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予以高脂饮食8周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随后分成3组:缺血再灌注(I/R)组;阿托伐他汀+缺血再灌注(ATV+I/R)组;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血脂、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RT-PCR测定心肌TNF-α mRNA的表迭.结果 ATV+I/R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I/R组和假手术组(P<0.01);ATV+I/R组再灌注后血浆CK-MB、LDH、TNF-α明显低于I/R组(P<0.01);ATV+I/R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观察可见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轻再灌注,心肌的病理损伤;ATV+I/R组心肌TNF-α mRNA的表达低于I/R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可减轻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脂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非罗齐对高脂饮食喂养的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24只新西兰兔分成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吉非罗齐治疗+缺血再灌注组(GF+I/R组)和假手术组。测定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各组兔血浆CK、LDH、CRP和IL-6的变化,观察各组兔心肌梗死范围,并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光镜观察心肌炎症细胞浸润。结果I/R组与GF+I/R组在缺血后及再灌注后血浆CK、LDH、CRP、IL-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I/R组CK、LDH、CRP、IL-6值明显高于GF+I/R组(P〈0.01)。GF+I/R组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可见吉非罗齐能明显减轻心肌病理损伤。结论吉非罗齐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吸入100%氧气2 h,24 h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吸入100%氧气2 h,24 h后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预处理组吸入2.0%异氟醚 100%氧气2 h,24 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 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 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 min(T3)、心肌再灌注1 h(T4)心肌再灌注2 h(T5)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中TNF-α含量.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心肌p38MAPK活性水平,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TI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预处理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通过抑制心肌p38MAPK的活性,减少TNF-α生成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卡托普利预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用正常饲料、高胆固醇饲料及高胆固醇加卡托普利饲料喂养10周,制成急性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不同实验阶段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卡托普利加胆固醇组比较,胆固醇组内皮素浓度显著性增高,NO浓度显著性降低;卡托普利加胆固醇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构破坏及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和胆固醇组。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脏缺血-再灌注前用卡托普利预治疗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下肢与心肌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2只,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①S组,即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套环,不收紧结扎线.②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③缺血后处理组,④双下肢缺血后处理组.分别在实验结束后,用原位化学法(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各组心肌Bcl-2的表达.结果 双下肢与心肌缺血后处理组细胞凋亡均明显小于I/R组,且心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I/R组.结论 双下肢与心肌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D-核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dreperfusion,I/R)组、D-核糖组.假手术组:只予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I/R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D-核糖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预处理(IP)、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心肌梗死范围.结果I/R组细胞凋亡率(43.37±4.82%)高,IP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24.53±2.95%),但较I/R组明显降低(P<0.001).IP组心肌梗死范围较I/R组明显减小.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细胞凋亡,IP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P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其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芳藤丹参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及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冠脉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冠脉60 min后恢复冠脉血流120 min;缺血预处理(IPC)组先结扎冠脉5 min,再灌注10 min,共反复4次,然后结扎冠脉60 min后恢复冠脉血流120 min;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组:AS造模结束后第2日开胸前先灌胃给予扶芳藤丹参合剂,然后结扎冠脉60 min后恢复冠脉血流120 min;缺血再灌注后观察各组心肌梗死面积,CK,LDH,TNF-α及NF-κB含量。[结果]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均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与I/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R组CK,LDH,TNF-α及NF-κB的水平明显增高,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后,与I/R组相比,CK,LDH,TNF-α及NF-κB明显降低(P〈0.01)。[结论]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0):856-859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对照组。黄芪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40 mg·kg~(-1),每日1次,连续6 d,第7天复制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I/R模型;I/R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实验操作同黄芪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复制I/R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结扎前、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及再灌注180 minⅡ导联心电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a~+-K~+-三磷腺苷(ATP)酶α1亚型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组和I/R组大鼠心电图ST段在结扎30 min、缺血再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180 min时均出现缺血性改变。黄芪组大鼠心电图ST值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I/R组(P<0.05)。黄芪组和I/R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均受损,黄芪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受损程度轻于I/R组;黄芪组大鼠心肌Na~+-K~+-ATP酶α1亚型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I/R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急性MIRI,保护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92只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I/R T)组及假手术 治疗(Sham T)组于再灌注前5 min静脉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 0.75 mg/kg,对照(I/R)组及假手术(Sham)组注射与之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I/R组和I/R T组再灌注0、1、2、6、24 h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核因子-κBp65(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嗜中性白细胞(PMN)计数,髓过氧化物酶活(MPO)性以及各组存活率.结果 与Sham组及Sham T组相比,I/R组的NF-κBp65、TNF-α水平,PMN计数,MPO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I/R组中1、2、6、24 h组的上述各项炎性指标比0 h组显著增高(P<0.05);电镜下观察可见缺血再灌注组弥漫性心肌细胞肿胀、大量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空化.与I/R组相比,I/R T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大大减轻,并显著抑制了炎症因子的表达、嗜中性白细胞的浸润及MPO活性(P<0.05),作用至少维持24 h,并使因心律失常死亡减少.