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2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围产期发病率,药物治疗剂量及规范治疗后的母婴结局。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2月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255例,分为控制组153例,未控制组102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315例作为对照组,控制组均在我院产科高危门诊定期产前保健,每1~1.5月监测FT4,FT3,调整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剂量。对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生率,控制组的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以及3组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病率:我院近13年来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病率0.2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0.17%~0.32%)。(2)抗甲状腺药物剂量(ATD):控制组(116例)ATD的平均剂量孕前、孕早期、孕中晚期分别为:126.27±109.92,174.58±121.42,125.21±110.77,孕前与孕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与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与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母婴结局:未控制组的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生长不良、胎儿窘迫发生率与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与正常妊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孕期需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量,规律治疗能明显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围产结局(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39578例娠中合并甲腺疾病者,共28例,占分娩总数的0.0007%,有关合并症依次为甲亢(占64%),甲状(占17.9%),单纯甲状腺肿大(占7%),甲状腺瘤(占7%),甲状腺炎(占3.6%),其发病率分别为0.045%,013%,0.005%,0.005%及0.0025%,临床实践显示,妊娠合并甲亢,甲碱者,只要孕早期满意控制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则母儿预后大多正常,否则母儿的并发征均明显增加,其他甲状腺疾病,如单纯甲状脓肿大,甲状腺瘤,甲状腺炎,无论治疗与否,不影响妊娠结局,影响围产结局的主要因素是孕期的甲状腺功能水平,孕前及孕期对母体进行甲腺功能监测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妊娠中、晚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的特点。方法选择佛山地区妊娠中期(孕16~24周)孕妇222例为中孕组,妊娠晚期(孕37~41^+6周)孕妇113例为晚孕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育龄妇女为非孕妇组,共204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血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值。按如下标准确定诊断:TSH〈0.34mlU/ml,FT3和/或FT4升高者,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TSH〈0.34mlU/ml,m和b-T4正常者诊断为亚临床甲亢;TSH〉4.8mlU/ml,FT3和/或FT4降低者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TSH〉4.8mlU/ml,FT3和FT4正常者诊断为亚临床甲减。结果①比较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中孕组与非孕妇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晚孕组分别与中孕组及非孕妇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孕组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孕组及非孕妇组。②比较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各组的甲状腺疾病类型不同。组内甲亢(含亚临床甲亢)与甲减(含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比较,在非孕妇组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孕组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亢患病率明显高于甲减;晚孕组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亢患病率明显高于甲减。③组间比较甲亢与甲减患病率,中孕组与晚孕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孕组与非孕妇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晚孕组与非孕妇组比较甲亢患病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孕组甲亢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孕妇组,比较甲减患病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沿海城市孕中晚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的类型以甲亢为主,建议通过孕中期开始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ieroglobulin,β2-m)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s,Graves)患者β2-m含量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了解其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82例Graves病初发未治疗组与同一组经治疗的69例缓解组及13例未缓解组。并和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尿液β2-m含量与FT3、FL4、TGA、TMA血清检测。结果:初发组与未缓解组β2-m含量与FT3、FT4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治疗组β2-m含量与FT3、FT4含量同步缓解而下降至正常,与未治疗组对比(P〈0.01)。对比健康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82例Graves病初发组TGA阳性率为48.7%(40/82),TMA阳性率为53.66%(44/82)。未缓解组TGA阳性率为15.38%(2/13),TMA阳性率为23.07%(3/13)。缓解组TGA、TMA仍有13.04%、15.94%阳性。结论:甲状腺疾病患者β2-m含量与甲状腺激素有密切关系,提示β2-m可作为Graves病疗效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及其FT3、FT4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FF3、FT4,并分析IL-17与FT3、FT4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血清中的IL-17(1089.5±101.9)pg/L与正常对照gg(725.4±94.6)pg/L比较明显升高(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与FIB、FT4的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FT3)=0.68,r(FT4)=0.56,P〈0.05]。结论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高表达可能与FT3、FT4激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妊娠甲状腺功能减低是妊娠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够导致后代智力受损,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有可能预防这些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的资料,采用化学发光测定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浓度及其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影响。