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组80例与动脉硬化有关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随访结果。随访时间2周~6.5年,平均约4年。随访期中,13例发生完全性缺血性中风,其中7例经CT证实,2例心肌梗塞。随访结果表明:(1)颈动脉区TIA较椎-基底动脉区TIA容易发生完全性缺血性中风,且常在2年内发生。(2)TIA患者的完全性中风的发生率与TIA持续时间长短有关,而与TIA频率无关,持续时间长(>30分~24小时)的TIA发生完全性中风的危险性大。(3)TIA不仅是完全性中风而且是心肌梗塞的警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单独应用DF-521、低分子肝素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DF-521组、低分子肝素(法安明)组、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发作终止时间、短期内(15d)控制情况、追踪1年后缺血性脑血管病再发情况、治疗前后出凝血常规的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可迅速控制TIA发作,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差异,1年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最低,与对照组相比TIA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但各组相比脑梗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3种方法均能安全、有效控制一部分TIA发作,各组仍有部分病例发展为脑梗死.联合治疗组速控疗效较佳,且远期疗效略好.DF-521组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疾病转归与血小板活化指标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的关系.方法57例TIA患者随访2个月,分别在服药后1 d、1周、1个月和2个月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CD62p、CD63和CD41表达的百分率,同时监测病情发展趋向.结果TIA缓解组、TIA反复发作组与TIA进展为脑梗死组的血小板CD62p、CD63、CD41阳性百分率逐级升高(P<0.05~<0.001),尤其以进展为脑梗死组指标升高最为明显(P<0.01~0.001).结论血小板活化CD62p,CD63及CD41可作为TIA发展演变的估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程中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转归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设立基本治愈组、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及健康对照组,n=43,其中前3组于入院后治疗前及入院后治疗第7天分别抽取肘静脉血检查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后第7天TIA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明显降低(P<0.05),从低至高依次是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基本治愈组;MPV明显增高(P<0.05),从低至高依次是基本治愈组、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判断TIA的治疗效果,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2例25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例,并经几年随访,进一步观察 TIA 的发作情况、劳动力的康复情况、发病率和死亡原因,并采用寿命表统计方法观察了本组 TIA 各年限生存率及其95%可信区间,并与脑梗塞的生存率作了对比分析和各年限完全性卒中的发生率。另外从完全性卒中的病变性质和死亡原因进一步探讨了神经血管外科(颈内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和颈内—颈外动脉吻合术)的手术指征范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8例顺序入组的VI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累血管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VIA两组,分别比较其症状持续时间和相应动脉狭窄与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VIA患者428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295例(68.93%),椎-基底动脉系统133例(31.07%).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中,症状持续时间<10min者94例(31.86%),10min~1h者147例(49.83%),1~6h之间者44例(14.92%),>6h者10例(3.39%);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中,症状持续时间<10min者40例(30.08%),10min~1h者56例(42.11%),1~6h之间者24例(18.05%),>6h者13例(9.77%).患者的预后与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相关(P<0.005).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接受血管检查276例,相应动脉有狭窄者148例(53.62%),其中,症状缓解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7.17%,反复发作后缓解者54.59%,发展为梗死者62.5%;椎-基底动脉系统VIA患者受检117例,相应动脉有狭窄者37例(31.62%),其中,症状缓解者发生率28.00%,反复发作后缓解者28.24%,发展为梗死者85.71%.患者的预后与发作持续时间有相关性(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预后与相应动脉狭窄密切相关(P<0.01),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转归与重度相应动脉狭窄相关(P<0.05).结论 TIA患者的预后与症状持续时间及相应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TIA症状持续时间,并应高度重视患者脑动脉狭窄情况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研究1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TIA后也可以发生脑出血,尤其伴有高血压时,其脑出血发生率相当高,提示:TIA不仅是脑梗塞的先兆,也是脑出血的先兆之一。临床治疗TIA的病人,尤其伴有高血压时,应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压,慎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耐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使缺血性卒中危险增加,但同时可诱导神经细胞对再次缺血产生耐受。耐受的机制涉及血管因素、腺苷、兴奋性氨基酸、热休克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KATP通道等。临床观察显示,TIA的持续时间、发作频度、脑梗死间隔时间以及脑梗死体积等均与耐受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将要发生脑梗塞的警告,从几组对TIA自然病程的观察来看,均认为在第一次TIA后的五年内,有25~40%病人发生脑梗塞,特别是在头两个月内的危险性更高.有作者认为TIA发生后的第一年内,15%以上的病人发生脑梗塞.近几年来有些报导,指出TIA病人最后死于心肌梗塞者多于死于卒中者.Toole等(1978)观察225例,平均随访5.5年,结果有  相似文献   

11.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局灶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h内,不超过24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但随着临床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应用,国内外有关TIA的时限和处理方面争议日益增多,值得脑血管病科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神经系统局部的机能障碍,常突然发病,出现轻度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偏身麻木、眩晕、复视等症状,一般持续10~15 min,多在1 h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 h,症状可自行  相似文献   

13.
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第3次长期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第3次随访研究。观察TIA的复发情况,大卒中与心肌梗塞的发生情况,病死率和死亡原因。采用寿命表统计方法分析了本组TIA各年限完全卒中的发生率和各年限生存率。比较了颈内动脉系统TIA与椎─基底动脉TIA患者的预后。同时还比较了3次连续随访问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维  毕齐 《中国卒中杂志》2014,9(10):874-87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但其诊 断、治疗中仍存在许多争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在TIA诊断中是否必要;TIA患者是否应住院治疗;TIA后的抗血小板治疗应 单用阿司匹林还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心源性TIA后何时开始抗凝治疗最合适;TIA的二级预防 对减少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如何做好二级预防,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几种较为特殊的TIA发病 率较低,如何尽快明确诊断,这些问题值得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对上述有关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结 合国内外指南,对这些问题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了解TIA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DSA表现附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表现与脑血管造影(DSA)脑血管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表现为TIA的7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血管异常。结论TIA患者均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找到其可能的病因,尽早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重新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先兆,可导致进展性卒中或完全性卒中。然而,传统的TIA定义已不符合当前的脑缺血概念。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需要对现有的TIA的定义、病理基础、处理原则及其脑保护作用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LS—TIA)临床较少见,临床常被忽视或误诊为癫痫,现将我院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源性脑栓塞是形成脑卒中的一种原因,而其可发生于心肌梗塞,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瓣膜赘生物,二尖瓣环钙化,二尖瓣脱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房粘液瘤,心肌病或修补后的心瓣膜.室壁血栓可以是穿壁性心肌梗塞后(伴  相似文献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正>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局灶性脑及视觉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栓塞或血栓性血管性疾病。TIA是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危险信号。最近的研究发现,第一次TIA后3.7年内脑卒中的发生率24.5%,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9.2%。所以弄清TIA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对防治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很有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几年的TIA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cmic attack,TIA)的概念自从Fisher首先提出至今已有半个世纪。随着近年神经科学和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TIA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概念、病因病机、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治疗和顶后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