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患者,男性,77岁。1996年8月6日主因“左侧进行性鼻塞伴血涕3月余”就诊,以“左鼻腔新生物,出血坏死性息肉?”收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鼻外观无畸形,左鼻腔被污秽新生物充满,肿物质软,表面不光滑,部分呈紫黑色,部分有坏死,触之易出血,基底不清,部分表面有灰白色伪膜不易取除。右鼻腔(-),鼻咽部(-),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鼻腔鼻窦CT检查示:左鼻腔鼻前庭处4 cm×3 cm×2 cm软组织肿块,边  相似文献   

2.
例 1,男 ,30岁。右鼻腔呈渐进性鼻塞、嗅觉减退 1年于 1991年 8月 2 0日来诊。检查见中鼻甲游离缘有 1.5cm× 1.5cm×1.0cm肿物 ,色灰白 ,表面光滑 ,触之软。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右上颌窦腔内密度增高 ,报告为右上颌窦炎。手术摘除肿物 ,病理诊断为水肿型息肉。术后鼻塞、嗅觉恢复正常。 1993年 5月 10日右鼻腔又鼻塞、咽干 ,流黏脓涕 ,药物治疗 6月余无效来诊。检查见右鼻腔钩突处有 2 .0cm× 2 .5cm× 1.5cm息肉样肿物 ,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右上颌窦黏膜均匀增厚 ,符合慢性上颌窦炎。手术摘除肿物。病理诊断为纤维性息肉。 1995年 9月 10…  相似文献   

