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30例正常妊娠妇女为正常对照组,60例GDM妇女根据血液HbA1c的水平(HbA1c〈6.5%,6.5~8.0%,〉8.0%)分为3组。所有受试者留晨尿10ml离心,收集上清液,检测尿四项微量蛋白和NAG。结果 GDM1组患者,尿α1-MG、β2-MG与对照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GDM2组患者,尿α1-MG、β2-MG、mAlb与正常对照组和GDM1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1),尿NAG和IsG尿NAG和IgG与上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GDM3组患者,尿NAG和α1—MG、β2-MG、mAlb、IgG与正常对照组和GDM1、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尿微量蛋白和NAG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38名健康者血清和尿β2-MG,在98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DN组),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48例(NDN组)。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和尿β2-MG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β2微球蛋白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微球蛋白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尿内皮素在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江  洪雪  马志兰 《中国微循环》2004,8(5):286-287
目的探讨尿内皮素(ET)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规尿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DM1组(UAER<30 mg/24 h);DM2组(UREA 30~300mg/24h);DM3组(UREA>300mg/24 h).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尿ET.结果糖尿病患者尿ET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且DM2组与DM1组有显著差异.尿α1微球蛋白与肌酐比(α1-MG/Cr),尿N-乙酰-β-D-氨基糖苷酶与肌酐比(NAG/Cr)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β2-MG/Cr除DM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两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尿ET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UTRF)与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3名健康者尿UTRF、β2-MG和mALB。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UTRF、β2-MG和mALB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TRF和mALB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UTRF、β2-MG和mALB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诊断价值;UTRF和β2-MG较mALB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2名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及尿液,分别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2-MG、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2-MG及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尿MA和尿α1-MG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4组特定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此4组蛋白在正常对照组测得的结果无一例阳性,但在糖尿病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2.8%、47.8%、35.8%、34.3%;实验还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组4组蛋白的阳性率也相应升高(P<0.05)。结论测定尿液中MA、α1-MG、β2-MG及血清β2-MG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能够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减少疾病迁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糖尿病组β2-MG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且联合检测阳性率达89.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尿β2-MG与血HS-CRP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判断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脏功能,对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我们收集了208例患者血、尿样本,分别进行β2-微球蛋白(β2-m)、α1-微球蛋白(α1-m)、免疫球蛋白(IgG)、尿微量白蛋白(Alb)联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对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Glu)、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滤过正常组(Ccr≥70ml/min)和滤过异常组(Ccr〈70ml/min)。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尿Igc(IgU)、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血清/尿胱抑素C(Cysc)。结果 2组糖尿病患者,滤过异常组尿MA和Cystatin C浓度显著高于滤过正常组。滤过正常组除IgU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β2-MG和α1MG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滤过异常组与对照组及滤过正常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滤过正常组尿β2-MG高于正常的9人,占20.9%,尿Cys C高于正常的患者共37人,占86%。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是肾小球重吸收功能降低先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液中Cys C和β2-MG的联合检测能更准确的反映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检测晨尿Alb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白蛋白(Alb)的临床价值。方法同期检测20例正常人和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Alb/Cr比值、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结果(1)Alb/Cr≥2.5mg/mmol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晨尿Alb较糖尿病尿白蛋白正常组显著升高 (P<0.001) ,亦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01)。(2)晨尿Alb和尿Alb/Cr在正常人或2型糖尿病人中 ,均呈正相关。