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功能性肿瘤。1922年首先由Dabbe描述,1922年Shipley及Pincoffs报告手术治疗成功。国内1957年张志民及1958年马永江等氏先后陆续报导。本文就我院自1963年2月至1977年8月收治嗜铬细胞瘤6例及协助兄弟医院手术3例,共9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杨勇  徐祗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2):960-960,962
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少见,总结15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1992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经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称细胞瘤病人8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8例病人中,男性3例,女性5例,31岁~56岁,平均43岁,男女之比1∶1.7,均为单侧肾上腺发病,其中右侧3例,左侧5例。高血压6例(75%),其...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近10年间收治的12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讨论了该瘤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2-55岁,平均31.6岁,20岁以下5例。功能性肿瘤11例,无功能性肿瘤1例。临床表现:持续性高血压5例,阵发性高血压6例,正常血压1例。其他伴随症状:头痛。心悸、昏厥、排尿时心慌、胸闷等。肿瘤的部位:肾门区4例,腹主动脉旁3例,腹主动脉分叉处2例,膀胱周围2例,骼动脉分叉1例。肿瘤大小:直径1.5~4厘米,大部分包膜不完整。实验室检查:术前尿VMA测定9例,均高于正常;酚妥拉明抑制试验完成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嗜铬细胞瘤的发生部位、临床表现以及检查方法的分析,探讨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方法.方法对32例嗜铬细胞瘤作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生化和病理确诊.结果肿瘤位于肾上腺髓质22例,交感神经链7例,膀胱内3例.临床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的有26例,6例无高血压为寂寞型;膀胱内嗜铬细胞瘤均有肉眼血尿.测定24小时尿儿茶酚胺和VMA排出量之间有一致性,且均与高血压改变呈良好正相关.定位检查以腹部CT检出率最高(92%),B超次之(82%),腹膜后充气造影仅为75%.32例行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各为87.5%,80%)均较乐观.结论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诊断腹部CT检出率最高,B超次之,腹膜后充气造影检出率低于前两种,动脉造影的阳性率较高,可为二线选择方案.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直接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定性及定位意义.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17例临床分析朱亦,史书红,刘晓玲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是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可通过手术切除瘤体而得到治愈,反之,如延误诊治,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可在较短时期内导致不可逆的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蓑害,且药物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因...  相似文献   

7.
唐云强  于莉 《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2):892-892
嗜铬细胞瘤20例临床分析唐云强,于莉,王家仓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300060)自1989年~1994年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20例,现予探讨其诊断与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5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症状6例,其中1...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以往认为罕见,近年因警惕性提高,且诊断技术进步,故报道渐多。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切除,可获全愈。若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即使基本确诊,手术中也有不少较复杂的问题,因而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从1956年至1977年9月收治的16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3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上比较少见,诊断困难且手术风险大。我们从198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15l例.其中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3l例(20.5%),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0例发生于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作一临床病理分析。材料和方法本文选取我科1970—1988年2月18年间共30例诊断明确,资料较为完整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做一临床病理分析。所有病理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24例病例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14例,其中2例恶性,肿瘤在肾上腺者11例,肾上腺外者3例,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代谢紊乱,呈阵发性高血压11例,持续性高血压3例。阵发性高血压的发作日及持续性高血压者VMA均增高。儿茶酚胺的测定有一定意义,肾上腺区B超检查可为首选定位诊断方法,临床高度怀疑属肾上腺嗜铬细胞者,CT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进展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3.
 膀胱嗜铬细胞瘤较少见,1953年Zimmerman首例报告,1977年Potts搜集文献共报告61例.国内1964年以前未见有报导,以后才逐渐有报告,现搜集国内文献及内部资料包括我院一例至1980年共26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4、73、47、45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检查2例肿瘤位于肾脏下极,表现出以中心区星状瘢痕为特征.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另1例术中病理检查为良性而行肾部分切除术,余2例均误诊断为肾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镜检:肿瘤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细胞均匀一致,呈巢状、片状或管状排列,具有许多嗜酸性颗粒的胞质,肿瘤中心部可见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区;免疫组化:CK( )、EMA( )、Vimentin(-).3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41个月,均健在,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患者术后失访.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良性实质性上皮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对于怀疑此肿瘤患者应术中行病理检查,治疗以保留肾脏手术为宜,确诊需要病理行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方法 :心脏嗜铬细胞瘤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l7、19及35岁。患者均以头痛、心悸、大汗及血压增高就诊。术前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查均升高,分别经超声心动、CT及冠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心脏不同部位有占位性病变,3例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3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术。 结果 :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心脏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28~48个月患者头痛、心悸、大汗及高血压明显改善。1例术后原心脏部位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病灶有进展,1例24小时尿儿茶酚胺水平未降至正常水平。 结论 :心脏嗜铬细胞瘤极为罕见,诊断过程困难,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心脏嗜铬细胞瘤有效的方法,对不能手术直接切除的心脏嗜铬细胞瘤患者,自体心脏移植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49岁,自诉于20年前发现阵发性高血压,伴心动过缓,面色潮红,偶而有排尿时晕厥,血尿等症状,一直未查明原因,仅作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主要生长于肾上腺髓质,少数发生于肾上腺外其他部位。绝大多数虽属良性,若不加治疗,可因血压增高,继发严重的生理紊乱,常于病后5—10年内死于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冠状动脉硬化或脑血管意外等。 Frankel(1886)认认到患者具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Labbe,Tinnel(1922)等描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5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gA、Syn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行临床资料分析及跟踪随访.结果46例有阵发性高血压,4例有持续性高血压,4例无自觉症状.50例细胞分化成熟,4例有周围组织浸润.免疫组化染色:CgA(+);Syn(-).结论CgA在嗜铬细胞瘤呈阳性表达,可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否有转移.  相似文献   

19.
20.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55岁,缘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变换体位后排出大量血尿(具体尿量不详),无尿痛,感心慌。于2小时前上述症状再现,急来我院,于内科输液治疗后心慌缓解,膀胱B超示:膀胱内实质性占位。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口服降血压药控制血压在150/90mmHg左右。外科情况:双侧肋脊角对称,双肾区无饱满,无压痛和叩击痛,耻骨上膀胱区欠空虚,无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