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患者,57岁,因下腹胀痛15天,发现盆腔包块4天于2013年2月18日入院。患者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伴下坠感,呈持续性,无腰痛,无阴道流血、异常排液,无发热、腹泻等不适。4天前来我院门诊就诊,行超声检查示:子宫前壁近内膜处可见一大小约4.7 cm×3.2 cm的稍高回声团,提示子宫肌瘤,宫腔内可见一大小约2.3 cm×1.7 cm的稍高回声团,子宫前方可见一大小约13.8 cm×12.2 cm×10.3 cm的囊性包块,边界尚清,形态规则,盆腔积液。患者自发病以来,无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31岁,G_5P_2,因"腹痛4h"于2019年1月14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7~40天,经期7天,末次月经2018年12月15日。4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胀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大汗,伴肛门坠胀感,大便后腹痛加重,无阴道流血。经阴彩超示:右附件区不均质回声,约13.4cm×8.0cm×6.5cm大,子宫后方积液深约1.0cm,肝周积液厚约1.7cm,脾周积液厚约2.1cm,右侧腹部积液厚约3.2cm,左侧腹部积液厚约2.2cm,右髂窝积液厚约1.6cm。HCG 7.68m IU/ml(参考值0~13  相似文献   

3.
一、病例摘要 患者 48岁,因右下腹痛1个月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周期20~30 d,经期2~3 d,量适中,无痛经.该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病程初期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伴腰痛,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疼痛缓解,转为间断性右下腹隐痛,患者为求进一步诊疗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程中患者持续便秘.妇科查体:右侧宫旁触及一大小约8 cm×6 cm×5 cm肿物,质硬,轻压痛,与子宫关系密切;左附件区触及一大小约5 cm×4 cm×3cm大小肿物,质中等,活动度可,轻压痛.妇科腔内彩超提示:左卵巢内见39 mm× 32 mm囊性光团回声,内见短线样及团块样强回声.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报告患者,42岁,因"孕37~+5周,下腹胀痛1~+月,加重2~+天"入院。患者孕期定期产检,羊水穿刺、糖尿病筛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感下腹胀痛,可忍受,复查胎儿常规彩超提示:孕妇腹腔右侧查见大小约12.9 cm×8.5 cm×12.8 cm大小囊肿,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前2~+天,患者无诱因自觉下腹胀痛难忍,尤以卧位及屏气时明显,遂于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32岁,G_3P_0,因"停经26~(+5)周,突发右下腹疼痛17h"于2016年11月24日就诊于我院。患者LMP:2016年5月17日,孕期定期查体,无其他异常。17h前突发右下腹疼痛,持续性绞痛,不伴恶心、呕吐、腹泻及发热,无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无阴道流血流液等症状,胎动正常,于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我院妇科B超示:单胎;双顶径6.6cm(约26~(+4)周);股骨径4.7cm(约25+4周);右侧卵巢体积增大,约8.2cm×4.1cm,其内探及一囊性暗区,约3.9cm×3.1cm×3.7cm,边界清,内透声可,  相似文献   

6.
<正>1 病历摘要患儿,5岁6月,因乳房发育6月,腹痛16天,加重2天,于2018年11月11日入院诊治。患儿6个月前出现乳房发育,伴触痛,无腹痛腹胀,无阴道流血流液。上述症状持续存在,3+月前在外院就诊,查腹部彩超示右侧卵巢4.0 cm×2.5 cm×2.0 cm,内可见一实性稍强回声,大小约2.7 cm×2.6 cm,可探及血流信号,其内卵泡样回声,卵泡最大约6 mm。盆腔未见积液。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右侧卵巢增大,约3.5  相似文献   

