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胰岛素抵抗是PCOS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和显著临床特征.近年研究发现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单独或与克罗米芬合用有助于诱导卵巢排卵、恢复规则月经周期,对克罗米芬抵抗者亦有效,并可改善其他症状,妊娠期应用亦可能减少早期流产及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副作用相对较少,可作为PCOS临床治疗的一个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胰岛素相关的卵巢功能调节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不排卵性不孕的最常见原因,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相关的卵巢功能调节系统(insulin-related ovarian regulatory system)在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对于PCOS患者的l临床治疗亦有重大指导意义。从胰岛素相关的卵巢功能调节系统成员参与PCOS发病的可能环节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等综述。  相似文献   

3.
生活方式干预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引起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痤疮、肥胖和卵巢多囊性变为主要特征。肥胖见于50%-75%的PCOS患者,最早可始于围青春期,是由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雄激素过多和未结合睾酮比例增加引起,亦与瘦素异常、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对PCOS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可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导致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许多研究已发现,在PCOS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在脂肪、肌肉、皮肤、肾上腺与卵巢等组织和靶器官中存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作为存在胰岛素依赖的组织中的一种最重要的GLUT,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Mioni等及Mozzanega等首次证实了GLUT4在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提出子宫内膜局部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本研究前瞻性地观察了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子宫内膜GLUT4表达情况的影响,旨在探讨PCOS的发病机制,为寻找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采用黄连素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克罗米芬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不排卵性不孕的最常见原因,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相关的卵巢功能调节系统(insulin-related ovarian regulatory system)在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对于PCOS患者的临床治疗亦有重大指导意义.从胰岛素相关的卵巢功能调节系统成员参与PCOS发病的可能环节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等综述.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e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为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能起病于青春期。PCOS内分泌紊乱的基本特征为长期不排卵及雄激素过多。自Reaven于1989年首次提出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以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病情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近年许多证据提示PCOS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表明PCOS功能紊乱远超过生殖轴。由于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使得PCOS患者成为2型糖尿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Wu XK  Risto E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2):804-80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状态及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对改善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收集11例PCOS患者(PCOS组)和排卵功能正常的33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照组)促排卵后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卵巢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经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作用后,观察卵巢细胞糖原和DNA合成的变化,同时观察卵巢细胞胰岛素受体(IR)、IGT-1受体(IGF-1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IGE-1作用后,PCOS组卵巢细胞的DNA合成增加约为对照组的2倍,曲格列酮可抑制IGF-1的这一作用。(2)胰岛素作用后,PCOS组卵巢细胞的糖原合成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曲格列酮作用后,两组卵巢细胞中胰岛素促糖原合成作用均增加。(3)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卵巢细胞:[RS-1的表达(相对灰度,下同)升高,IRS-2表达降低。曲格列酮可降低IRS-1的表达水平,升高IRS-2的表达水平。结论(1)PCOS患者存在卵巢局部的胰岛素抵抗现象。(2)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卵巢高反应状态相关。(3)曲格列酮可增加卵巢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糖代谢异常与生殖功能障碍高度关联的一种特殊疾病,也是开展能量代谢与生殖活动关系研究的难得临床模型。PCOS是以卵巢功能障碍为显著标志,但目前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主要限于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靶组织———骨骼肌、脂肪、肝脏等。很显然,以卵巢组织外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来解释卵巢本身的功能异常可能是不准确的。此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表现,且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均为35%~40%,但是卵巢功能障碍仅存在于PCOS患者,而不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这表明PCOS患者卵巢本身的糖代…  相似文献   

