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的引导直视支架置入器,是近来开展的新的治疗技术,行内镜下以架置入,为病人进一步化疗,放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庆华 《工企医刊》2002,15(6):108-108
我科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以来,开展了胃镜直视下食道支架置入共45例,使其成为晚期食道癌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钛镍记忆合金支架行前列腺部尿道扩张治疗前列腺增生8例,均采用经尿道置入,一次成功,随访2~3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排尿通畅,夜尿次数仅在1~2次,无副作用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颈动脉狭窄(≥50%)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颈动脉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结果:以70%狭窄为切分点。颈动脉超声/DSA对中度狭窄(50%-69%)诊断的吻合比例(32/29),对重度狭窄(≥70%)诊断的吻合比例(30/33)。颈动脉超声与DSA两种方法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用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筛查并指导临床医生进一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85岁的刘老汉因心力衰竭走完了一生。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通常应用弹簧圈和支架。弹簧圈的发展经历了解脱方式的变迁和制作材料的更新。传统的铂金弹簧圈置入动脉瘤后,腔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形成血栓填塞动脉瘤。铂金为生物惰性金属,存在致血栓作用弱、瘤腔填塞不够致密、瘤颈部内皮细胞不易黏附覆盖及填塞后动脉瘤腔可以再通等问题,因而难以有效防治动脉瘤填塞后复发或再出血的可能。支架适用于颅内狭窄血管的扩张成形或辅助动脉瘤填塞。支架置入可引起脑血管腔内局部急性或亚急性的血栓形成,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及在内膜中增殖,这将造成管腔再狭窄,导致治疗失败。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传统的血管内治疗技术的融合,即脑血管内组织工程,为弥补上述不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3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血肿,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结论术后的正确护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食管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非手术治疗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管狭窄较为理想的姑息治疗手段,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10月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69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少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74-3975,3977
目的 探讨脑血管支架置入对脑梗死的预防作用,为脑梗死的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54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是否接受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意愿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措施;B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并进行NIHSS评分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与B组(常规内科治疗)相比,A组(脑血管支架置入)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脑梗死再发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未有脑梗死发作;术后3个月B组(常规内科治疗)患者有1例再发脑梗死;术后6个月,B组(常规内科治疗)患者共有2例再发脑梗死,而A组(脑血管支架置入)未有再发脑梗死发生.结论 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对脑梗死患者再发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诊断滞后,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良机。食管支架置入是解除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的有效手段,内镜直视下置入食管支架具有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优点,我院自2004年5月开展此项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接受PCI(俗称心脏导管介入术)获得生机。是否每个冠心病人都需做支架置入?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于1987年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成功。该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冠心病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的原狭窄部位置入支架,以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改善心肌供血,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效果可靠、手术简便、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贲门弛缓的最佳内镜治疗方式.方法 对本院39例贲门失弛缓患者中可回收防反流支架置入组(21例)和球囊扩张组(18例)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支架置入组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3.0±2.9)mm,术后为(12.0±2.8)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4±1.1)级,术后为(0.6±0.2)级;主要并发症为疼痛;超过6个月的随访患者中24%(5/21)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中38% (7/21)复发吞咽困难.球囊扩张组18例共进行26次扩张,其中8例增加直径分级扩张2次;10例扩张1次.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3.2±1.3)mm,术后为(9.6±2.8)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4±1.0))级,术后为(1.0±0.2)级;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和反流.超过6个月的随访患者中56%( 10/18)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中83%(15/18)复发吞咽困难.2组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贲门弛缓的治疗方式均有效,而贲门失弛缓治疗中远期疗效优于球囊扩张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用于胸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06-2014.06期间接收诊治的1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CT增强扫描检查确诊。均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加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支架置入术成功,手术后即刻造影,14例患者未发现内漏,2例患者出现少量的内漏。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显著性扩大,远端分支、降主动脉供血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发现,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均有所扩大,2例造影有少量内漏者,没有加重;14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已经消失,在假腔中出现血栓。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用于胸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健康必读》2009,(1):35-35
王大爷脑缺血症状十分严重,哈医大附属一院神经外科专家日前应用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老人脑内置入两枚支架,使老人严重狭窄的脑动脉变得“开阔”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DSA定位下不同原因食管气管瘘内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的食管气管瘘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SA定位下进行支架置入,分析置入效果.结果:21例研究对象其中20例一次性置入成功,支架膨开良好,对比通过顺畅,术中无大出血、食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经临床对症处理后2~5天后续缓解.1例未成功置入患者瘘口仍存在,术后2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另外20例其中2例在支架置入后32天出现大出血,经过积极抢救仍死亡.其余18例随访发现进食梗阻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5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在DSA定位下对不同原因食管气管瘘内采用支架置入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是仍然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类型和直径的支架.  相似文献   

19.
食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志丽 《职业与健康》2009,25(7):784-784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患者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食管狭窄患者采用食道支架置入术,并进行术前仔细的准备、术中准确快速的配合、术后正确的体位、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该组36例除1例胸痛、呕吐不能忍受,术后第5天取出支架,1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外,其余34例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食道支架置入术能较好地解决晚期食道癌并发食道狭窄患者进食困难的问题,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正确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用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对其安全性,各种指标做出分析.方法 对医院近期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这种支架置入法进行联合康复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治疗状况和恢复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 在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法后,5例患者完全治愈,14例有显著疗效的患者,7例效果较好的患者,2例没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在90%左右.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神经缺损程度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支架置入治疗法对于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疗效,是一个安全,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