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震后灾害群体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调研我国地震后灾害群体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张北尚义地震后3个月,在受灾最重的乡整群抽取两个自然村18-60岁村民计335人,采用WHOQOL-BREF等工具进行质量及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晓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882-885
目的通过对5.12四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反思,为心理援助工作提出新的视角,提出新的工作理念与方法。方法文献法与临床经验法相结合。结果从社会工作入手是心理援助的极佳途径和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结论借鉴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心理援助工作特点为:1将受助对象非心理病理取向;2从其现实需要出发,给予关心和实际的帮助,也易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3运用大量的社会工作手法,同时起到心理援助的作用;4在实际的社会工作援助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受助者因地震灾害带来的心理困扰进行疏解。 相似文献
3.
地震后受灾群体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研我国地震后受灾群体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张北尚义地震后3个月,在受灾最重的乡整群抽取两个自然村18-60岁村民计335人,采用WHOQOL-BREF等工具进行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1)地震后受灾群体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在生理、心理及环境维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受损最严重的为环境维度;2)尽管受灾群体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但总体而言,仍保持在较好水平,社会关系维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对受灾程度不同的两组灾民的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灾后获得的援助以及对支持援助的满意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4.
<正>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震撼性,可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无论是心理素质多么好的人,都会悲痛、恐惧和绝望。如果能及时对整个受灾群体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就能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避免心理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嘉兴市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接收就读的青川学子的心理状况及严重程度,探索出一系列的心理安抚活动模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名青川班学生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总体筛选结果显示,任一因子≥3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0.71%,其中有1名学生焦虑因子已超过了4分,这表明,有部分学生心理症状较为严重。任一因子≥2.5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5%,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②从SCL-90因子≥2.5分的检出率来看,学生主要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是强迫、敌对、恐怖、偏执、抑郁因子。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安抚活动模式的开展,降低了学生的强迫、敌对、恐怖、偏执和抑郁水平,学生情绪平稳,表现出追求积极、健康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表明本校的心理安抚活动模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地震重灾区灾后一年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地震重灾区灾后1年公安干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地震重灾区绵阳市近1000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外,灾后公安干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正常成人;在不同警种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社区民警和交警的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几个警种;性别、年龄、警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对干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灾后公安干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工作性质。 相似文献
7.
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93,自引:11,他引:93
目的:研究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张北尚义地震灾区距震中不同距离两村随机抽取181名灾民进行临床检查,根据DSM-Ⅳ的诊断标准,结果:所调查的受灾群体中,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率为6.1%,3个月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为18.8%,震后三个月的现患率为7.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对物质支持满意度低、震后分离症状多的个体患PTSD的危险性高。就受灾程度不同的两个群体进行比较发现,受灾程度不是PTSD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后转移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灾后转移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TSD症状自评(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和DSM-IV-TR 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TR Axis I Disorders-Patient ,SCID-I/P)进行诊断,在地震灾后40天对按照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转移到重庆市11所医院的386名伤员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4份,分析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 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354名转移伤员中共检出PTSD患者82例,检出率为23.2%,其中男性27例(17.5%),女性55例(27.5%).女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女性(OR=2.364,95%CI:1.159~4.823),地震中被掩埋(OR=2.171,95%CI:1.088~4.333),目睹有人在地震中受伤(OR=0.338,95%CI:0.150~0.761).结论:经历地震灾后被转移到重庆的伤员中有近1/4的灾民存在PTSD症状.其中女性、被掩埋等暴露因素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位特殊的志愿者
很多来到北川心理援助工作站的朋友,都希望能和杨姐聊聊。
杨姐今年45岁,现今的工作是负责心理茶社。每天晚上6点半,她就开始忙着摆上桌子、凳子,倒茶。 相似文献
10.
