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造成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可能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SS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目标性监测545例颅脑手术患者,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结果 545例患者中32例发生SSI,感染率为5.87%;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4 h、术中失血量≥300 ml、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及全部住院天数延长是SSI发生的高危因素(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SSI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256、95%CI:0.090~0.726),全部住院天数延长是独立的危险性因素(OR=6.601、95%CI:1.136~38.350)。结论颅脑手术患者SSI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工作中需积极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探讨其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发生症状性VTE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未发生血栓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病变肢体及手术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评分(OR=8.224,95%CI=1.016~66.581)以及手术时间(OR=1.021,95%CI=1.004~1.038)可能是静脉曲张术后并发VTE的危险因素。结论 Caprini评分高以及手术时间长是静脉曲张术后并发VTE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对存在这两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以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许多专家对其危险因素特别是对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诸如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危险因素能够增加VTE发生的几率。但是,对于麻醉方式、输血、骨水泥、止血带以及止血药物的应用等因素能否增加术后VTE的发生几率却存在分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与骨科大手术相关VTE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后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导致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能导致院内肺炎的18种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吸烟史等10项与术后肺炎的发生有关,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并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OR=17.01),麻醉方式(OR=16.45),切口长度*(OR=2.25),手术持续时间(OR=0.90),术前0.5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OR=0.38)及机械通气(OR=0.38)是术后院内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患者并存慢阻肺,术前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切口和手术持续时间太长,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全麻方式,是术后发生院内肺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何国军  王刚 《浙江创伤外科》2024,(3):401-404+408
目的 分析颅内出血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颅内出血后发生VTE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颅内出血后未发生VTE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及检查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TE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ROC曲线效能分析,最终建立预警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D-二聚体、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颅内出血后发生VTE与脱水剂使用、卧床时间、骨盆或下肢骨折、肌力大小、中心静脉置管、下肢肌张力增高、手术及心脑血管病史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17,95%CI:1.234~23.775)、D-二聚体(OR=10.402,95%CI:2.081~52.001)、肌力≤3级(OR=5.426,95%CI:1.314~24.083)、骨盆或下肢骨折(OR=6.901,95%CI:1.090~43.672)、中心静脉置管(OR=4.489,95%CI:1.024~20.554)、心脑血管病史(OR=5.16...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骨科手术患者1 516例,记录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采用自设的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9.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感知能力(OR=3.970)、术前活动能力(OR=2.315)、压力性损伤病史(OR=41.230)、手术时长(OR=62.846)、使用骨科医疗器具(OR=28.586)、手术体位(俯卧/牵引位/半坐卧位/半截石位)(OR=6.059)、术中体温降低(OR=5.973)、敲击(OR=2.128)、牵引(OR=1.777)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涉及自身和手术多种危险因素,应通过全面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外科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普外科围手术期并发VTE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具有相同术式、相同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术后未发生VTE的84例(1:2)配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栓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在手术持续时间(χ~2=5.046、P=0.025)、手术术式(χ~2=4.645、P=0.031)、围手术期止血药物(χ~2=7.000、P=0.008)、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措施(χ~2=8.124、P=0.044)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中失血量、术中有无输血、长期激素类药物应用、既往血栓性疾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OR=0.030,95%CI:0.003~0.271)、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措施(OR=0.072,95%CI:0.009~0.591)是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尤其是那些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围手术期接受止血药物治疗、手术需开腹且时间可能较长的病人,应该提高警惕,术后采取积极的多种联合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骨科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 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预防VTE已经成为临床共识。全球的VTE预防指南在抗凝药物的推荐上各有侧重, 比较一致的推荐是首选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 其次是普通肝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阿司匹林及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DOACs)。