3.
黄常明  吴天杰 《四川医学》2001,22(7):689-689
患者 ,女 ,56岁。因左鼻反复出血 2年于 1999年 1月31日收治我院。2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左鼻反复出血 10余次。未查见出血原因。入院后行纤维鼻咽镜检查 :见左下鼻道新生物 ,粉红色 ,质脆。表面溃烂 ,触之易出血。新生物侵及下甲内侧、中隔粘膜。副鼻窦 CT示 :左鼻腔以钙化为主的肿块 ,左鼻腔骨质及诸组副鼻窦未见异常 ,大小约 1.4 cm× 1.8cm× 2 .5cm,其密度不均。活检报告为 :左鼻腔浆细胞瘤。入院后在局麻鼻内窥镜下行左鼻腔浆细胞瘤切除 ,术中见肿瘤位于下甲内侧、下缘 ,鼻底和中隔粘膜 ,范围约 3.5cm× 3cm× 2 cm,肿瘤接近下甲后端 ,…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 ,6 6岁 ,因右侧鼻塞伴反复出血 2个月来诊 ,检查见 :右侧有黑色肿物 ,累及下鼻甲 ,边界不清 ,表面不光滑 ,呈现结节状。钳夹取活检时组织较脆 ,易出血。活检病理结果示 :(鼻腔 )恶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明确后 ,于全麻下行鼻侧切开鼻腔肿瘤切除加右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主要源于右侧鼻腔外侧壁 ,右下鼻甲前端及鼻底黏膜已被累及 ,肿物大小约 3cm× 3cm× 1cm ,沿肿物边缘 1cm完整切除 ,各鼻窦未累及。切除下鼻甲及部分鼻外侧组织。清扫颈部淋巴结 15枚 ,最大约 1cm× 1cm大小 ,切除物送病理。病理诊断为 :(…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因右眼溢泪3个月伴右眼肿瘤及右鼻塞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见右眼下睑内侧半隆起,皮肤不红,皮温不高,无压痛,于下睑皮下触及一肿物,光滑,略韧,活动差,右眼球上外偏斜。右鼻腔可见肿物充满,色秽暗,质脆,易出血,余未见异常。病理诊断未分化癌(鼻腔)。眼及副鼻窦B超示;两眼球内及球后组织结构未见异常回声,于右眼(筛区)见一3.0 cm×2.5 cm的非均质低回声占位病变,边界较清,欠光滑,右上颌窦腔明显扩大,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与右眼眶局部粘连,提示:①右副鼻窦低回声占位性病变,筛窦粘液脓肿可能性大,②右上颌窦炎(积脓)。眼及副鼻窦CT横扫示:OM线S9~11层面,眼球内侧见2.77 cm×2.39 cm软组织肿块,CT值73~66.6 Hu,右眼眶内壁筛骨纸板骨质破坏。S13~19层面右上颌窦内壁骨质破坏消失,上颌窦呈高密度软组织影2.7 cm×2.8 cm,CT值41.9 Hu,右鼻腔内见2.4 cm×1.6 cm高密度影,CT值48 Hu,右眼球向前凸。双侧翼板及鼻咽腔无改变。印象:右侧上颌窦、筛窦、右眼眶内、鼻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根据上述资料,右副鼻窦未分化癌(包括右鼻腔)诊断确立,采取右鼻侧切开切口,行右副鼻窦、右眼眶内、右鼻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上颌窦并发贮留囊肿,感染积脓,肿物占据右上颌窦内侧、鼻腔、眶内下份及右筛窦全部。 2 讨 论 本例患者之所以采用鼻侧切开切口,未行右上颌骨截除术并眶内容摘除术,缘于B超及CT对比分析提供之参考。B超结果未显示眶内及右鼻腔占位性病变,仅见右筛窦及右上颌窦低回声占位,且显示其倾向脓肿或积脓等液性回声特征,与眼眶显示粘连声像。而CT结果则显示右上颌窦、右筛窦、右眶内及右鼻腔占位性病变,显示为软组织高密度影,尚见筛骨纸板破坏,右上颌窦内壁消失。从超声学的物理特性看,其对液性改变之病变有高度敏感性;而CT扫描因可产生部分容积效应,有使液性改变显示为软组织物假象的可能。由于缺少冠状或矢状位扫描资料,对肿瘤的原发部位及邻近侵犯情况的估价缺少全面的客观依据,仅能将临床检查、B超、CT横扫资料结合并对比分析来确定原发灶及邻近侵犯情况而最后选择手术切口。根据患者右鼻腔全部为肿物占据,上颌窦内侧壁示为肿物破坏,上颌窦口必然充塞,由此导致上颌窦引流不畅,且易并发贮留囊肿或感染。另外,B超示上颌窦腔扩大;CT示上颌窦前、外、后壁均匀变压、变薄。两者皆具有上颌窦囊肿特点,加之B超显示为积脓改变,故可断定上颌窦并非为肿瘤完全占据。因此决定采取右鼻侧切开切口行右上颌窦内侧、右鼻腔、右眶内及右筛窦肿物切除术。术中果然见右上颌窦并发贮留囊肿、感染、积脓,轻而易举地切除了上颌窦内侧、眶内及筛窦、鼻腔肿物。既不影响术野,又避免了上颌骨截除并眶内容物剔除;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能彻底清除病灶;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面容,又减少了大动干戈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面的麻烦,并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及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44岁,右鼻腔阻塞伴脓性鼻涕3月。查体:右鼻腔内有约3cm×3cm×2cm大的新生物,触之无出血,根部位于中鼻道,右上颌窦区无压痛。副鼻窦X线摄片示:右上颌窦内侧壁及上壁有骨质破坏。手术所见同临床检查。送检标本为不规则的组织3块,总体积约5cm×5cm×3cm,质中,部分有包膜,切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5 8岁。因左面颊麻木 1年入院。 1年开始发现左面颊麻木、疼痛 ,以后左外鼻、内毗部位反复红胀 ,多次在外院诊断为脓肿切开引流。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生命体征正常 ,左内毗处 0 5cm× 0 .6cm皮肤破溃 ,左眼向前外突出 ,视力正常。前鼻镜检查 :左鼻腔外壁内移 ,鼻粘膜肿胀 ,未见所生物。鼻咽部正常。鼻窦CT :左上颌窦、筛窦软组织影 ,鼻腔外壁、眶底、眶内侧壁骨质破坏。血常规正常。在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活检 3次 ,最后报告 :恶性淋巴瘤 ,免疫组化 :T细胞淋巴瘤 (CD+ 3 )患者因经济困难 ,放弃治疗 ,半年后死于全身衰竭。讨论 …  相似文献   

8.
1病历报告患者,男,38岁,以右鼻腔疼痛,鼻塞1周,右面部肿痛2d为主诉于2005年4月17日入院。该患1周前于挖鼻后出现右鼻腔疼痛,伴随堵塞感,并逐渐加重,2d前开始右面部肿胀,疼痛,右眼上下睑亦肿胀,偶感头痛,右侧完全鼻塞。病程中无意识丧失,二便正常,睡眠尚可。查体:右面颊部肿胀,压痛,右眼上下脸肿胀,睁眼稍困难,鼻镜下见右鼻腔内下鼻甲高度肿胀紧贴鼻中隔,粘膜颜色苍白,前下端边缘有白色脓点,触之较柔软。中鼻甲窥不见。辅助检查:头部CT扫描示颅内未见异常;鼻CT扫描回报鼻腔及各鼻窦均无新生物生长。血常规示:WBC14.9×109/L。初步诊断:右…  相似文献   