7.
正1 病历摘要患者,25岁,因不孕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6月,于2017年12月27日入我院。患者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未孕1+年。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入院前23天于我院门诊就诊,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0.75 cm(单层),内膜回声极不均匀,其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内可见1.6 cm×1.1 cm×1.6 cm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血流信号,肌壁回声均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高分化宫内膜样腺癌。因患者未生育,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报告患者,54岁,因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10+年,宫腔内团块1天,于2015年3月12日来院就诊。患者10年前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大小1.0 cm×1.0 cm×1.0 cm,近年来定期复查B超,结果提示子宫肌瘤呈逐渐增大趋势,无其余症状。停经40天时外院阴道超声检查(3月11日)提示,宫腔内混合回声团,子宫多发肌瘤,较大6.6 cm×6.4 cm×4.8 cm,遂入我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43岁,G_2P_1,因"发现子宫肌瘤、卵巢肿瘤3年"收入院。患者无长期石棉接触史,3年前于外院检查发现子宫右侧壁一2.6cm×2.5cm大肌瘤结节,右附件区一3.2cm×2.8cm大包块。4天前复查超声示:右卵巢49mm×45mm囊性略低回声,内见38mm×24mm偏强回声,左卵巢内见27mm×23mm囊性略低回声;CA125值238.30U/ml,遂就诊于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1岁,因"停经2+月,阴道出血10+天"于2012年11月5日收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LMP:2012年8月18日,G0P0,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尿HCG(+).停经40+天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不伴腹痛,当地医院B超未发现明显异常,肌注黄体酮6针后阴道出血停止.10+天前再次出现阴道出血,当地医院B超发现宫外包块,宫内未见孕囊,血HCG80 000mIU/ml,怀疑"葡萄胎",行"清宫术",未见葡萄状物,遂就诊我院.我院门诊B超示:子宫体后位,约6.06cm×8.28cm×4.32cm,右宫角外侧探及5.45cm×4.71cm×4.54cm混合性包块,内大部分为回声增强区,间有散在暗区,该包块与右宫角不相通,直肠窝无暗区.印象:右侧盆腔包块(考虑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能).查血HCG 71 095.0mIU/ml.患者既往病史无特殊,肺CT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凝血常规、术前检查均无明显异常.2012年11月6日在全麻下行电视腹腔镜下右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右输卵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31岁,G3P0,流产3次.因停经38天,阴道流血3天,下腹阵痛1天于2008年8月17日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宫腔少量积液,右附件混合占位22 mm×26 mm×36mm,盆腔积液深20 mm.查尿HCG 400 U/L,血β-HCG 7399U/L,妇科检查:触及右附件包块3 cm大小,有压痛.诊断为"异位妊娠?"收入院.患者既往曾因异位妊娠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入院第2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检查加盆腔粘连分解加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及伞端被积血块包裹,伞端见活动性出血,与右侧卵巢粘连,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大小约5 cm×4 cm×3 cm,表面紫蓝色,未见破口,双侧卵巢正常,左侧输卵管缺如,盆腔积血200 ml.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患者,54岁,因腹胀3+月,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周于2009年1月21日入我院.患者已绝经,绝经后无阴道流血.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腹痛、尿频、食欲改变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腹胀进行性加重.1周前患者于外院就诊,行B超检查,提示:腹腔积液,最大深度11.0 cm,右下腹10.0 cm×3.8 cm不均质弱回声.  相似文献   