其中阿司匹林是一种价格便宜、并发症少且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在预防心肌梗死、卒中和某些特殊癌症方面疗效明确, 早期也被应用于骨科术后VTE预防。北美地区较多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对预防VTE有效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但欧亚地区则较少使用阿司匹林预防VTE。阿司匹林在VTE预防中的作用和效果存在较大争议, 早期与近期的研究结论相反, 指南推荐也互相矛盾。故本文将围绕阿司匹林对骨科手术后VTE预防的临床证据与指南推荐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VTE的32例患者作为VTE组,并根据VTE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采用倾向匹配法按1:2的比例将术后未发生VTE的64例患者作为NVTE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并采用Logistic概率法建立危险预警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危险因素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TE组患者的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围手术期输注红细胞的比例均高于NVTE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于NVTE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小板计数偏高、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术后D-二聚体水平较高、围手术期输注红细胞均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小板计数≥270.51×109/L、术后卧床时间≥23.56 h、术后第1天D-二聚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患者术后8~12 h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 ml(4100 U),以后每日注射1次,直至下床活动为止.对照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性疾病(VTE)及术后出血等情况,并对VTE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影响术后VTE形成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VTE发生率分别为2.0% (1/50)和14.3% (1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5,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0% (3/50)和2.9%(2/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9,P>0.05).下肢静脉曲张、既往心肺疾患及用药史、肥胖和年龄> 65岁是导致直肠癌术后易患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3,2.5,1.4,2.1,P<0.05).随着危险因素的不断累加,VTE患病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 直肠癌手术伴发易患VTE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VTE安全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关节镜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的预防尚无指南及专家共识可遵循,本研究旨在回顾性研究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VTE的发病情况,并对其术后VTE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讨论分析。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我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共收治慢性退行性及低能量创伤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0例,男性270例,女性130例,年龄(38±15.2)岁。手术均为择期常规手术,手术时间(55±21)min。术后常规应用VTE物理预防措施,不采用抗凝药物预防。术后6周内,根据患者随访时的临床症状、体征决定进一步行血管超声及肺动脉造影检查,分别了解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发病率,并对发生VTE患者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术后6周内出现症状性DVT 4例,发生率为1%;其中近心端DVT 1例,远心端DVT 3例;无症状性PE发生。在VTE风险因素中,年龄60岁、手术时间60min可能增加VTE发生的风险。结论常规慢性退行性及低能量创伤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性DVT发生率很低,且主要发生于远心端,不建议对所有关节镜手术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抗凝措施。但是,需对膝关节镜手术围术期患者VTE风险因素进行个性化评估、筛查,对存在高风险患者可采取更加积极的抗凝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2021年1—6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无VTE患者127例, 其中男72例, 女55例, 年龄18~88(62.2±14.0)岁。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23例和非VTE组104例, 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因、基础疾病、治疗方式、血液指标等因素, 总结整形外科围手术期发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手术时长是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χ2/t=17.77、8.24、5.22、25.55、2.82, 均P<0.05)。体重指数≥24 kg/m2、全身麻醉、制动天数缩短是整形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发生VTE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8.908、13.197、0.042, 均P<0.05)。结论体重指数≥24 kg/m2、全身麻醉是整形外科围手术期发生VTE的危险因素, 制动天数缩短可作为保护因素。临床应对整形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VTE的发生进行充分评估, 早期给予个体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因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及手术适应证,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620人(738膝),其中55人(55膝)发生了术后切口并发症,分别采用两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病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临床因素,从中寻找导致TKA术后切口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结果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约7.45%,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身体质量指数(BMI)过高、既往吸烟病史及术后使用抗凝药均是TKA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1.199、3.119、2.684(P<0.05)。 结论BMI值过高、既往吸烟史及术后使用抗凝药均是TKA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术后应密切观察这些患者的切口情况。对于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应注意评估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出血及发生切口并发症的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采用自行设制的3S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对2 913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对存在术中压疮高危因素的362例(12.43%)患者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及针对性防护干预。结果 362例患者中发生术中压疮40例(1.37%),术后72h发生压疮3例(0.10%);较长空腹时间及受压局部皮肤状况不佳是术中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2.770、3.194,均P0.01)。