9.
[例1]女,64岁。右鼻腔肿物10余年,伴鼻衄血涕及头痛。当地疑鼻息肉,先后3次手术,1~3个月即复发。病理报告:浆细胞肉瘤。近2年右内踝肿胀疼痛,四肢皮下无痛性包块,于1985年6月4日入院。检查:鼻梁膨大呈“蛙鼻”,右鼻腔长满灰白色新生物,质脆、易出血,鼻中隔突向对侧,左鼻腔通气差。右内踝上方扪及7cm×7cm×3cm肿物,有弹性感。右无名指第一节肿胀,皮肤颜色正常。双肘后上、膝上、小腿后方皮下硬节8枚,直径1cm~3cm。X线检查:头正位片见右鼻腔扩大,有软组织密度团块影,中隔左偏,上颌窦内壁及筛窦骨质破坏;踝关节片见右胫骨下端呈网状破坏,边界较清楚,右无名指第一节见同性骨质破坏影。鼻腔及皮下肿物病理报告:浆细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2 7岁。因鼻右侧肿物 7年 ,伴鼻塞逐渐加重 2年入院。鼻右侧可触及 3cm× 4cm的肿物 ,质韧 ,基底广 ,活动差 ,边界不清 ,表面不光滑 ,右侧下鼻甲内移 ,质韧 ,与中隔相接 ,收敛效果差。 CT检查见鼻窦均正常 ,右鼻旁软组织肿物无包膜 ,浸润整个下鼻甲 ,全麻下行右鼻侧切开术 ,术中见肿物呈实质性 ,质韧 ,无包膜 ,与下鼻甲一体 ,鼻骨下端压迫吸收约 0 .5 cm,肿物约 3cm× 3cm× 2 cm。病理报告为多形性腺瘤 ,包膜不清。术后 2年逐渐出现右侧鼻塞 ,鼻右侧疼痛、麻木、有针刺感 ,逐渐隆起 ,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CT检查示鼻骨侵蚀样改变…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4 2岁 ,1999年 3月 8日入院。 16个月来左鼻腔反复出血 ,鼻塞 ,头痛 ,近半年右鼻亦阻塞 ,需张口呼吸 ,擤鼻后往往诱发较多量出血 ,量约 2 0~ 4 0ml。专科检查 :鼻外形正常 ,左鼻腔被灰白色污秽肿物占据 ,正常结构消失 ,中隔受压右移致右鼻腔狭窄 ,鼻咽部亦见类似肿物 ,约 2cm× 2cm×3cm ,发音呈闭塞性鼻音 ,咽部 ,喉咽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 ,血钾 5 0mmol/L(正常 3 5~ 5 6mmol/L) ,钠12 9mmol/L(正常 135~ 14 6mmol/L) ,氯 92mmol/L(正常 98~ 10 6mmol/L)。尿常规无异常。鼻腔病理 :恶性混合瘤。C…  相似文献   

12.
孙伟  戴琼芳 《四川医学》2002,23(7):738-738
患者 ,女 ,70岁。右侧面颊部包块隆起 1年半 ,于2 0 0 0年 11月 2 4日入院。1年半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面部不对称 ,右侧较左侧更突起 ,因无任何不适感未就诊。逐渐右侧面颊部隆起呈包块 ,但未出现过疼痛麻木 ,无视力下降及复视 ,无鼻出血。检查 :双眼对称 ,无眼球突出 ,各方向运动正常 ,外鼻基本对称 ,右侧面颊部隆起一包块 ,约 2 .0 cm× 4 .0 cm× 4 .0 cm大小 ,表面肤色正常 ,压之有囊性乒乓球感 ,无压痛。右鼻腔外侧壁向内移位 ,右下鼻甲被推向鼻中隔 ,其中后份与鼻中隔相接触 ,致右侧鼻腔中、总鼻道狭窄 ,右鼻底有少许脓涕潴留 …  相似文献   

