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例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以复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及相关细胞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以复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阳性182例,阴性18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诊断符合率为81.50%、灵敏度为83.52%、特异度为61.11%;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符合率为85.50%、灵敏度为87.36%、特异度为66.67%;联合检验诊断符合率为96.50%、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4.44%。联合检验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单核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单核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少儿骨髓细胞形态学在临床初步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送检的785例少儿骨髓穿刺合格标本,在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通过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检验,做出初步判断,并与临床诊断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特性分析,临床诊断与骨髓细胞诊断符合率前三位分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P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缺铁性贫血(IDA)。结论:通过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验,对少儿血液病症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省周宁县医院收治的血常规检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按照检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观察组(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以复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患者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下的血常规指标阳性情况、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细胞阳性检出情况、相关细胞阳性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 血常规检验患者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下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LT)、红细胞计数(RBC)各项血常规指标阳性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P <0.05)。血常规检验患者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相关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P <0.05)。血常规检验患者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下有核红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变性部分项阳性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P <0.05)。血常规检验患者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下敏感度与全自...  相似文献   

4.
张梅 《河北医药》2011,33(19):3011-3012
在门急诊患者中,发热患者是比较多见的,而引起发热的病因也复杂多样,其中有部分患者发热病因不够明确或诊断十分困难,甚至影响部分患者的预后疗效,因此对患者发热病因及时准确的诊断,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医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难治性贫血患者31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学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血常规检验中,MDS-RA组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A组,全血细胞减少、MCV>100fl、幼红幼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M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RA与MA患者在病态造血方面有相似之处,前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态造血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者的诊断则多以骨髓形态学的红系巨变为主,若形态学诊断存在困难,可辅以其他实验室检验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临床发热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6年间60例发热病患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诊的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都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血常规检验,综合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HCT为(41.12±3.14)%,明显比对照组的(38.96±2.78)%高,P0.05。研究组的RDW-SD、MCV以及MCHC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针对血细胞异常形态检出率,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发热疾病患者来说,其血细胞形态学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故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法对本病患者进行诊断,可及时发现病情,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许多疾病,特别是血液类疾病实验室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检验人员通过观察涂片中细胞的类型、数量、形态、分化并结合临床、血常规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诊断。在这过程中,除了具备优质的检  相似文献   

8.
<正>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是临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医学检验学的基础工作,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往往能够提供机体的潜在疾病,包括血液疾病和非血液疾病,在分析血细胞形态时,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提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细胞形态室间质评主要  相似文献   

9.
血细胞形态学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推动了临床血液学的发展 ,但是 ,血细胞形态学仍然是临床血液病诊断的基础。血细胞形态学主要包括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两部分 ,血细胞形态和诊断的质量高低 ,对于血液病的诊断是个关键 ,因此 ,检验人员如何把好血细胞形态质量 ,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一、室内质量控制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由于个体主观性较强 ,实验室之间的差异性 ,检验结果重复性 ,可比性差[1] 等因素 ,要评价其质量高低 ,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其质量控制 ,主要是检验者的自我控制 ,即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贯穿于标本的采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病因及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恶性积液的诊断性能。方法对2002-01~2006-12的2801例浆膜腔积液原因待查患者标本的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标本首先进行颜色、透明度、Rivalta试验及细胞计数常规检查,然后离心、涂片,采用瑞吉染色进行细胞分类和形态观察。结果浆膜腔积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对恶性积液的检验诊断灵敏度75.2%,诊断特异性99.8%,实验结果的阳性预期值99.3%,实验结果的阴性预期值91.7%,实验总有效率93.2%。结论浆膜腔积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积液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良好的灵敏度,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疾病血液形态学误诊、漏诊病例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在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涂片,通过瑞-姬染色,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形态、数量,以及血液寄生虫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形态学检查的筛选,可疑病例应进行镜检,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尽可能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2.
张继利  邢士金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51-1352
目的对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简便、快速、灵敏。方法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涂片5~6张,其中2~3张平行尾涂片;在瑞姬染液中加入部分表面活性剂,促进细胞着色。结果90例胸腔积液中15例查见癌细胞,1例查见霉菌;癌细胞主要分布于涂片的尾部,每张涂片仅有2~5个癌细胞时、亦可明确诊断。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周血指标联合骨髓形态检验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确诊MDS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指标联合骨髓形态学检查诊断方法分析。结果外周血指标同时减少3项11例,同时减少2项9例,只减少1项8例;骨髓形态学中,骨髓增生极度活跃12例,明显活跃6例,活跃6例,减低4例。结论 MDS的外周血指标及骨髓形态学变化非常复杂,因此MDS的临床诊断中,必须将两种检查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发热患者病因判断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发热患者50例作为参研的试验组,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作为参照组,对所选研究者均采取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组检验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阳性率与参照组比较明显要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细胞比容检查与平均细胞体积对比差异明显,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热患者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使其病变严重的程度有效反应出,可为临床诊断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建中 《医药世界》2009,(8):473-473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大多数血液病的最主要方法。经参照相关文献及多次修改申请单,精心设计出较全面结合相关病历资料的骨髓细胞学检验申请单。该申请单的逐项填写,对显著提高血液病诊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临床发热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发热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相关检验,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HCT)、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可较为敏感的显示发热疾病的病情发展和变化情况,可作为诊断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盛瑞兰  朱广荣 《江苏医药》1996,22(10):667-670
按1989年FAB对慢性淋巴系白血病分类建议,根据临床、细胞/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PCR法IgH与TCRr基因重排分析,血尿免疫球蛋白定量研究,对20例患者(B细胞白血病16例,T细胞白血病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就B-CLL诊断标准、形态学与生物学特点,疾病的转归,B-PLL、WM及T-LGLL、NK-LGLL的诊断要点进行讨论。对T-白血病/淋巴瘤是否亦应列入分类提出看法,强调了形态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三维诊断对该系统疾病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患者,采集不抗凝外周血液制作血涂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血液寄生虫情况,通过对应生化检查与血液学试验实施相关检查。结果所有误诊漏诊患者通过相应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与细胞形态学观察均能得到较为准确诊断结果。结论患者检测过程中,血细胞分析方法只能筛选出异常血常规者,准确诊断需配合显微镜检查等方法,由此能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学出现漏诊、误诊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慢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形态学、免疫学检测方法,对471例急慢性白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18例急性白血病(AL)中24例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诊断不符合,其中11例通过免疫分型纠正,诊断准确性提高2.6%。53例慢性白血病(CL)中慢粒免疫分型与形态学分型基本符合,慢淋多为B淋系表达。结论免疫分型为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20.
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不仅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医学信息,而且提高了检验工作者的效率,但经过很多人的临床验证,为了保证临床检验的工作质量,应重视血常规检验中的细胞形态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