结果妊娠合并甲减孕妇的并发症、早产、新生儿甲减发生率均明显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妊娠合并症明显增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及时筛查、诊断和处理,对母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状况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地方性抽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于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抽取新会区会城镇、崖门镇、罗坑镇和杜阮镇的居民以及新会区中医院的体检者和就诊病人,共12036人,进行其甲状腺功能状况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与性别、年龄等的关系。结果各项指标异常总检出率为:4镇居民(A组)的T3和T4均为8.5%,FT3和FT4均为7.6%、TSH为21.5%,就诊体检者(B组)的T3为19.0%,T4为18.4%,FT3为16.8%,FT4为16.0%,TSH为30.8%。4个镇的发病率依次是:崖门镇(26.5%),罗坑镇(21.6%).会城镇(19.6%),杜阮镇(13.6%),4镇居民总发病率(21.5%)低于就诊体检者(29.8%):4镇居民和就诊体检者均以31-40岁发病率最高;两组总发病例数男782例,女2199例,总发病率男女比为1:2.8,其中甲亢男女比约为1:4。结论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较多,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高碘饮食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在女性中显著高发(女:男为4~6:1),尤其是年轻女性,妊娠合并甲亢患病率国外报道为0.02%~0.2%,国内报道为0.1%~0.2%。本文收集妊娠合并甲亢患者41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为加强围产期治疗与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2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易并发妊高征、心衰、胎膜早破、死胎等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尤其是重度病例早产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有一例重度患者发生甲亢危象。结论应重视妊娠期甲亢患者的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重度甲亢患者应加强围产期监护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族溶血性链球茵(GBS)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胎膜早破(PROM)292例和200例正常妊娠作对照,取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GBS培养,对GBS阳性的胎膜早破孕妇的羊水作白介素-6测定,并随机选择20例GBS阴性的胎膜早破孕妇作比较,并比较母儿预后。结果胎膜早破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GBS阳性率(14%)明显高于正常组(6.0%)(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22例GBS阳性率(17.2%)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70例(11.8%)(P〈0.05),GBS阳性的胎膜早破孕妇羊水白介素-6(IL-6)176.6±82.4ng/L明显高于GBS阴性的胎膜早破孕妇的122.7±59.3ng/L(P〈0.05),GBS阳性胎膜早破孕妇的分娩距破膜时间〈24h、胎儿窘迫、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较阴性孕妇高(P〈0.05),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较阴性孕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BS感染可引起胎膜早破的发生及影响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余姚地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其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1180例单胎孕妇(观察组),测定其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进行治疗干预,与同期未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筛查及治疗的单胎孕妇95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180例孕妇中甲状腺功能正常996例(84.41%),临床甲减53例(4.49%),亚临床甲减59例(5.00%),临床甲亢8l例(6.84%),亚临床甲亢31例(2.63%)。观察组早产、因胎儿窘迫行破宫产、新生儿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妊娠期妇女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能及早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以便及时治疗干预,对母婴的健康及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亢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年间于我院建档并分娩、资料完整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77例,对其妊娠结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甲亢未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增高,妊娠并发症增多,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诊断并规范治疗妊娠甲亢,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健康孕妇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3-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检查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早孕妇女480例,排除个别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共376例进入研究,追踪调查至孕妇分娩。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分娩孕周、分娩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长、新生儿体质量,并检测妊娠32~34周孕妇血脂及血糖水平,分析各因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孕期体质量增长、甘油三酯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r=0.213,P〈0.01;r=0.244,P〈0.001)。甘油三酯与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呈正相关(r=0.172,P〈0.05;r=0.178,P〈0.01)。巨大儿组孕妇甘油三酯水平为(3.82±1.47)mmol/L,正常儿组孕妇为(3.21±1.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为(4.45±0.063)mmol/L,正常儿组孕妇血糖水平为(4.17±0.5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血脂、血糖水平及孕期增重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应该平衡膳食、合理增重,并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对控制新生儿的体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市六医院妇产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6月-5年产后随访。根据其发病孕周不同分两组,A组为早发型子痫前期:20周≤发病孕周<34周,B组为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诊治现状及母婴结局。