10.
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肥胖、多毛、不孕。其病理生理特征为长期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超声检查双侧卵巢为多囊卵巢。具有上述2项代谢紊乱的患者诊断为PCOS。PCOS在育龄妇女的发病率高达5%~10%。目前认为该病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病因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PCOS的临床特征之一是肥胖。本文就肥胖与PCOS的相互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PCOS是卵巢对胰岛素超敏的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导致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发病机制。卵巢内胰岛素调节雄激素合成的信号传导途径亢进,即卵巢局部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升高。胰岛素可以刺激正常妇女和PCOS妇女卵巢产生雄激素,但在体外PCOS妇女卵巢细胞对胰岛素刺激雄激素合成的反应性更高。多囊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敏感性也升高,即卵巢的反应性增强。部分发展为PCOS的妇女是由于卵巢内雄激素合成通路选择性的和特异性地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引起的。因此,卵巢内部雄激素合成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敏感是一部分多囊卵巢妇女发展为PCOS的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辅助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卵泡发育的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50例)口服克罗米芬;B组(50例)口服二甲双胍;C组(50例)口服克罗米芬和二甲双胍。3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比较用药前后空腹血胰岛素和血睾酮及卵泡发育率的变化。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血胰岛素及睾酮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C组治疗后卵泡发育率为89%,明显高于A组的59%和B组的34%,差异也有显著性(P <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克罗米芬合用能提高卵泡发育率。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与不同形态学、内分泌和临床特征相关的疾病。最近的研究显示,大约一半PCOS患者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受体丝氨酸磷酸化缺陷。还有研究认为某些型PCOS与卵巢自身免疫有关。有报道PCOS患者卵泡囊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并有卵巢抗体。但Rojansky等对31例PCOS患者研究显示卵巢抗体与PCOS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关于PCOS是否与卵巢自身免疫有关尚无一致论断。但这一观点的提出并不为奇,因为一部分PCOS患者同时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与PCOS之间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可能是PCOS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靶器官是肝脏、脂肪及肌肉。目前,对PCOS患者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研究主要有脂肪、肌肉、卵巢及子宫内膜.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无论肥胖与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胰岛素水平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外周血胰岛素水平,同时也可降低雄性激素水平,并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情况。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本研究观察了对于克  相似文献   

16.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PCOS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临床或生化高雄激素表现、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同时可伴有胰岛素抵抗、肥胖、糖脂代谢异常等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表现。PCOS目前存在多种诊断标准,应用最广泛的为2003年的鹿特丹标准。2012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制定了中国PCOS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PCOS的患病率并不完全一致[1],  相似文献   

17.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可治疗与PCOS有关的月经失调、雄激素过多症状、不排卵及不育。而且 ,二甲双胍可用于治疗各年龄段多囊卵巢综合征 ,能有效降低PCOS中的早期自然流产 ,并有保护心血管、降低II型糖尿病危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PCOS患者除可见B型超声下卵巢呈多囊样改变、稀发排卵或无排卵等,尚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等情况。同时,其与多种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及抑郁症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PCOS合并CVD逐渐受到学界关注。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同时亦无特定的相关筛查指标,导致不能及时阻断病情的发展。因此,寻找PCOS合并CVD预测标记物,对其及时诊断及干预,成为临床中提高PCOS妇女生存质量、降低其发病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总结近年PCOS合并CVD相关预测标记物,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半乳糖凝集素3、血脂参数和人体测量参数等,对其性质及预测效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以不孕、多毛、无排卵、月经不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PCOS超声下卵巢呈明显多囊性改变,并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雄激素过多合成在PCOS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膜细胞对颗粒细胞反应性增高、垂体分泌促黄体激素增多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卵巢雄激素合成过多的机制。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出现则可能使PCOS临床症状加剧。雄激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和肥胖间的相互作用促成PCOS患者的生殖表型。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以不孕、多毛、无排卵、月经不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PCOS超声下卵巢呈明显多囊性改变,并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雄激素过多合成在PCOS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膜细胞对颗粒细胞反应性增高、垂体分泌促黄体激素增多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卵巢雄激素合成过多的机制。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出现则可能使PCOS临床症状加剧。雄激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和肥胖间的相互作用促成PCOS患者的生殖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