主要供血,仅少数病例是髂外动脉参与供血.并对52例妇科盆腔肿瘤及4例骶(尾)部肿瘤行肿瘤主要供血血管选择性灌注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术后所有病例均有全身情况改善,症状减轻,20例宫颈癌得以二期手术切除,4例子宫大出血得以控制;4例骶(尾)部肿瘤先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栓后手术切除清楚,出血量减少。结论:盆腔血管解剖和肿瘤血管特点,是介入治疗选择基础,可作为盆腔肿瘤急诊止血症状,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动脉插管化疗的护理体会籍春燕(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动脉插管;化疗;护理动脉插管化疗是将硅胶管插进癌瘤血供动脉内,通过该管将药物注入该动脉供血区域从而起到局部抗癌化疗的作用。实践证明,局部化疗可以增加肿瘤区域的有效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癌肝转移患者40例,选择插管肝动脉进行化疗药物灌注、化疗栓塞进行介入治疗。结果:本组4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效果,CR2例,PR20例,有效率64.7%;其中富血供6例,CR1例,PR4例,有效率83。3%;少血供34例,CR1例,PR16例,有效率50.0%。结论:动脉内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对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有效,富血供的胃癌肝转移治疗效果较少血供的胃癌肝转移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肝动脉内化疗加碘油乳剂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共行230次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送入5F或6F肝导管超选择至肝癌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加碘油乳剂和明胶海绵绵栓塞供血动脉。结果:105例原发性肝癌1~2年生存率为38%,单结节巨块型和富血肿瘤疗效(1~2年生存率48%)好于多结节弥漫型及乏血肿瘤(1~2年生存率18%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 对本组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癌肝外供血动脉探查,分别超选择插管及化疗栓塞(TACE).结果 25例患者共见27条肝外供血动脉,其中膈动脉供血7例,肠系膜上动脉供血10例,两者占多数.22条肝外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插管和化疗栓塞术,其余5条因未能超选择插管而只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动脉供血支选择性栓塞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介入化疗的药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在国内已广泛开展,经股动脉插管,以肿瘤供血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其临床价值已得到国内外学者肯定。我院自1993年2月~1999年2月对935例各种中晚期肿瘤进行了介入治疗,现将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选择及匹配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过18例骨转移癌43次介入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采用介入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18例骨转移癌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侵犯不同部位及动脉供血情况。18例骨转移癌患者共行43次介入治疗,12例行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6例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6例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其中8例原发灶与骨转移灶同时介入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体征改善明显。血管造影肿瘤染色明显减少。总有效率(CR+PR)为27.8%,1年生存率为16.7%,中位生存期7.5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介入化疗或栓塞术是治疗骨转移癌的一种有效姑息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6,(1):63-66
目的:探讨异常供血肝癌的介入治疗特点及微导管的使用在异常供血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83例存在异常供血的肝癌患者的DSA介入资料,包括异常供血分支的来源、走形等特征以及微导管在该类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异常供血肝癌83例,其中除肝动脉外参与供血的血管有:胃左动脉参与供血12例,膈下动脉参与供血12例,肠系膜上动脉参与供血51例,胃网膜右动脉参与供血6例,右侧肾上腺动脉参与供血2例。5F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71例,其余病例均结合使用微导管,并成功超选择插管。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常常会遇见异常分支参与瘤体供血的病例,了解常见的异常血管分支来源及介入治疗中的技巧对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s穿刺法经股动脉穿刺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1-4个疗程,灌注化疗后行双髂内动脉栓塞8例,行肠系膜下动脉栓塞1例,肝转移行肝固有动脉插管化疗后栓塞2例。结果:经髂内动脉介入治疗32例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27例,有效率87.1%。行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后栓塞11例,病灶得到有效控制。介入治疗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对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效果确切,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提高其在介入治疗肝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320例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DSA资料。寻找肝癌肝外动脉的来源,并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行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共发现30例患者存在37条肝外动脉参入肿瘤供血。其中右膈下动脉11条,肠系膜上动脉分支8条,胃十二指肠动脉6条,胃左动脉4条,右肾上腺动脉3条,右侧内乳动脉2条,右结肠上动脉、胃网膜动脉、肋间动脉各1条。其中4例患者存在2条肝外肿瘤供血动脉。1例患者有3条肝外供血动脉,共30条供血动脉插管成功行灌注化疗及栓塞,26例插管成功栓塞良好的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肝外动脉供血的存在直接影响肝癌栓塞治疗的疗效,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能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子宫肿瘤行动脉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例子宫恶性肿瘤,均经股动脉穿刺,送入6F猪尾巴导管,头端置于肾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内行血管造影,显示盆腔的血管分布与子宫肿瘤在动脉的部位、数目及肿瘤染色的征象,然后超选择插管进入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若为多支动脉供血的肿瘤,可保留一支动脉,其他支用明胶海绵栓塞,减少肿瘤的血供,并为下次治疗保留途径。结果:动脉化疗后,肿瘤缩小明显,阴道流血及排液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临床有效率达95%。结论:动脉化疗子宫恶性肿瘤疗效好,副反应少,创伤小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4例胰腺癌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胰腺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 inger方法穿刺,股动脉插管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超选上述动脉经导管灌注药物5-Fu 500-1000mg、键折1.2-1.6g,行胰腺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对有肝脏转移的病例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程为一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术后疼痛缓解12例,占50%;疼痛无明显变化7例,占29%;疼痛加剧5例,占21%。