结论 MG-132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了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MI/R)模型,缺血30min,分别再灌注1h、3h、5h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5只,对照组(1组,n=5)用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心室支但不结扎;MI/R组(2组,n=15;再均分为3个亚组)MI后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左旋卡尼汀治疗组(3组,n=15;再均分为3个亚组),MI后将左旋卡尼汀3.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1)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2)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及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3)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mm处左右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1)2组和3组均出现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2组比较,3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2)在对应的时间点3组与2组相比,FFA含量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增高;HSP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利用游离脂肪酸进行β-氧化,优化能量代谢,可能是左旋卡尼汀保护心肌的机制之一;左旋卡尼汀可能是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兔肺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中肺泡细胞凋亡及其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雌雄不拘,运用5F Berman球囊堵塞左下肺动脉,然后球囊放气,复制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肺动脉栓塞1 h组、肺动脉栓塞2 h组,肺动脉栓塞2 h再灌注1 h组、肺动脉栓塞2 h再灌注2 h组;另设6只正常未手术白兔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上皮细胞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肺动脉栓塞1、2 h组兔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再灌注后凋亡细胞进一步增多,并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P<0.05或0.01);Fas及FasL蛋白表达在肺动脉栓塞及再灌注后明显上调(P均<0.01).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肺组织湿干比、Fas及FasL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9,0.820,0.820;P<0.01).结论: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可能通过激活Fas/FasL系统,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孕酮预处理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视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升高眼压的方法制作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4)、对照组(n=16)和孕酮组(n=16)。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前24 h,给予对照组兔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kg,孕酮组兔耳缘静脉注射孕酮4 mg/kg。观察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对照组与孕酮组视网膜组织学变化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凋亡情况。结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各时间段,HE染色显示,孕酮组视网膜内层厚度均较对照组厚,且内核层细胞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凋亡检测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24 h时凋亡达高峰,孕酮组内核层的凋亡细胞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组和对照组在缺血再灌注12 h时均检测到Bcl-2蛋白表达,孕酮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孕酮预处理可以促进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存留,减少细胞凋亡,对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细胞的凋亡及纳络酮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 4 组(n=5)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组(缺血组,夹闭颈总动脉和椎动脉30min)、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夹闭颈总动脉和椎动脉30min后开放6h)、缺血-再灌注加纳络酮干预组(纳络酮组, 0.8 mg/kg静注及0.3mg/kg静滴).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预前、后的海马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缺血组(17.87%±3.04%)、再灌注组(38.84%±12.86%)的细胞凋亡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94%±0.59%,P<0.01);再灌注组又明显高于缺血组 (38.84%±12.86% vs 17.87%±3.04% )和纳络酮组(38.84%±12.86% vs 8.96%±0.97%,P<0.01);而对照组与纳络酮组间则无显著差异.结论①兔全脑缺血后30min出现海马细胞凋亡;再灌注6h后,上述改变加重.②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腺苷A1受体激动剂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腺苷A1受体激动剂CPA、DMSO,观察兔神经功能恢复;通过病理切片,计算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cl-2表达.结果 治疗组和假手术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皮功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不同给药时间对内皮功能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B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药物预处理组);C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组(药物后处理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弓背向上抬高(≥0.2mV)表示结扎左前降支(LAD)成功;40min后剪断结扎线,心电图段ST回落1/2以上,标志再灌注成功。分别在缺血前、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和再灌注120min4个时相点留取血标本,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1in-1,ET-1)。结果①B组与A组相比较,在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ET-1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②C组与A组相比较,再灌注60min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均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ET-1均显著低于A组(P〈0.05);③C组与B组相比较,缺血40min时,血清NO显著低于C组(P〈0.05),血浆ET-1显著高于C组(P〈0.05),其它3个时相点NO、ET-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升高血清中NO,降低血浆中ET-1,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lidocaine)经兔腹主动脉局部灌注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作用及最佳保护剂量。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n=8):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利多卡因10 mg/kg组(L10组)、利多卡因20 mg/kg组(L20组)、利多卡因40 mg/kg组(L40组)和利多卡因80 mg/kg组(L80组)。全麻下开腹阻断左肾动脉远端的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30 min,构建脊髓缺血模型,自缺血即刻起分别向阻断的腹主动脉段内灌注生理盐水(NS组)和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溶液(L10~L80组),持续30 min后停止,同时开放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行再灌注,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并于动物清醒即刻、再灌注6、24和48 h按Tarlov标准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全麻下取出L4~L6脊髓,光镜下观察脊髓前角组织形态并计数正常运动神经元。结果与NS组比较,利多卡因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均增高,其中L40组最高(P<0.05)。L80组有2例动物在腹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心率显著减慢。与其他各组比较,L80组再灌注期间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结论 利多卡因经腹主动脉局部灌注可减轻兔脊髓IRI,其保护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利多卡因80 mg/kg将导致严重并发症,我们认为最佳保护剂量为40 m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观察新西兰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时脊髓组织超氧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26min组(IR组)。两组参照并改进Zivin方法建立兔脊髓腰骶段缺血再灌注延迟性瘫痪模型,比较两组不同动物不同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及静脉血中丙二醛(MDA)、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对照组中MDA、SOD没有明显变化,动物均完全康复。IR组在再灌注缺血前、再灌注2h、8h、16h、24h中,SOD含量逐渐降低,至再灌注24h最低;再灌注72h、168h后SOD逐渐恢复到缺血再灌注前水平;MDA在再灌注缺血前、再灌注2h、8h、16h、24h中,含量逐渐增高,至再灌注24h达最高;再灌注72h、168h后MDA逐渐恢复至缺血再灌注前水平。SOD与MDA的含量变化明显负相关。IR组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在再灌注2h、8h和16h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至再灌注24h、72h和168h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延迟性瘫痪,平均发生时间为19.6h。结论: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