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在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如对中医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对中西医学差异性的认识,对中医诊职方法特色的认识,对中医在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定位的认识等,是我国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所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一是它可以修正我们不尽合理的研究方向;二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方法的思考,更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目前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治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中医的整个"辨证论治"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医治法是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治法是在方剂发展到一定数量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从众多的方剂总终结出来的规律性法则.从有方到有法,是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当方剂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上的"治法"的时候,人们对方剂的认识也就大大地提高高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医学发展的趋势和中西医结合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及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在思路与方法上正孕育着新的突破的三条根据;并对发扬中医特色,创立医学新理论,从思路与方法上提出了七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的基础研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目标对象的理论模型,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学特色的根本所在,是养生知本和治病求本诊断要求的认识成果。它不同于西医基础理论,在于其目标对象的选择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方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与泉源.重塑回归象思维、创新国学原理之精要,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医学人学的中医理论研究是再创中医临床优势的先声.中医中药学界必须认识自己学科的优势,吸纳古今中外先进文明与技术充实中医学科,我们必须扬其所长进而寻踪国学原理汇总各学派精粹擢升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6.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对发展现代各门科学技术具有普遍意义。为发展传统的祖国医学,并使其现代化,为创造祖国统一的新医药学,同样极需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毛主席曾期待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要从贯穿它的理、法、方、药各个方面的阴阳五行学说入手,因为它是中医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和哲学基础。任何具体科学的大厦都是建立在某种  相似文献   

8.
中医之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之膏探析刘桂凤孟庆仁张健(河北承德市医学情报站承德067000)祖国医学中有关膏的记载的确不少,可以说它散在于历代医著之中,但详述其生理、病理,深究其机理者甚少,笔者试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中医之膏略作初步探讨。1膏的概念及范...  相似文献   

9.
张俊杰 《中医教育》2003,22(4):10-11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在近阶段,中医界提出了中医要现代化,其核心和前提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但如何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如何做到继承和创新并行,才能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中医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紧密结合。1中医研究方法的现状1.1对古典文献的整理中医古典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而目前对中医学古典文献的整理研究中,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基本处于分散、自发状态,未能统一规划。这主要基于二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古典文献的研究,易习惯于理…  相似文献   

10.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世纪之初呈现出一个较新的面貌。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各门学科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内容既要继承前人的经验又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文明 ,发展自己 ,更重要的是它应做为一块肥沃的土壤 ,其它各科从此汲取养分而使中医事业具有发展的后劲。笔者不揣浅陋 ,就《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 ,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路 ,供编者参考。1 教材改革方向体现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是什么 ?中医特色 ,应该是哲学与医学的有机结合 ,以往的教材中所推崇的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体现了古代哲学…  相似文献   

11.
中医体质学说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医学领域已做了很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在总结中医体质学说内容与特点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医体质学说与体育研究结合的可能性,为体质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的现代科研应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目标,而从辨治理论的细化着手。辨治细化是为了辨证和用药更加细致、具体和规范,使之能更为准确的指导临床诊疗。证结构、症规范、辨证量化和辨证标准是证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用药细化则应以药效、药量、方剂结构为主体。由于中医的思维逻辑以多因素辨析为基本模式,因而瞄准中医辨治核心之"证、症、方、药",围绕"组团、主核、多向关联"展开科学研究,是中医传统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结合现代心理应激理论,探讨中医肝主疏泄功能的相关理论,并提出相关研究的思考。通过对心理应激理论与肝主疏泄功能及其近年相关的研究进展的整理归纳,认为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的肝主疏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从中医角度来看,中医的肝主疏泄功能在机体调节心理应机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对今后从心理应激理论探讨中医肝主疏泄功能的研究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病机当代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当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DN)病机的认识,从肾、脾肾、络脉病变、毒损肾络学说、微型癥瘕病理假说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糖尿病肾病病机研究现状,提出DN病机研究基于证候学研究,临床疗效验证及实验机制探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气质学说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气质",在本土化心理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认为中医气质理论的形成不仅有坚实的医学基础,还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传统文化基础。由于这样的独特背景,中医气质理论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通过对中医气质理论与科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医气质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为以中国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加深中医气质理论合理内涵研究,扩展应用范围,是未来个性化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土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本文从最基本概念理念入手,厘清其起源及源流演变,揭示理念、科学理念、中医学理念、现代中医基础新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给出应有的定义;概括出科学理念的三大作用。以此为据,阐明新理念是科学理念的核心精神贯穿“理性质疑,科学检验,研究与结论取得公认”的三点一线环环相扣的科学理念;具有“改变中医理论,引导中医创新研究,提升中医学人思想”的三大作用。以本研究所提出的阴阳指代机体生理与病理及防治效应假说,实证分析“医哲分开”阴阳转向到医学的可行途径;展示新理念引导,方显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仍然面临生存危机,但又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医药学,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这项工程的脊梁,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源于自身体系特点,二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其学术内涵与特征,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探索研究新路,稳健求进,整体布局,局部突破。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五行学说、具身认知研究领域现状提出研究五行学说的策略与方案。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五行学说这一理论建构型隐喻,探索五行学说为中医药理论提供认知框架与建构概念基底的作用,揭示五行学说具有的“归纳开放性”及其“可拓展性”,即其暗示的进一步研究策略与运用创造性推理来生成新奇的富含有价值信息的可能。应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逻辑学的方法,考察木、火、土、金、水概念隐喻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建立;以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构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轴心展开多方位的探求,探讨五行学说视域下的中医藏象、病机、治法、五色、五味、五时、五方等概念的隐喻特征。本研究以中医经典或名著原文为语料,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原型理论、概念整合理论、隐喻逻辑探求中医藏象、病机、治法等概念隐喻的形成;分析其工作机制;探讨中医藏象、病机、治法等概念隐喻逻辑特征;昭示五行学说影响下中医概念隐喻的心理、语言、逻辑基础;明辨这些概念隐喻从哪里来,它又将引导我们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的人体结构观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医学所论述的血并非在经络中循行,外在可见的五体五官荣华与内在不可见的脏腑之间没有联接实体,中医学人体结构层次观与现代医学人体结构层次观是矛盾对立的.中医学的发展,要在更深的人体结构层次上来认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