结论晨尿Alb可作为监测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尿β2-MG及尿Alb联检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白蛋白(Alb)进行了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联合检测,旨在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出率和肾脏损害部位及范围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糖尿病患者按尿蛋白水平分为3组,定量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尿素氮(BUN)的浓度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ysc、β2-MG与Cr、BUN浓度呈正相关,在尿蛋白组病人中,Cysc和β2-MG的阳性率可达80%,而且在糖尿病患者未出现尿蛋白阳性前,Cysc和β2-MG的阳性率较Cr和BUN高,水平变化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β2-M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较Cr和BUN更有意义,但为提高肾病的阳性检出率,最好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低分子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羊水粪染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120例足月新生儿,其中90例羊水粪染新生儿为研究组,按污染程度分为3组,30名正常羊水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气分析、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随着羊水粪染程度加重,BUN、Cr、尿β2-MG、尿α1-MG及尿MALB水平逐渐增高。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pH值(血气分析)、尿β2-MG、尿α1-MG及尿MALB在羊水Ⅲ度粪染组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Ⅰ、Ⅱ度粪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低分子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羊水粪染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早期发现及评估其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p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了解β2-MG、NAG及KIM-1在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入49例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同时收入52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分别检测其尿液中的β2-MG、NAG及KIM-1水平,分析其与患者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β2-MG、NAG、KIM-1分别为(594.62±87.93)mg/L、(24.52±4.64)U/L、(4.68±0.83)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β2-MG(108.16±10.55)mg/L,NAG(8.74±1.75)U/L,KIM-1(0.28±0.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组的肌酐清除率Cer为(25.09±7.50)ml/min,低于健康对照组的(83.75±33.84)ml/min,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β2-MG、NAG及KIM-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反映了肾小管的损伤情况,可作为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4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和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DN组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NDN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含量随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莹莹 《医学信息》2019,(1):170-17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按照病程的长短划分为观察组A(病程<5年)和观察组B(病程≥5年),另选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的Cys-C阳性检出率为87.00%,β2-MG阳性检出率为83.00%,对照组中这两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中血清Cys-C水平为(1.19±0.24)mg/L和(1.45±0.34)mg/L,β2-MG水平分别为(0.39±0.09)mg/L和(0.79±0.17)mg/L;对照组中的血清Cys-C水平为(0.84±0.16)mg/L,β2-MG水平为(0.13±0.02)mg/L;观察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血清Cys-C和β2-MG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损伤时,血清铁蛋白、β2-m和尿微量蛋白水平诊断价值。方法:放射免疫分析了185例DM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β2-m和尿中的Alb、IgG和β2-m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了血清中的铁蛋白水平。结果:185例DM患者血清铁蛋白、β2-m和尿中的Alb,IgG和β2-m水平明显高于60例正常对照组。其中尿Alb P〈0.01,尿IgG和β2-m P〈0.001;而血清铁蛋白P〈0.001,β2-m P〈0.01。结论:DM患者血清和尿中的Alb、IgG和β2-m和铁蛋白的测定可以早期诊断肾损伤,从而避免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尿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U)、尿IgG蛋白(Ig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利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了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6名健康对照者4种尿特定蛋白的含量。对66名对照组4种尿特定蛋白进行联合检测,结果无1例阳性;糖尿病组4种尿特定蛋白MA、TRU、IgG、α1MG所测到的阳性率分别为60.66%、50.28%、44.26%、47.54%,并且糖尿病组4种尿特定蛋白的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测定值(P均〈0.05);研究表明糖尿病组尿特定蛋白与年龄有相关性,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P〈0.01);但是不同年龄段对这些特定蛋白的易感性有所不同;病程早期,即在最初的发病的5年内,尿特定蛋白检测到的结果高于发病6~10年的患者,10年以后逐渐增高;尿特定蛋白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病程越长尿特定蛋白阳性率也随着越高(P〈0.05)。结论:测定尿MA、TRU、IgG、α1MG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浓度变化并与临床常用反映肾功能改变的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首次确诊为糖尿病患者82例,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程度分成3组,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分别观察血清cystatin C、血清肌酐(Scr)、尿cystatin C、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MG),99mTc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GFR等临床指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尿cystatin C浓度及其异常率的升高早于血清cystatin C.血清cystatin C与99mTc-GFR的相关性较Ccr-GFR与99mTc-GFR的相关性好(r=-0.88和r=0.84,P<0.01).尿cystatin C与NAG的相关性和尿cystatin C与α1-MG的相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89和r=0.90,P>0.05).血清cystatin C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大于Ccr-GFR的AUCROC(0.897±0.094和0.757±0.228,P<0.01);尿cystatin C的AUCROC大于NAG的AUCROC(P<0.05),与α1-MG的AUC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cystatin C的似然比(LR)大于血清cystatin C的LR.结论 血清和尿cystatin C水平可较早期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损伤,其反映肾小管功能的损伤早于肾小球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