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膝关节镜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导致膝关节镜手术疗效差或术后复发的技术因素,以提高对膝关节病变的认识和手术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镜术后再手术特别是再次关节镜手术时的检查所见。1990年1月~2002年1月,由本人施行的2000余例膝关节镜手术中,有38例因初次膝关节镜术的适应证选择不当、疗效差或术后复发而再手术。38例患者于初次手术后3~108个月,平均(29.61±21.98)个月,进行再手术。初次手术年龄11~68岁,平均(45.8±12.9)岁。男12例,女26例;左膝13例,右膝25例。原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21例,滑膜炎7例,半月板损伤及其它病变10例。再手术的症状包括疼痛、机械性症状或肿胀。再手术方式仍优先选择关节镜,方法同初次手术。对于滑膜炎较严重者选择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对X线检查提示至少有两个间室关节间隙显著狭窄的年龄适宜的患者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再手术包括膝关节镜术2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0例,开放性滑膜切除术4例。软骨剥脱、滑膜病变残留或滑膜炎复发、以及漏诊半月板损伤是再手术中见到的主要病变。9例重度骨性关节炎和1例类风湿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骨性关节炎、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1例反应性关节炎行开放性滑膜切除术。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疼痛、机械性症状和肿胀消失。结论膝关节镜术的临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是近年应用于骨科的新技术,对于关节内疾病的诊断、治疗起了积极作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术后的康复指导,对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72例膝关节镜术后病人进行有计划康复指导,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76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探讨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程序及模式。[方法]在术后护理中采用体位、局部护理、并发症预防及科学的康复训练。[结果]76例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镜术后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芹 《护理学杂志》1996,11(5):266-267
通过对50例膝关节镜手术后病人开展功能锻炼的指导,重点阐述了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功能锻炼须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掌握锻炼的时间及活动度;关节与肌力锻炼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5例膝关节镜术后再次手术者行膝关节镜术16例,开放性滑膜切除术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分析其再手术原因。结果软骨剥脱、滑膜病变残留或滑膜炎复发、漏诊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以及关节游离体是再手术中见到的主要病变。随访6个月-2年,16例膝关节镜术后机械性交锁症状均消失,7例行滑膜切除、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术后肿胀疼痛均消失。结论误漏诊、术前查体不细、适应证选择及手术处理不当是膝关节镜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术中关节镜操作技术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合并股骨髁间撞击症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的疗效分析,总结髁间撞击症的膝关节镜下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股骨髁间撞击症患者60例,共72膝。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42~69岁,平均(53.6±11.2)岁。以上患膝均接受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对患膝术前术后屈曲伸直角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评分进行评估比较,总结疗效。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7.5个月。术后1年时平均伸直角度由(12.1±4.5)°变为(4.6±2.7)°,平均屈曲角度由(88.3±9.8)°增大到(93.2±8.5)°,VAS评分由(8.16±0.92)分下降至(2.43±0.56)分(P0.05)。Lysholm评分由(71.3±7.1)分提高到(88.6±6.5)(P0.05)。屈曲畸形、疼痛和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在膝关节镜下进行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屈曲畸形,消除疼痛,改善功能,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镜术后不同冰敷时间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及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适宜的冰敷时间。方法将12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及81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分别随机分为术后冰敷24h组及冰敷72h组(半月板损伤A、B组与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组)。分别于术后冰敷24h及72h组。术后24~72h观察、比较两组患膝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半月板损伤A、B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两组比较,术后72h疼痛评分,术后48h及72h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持续冰敷24h,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持续冰敷72h较适宜。在膝关节镜术后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不同病种,制定不同时间的冰敷计划。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9月~2015年12月,我科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采用局部冰敷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26~69岁。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1)冰敷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0.08岁±10.29岁;膝骨关节炎3例,膝关节游离体8例,半月板损伤26例。(2)常规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2.11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06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7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单因素分析各观察指标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性,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工人、吸烟史、高能量损伤、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术后镇痛、术后引流、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术后膝关节僵硬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atzkerⅥ型、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合并异位骨化、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与术后膝关节僵硬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14.5%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僵硬各危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延迟患膝早期主动功能锻炼从而增加了膝关节纤维化或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87例膝关节镜术后做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并与174例未做过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对照。结果发现,膝关节镜术后做膝关节置换术组再手术率、翻修率、并发症等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做过关节镜前叉韧带重建术病例的临床结果更差。关节镜术后9个月内做关节置换术比9个月之后做效果更差。因此作者认为,对于以前做过膝关节镜的患者再做关节置换术要慎重。  相似文献   

11.