13.
谢军  王槐富 《四川医学》2004,25(6):654-654
患者,女,32岁.患者于1991年因右鼻阻、流脓涕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鼻息肉,于1991年2月及6月2次行鼻息肉、上颌窦手术,手术3个月后患者仍感右鼻阻,流脓涕,个体诊所购买鼻炎药自服.症状依旧,后在某医院就诊,行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①右侧鼻窦,鼻腔炎症.②右上颌窦,鼻腔骨瘤考虑.③右上颌窦,鼻腔炎症.来本院后经检查以右鼻腔异物,右鼻腔新生物:鼻息肉收住我院耳鼻喉科.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右鼻阻,流血性涕5个月,于1994年5月4日入院.检查:右鼻腔、鼻后孔均为粉红色新生物填塞,不能通气.CT提示右鼻腔、筛窦及上颌窦腔内充满新生物,鼻腔外侧壁骨质破坏.手术发现右侧鼻腔、筛窦前、后组窦腔及上颌窦腔内均被肿瘤填塞,上颌窦内侧壁消失,筛骨纸板、横板及后组筛窦顶部均见骨质破坏区,将切除的肿瘤组织送病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方法对5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鼻内窥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鼻腔外侧壁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清除窦内病变粘膜.5例患者术后0.5~2年随访,仅1例复发. 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可较好地完成鼻腔、鼻窦内肿瘤切除,创伤轻微,视野清晰、易清除病变,保留正常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76岁 ,2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不适 ,轻度鼻塞 ,无鼻出血 ,无头痛、头晕 ,来我科门诊就诊。门诊以“鼻息肉”收入院。体检 :患者一般情况好。专科检查 :外鼻无隆起 ,鼻内镜检查见左侧下鼻道内淡灰色新生物 ,从前鼻孔向后延伸至下鼻道的 2 / 3,约 1cm× 1cm× 2 .5 cm,质偏软 ,肿物前部可见部分结痂坏死组织 ,表面稍粗糙 ,触之无出血 ,与左侧下鼻甲不易分开 ,左侧中鼻道与鼻咽部无明显异常 ,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取部分肿物送病理检查 ,结果为恶性黑色素瘤。 CT扫描示左侧鼻腔内肿物 ,左侧上颌窦轻度炎症改变 ,左…  相似文献   

17.
鼻腔(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窦窥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方法:对5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鼻内窥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鼻腔外侧壁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清除窦内病变粘膜。5例患者术后0.5-2年随访,仅1例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可较好地完成鼻腔、鼻窦 内肿瘤切除,创伤轻微,视野清晰、易清除病变,保留正常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例1,男,45岁,咳嗽、胸闷3个月入院。查体:右胸塌陷,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胸部正侧位片示:右侧胸腔内见一巨大椭圆形致密影,位于外后胸壁,约6cm×9cm×11cm,右肋间隙变窄。CT增强扫描示:块影呈椭圆形,CT值17Hu,囊壁有增强,壁较厚,类似胸腔包裹性积液。术中见右侧胸膜增厚,肿块大小为6cm×5cm×8cm,内含液体,与右上肺后段有蒂相连。病理诊断:右上肺囊肿。例2,女,40岁,胸痛1个月,咳嗽10天入院。查体:右上肺呼吸音减弱。胸部正位片示(图1):右纵隔旁有一反“D”字形高密度影,大小约6.5cm×10.0cm,侧位于胸后壁,极似纵隔包…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16岁 ,以右侧腰骶部肿物半年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 :右侧腰骶部肿物 ,质硬 ,约 10cm× 8cm× 6cm ,界清 ,无移动 ,无压痛。皮温正常 ,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计算机X成像 (CR)示 :骨软骨瘤可能性大。CT示 :瘤体外层有软骨膜覆盖 ,局部钙化 ,内部呈不规则形斑片状致密影 ,考虑骨软骨瘤(图 1) ;CT表面遮盖重建法直观立体地见肿瘤位于右髂骨翼后侧 ,边缘较光滑 (图 2 )。临床诊断 :右侧腰骶部肿物 (性质待定 )。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肿物源于右侧髂骨翼后侧 ,部分伸入骨盆 ,肿物约 12cm× 10cm× 8cm ,界清 ,表面覆着软骨样组织…  相似文献   

20.
鼻和鼻窦透明细胞转移癌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远处转移到鼻和鼻窦的肿瘤是相当少见的,本文报告1例肾细胞癌转移到鼻和鼻窦的病例。 吴×,男,57岁,湖南人.因左鼻塞、鼻衄8个月于1991年5月入院。检查:左鼻腔上后方及鼻后孔有红色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颈部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鼻腔肿物病理诊断“左鼻腔化学感受器瘤”。CT检查肿物已侵犯左上颌窦,筛窦、蝶窦、眶内及颅前窝。术前行左颈外动脉选择性栓塞,于1991年6月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