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治疗,疗程为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疗效优于高锰酸钾熏洗。 相似文献
2.
水肿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协定方水肿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出现肛缘水肿,治疗组术后给予水肿方熏洗2次/d,每次15min.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液1500mL,每日2次坐浴,每次1 5min.观察两组在术后3、7d的肛缘水肿消退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3、7d时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水肿方熏洗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消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术后首次排便后分别予中药方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1000 m L熏洗肛门,观察肛缘水肿及疼痛情况。结果:显效35例;有效4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减轻肛门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5.
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水肿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外痔切除。由于术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血管壁渗透性增高,水分在组织间隙中潴留过多所致。术后创口周围水肿,采用中药熏洗,无痛苦、收效快。 相似文献
6.
鲍新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1):34-3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手术后出现的肛缘水肿症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接受痔疮手术治疗后出现肛缘水肿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微波理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微波理疗与中药熏洗联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痔疮手术后肛缘水肿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肛缘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熏洗方式对接受痔疮手术治疗后出现肛缘水肿症状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苦参燥湿散熏洗坐浴配合四黄水蜜膏外敷,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10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熏洗散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熏洗散自拟熏洗治疗,对照组用温开水熏洗坐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熏洗散治疗痔术后水肿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痔疮术后肛缘水肿中西医治疗疗效。方法:将120例痔疮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和高锰酸钾(PP)溶液两种方法熏洗,观察患者肛缘水肿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3%,对照组有效率51.7%,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痔疮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明显减轻局部水肿状况,促进伤口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4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 12 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 )、西药组、针刺组各 4 3例 ,治疗 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西药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3%、88.4 %、83.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和针刺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中药液冲洗结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肛瘘拖线术后伤口愈合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行肛瘘拖线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液冲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术后2周创面面积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液冲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肛瘘拖线术后可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现代文献以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至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的文献研究数据库,对所用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2篇,涉及药物95味,使用频次1 050次,以收涩药、补阳药、补气药为主,累积频率62.2%;药性以温、平、微温为主,累积频率90.7%,温热类药物累积频率为55.9%;药味以甘、辛、酸涩为主,累积频率79.4%;归经以肾、脾为主,累积频率45.8%。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当从虚寒论治,治疗大法以温肾健脾、固涩止遗为主,以温热类、甘辛酸涩类药物为主,选用归经以肾、脾为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给予肛裂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按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参照组给予综合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观察7 d,对比护理前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7d后创面渗液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防治痔术后并发症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使用中医药方剂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文献,将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结果 筛选出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161首,使用中药123味,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的药物有苦参、黄柏、五倍子、芒硝、大黄、蒲公英、冰片、金银花、马齿苋、红花等;高频药物组合包含黄柏-苦参、苦参-五倍子、芒硝-苦参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个新方,功效各有侧重。结论 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熏洗处方用药主要以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文献中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分期用药规律,探讨其作用机制的关键点。方法:检索1980—2016年有关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5篇,涉及中药143味,应用频数共计3 609次。总结分期治疗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补肾"贯穿治疗始终。结论: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分期治则治法为经后期益精养血,经间期活血化瘀、调畅血脉,经前期温肾助阳,月经期活血祛瘀生新。结合天癸相关理论,提出调肾中之天癸是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医治疗石淋复方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自有记录以来至2020年11月10日期间收录的中医复方治疗石淋的临床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治法、处方,统计治法频数,以及复方使用药物的频数、功效分布,并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究高频药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247篇,处方247首。①247首处方共使用209味中药。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有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牛膝、石苇、车前子、滑石等。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功效类别主要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为主,其次为补虚、理气、攻下。鸡内金、威灵仙、琥珀可作为对证专药。②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以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三药间的两两组合或三者共用最为普遍,其次为金钱草分别与牛膝、石苇、车前子的配伍。③高频药聚类分析可将药物聚为4类。④247首处方共使用31类治法,使用频数较高的治法为清热利湿、化瘀利水、补益肾气。结论 ①利水渗湿是石淋的核心治法;②活血化瘀是石淋的重要治法;③补益是石淋的潜在治法;④石淋用药具有专科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本文借助文本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归纳减重文献中的用药证治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中检索中药减重文献,从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方面对文献中所用中药进行分类并统计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及构成比,运用卡方检验、因子分析归纳整理减重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药物性味,组方药物药性偏向寒温性质,药味多属辛、甘、淡味;药物归经多归于脾、肝、胃和肺经;药物功效以补虚、解表、活血、理气、利水渗湿、清热为主;常用的药物配伍为:草决明、荷叶、山楂、丹参、虎杖、首乌;茵陈、淫羊藿、防己、川芎;陈皮、半夏、茯苓;车前子、大腹皮、夏枯草;芍药、当归、黄芩、川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枳实、厚朴;柴胡、枸杞、大枣;山药、薏苡仁;黄芪、葛根、黄精。结论:临床治疗肥胖组方用药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肝、脾、胃、肺经入手,多选用甘、苦、辛味的中药,寒温兼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