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7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对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2005年6月37例经鼻内镜治疗的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临床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结论上颌窦出血性息肉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鼻窦CT有助于对出血坏死性息肉明确诊断,经鼻内镜手术效果确切且微创,对于骨破坏及病变范围广泛者行鼻内镜-柯陆氏联合径路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扫描对常见的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治疗的108例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对照,对比分析CT扫描在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意义。结果108例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中慢性上颌窦炎36例(33.3%),上颌窦肿瘤32例(29.6%),真菌性上颌窦炎19例(17.6%),上颌窦囊肿14例(13.0%),上颌窦后鼻孔息肉5例(4.6%),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及上颌窦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0.9%)。大多数上颌窦占位性病变都具有其特有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鼻窦CT扫描在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总体准确率为79.1%;其中上颌窦囊肿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2.9%,慢性上颌窦炎为90.0%,上颌窦癌为80.0%,真菌性上颌窦炎为86.4%,鼻内翻性乳头瘤为50.0%。结论CT扫描对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病变通过鼻窦CT检查可以作出初步的定位或定性诊断,并制定出合理的手术方案,最终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27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6例术前误诊为上颌窦恶性肿瘤,认为对一侧进行性鼻塞,涕血、CT扫描示上颌窦有部分骨质破坏者,除考虑恶性肿瘤外,尚应想到本病可能,并对本病的性质和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治疗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手术切除窦内病变,病理证实为上颌窦息肉、出血坏死性息肉,血管瘤,乳头状瘤,曲霉菌性上颌窦炎等疾病.其中14例行上颌窦根治术,6例行上颌窦根治伴窦内筛窦开放或鼻内筛窦开放术,2例行功能性上颌窦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0.5~4年,除1例失访,无复发.结论:要提高对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的认识,鼻窦CT扫描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是发生于上颌窦,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息肉或黏膜慢性炎症.由于其病变隐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又类似于上颌窦恶性肿瘤,常有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给手术方式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对我院1988年以来收治的19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鼻肉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治。方法 报告34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结果 34例闰人经上额窦探查术(柯-陆术式)治愈,随访6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 本病多先形成息肉,继发出血坏死,宜命名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治.方法报告34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结果 34例病人经上颌窦探查术(柯-陆术式)治愈,随访6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本病多先形成息肉,继发出血坏死,宜命名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又称"假性血管瘤"、"出血性上颌窦炎"、"血管瘤型息肉",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CT检查中有恶性肿瘤样表现,临床诊断中易与肿瘤混淆,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1985至1998年我院收治25例,均行上颌窦根治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是发生于上颌窦,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息肉或黏膜慢性炎症.由于其病变隐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又类似于上颌窦恶性肿瘤,一开始就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因此临床工作中,常有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者.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对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38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合并曲霉菌病病变隐匿,临床诊治及影象学检查极易漏诊及误诊为恶性肿瘤,1998至2001年我院共收治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合并曲霉菌感染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真菌球型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术前CT检查判断为真菌球型鼻窦炎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术前CT检查、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鼻窦CT平扫并重建,均行内镜鼻窦手术,术中观察鼻窦内黏膜肿胀、分泌物等情况,并与术前鼻窦CT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上颌窦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症状和CT表现,探讨CT扫描在诊断上颌窦肿瘤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上颌窦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经CT扫描、鼻内镜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临床特征表现为鼻塞98%,鼻分泌物增多72%,鼻出血65%,面部疼痛25%。CT示恶性肿瘤窦壁骨质呈溶骨性或筛孔样骨破坏,窦腔内均见软组织肿块,窦腔轮廓消失,软组织肿块突出腔外;良性肿瘤CT示肿块边界清楚,周围组织受压,呈膨胀性生长,未见明显的骨质破坏。结论上颌窦肿瘤缺乏临床特异性,而CT可以较好的显示病变程度、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可帮助定性,对制定手术方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有涕中带血、头痛、面部麻木、视力改变等。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术后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51例中囊肿27例,真菌感染13例,息肉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出血坏死性息肉1例,血管瘤1例。