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2.27%,A组发病率(2.49%)高于B组(1.51%),P<0.05;重度子痫前期正规产检比率29.7%,A组正规产检率(24.35%)明显低于B组(41.32%),P<0.05;重度子痫前期产后随访率26.3%;重度子痫前期高中以上文化比率25.25%,A组(24.01%)明显低于B组(34.13%),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48.72%,A组发生率(67.8%)明显高于B组(18.34%),P<0.05;两组有产检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无产检病人,(A组62.7%VS 69.26%,P>0.05,B组0 VS 31.63%),P<0.05;孕产妇死亡2例,均为早发型无产检患者;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死亡率20.65%,A组围产儿死亡率32.85%明显高于B组(1.8%),P<0.05;重度子痫前期产后远期并发症(包括持续高血压、尿蛋白、眼底病变、子痫前期再发)发生率14.15%,A组发生率(20.08%)明显高于B组(4.79%),P<0.05。结论无正规产检及系统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尤其早发型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定期产检、及时诊治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和孕期代谢性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接受常规产检并且分娩的孕妇。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确诊为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中比较膳食干预组(接受膳食咨询)和对照组(未接受膳食咨询)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GDM诊断采用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推荐标准。采用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母亲孕期危险因素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及作用大小。结果①10421名孕妇的围生期信息进入数据分析。孕妇初诊时平均孕周20.8(19.4—22.4)周,初诊时空腹血糖(FBS)、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CHOL)平均水平分别为(4.3±0.4)、(1.3±0.6)和(4.7±0.8)mmol·L^-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11.3±11.5)和(67.9±13.3)mmHg。高危孕妇的GDM的患病率为15.8%。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355.4±426.0)g,巨大儿发生率6.2%。@812名GDM孕妇中,干预组570例,对照组242例。两组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孕20周体重、初诊时血糖、血脂等基线水平均衡可比。干预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47.4±19.6)傩(3450.3±35.6)g(P=0.007)、6.7%vs15.6%(P=0.001)和26.3%w47.9%(P〈0.001)。随着营养干预次数的增加,孕中晚期体重增长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下降趋势(r=-0.126,P=0.003;r=-0.112,P=0.002),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依次降低。③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20周时体重(OR=1.08,95%CI:1.07—1.09)、孕中晚期体重增长量(OR=1.10,95%CI:1.07~1.12)和GDM(OR=1.63,95%CI:1.22~2.19)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危孕妇应考虑进行更早期的孕期危险因素管理以及膳食指导干预,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有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减胎术后随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减胎技术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8.06期间于我中心接受IVF-ET治疗后三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33例(A组)及同期治疗获双胎妊娠69例(B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的流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胎龄、体重、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流产率A组27.3%,B组15.9%;平均出生胎龄A组(36.4±2.4)周,B组(36.4±2.8)周;围生儿死亡率A组8.3%,B组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率A组29.2%,B组2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出生体重A组(2386±602)g,明显低于B组(2586±595)g(P〈0.05);出生体重〈1500g的比例A组10.4%,B组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胎妊娠早期行减胎术存在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的可能性,选择适宜的移植胚胎数目,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才是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β-HCG检测在拟行131I治疗育龄期女性甲亢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拟行131 I治疗的420例育龄期女性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β-HCG、FT3、FT4、TSH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 ~ 35岁年龄段各组的女性甲亢患者β-HC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6~40岁年龄段组与18 ~ 35岁年龄段组女性甲亢患者β-HC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减少、紊乱或闭经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月经正常组(P<0.01);月经正常组与月经减少、紊乱或闭经组的FT3、TSH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月经减少、紊乱或闭经的育龄期甲亢患者更可能合并妊娠,育龄期女性甲亢患者在拟行131I治疗前应常规检测血清β-HCG,防止早孕的漏诊,避免误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按照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诊断标准新增加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妊娠结局,探讨IADPSG诊断标准在我国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定期产检、孕24-28w行50g糖筛查试验(GCT)阳性,进一步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NDDG)诊断标准诊断为非GDM或糖耐量受损(GIGT)的产妇332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符合IADPSG诊断标准分为new-GDM组和non-GD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根据IADPSG标准新诊断出的new-GDM患者共44名,其在孕24-28w行糖筛查时的血糖筛查值明显高于non-GDM组孕妇(new-GDM组:9.0±0.9 mmol/L,non-GDM组:8.5±0.6mmol/L,P=0.002)。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妊高症、胎盘早剥、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巨大儿发生率(new-GDM组:20.5%[9/44],non-GDM组:8.3%[24/288],P=0.026)和新生儿出生体重(new-GDM组:3555.6±507.8g,non-GDM组:3357.2±461.5g,P=0.009)均显著升高,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可诊断出更多的GDM患者,这些患者若未进行血糖控制,其围产期并发症,尤其是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提示IADPSG标准作为我国GDM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