结论应用3S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对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和实施针对性防护,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对空腹时间较长及受压部位皮肤状况不佳者需进一步改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警策略,以降低术后VTE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调阅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临床诊断匹配为前列腺癌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从中筛选出术后并发VTE患者并分析其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并发VTE与BMI、吸烟、高血压、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和麻醉方式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BMI≥24.0 kg/m^2、高血压、全麻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24.0 kg/m^2、高血压、全麻以及术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提高对术后VTE危险因素的认识并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危险因素,并验证和改良Caprini模型对VTE发生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17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根据术后1月内是否发生VTE而分为VTE组和非VTE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依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 AUC)比较改良Caprini模型对VTE发生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共37例(31.6%)患者发生血栓,以肌间血栓为主;术后发生VTE会显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VTE组vs.非VTE组,21.54±2.18天vs. 11.03±0.63天,P<0.001)。术后第1天D-二聚体>3 000μg/L(OR=3.456,P=0.025)、总胆红素>52μmol/L(本中心正常上限的2倍)(OR=4.605,P=0.017)、卧床时间>48 h (OR=7.58...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 年6 月—2021年12 月在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46 例胰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组织因子等)、手术的相关信息(血管重建方式、手术时长、出血量等)、肿瘤病理资料(肿瘤类型、分化程度等)。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作者术后是否新发VTE 组(41 例)和非VTE 组(30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胰腺癌患者术后新发VTE 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胰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共41 例发生VTE,发生率为11.8% ;余305 例为无VTE 组。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组织因子,术前、术后第1 天、第3 天D- 二聚体水平及血管重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TE 组手术时长大于无VT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胰腺导管腺癌,其中,中、高分化217 例,低分化129 例,两组的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组织因子升高、D- 二聚体(术后第1 天)升高、进行同种异体血管置换是胰腺癌术后发生VTE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 < 0.05)。结论:胰腺癌术后VTE 发生率较高,高龄、组织因子升高、D- 二聚体(术后第1 天)升高及进行同种异体血管置换是胰腺癌术后发生VTE 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高的淋巴细胞计数往往意味着更低的VTE 发生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早期(术中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其防范提供预警。方法:回顾2000年7月—2014年8月施行的16 032例行LC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引起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可疑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筛选与多因素分析确认。结果:16 03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7±21.3)岁;男女比例为1:1.87,其中择期手术14 101例(88.0%),急诊手术1 931例(12.0%);发生早期并发症1 420例(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胆囊炎症情况、肥胖、上腹部手术史、急诊手术、手术持续时间、术者施行LC例数可能是影响LC术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0.012,P=0.002)、胆囊急性炎症(OR=2.510,P=0.010)、BMI≥25 kg/m2(OR=3.105,P=0.023)、合并上腹部手术史(OR=7.882,P=0.030)和手术持续时间≥60 min(OR=8.634,P=0.001)是引起LC术早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男性、胆囊急性炎症、肥胖、上腹部手术史和长时间手术是LC术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有这些因素的患者,术前及术后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为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5-06-2017-06于我院行脊柱手术的280例老年胸椎、颈椎、腰椎手术患者。将发生谵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以及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患者术后发生谵妄30例,发生率10.71%,谵妄出现平均时间(1.24±0.15)d;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苏醒时间、术前焦虑、手术部位、术中低血压、术前睡眠障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3.214,%95CI:1.121~7.675)、手术时间150 min(OR=2.612,%95CI:1.721~9.623)、术前焦虑(OR=2.334,%95CI:1.021~10.421、术中低氧血症(OR=2.113,%95CI:1.733~7.316)、苏醒时间60 min(OR=3.043,%95CI:1.421~11.232)是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年龄70岁、手术时间150 min、术前有焦虑、术中出现低氧血症、苏醒时间60 min均会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治疗的2 591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 265例,女1 326例;年龄25~82(51.5±15.6)岁。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未感染组(n=2 573),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术前1个月内是否进行局部封闭、手术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有内固定置入等,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 59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0.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内固定置入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4.227)、年龄≥65岁(OR=34.313)、手术时间≥2h(OR=15.616)、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