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50例(50眼)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行巩膜扣带及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联合手术一次成功46例,追加激光封闭裂孔3例,改行玻璃体切除术1例。结论:对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C级以下的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反应轻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巩膜外冷凝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60例(60眼)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巩膜外冷凝,观察术后疗效。结果:一次成功55眼,视网膜未复位仅5眼。60例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巩膜外冷凝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反应轻等特点,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年龄偏大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中往往合并有白内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白内障,有报道为75%的患者术后不久就必须再次行白内障手术[1]。本次研究探讨超声乳化术吸除白内障联合23G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文霞  董清 《系统医学》2021,(9):8-10,14
目的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运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各70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观察了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患者22例(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23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18眼(75%),其中9眼(39.1%)≥0.3,随访期间(6~40个月)内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1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是一种较理想和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郝春秀  胡红焰  张淑兰  张明昌 《护理研究》2006,20(24):2223-2224
现代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临床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硅油填充术后仍有部分视网膜脱离,特别是下方视网膜[1-4]脱离。我院于2000年—2003年采用单纯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31例,辅以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2003年于我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眼内填充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部分行单纯巩膜扣带术治疗病例31例31眼,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8岁~57岁;术前玻璃体切割术的适应证,其中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例,孔源性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结合环扎加压术或眼内惰性气体C3F8填充。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6例(36眼)患者3眼视力无提高,其中1例患者术后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二次玻切术视网膜复位和硅油填充,2例因白内障加重视力下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余33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视网膜完全复位,裂孔封闭,无玻璃体积血复发。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时早期行玻璃体切除和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结合环扎加压术或眼内气体填充是有效的、可靠的方法,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05—2014-05收治的7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视力改善28例,改善率73.7%,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13.2%;对照组改善19例,改善率51.4%,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32.4%,两组患者在视力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8例(68只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巩膜遂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PMMA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6者分别为82.35%,85.29%,88.23%。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内源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34例严重葡萄膜炎患者分别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或积血、黄斑囊样水肿和并发性白内障。34例患者均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观膜环扎、剥膜、视网膜光凝或巩膜冷凝、膨胀性气体或硅油眼内真充术。根据病情联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经睫状体平坦部的晶状体切除,术后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25只(73%)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降3眼(9%),不变6眼(18%)。其中视力≥0.05者,术前5只眼(14%),术后14只眼(41%)。以矫正视力≥0.05者为脱离盲的标准,术前,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9)。患者术后全身用药减少,炎症得到控制。【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内源性葡萄膜炎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少全身用药量。  相似文献   

11.
高磊 《临床误诊误治》1996,9(3):137-138
视网膜脱离冷凝术后并发早期玻璃体出血二例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264000]高磊我院自1993年10月开始间断应用冷凝结合硅胶材料施行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有2例冷凝后并发严重的早期玻璃体出血,短期内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致视网膜...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霞  谭业双  许玲  张勇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38-2039,204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对因玻璃体积血住院手术的患者45例(4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7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9眼,高血压眼底出血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全部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36眼联合行视网膜光凝术,15眼联合硅油填充术,18眼行C3F8注气术,12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47眼中有7眼视力无提高,其余40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中常见并发症为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复发性玻璃体积血、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但须注意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李晓宏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89-139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较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2例较复杂型R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应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巩膜扣带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及屈光度变化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视物变形、黄斑部位视网膜皱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白内障及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角膜水肿、虹膜后粘连及角膜上皮损失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用于治疗较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2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经上方巩膜瓣下非穿透小梁切除结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术治疗,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状态及并发症。随机选用同时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术患者29例(29眼)做对照。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平均眼压、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平均眼压、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视力、滤过泡形成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满意,手术后反应轻,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巩膜瓣下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60例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巩膜瓣下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与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与对照组(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周边前房粘连范围,随访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1周、3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为(12.32±3.14)、(13.12±3.23)、(13.05±3.01) 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2±3.23)、(14.70±2.16)、(14.52±2.25)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1周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57±0.12),(0.67±0.15),(0.74±0.12) Log...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已知多种危险因子与其有关, 也有报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B 级患者手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但对于玻璃体动态性变化所起的危险作用较少讨论。目的: 分析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巩膜扣带术后复位的玻璃体相关危险因子, 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设计: 回顾性分析。单位: 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 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对象: 选择 1990- 01/1999- 12 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行巩膜扣带术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B 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440 例 449眼,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 应用三面镜检查与 B 型超声波扫描观察患者玻璃体情况及其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的关系。观察分析玻璃体变化影响手术成功的危险因子。玻璃体病变与玻璃体后脱离经 B 型超声波扫描确认。玻璃体病变程度分为 5 组: 正常玻璃体组、玻璃体液化组、玻璃体浓缩组、玻璃体牵引组及玻璃体混合性病变组。玻璃体后界膜变化分为 3 组: 无玻璃体后脱离组, 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及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视网膜脱离复位≥ 6 个月为解剖复位成功。主要观察指标: ①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②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的危险因子。结果: 连续随访 6 个月以上及病历记录、临床观察资料符合要求者 426例 435 眼。①巩膜扣带术后 394 眼(90.6%) 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 再次手术成功 39 眼, 总计 433 眼(99.5%) 视网膜复位。平均随访(41.1±18.3)个月。②玻璃体状态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玻璃体浓缩、玻璃体牵引以及 2 种或 2 种以上的混合性状态。③玻璃体与视网膜界面的关系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和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结论: 玻璃体状态与玻璃体后界面变化是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复位成功的危险因子, 手术前了解其改变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评价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用超声透过白内障,明确有无玻璃体及视网膜等病变。方法:观察眼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眼底血管等。结果:113例白内障患者,合并玻璃体混浊45例。合并视网膜脱离15例,手术67例,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2例,单纯囊外摘除术25例。结论:术前超声检查,明确有无玻璃体及视网膜病变,为掌握手术指征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方法:对年龄50岁~92岁的老年性白内障575例眼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结果:术后视力:0.1~0.3者69眼(12%),0.3~0.5者264眼(45.91%),0.6~0.8者182眼(31.65%),10者60眼(10.43%),术后视力无明显提高者13例226%)见于网膜,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及视神经萎缩。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虹膜脱出.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轻及视力恢复快特点,手术成功关键在于手术技巧及手术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巩膜突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宽〉180°范围,术后5眼周边前房深度〉1CT,17眼周边前房深度1~1/2CT,18眼1/z~1/3CT,1眼1/3~1/4CT。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宋信平 《临床医学》2009,29(8):80-8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患者110例(14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施行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第三代理论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术后随访6~12个月,记录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期内,124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2眼最佳矫正视力未改变;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者共76眼,〈(±2.00)D者共124眼;术中后囊膜破裂2眼,术后后发性白内障17眼;74例单眼手术中36例出现双眼干扰症状;未见眼压升高者,未见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