所有病例两个月内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除2例肝转移患者术后出现呕吐,疼痛外其余患者术后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治疗子宫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冬梅  徐雷 《当代医学》2009,15(19):71-7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26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患者年龄36-67,平均年龄51岁,本组26例恶性子宫肿瘤患者,经过1~5次的介入治疗,23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病情改善,其中12例经过1~3次介入治疗,由不能手术转为可手术治疗。结论对于中晚期子宫恶性肿瘤,术前介入化疗有独特的价值,可使肿瘤体积缩小,变不可手术为可以手术,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超选择性对供血血管给以化疗药物的灌注,较多的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缓解症状,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癌灶行手术切除者34例,未手术切除原发灶者38例;通过DSA造影证实72例患者中,病灶为乏血供患者30例,富血供患者27例,中等血供15例,对于肿瘤病灶为富血供、中等血供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乏血供病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原发癌灶手术切除组半年生存率(76.5%),较未手术切除者(36.8%)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患者半年生存率(78.9%),较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患者(29.4%)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如果患者情况良好,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癌灶,并辅以化疗,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根据其血供不同选择相应的介入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殷建林  刘海日  黄海  顾友梅 《当代医学》2009,15(23):433-43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例椎体转移癌患者,先采用经皮经椎弓根穿刺被破坏椎体注射骨水泥,术后一周左右再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技术,选取适当化疗药物、碘油或明胶海绵行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并作相关临床观察。结果血管性介入治疗四周后,作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分别为疼痛(VRS分级):15例疼痛程度降低1级或以上,有效率83.3%;生存质量(中国1990年制定)评价:14例生存质量提高1级或以上,有效率77.8%;疗效评价(RECIST方法):CR0例(0%)、PR4例(22.2%)、SD9例(50.0%)、PD5例(27.8%),有效率22.2%。不良反应可控制。结论对部分椎体转移癌患者,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一周左右再行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且相互间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临床中,该类病人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7.
徐建国 《河北医学》2003,9(3):214-216
目的:提示对肾癌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的认识,探索无水酒精-碘化油药物乳剂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中晚期肾癌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肾癌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31—74岁,平均57岁;临床上无病性血尿12例,后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右肾6例,左肾8例。常规行肾动脉造影:患侧肾动脉灌注化疗加无水酒精—碘化油药物乳剂动脉栓塞。结果:14例肾癌中,肾动脉造影显示血供丰富为10例,表现为患侧肾动脉主干增粗,动脉期显示血管变粗扭曲、紊乱、血管呈网状改变、血管移位、包绕征象;实质期肿瘤染色;肿瘤内部分无血管2例;内部可见紊乱的血管1例;少血供1例,仅仅表现为血管移位、扭曲、肿瘤内部无血管、实质期无肿瘤染色。常规化疗加1:1无水酒精一碘化油药物乳剂配成混合液,再加入平阳霉素、阿霉素配成的乳剂12—25ml进行肾动脉栓塞,栓塞后表现为症状减轻、肿瘤血供中断、体积缩小及肿瘤碘化油聚集。结论:无水酒精一碘化油药物乳剂栓塞治疗中晚期肾癌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径路动脉灌注化疗防治肿瘤局部复发及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全组25 例,在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同时,应用微泵技术,最大耐受剂量,对原肿瘤供血区域的动脉主干插管置泵灌注化疗,同时进行预防肝转移的肝动脉插管置泵化疗。结果 经临床观察和随访10~24 个月,随访期病例全部存活,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肝转移,胃肠道肿瘤主要标志物放射免疫测定22/23 例在正常范围。结论 双径路动脉置泵灌注化疗防治中晚期胃肠道肿瘤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效果良好,且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支气管肺癌进行动脉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268例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穿刺插管,对患侧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在明确诊断与观察病变部位血管结构等以后.经导管灌注联合化疗药物。结果:通过介入化疗药物治疗,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各种肿瘤敏感性药物联合使用,使其细胞毒性作用协同.而副作用不增加。在近期疗效达71%。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术是通过导管选择性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以达到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体循环和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使全身的副作用降低。因此,介入治疗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微波凝固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对TAC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亮  许林锋  陈耀庭 《当代医学》2010,16(35):703-705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热消融治疗后对原发性肝癌血供及TACE治疗的影响。方法本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因TACE治疗不满意行PMCT治疗,术后2~3月常规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肿瘤供血动脉行超选择TACE术。结果 12例患者TACE术中发现肝外供血动脉,膈下动脉6支,右肋间动脉2支,胃左动脉1支,右肾动脉1支,左右胸廓内动脉各1支;PMCT术后TACE发现新增肝外营养血管8例,分别为右膈下动脉5支,右侧下位肋间动脉2支,右肾动脉1支;对全部新生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结论 PMCT可有效杀灭肝癌肿瘤细胞,但因其造成的创伤可诱导肝外新生肿瘤供血,在随后进行的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积极寻找新生肝外血供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