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20-2122
通过分析脑梗塞的风险因素,以血脉改变作为切入点。用血脉理论探索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为早期临床干预血脉危险因素来防止脑梗塞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早期缺血性中风的基础是血脉病变,血脉不和引发风、火、痰、瘀诸邪,进而痰瘀阻塞脑窍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所以治疗上应和血通脉论治早期缺血性中风。文章提出"血脉病"是早期脑梗塞危险因素。痰瘀互结、脑脉闭塞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和利血脉是预防与治疗脑梗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论述中风与脑、肝关系等,从而提出中风的发病脏腑与脑、肝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仅以脑脉瘀阻或络破血溢等不能全面概括中风病机。中风是一大病,当其出现偏瘫时,其病机以肝风内动为主,当其出现昏迷,痴呆等症时,则以脑神失为主。  相似文献   

3.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脑为奇恒之府,充养脑髓,脑得心血则功能正常,调节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心脑疾病常同时发展。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也伴随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是气虚为本,气虚所致瘀痰为标实,日久入络发展演变的终末阶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血脉的病因广泛,但其病机主要是血脉凝塞不通,气血为之闭阻。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动脉粥样硬化累及脑动脉就会出现中风的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疾病的共同“证”,也就是常讲异病同治,为心脑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浅议中风偏瘫病位在脑病机在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华 《陕西中医》2001,22(8):477-479
通过论述中风与脑、肝关系等 ,从而提出中风的发病脏腑与脑、肝关系最为密切。仅以脑脉瘀阻或络破血溢等不能概况中风病机。当其出现偏瘫时 ,其病机以肝风内动为主 ;当其出现昏迷、痴呆等症时 ,则以脑神失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1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窍闭阻的病机中风病病机认识过程经历了由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金元以后的"内风"立论,再到现阶段的"气"、"瘀"、"毒"等病理因素致中风三个时期。但中风病基本病机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中风的病机复杂,而气血逆乱,脑窍痹阻是病机关键。张根明[1]认为,正气内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上犯脑窍,脑脉闭阻,神机失用,发为神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新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 从中风病定义看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中风病定义将中风发病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即正气内虚 ;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脑脉闭阻。其中正气内虚为病之根本 ,是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基础 ,也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的前提。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是中风发病之枢 ,此  相似文献   

7.
心风包括外风和内风,外风总归为正虚邪中,内风由心脏阴阳失调,心气不定,变化而成。心风导致心、血脉结构和功能失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中风病发生的关键是血脉病变,且多伴随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烦躁等心系疾病和神志异常表现,在发病特点、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方面与心风致病密切相关。从心风认识中风病的发生发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异病同治及治未病等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医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同时应进一步挖掘中医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故立足中医理论,继承和挖掘中医对血和脉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血脉并病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理,认为痰瘀互结,脑脉闭塞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调和血脉是论治缺血性中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王清海教授确立"脉胀病"作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断概念更为合理,其病位在血、脉和心,涉及气血脾肝肾等,心主血脉异常是主要病机,从心血脉论治,"通"为治则,调畅气血、疏通血脉为治法。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以临证为契机,基于《黄帝内经》“心部于表”理论,探析“心”与银屑病的关系。病机方面,心主神明功能失常,可致神失内守,统率失常而发病,且心神失常可贯穿整个病程;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心血不足,无力推动血运,可致血瘀而发病;心为阳脏,火邪炎上太过可致血热而发病;心阳不足,气化无力,体表失于濡润可致血燥而发病。