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予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颈痛颗粒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较颈痛颗粒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经验方治疗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舒经通络颗粒,治疗组口服通络活血经验方;两组均于治疗1个疗程(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7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络活血经验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颗粒配合不同传统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发作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旋提手法+针刺+枕颌带角度牵引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筋通络颗粒,观察2组疗效及疼痛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同时段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舒筋通络颗粒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且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受试对象128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65例,对照组63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2),且在改善颈项疼痛,畏寒肢冷,消除肢体麻木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舒颈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予葛根舒颈方治疗,对照组予颈舒颗粒加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臂麻木、项臂疼痛、椎间孔挤压试验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臂麻木、项臂疼痛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舒颈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灵口服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以神经根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同时初步探索该药治疗机制。方法:将59例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颈椎灵口服液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型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的疗效基本相当。颈椎灵口服液治疗组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两疗法对比观察,发现颈椎灵口服液具有养血舒筋、活血通络之功效,是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型颈椎病的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推拿加刺络拔罐组(治疗组)和单纯推拿组(对照组),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加刺络拔罐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舒筋解痉、松解粘连的作用,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颗粒(曾用名:复方牛膝颗粒)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于肝肾亏损,气虚血瘀证候者)的临床疗效,并考察其安全性。方法:250例患者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试验病例为126例。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临床疗效与对照药相当。可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于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筋祛痹方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每天1次),试验组在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舒筋祛痹方内服治疗,治疗1周后、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VAS评分、功能情况评分、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后,试验组VAS评分、功能情况评分、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祛痹方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神经症状体征,改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予牵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血清S100-β、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中风病房2018年6月—2019年11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普伐他汀钠片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动力学及血清S100-β、VEGF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中医证候积分、RI、PI及血清S100-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Vs、Vm及血清VEG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表达,提升患者血清VEGF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调气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60例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调气活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气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排刺合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排刺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3.17%,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愈显率为50%,总有效率为8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排刺合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47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均行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9例,好转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依据肺血栓栓塞症肺血管闭塞不通的特点,将本病中医病名确定为"肺血痹"。该病发病之前的病机为阳虚气滞,痰瘀交阻。笔者认为,临床对于肺血痹高发体质的患者,应提前治以行气温阳、化痰消瘀,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肺血痹的发生,又可固护患者正气,促进原有疾病的康复,不失为一举两得之法。该病发病时的病机为浊阴上犯,肺络瘀阻,法当宣阳通痹、豁痰祛瘀。该病发病后病机多见气血不足,肺气不畅的表现,治宜补气温阳、养血活血。  相似文献   

16.
陈丽 《光明中医》2016,(14):1999-2001
目的研究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感觉无疼痛者达71.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对改善瘀血阻络型慢性胃炎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白癜风的辨证治疗有很大优势。多数医家将本病病因病机概括为外感风邪、肝气郁结或肝肾不足而致气血不和,或肌肤失养。在辨证分型方面,目前临床主要分为气血不和、肝气郁滞、肝肾不足、经络阻滞等4个证型,常用的治法有:调和气血,祛风通络;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笔者总结了历代中医医家治疗经验,展望中医对于本病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病变部位有所不同,但其中医学病因病机多为风寒湿邪侵袭、跌扑劳损所致的风寒湿滞、痰湿互结、血瘀气滞。人至中年后肝肾日渐亏虚、气血生化不足也是其另一种致病机制,甚至是其根本的病理基础。风、寒、湿、瘀、虚导致筋脉痹阻、失养,气血运行不畅,经气不通,不通则痛。依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二者均属"痹证"范畴。四川省名中医李绍军总结20余年的临床经验,自拟痹痛散结合热透皮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镇痛疗效强,操作简单,舒适性高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新方法。此文拟从痹证论分析自拟痹痛散热透皮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9.
赵绍华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喜用药性平和之品,避免大甘大苦,大甘生湿,大苦伤脾,处方用药忌过量,否则重伤脾胃,加重本就虚弱的脾胃,治疗本病时,须时时处处顾护胃气。慢性萎缩性胃炎初病在气,久病则入络伤血,故治疗中注意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法贯穿始终。血瘀又有气虚与气滞之分,气虚而血瘀者,常用健脾益气之补中益气汤升降气机,但补药多味甘,有生满壅滞之疑,故当清补,赵师临床喜用太子参、党参等,佐以丹参、降香等兼调气血。因气滞而血瘀者,往往在行气药中酌加活血化瘀之品。但活血药物不宜过服、久服,临证时要中病即止,否则伤正气。另外,由于本病诱发因素有情绪波动、劳逸不当、寒温失宜等,故在治疗调养过程中,赵师常叮嘱患者注意舒畅情志、劳逸结合、四时寒温适宜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消渴痹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导师临床经验,认为湿瘀贯穿于消渴痹证始终。从内外湿邪交互影响、瘀血阻滞经脉两方面,分析湿瘀致病的特点及表现,指出湿与瘀均是消渴病的致病因素,由此进一步探讨消渴痹证的发生发展,总结出湿瘀互结的病机变化,湿瘀既是消渴痹证的病理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湿与瘀相互搏结形成消渴痹证。故临床治疗中应兼顾湿瘀两方面因素,以散寒除湿、化瘀通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治法,将祛湿和活血化瘀相结合,湿瘀并治,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消渴痹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