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12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难带来的创伤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短期和长期影响[1-4],由于儿童对创伤的易感性,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5-6].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汶川地震后高中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为心理援助及康复提供比较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症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先后2次对北川中学和什邡中学的19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2009-2010年汶川震区高中生创伤后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纵向比较有显著差异(t=-5.68,P<0.01;t=-2.073,P<0.05);②创伤后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44,P<0.01).结论 汶川震区高中生创伤后心理亚健康状况在2009-2010年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期间唐山大地震亲历者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唐山大地震亲历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编有关地震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1个月内调查218名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结果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比未经历过地震的人更倾向于非常关注汶川地震;经历者在恐怖因子上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和未经历过地震者;大地震经历者的SCL-90的一些因子在是否在震中受过伤和地震场景是否反复出现上存在差异。结论汶川大地震期间唐山大地震亲历者的心理状况较差,主要表现在恐怖上。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震灾伤员的心理救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震灾伤员的心理救助。方法给震灾伤员发放地震后心理健康宣传资料,心理测定量表,讲解地震灾后心理卫生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结果60例震灾伤员心理不适感(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震灾伤员早期给予心理救助是处理震灾伤员心理不适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后18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睡眠问题共患PTSD、抑郁、焦虑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汶川地震后18个月青少年睡眠问题共患PTSD、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抽取都江堰地区青少年1287人,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自评量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儿童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其进行评估。结果:采用PSQI总分8作为划界分,震后18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28.2%;睡眠问题共患PTSD、抑郁、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7.5%、15.6%、17.9%。睡眠质量总分与PTSD(r=0.397)、抑郁(r=0.504)、焦虑总分(r=0.463)显著正相关。在检出有睡眠问题的青少年中,有26.4%检出PTSD,有55.4%检出抑郁,有63.4%检出焦虑。多元Lo-gistic回归表明地震中有亲人伤亡、对支持的利用度低、震后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是睡眠问题共患PTSD的危险性因素;女性、客观支持少、主观支持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低和震后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是睡眠问题共患抑郁的危险性因素;女性、主观支持低、对支持的利用度低和震后较多继发负性生活事件是睡眠问题共患焦虑的危险性因素。结论:震后18个月睡眠问题共患PTSD、抑郁、焦虑较高,评估及干预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对预防精神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勤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56-1458
5.12地震后,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承办了中国移动100865心理援助热线,两个月间接听咨询电话7360个。心理热线在帮助求助者缓解焦虑、释放压力、接受现实、重建社会支持上起到了明显效果,并成功干预有明显自杀意图的个案18例,其中有自杀行为的3例,有伤害他人行为并欲杀他人的危机事件1例,对28例需要进一步跟踪的个案进行3个月和半年后随访,显示干预效果良好。通过此次积累的经验,对心理热线在心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同时对未来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半年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救援军人1060例,以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调查人群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自制一般人口学量表、Davidson创伤量表、地震经历量表、Beck抑郁量表、Beck焦虑量表对调查人群进行评估,多元逐步回归筛选风险因素。结果①救援军人的SF-36总分(t=-8.352,P<0.01)及生理功能(t=-2.113,P<0.05)、躯体疼痛(t=-7.724,P<0.01)、总体健康(t=-52.298,P<0.01)、精力(t=-6.994,P<0.01)得分低于地方常模,社会功能(t=1.990,P<0.05)、精神健康(t=4.093,P<0.01)得分高于地方常模,生理职能(t=-1.265,P>0.05)、情感职能(t=-0.55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影响救援军人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为焦虑抑郁程度、服役满意度、创伤后症状的严重程度、创伤暴露程度及饮酒。结论救援军人半年后生存质量低,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甚至药物治疗等可能对其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情况,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确保接种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152名新生儿和1岁以上健康人群2495名,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血清进行HBsAg和anti.HBsAg检测。结果 152名新生儿,抗-HBs阳性141人,阳性率为92.7%。HBsAg阳性0人。2495名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1199人,阳性率为48.1%,HBsAg阳性259人,阳性率为10.4%。1~18岁844人,HBsAg阳性10人,阳性率为1.2%。18岁以上1651人,HBsAg阳性249人,阳性率为15.1%。结论 对新生儿及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能提高新生儿对乙肝的免疫力,预防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接种质量能提高易感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存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杨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1):1675-1678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状况,为灾后长期的社会支持系统维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四川省汉源县地震灾区500位居民。结果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仍高于全国一般水平(P0.001);男性的支持利用度情况显著差于女性(t=-3.634,P0.001);未成年人的主观支持水平显著低于成年人(t=-2.317,P0.05);少数民族的客观支持状况优于汉族(t=-2.074,P0.05);总体上学历越高社会支持状况越好,大学本科学历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普遍好于其他低学历者(P0.05);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有着明显优势(P0.05);已婚者的总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都要超过未婚者(t=2.559,3.075,3.070;P0.05),而在支持利用度方面未婚者则要好于已婚者(t=2.622,P0.05);地震中不同受损程度的人在社会支持总体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相对于女性、成年人、高学历者、已婚者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地震灾区的男性、未成年人、低学历者、未婚者和知识分子等人群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在地震灾害的远期救助中应特别关注这些群体的社会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震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58名少年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地震后少年儿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46.6%的人感觉茫然,75.9%感觉不真实;46.6%的人反复出现影像和有重复出现的想法,48.3%的人做恶梦;36.2%的人出现逃避某种刺激或感觉,55.2%人逃避某些地点,37.9%的人出现睡眠困难,34.5%人出现过度警惕,72.4%的人容易受到惊吓等等;②不同性别的少年儿童在逃避某些地点(χ2=5.321,P=0.021)、容易受到惊吓(χ2=5.113,P=0.024)和过度警觉(χ2=7.821,P=0.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震区少年儿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女生更容易逃避某些地点和受到惊吓,男生更容易出现过度警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