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细胞因子网络与中药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的研究,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里的一个重大科学难题,中医证的本质不明确是中药作用机理长期不能被阐明的重要原因。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虚证的基本发病机理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根据中医学“药证对应原理”和相关的现代医学理论知识,我们从理论上提出了“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是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功能态平衡”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活血化瘀中药,探索其治疗冠心病有别于西药的独特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红花、川芎、灯盏花、桃仁、三七、赤芍为研究对象,依据TCMD2009数据库得到其对应的322个化学成分,进而在STITCH数据库中搜集得到与化学成分对应的218个靶标;选取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常用西药的作用靶标;通过文献查找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靶标;利用Reac-tome数据库找到靶标所在的通路;采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出活血化瘀中药作用网络、西药作用网络及冠心病疾病网络模型。结果:网络拓扑结果分析表明,所建立3个网络模型是服从幂律分布的无标度网络,无标度特性值按冠心病、西药和中药分别为γ1=1.741,γ2=1.719,γ3=1.808,网络模型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3个网络对比计算筛选得到中药与西药治疗冠心病相同的作用节点138个,中药独特作用节点397个。结论:中药治疗冠心病确存在有别于西药治疗的独特作用途径,有待深入分析和挖掘。  相似文献   

3.
止血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炭素,鞣质,钙离子,止血成分,微量元素五个方面对止血中药的作用机理作一扼要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治疗作用机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多发病、常见病。古今大量文献资料证明,中药对本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就中药的作用机理综述如下。1调节前列腺微量元素(Zn)水平的作用Zn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酶的合成、代谢及多种生化代谢过程,当机体Z...  相似文献   

5.
中药中药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近几年发展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重视。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已取得了很多的有益成果,通地对中成药重金属元素状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中成药及其重金属元素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开发新药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 iabetes m ellitus,DM)是一种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多因素共同参与,至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揭示清楚的疾病。DM慢性并发症是影响DM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有心、脑(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梗塞)和周围血管病变;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有DM肾病、DM视网膜病变等;神经病变可以涉及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和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包括DM性胃轻瘫、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以及DM性阳痿等)。中医药在DM防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形…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因疼痛反复发作,在就诊的痛风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如不积极治疗极易致残、致畸,影响关节功能。痛风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邬浩杰 《新中医》2009,(4):116-117
止血中药根据药性可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4类,临床应用时根据出血的原因和具体的证候,从整体出发,选用相应的止血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又有止血生药和止血炭药之分,其中尤以炭药为多用。中药止血作用独特,止血机理是多环节、多渠道的。笔者仅对止血中药近年来的研究从炭素、鞣质、钙离子、止血成分、微量元素5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疗恶性肿瘤中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肿瘤中药具有增强免疫、诱导瘤细胞凋亡、抑制瘤细胞增殖、影响瘤细胞侵袭、转移、逆转瘤细胞耐药等作用,有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毒蚀疮等几类,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不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中药抗肿瘤的效果是肯定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小剂量激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得到逐渐认可.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治疗作用,其原因之一在于一些中药临床也表现出类激素样作用.此类中药发挥类激素作用的机理,除少数有直接的皮质激素活性外,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影响肝细胞对激素的代谢等可能为其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由活化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药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引起该病的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具有明确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调节RAAS系统,降低儿茶酚胺含量,减少血容量;调控钙离子转运,降低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水平,抑制兴奋-收缩耦联反应;调节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血管重构,维持血管壁结构和弹性,稳定血压.实验证实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多层次、多途径和多靶点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广泛运用于外科浅部化脓性疾病、内脏化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明确其作用机理是我们后学将托法发扬光大,更好服务临床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托法作用机理研究文献的回顾与归纳,重点阐述了托法抗化脓性感染、抗肿瘤、抗胃溃疡作用及组方药物药理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总结了托法机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实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资料甚少,明显滞后于临床应用。最后对未来中医托法作用机理的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是否具有抑杀菌作用,促进固有免疫细胞的增殖与活性,调节体液组织因素中多种杀伤或抑菌物质以及调节特异性免疫;是否能够提高血中其他生长因子或另外因素,促进局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生长等。  相似文献   

14.
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紫杉醇、藤黄、大黄素、β-榄香烯、土贝母苷甲以及川芎嗪、玉竹提取物、人参皂苷、丹参酮等中药的实验观察及分析,并查阅大量资料。结果发现许多抗肿瘤中药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可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不足,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文献中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分期用药规律,探讨其作用机制的关键点。方法:检索1980—2016年有关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5篇,涉及中药143味,应用频数共计3 609次。总结分期治疗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补肾"贯穿治疗始终。结论: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分期治则治法为经后期益精养血,经间期活血化瘀、调畅血脉,经前期温肾助阳,月经期活血祛瘀生新。结合天癸相关理论,提出调肾中之天癸是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多组分多靶点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在分子水平,中药复方强调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虽然疗效显著,但中药成分多样,与人体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很难揭示其分子作用机制。目前,研究中药复方药理机制的方法非常多,大致可分为化学研究、靶点研究和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3种模式。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从动物、细胞及分子层次阐释了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和不足。近年来网络分析方法的提出,为多组分多靶点协同的中药药理机制提供了全新思路,但实际应用中,网络分析方法尚存在难点和不足:数据量大,生成网络极为复杂;模块识别方法众多,模块优化存在问题;缺少动态连续的定量研究。因此,为有效地寻找中药多靶点作用间的关系,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模块分析框架,模块结构的识别有助于大网络的降维和简化,探索模块结构是突破药物和疾病证候相关生物网络的关键环节。该框架包括模块识别,模块识别结果的判断和优化,模块结构相似度计算,模块功能富集分析4个步骤。基于模块层面的分析方法为研究多组分多靶点中药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是引起儿童患病和死亡的第2大病因。目前,在治疗腹泻过程中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会加速肠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并且现代药物制剂和治疗成本较高,因此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中药作为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的纯天然药物,具有低残留、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并且研究表明中药制剂、单味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对腹泻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使抗腹泻中药成为抗腹泻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因此,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中外文献资料,整理出抗腹泻相关中药,并从中药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抗炎、干预胃肠激素分泌、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修复等方面对中药治疗腹泻展开系统的阐述。其中肠上皮细胞对液体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与吸收障碍是腹泻发病机制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肠液分泌和促进肠液吸收成为治疗腹泻的有效手段。本文对中药抗腹泻的药效作用及机制进行整理,以期为中药抗腹泻作用机制研究和抗腹泻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论中药用量与作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用量,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居住的地域、气候和选用的方剂、药物等进行考虑。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用量也就有所不同。同一药物,因用量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正如日人渡边熙氏所说:“汉  相似文献   

19.
影响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中药在高效、长效、速效方面尚未出现历史性突破。制约中药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于:适宜中药治疗病证的选择尚需斟酌;方药选择尚未达到少而精;制备工艺尚显粗糙,也不够规范;药物剂量的选择尚欠精细。要之,中药应用的全过程未能摆脱传统的经验模式,尚未全面引入定量和规范的统计处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