治疗方面,心主血脉可化生心阳、滋养心神、充养皮肤,治疗总以四物汤为底方,分治以清热之凉血四物汤、祛瘀之桃红四物汤、滋阴之当归饮子,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中风在发病前既已形成瘀血阻滞、脉道不利的病理基础,并贯穿疾病全程。自脑脉破裂、血溢脉外后,出现瘀停脉外、神机失用,内风旋动、风火相煽,血行不畅、痰水形成,诸邪化毒、损伤脑髓等一系列急性期病机变化。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以精亏髓减、正虚邪藏为病机,不及时医治则有痴呆及复中风风险。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中医有"心主神志","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提示我们心与脑同中风皆有重要关联,且心在脑中风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很大影响。中医药在中风的研究治疗上独具优势,将心和脑作为整体综合思考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要治法,认为根据疾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进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脑内病灶的产生,防止神经功...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范畴,目前普遍认为其病因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调,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相关。心主血脉,与肾、肝、脾、肺在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或心与肾、肝、脾、肺的功能关系失调,均可引发PCOS性不孕症。因此,心与PCOS性不孕症的发病具有相关性,从宁心安神、交通心肾等方面论治PCOS性不孕症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慢性心衰病机认识与治疗经验。心衰是各种心病日久的常见转归,其危害严重。由于导致心衰的疾病不同,因而患者发病年龄、体质、病程与病性有明显差异。心气心阳虚损,乃至衰竭,推动无力,气化失司,以致血瘀水停,是心衰发病的共同病机。五脏俱病,病位在心;心脏受邪,体用俱损。正虚邪实互为影响,心气心阳不足,正虚不充,必然导致气滞、痰浊、瘀血、寒凝、浊滞、水停等邪气内生,邪甚伤正。因此,治疗心衰强调补虚扶正与祛邪泄浊兼顾,以益气温阳、活血通脉、行水泄浊为治疗原则。创制心衰1号方、心衰2号方、益心汤等,并随证加减,常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糖毒性、脂毒性介导"慢性低度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三联征,进而出现心、脑、肢体等大血管病变和肾、视网膜、神经等微血管病变。这一病理演变过程与中医阴火病机理论存在相通之处,元气亏虚、阴火鸱张、津血不足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病机关键,血中伏火、浊瘀酿毒、毒损络脉是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治疗原则应为甘温益气、升阳泻火、兼化瘀浊。这一理论为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又一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法运用于心血管疾病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活血化瘀法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做一简单综述.证明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弦脉为肝之主脉,亦是中风病常见脉象,因中风发病与肝关系密切,故中风脉见弦象者,可从入肝经药物着手。弦脉脉象具备5个特征:形长、体张、位定、势强、道硬。其产生机制多认为是气机不调,经脉拘急,气血收敛所致。主肝胆病、痰证、饮证、疟疾等。结合弦脉的形成机制可以推断出,急性脑血管病的脉象当以弦脉为主,而中风病各种证型均可见弦脉或其相兼脉。因此,通过脉象不仅可以指导中风病的治疗,亦可判断中风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血管栓塞导致局部脑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常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羟基红花黄色素A是活血化瘀药红花的主要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它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缓解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各种损伤,但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通过检索红花在脑卒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笔者就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包括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抗细胞凋亡、保护血脑屏障及促进突触可塑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作为神经保护药物在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发病涉及肝脾肾三脏,与胆密切相关。心主血脉,位于胸中,推动血液运行,以濡养全身;胆病及心、心病及胆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胆属木,为少阳之府,木性条达而主升发,“少阳之气,内行三焦,外行腠理,为荣卫之枢机”,心居上焦,主血脉,血凭气运,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胆气郁结实邪壅滞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心脏及胆道均由植物神经支配两者在胸脊神经有重叠交叉,故胆道疾病可通过心脏大神经纤维牵涉至心前区导致心绞痛,同时胆道疾病常伴感染可导致心脏小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的症状,还能导致心脏自律性和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临床证型有胆郁气滞、胆火灼心、痰瘀血滞、胆寒凝心。治疗应标本同治,在疏利肝胆的同时加用化湿降浊,活血化瘀之品,降低血液高粘状态及改善冠脉循环,运用胆心相通、胆心同治理论,对研究及治疗心脏疾病,丰富其理论和治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