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治愈率96.1%,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囊肿、真菌性上颌窦炎多见;CT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Conclusions. We have reported a non-neoplastic, heterogeneous, hemorrhagic lesion of the maxillary sinus characterized by a mixture of dilated vessels, hemorrhage and fibrin exudation. This lesion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hemangioma and hematoma. We propose the name “hematoma-like mass of the maxillary sinus” for this disease, based on its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neoplastic, heterogeneous, hemorrhagic lesion of the maxillary sinus associated with mucosal swelling and bone destruc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six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for masses and met the following criteria: (i) CT demonstrated an expanding unilateral maxillary lesion, with thinning or destruction of the surrounding bony tissue; (ii) MRI demonstrated a heterogeneous mass; (iii) macroscopically, a mass with a hemorrhagic and heterogeneous appearance was observed; and (iv) histologically, a non-neoplastic tissue with mucosal hemorrhage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is disease, such as a mass expanding from the maxillary sinus with bone destruction, resembled those of maxillary carcinoma. However, CT and MRI provided 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differentiate this condition from malignancy. Resection was straightforward due to a firm capsule. Characteristic histological findings were a mixture of dilated vessels, hemorrhage and fibrin exudation.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鼻泪管前径路和后径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径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鼻泪管前径路和鼻泪管后径路的多种方式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139例,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4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3例、上颌窦囊肿28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骨瘤2例.所有病例术前行CT检查,可疑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同步行MRI检查.鼻泪管前方径路采取3种方式:梨状孔入路、泪前隐窝入路(包括解剖鼻泪管和不解剖鼻泪管2种方式)、梨状孔鼻泪管人路,共治疗97例;鼻泪管后方径路也采取3种方式:下鼻甲翻转、双蒂下鼻甲、单蒂下鼻甲,共治疗42例.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在鼻内镜下经鼻彻底清除病变,保护了鼻泪管,保留了下鼻甲,无一例发生鼻泪管损伤和下鼻甲坏死.术后鼻塞、头痛、闷胀不适、异味、牙疼和麻木感等症状逐步消失.9例感觉鼻腔干燥,经鼻腔冲洗等处理后1个月左右逐渐消失.随访6 ~79个月,骨瘤和出血坏死性息肉未见复发.所有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术中均可见窦腔黏膜明显水肿、增厚,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消失,无一例复发.2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10个月和18个月在上颌窦其他部位再发,但囊肿小且无临床症状未作处理.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有3例复发,1例术后17个月上颌窦口上方局限性肿物突出,病理示乳头状瘤复发,门诊予以清理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15个月前筛处复发,行筛窦广泛切除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1例术后26个月上颌窦后外侧壁局部复发,二次行蒂在前方单蒂下鼻甲方式手术,术后1年再次复发,行鼻内镜下Denker手术,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征象.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上颌窦创面上皮、瘢痕覆盖,下鼻甲形态良好,下鼻道开窗者较术中明显瘢痕变小,且引流通畅无闭锁.结论鼻内镜下鼻泪管前、后径路上颌窦手术可以减小创伤,充分暴露窦腔视野,并为术后内镜复查和复发后的处理提供了视窗;保留下鼻甲避免了鼻腔外侧壁去除过多而导致的术后干燥、结痂、头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3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37例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病的临床资料.本病单发于一侧上颌窦,以鼻涕带血、鼻塞为主要症状,鼻窦CT多示有窦腔内钙化影,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结果治疗以经鼻内镜手术为主,全部治愈,随访6月~2年无复发.其中经尖牙窝入路22例,经中鼻道入路15例.结论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病应根据鼻窦CT所示病灶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上颌窦异位脑膜瘤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上颌窦异位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4例儿童上颌窦异位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4例患儿表现为进行性鼻塞,其中1例伴有眼球突出,临床检查4例于鼻腔外侧壁可见类球状新生物,黏膜光滑,质硬。CT检查显示,上颌窦鼻腔新生物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周围可见骨质吸收。治疗均于全身麻醉下手术切除,3例采用面中翻揭术,1例采用鼻侧切开术,随访4~6年无复发。结论:CT对上颌窦异位脑膜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儿童上颌窦异位脑膜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别为92.9%和80.4%(随访6个月时)。回顾性观察51例施CaldwelLuc术的患者,下鼻道造口的术后开放率仅为40.6%。分析38张单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鼻窦CT片,测量对照侧与病变侧的上颌窦口膜样部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差异无显著性。病变侧上颌窦口周围的中鼻甲气化、增生及钩突偏曲、筛泡骨性增生等解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耳鼻咽喉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并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报告1例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复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结果CT扫描示窦腔可见低密度肿块影且突入眼眶,邻近窦壁明显受压、变薄,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MRI示类圆形稍高/等T2、T1信号肿块影,边界不清。病理示瘤组织主要由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及大量炎性细胞组成。免疫组化中SMA、VIM等呈阳性,CK呈阴性。术后随访9个月,复查CT示左上颌窦窦腔未见明显新生物,呈术后改变。结论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非常罕见的,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根治性手术切除仍为目前首选治疗方法,对于体积过大的血供占位病变,术前可辅助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