13.
<正>1 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因"左下腹痛4+月"于2018年3月25日收入院。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痛,于外院行盆腔CT示:双附件区见结节状略低密度影,左附件区直径约6.4cm,右附件区直径约3.4cm;血CA199 44.37U/ml,CA125 99.8U/ml。于外院给予中药口服治疗约4个月,症状无减轻。遂于我院行妇科超声示:左宫旁探及5.8cm×4.6cm混合回声包块,混合回声周边血流较丰富;右宫旁探及范围约5.6c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患者,33岁,G2P1,因下腹胀痛3+月,发现右侧附件包块5天于2008年3月19日入院.3+月前患者自觉下腹胀痛,未就诊.5天前来院就诊时发现右侧附件包块.月经规律,既往健康.入院查体: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Ⅱ度糜烂,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扪及一囊性包块,约9cm ×7cm大小,活动,边界清楚,无压痛,左侧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彩色超声检查示:右侧附件区见大小约9.6cm × 6.1cm ×6.0cm囊性包块,囊壁毛糙,囊液不清亮,呈细密点状回声,未见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5.
患者,37岁,G3P1,因停经41天,右下腹疼痛8天伴阴道流血1天,于2007年5月29 日入院,患者LMP2007年4月18日,8天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腹疼痛,呈间断性隐痛,2天前自测尿HCG阳性,1天前在家搬重物后开始出现阴道流血,量中、色红,且伴右下腹疼痛加重、伴肛门坠胀感,遂来我院就诊,盆腔阴道彩超示: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子宫右侧混合性包块约6.2cm×3.1cm,与子宫界限不清,子宫直肠陷凹未见液性暗区,查血β-HCG为4419.00mIU/ml,门诊以异位妊娠收住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998年在外院行剖宫产1次,分别于1999年及2007年3月各行人工流产1次.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报告患者,37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下腹坠痛1月余于2012年9月5日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口服止血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疗效差。1月余前出现下腹坠痛。30天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妇科彩超检查,子宫后壁探及1.2 cm×1.4 cm的中低回声光团,左侧卵巢内见3.8 cm×2.8 cm囊性回声,内见细密光点回声,右侧卵巢内见3.7 cm×3.2 cm囊性回声,透声可。建议月经干净后复查妇科彩超。20天前在当地医院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示:无上皮内瘤变或恶变。今患  相似文献   

17.
1 诊断 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合并盆腔腹膜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双侧输卵管积水;继发不孕. 2 诊断依据及分析 2.1患者因"月经期右下腹隐痛2天,加重12小时"入院.患者在月经期右下腹隐痛2天,12小时前患者于卫生间滑到后腹部疼病加重,休息后不缓解,伴有轻度恶心,肛门坠胀感.查体:面容痛苦,平车推入病房,体温38.5℃,有肌紧张,下腹压痛,以右下腹为主,伴有反跳痛.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阳性,宫体前位,略大,压痛阳性,活动度尚可:双侧附件区均有压痛,右侧为重.盆腔B超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分离;右侧附件区3.2cm×4.5 cm×5.0 cm大小低回声团块,界限不清,内细密点状回声,见分隔,卵巢形态不清,左侧卵巢大小3.0cm×2.4 cm×1.5 cm;双侧输卵管见腊肠样改变,盆腔积液深2 cm.经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增大,可表现为右下腹隐痛,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部受到撞击后出现腹痛加重,诊断首先考虑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因患者有发热及腹部体征,考虑合并盆腔腹膜炎.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报告患者,28岁,G_1P_1,因妊娠期发现盆腔肿块5月,腰痛2月并腹胀10天,剖宫产后8天,于2017年9月2日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治疗。患者于妊娠2~+月在当地医院行首次产前检查时B超发现盆腔右侧多个非均质低回声包块,较大者55 mm×37 mm,无明显血流信号,考虑为阔韧带肌瘤,未予处理。孕28周右腰部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难以忍受,考虑可  相似文献   

19.
患者,22岁,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0天于2010年6月18日入院.患者18年前因车祸伤、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查体:右侧附件区扪及两个直径约4 cm实性包块,与子宫不相连,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可.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正常.B超检查提示:双侧卵巢大小正常,右侧卵巢旁见5.6 cm×2.4 cm×3.3 cm长条状实性弱回声团,子宫后方盆腔内查见3.9 cm×2.7cm×3.5 cm稍弱回声团,团块均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其内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44岁,主因"阴道脱出物1天,意识丧失1h"于2018年2月16日15时47分收入院。患者因腹痛并阴道脱出物伴阴道出血量多于2018年2月16日凌晨1时左右就诊于我院。超声示:盆腔囊实性混合性包块(盆腔可见一无回声区,约11.0cm×10.0cm大)。血常规:WBC 8.38×10~9/L,RBC 0.80×10~(12)/L,HGB 15g/L,HCT 0.070,PLT 371×10~9/L。予静脉补液并建议输血治疗,患者自行离院,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