Fontan术,即引导体静脉血直接进入肺动脉,降低单一心室的容量负荷,提高体循环氧合浓度的多种术式的总称,该手术经多次改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只有一个功能心室而无法进行双心室修补的多种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相似文献   

12.
13.
膝关节镜术后注射玻璃酸钠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对176例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类、各类滑膜炎患者施行膝关节镜术.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商品名施沛特,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使患者术后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膝关节病关节镜术特点,研究相应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6例60岁以上患者,术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即日主动或被动活动,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性观察.结果:上下台阶关节活动度和下肢肌力进行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病病人膝关节镜术后,即日活动能够改善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转流,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膝关节镜术后即日活动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膝关节病关节镜术特点,研究相应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6例60岁以上患者,术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即日主动或被动活动,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性观察。结果:上下台阶关节活动度和下肢肌力进行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病病人膝关节镜术后,即日活动能够改善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转流,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膝关节镜术后即日活动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膝关节病关节镜术特点,研究相应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6例60岁以上患者,术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即日主动或被动活动,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性观察。结果:上下台阶关节活动度和下肢肌力进行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病病人膝关节镜术后,即日活动能够改善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转流,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722例膝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自2000年8月~2004年4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清理术的704例(18例为双侧膝关节发病),722例膝;其中,初诊为半月板损伤296例,退变性骨关节炎182例,髌股关节紊乱97例,滑膜炎95例,剥脱性骨软骨炎29例,关节内游离体23例.随访时间4~21个月(平均11.2个月),记录每一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共有23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关节积液肿胀12例,关节内遗留弹响感4例,切口处疼痛5例,关节感染2例;除1例切口处疼痛患者和1例关节感染的患者疗效欠佳外,其余21例经相应处理,皆获满意疗效.在剥脱性骨软骨炎组、髌股关节紊乱组和滑膜炎组发生较多,分别占各自病例总数的6.8%、4.1%和5.3%.结论 除了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练的手术操作外,充分认识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疾病是减少膝关节镜清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背景:常规药物抗凝预防全膝关节成形术(total knee arthroplaty,TKA)后静脉血栓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已被众多指南推荐。尽管症状性VTE较无症状性VTE少见,但其临床意义更大。目前国人TKA术后常规预防抗凝后症状性VTE发生率的数据仍缺乏。 目的:调查遵照指南推荐预防措施后初次TKA后症状性VTE的发生率。 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初次TKA的1160例(1351膝)患者进入此前瞻性队列研究。男184例,女976例;对术后有症状患者应用Wells评分进行评判,符合条件者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记录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放射学结果、处理与转归。 结果:共39例(56膝)患者出现症状性VTE,发生率3.36%。其中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37例(3.19%),症状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2例(0.17%);近端DVT 6例,远端DVT 31例;男2例,女37例;年龄54-81岁,平均68.4岁。原发病均为骨关节炎。症状性VTE发生中位时间为术后7 d(3-14 d)。预后均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结论:本研究报道初次TKA后常规抗凝后症状性VTE发生率较国外文献报告略高。对无症状患者无需常规筛查VT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功能康复训练指导,1个月内每周1次,以后每个月1次。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能使患者获得延续的护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功能康复训练指导,1个月内每周1次,以后每个月1次.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能使患者获得延续的护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