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5-03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前1 d、术后3 d、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活动能力评分评价腰部功能障碍情况,采用矢状面指数(SI)评价伤椎椎体高度矫正情况。结果本组120例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病椎塌陷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术后3 d VAS评分(t=-25.912,P0.001)、活动能力评分(t=-3.623,P0.001)、SI(t=12.251,P0.001)较术前1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t=-30.968,P0.001)、活动能力评分(t=-3.961,P0.001)、SI(t=12.238,P0.001)较术前1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密固达(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5-01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0例,观察组30例术后静脉滴注密固达,对照组30例术后未静脉滴注密固达。比较2组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后6、12个月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结果观察组获得(19.46±2.33)个月随访,对照组获得(19.36±2.51)个月随访。2组术后1、6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骨密度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联合密固达静脉滴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很好地缓解患者腰背痛,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采用PKP治疗的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6个月。术后3 d所有患者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及术后3 d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3,P0.001);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8,P=0.067)。结论 PKP不仅早期即可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恢复伤椎高度,而且长期随访观察到PKP也可进一步患解疼痛,较好地维持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4.
王佳  周耀  竺智雄  李伟  杨方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0):872-875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PVP和PKP技术共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7例(107椎)。其中45例(56椎)采用PVP治疗,男20例(24椎),女25例(32椎),年龄57~89岁,平均73.8岁;42例(51椎)采用PKP治疗,男18例(23椎),女24例(28椎),年龄56~90岁,平均72.7岁。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椎体高度变化,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 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时间13~27个月,平均18.2个月。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高度增加PKP组优于PVP组,末次随访时PKP组椎体高度丢失量较PVP组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骨水泥渗漏率17.6%,PVP组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同样满意的止痛效果;PKP恢复椎体高度优于PVP,远期高度也容易丢失;骨水泥渗漏发生率PKP组低于PVP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双侧椎弓根注入小剂量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1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新鲜单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双侧注入小剂量骨水泥,其中男46例,女86例;平均年龄(65.1±6.9)岁。骨折时间平均(6.2±4.6)d,骨折椎体分布:T92个、T1010个、T1120个、T1237个,L135个,L213个,L311个、L44个。术中透视下两侧分别注入1.5~3.0m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每个椎体平均(3.2±1.1)mL,术后72h及3个月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恢复值、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改善率、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患者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的变化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132个椎体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成功,骨水泥在椎体内左右对称分布,所有患者均无临床并发症。VAS评分、日常活动功能BI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功能改善,椎体高度恢复。随访3个月,无邻椎骨折。结论经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改善了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腰背痛和残障程度,且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相邻节段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总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VP组和PKP组,各2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Cobb角和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手术时间PVP组少于PKP组,骨水泥注入量及Cobb角恢复程度PKP组多(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骨水泥渗漏率PKP组低于PV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迅速稳定椎体骨折,缓解疼痛。PVP较PKP手术时间短、骨水泥用量少,而PKP恢复椎体Cobb角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2):1078-1082
[目的]探讨PKP治疗转移瘤性压缩骨折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转移瘤性压缩骨折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共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结果]A组术后7 d、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63±0.92)分、(3.45±0.86)分;B组术后7 d、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1.95±0.82)分、(1.73±0.81)分,B组患者比A组VAS评分降低更快,B组患者疼痛明显减小,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7 d JOA评分为(42.53±2.64)分,B组为(62.34±6.78)分;A组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44.21±3.29)分,B组为(68.23±7.46)分,可见在JOA评分上,B组比A组患者升高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分别为(31.11±7.82)分与(32.34±7.95)分,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之后,A组患者术后7 d的SF-36评分为(43.57±7.42)分,B组为(62.34±6.78)分,B组生活质量提高速度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和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能有效改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SF-36评分,但相对于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VAS评分降低更快,JOA评分升高更显著,SF-36评分升高也更明显,总体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9—2019-10采用改良单侧PKP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结果 9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13.7个月。手术时间19~55 min,平均28.3 min。98例骨水泥均分布满意,7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邻近椎体骨折。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较术前降低,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时间较短,骨水泥渗漏率较低,骨水泥分布情况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11诊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1例采用PKP治疗(PKP组),41例采用PVP治疗(P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2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PKP组骨水泥注入量较PVP组多,骨水泥渗漏数较PVP组少,手术时间较PV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伤椎前缘高度较PVP组大,伤椎Cobb角较PVP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与PKP治疗均能显著减轻疼痛并促进术后快速康复,PKP在恢复伤椎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的效果优于PVP,且能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成PKP组和PVP组,两组各49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VAS评分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水平变化,评价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8~12.7个月。PK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显著长(多)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IGF水平及骨生化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PKP组血清IGF水平及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PVP组(P0.05)。术后B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骨水泥渗漏、感染、再骨折、一过性发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VP组(P0.05)。结论 PKP和PVP都可以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且能获得满意疗效。PKP术后更可以促进血清IGF水平升高,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自2009-06—2014-12采用PKP治疗OVCF 46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4.7个月。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未出现临床症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平均(47.2±11.6)%恢复到术后的(72.5±15.4)%;VAS评分术前为(8.5±1.3)分,术后为(2.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为(70.4±11.3)%,与术后2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符合微创概念及老年人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于新鲜和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新鲜骨折27例,陈旧骨折15例。两组均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缓解、Cobb角度差值、椎体高度改变率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疼痛缓解方面,术后6~48 h新鲜组缓解人数25例(占92.6%),陈旧组缓解人数14例(占93.3%)。两组术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2周与术后12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体高度改变率及Cobb角差值变化方面,新鲜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改变率和椎体中缘改变率及Cobb角差值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陈旧组相比变化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其在止痛方面,对于新鲜和陈旧骨折均有良好疗效。但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方面,新鲜骨折疗效明显好于陈旧骨折。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建议尽可能在新鲜期给予PKP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于骨质疏松性老年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坚持服用药物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小于1年),B组(1-3年),C组(大于3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的VSA评分、ODI指数、Cobb角变化、椎体丢失高度、骨密度及再发骨折例数。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C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B组的改善程度优于A组。结论 PKP是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手段,长期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全身骨痛情况,增加骨密度,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8-06采用PVP与PKP治疗的2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 PKP术后疼痛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与MRI骨髓水肿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及术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根据术前MRI骨髓水肿的程度和范围将其分为3组,A组:部分骨髓水肿,B组:完全骨髓水肿,C组:无骨髓水肿,比较3组术前、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间术前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疼痛缓解明显,A组比B组疼痛缓解程度大,表明骨髓水肿程度及范围越大,PKP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越大.[结论]PKP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MRI信号特点对于OVCF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骨髓水肿比无骨髓水肿治疗效果好,水肿范围越大,PKP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2-07—2013-07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0例,其中采用PKP治疗80例(PKP组),采用PVP治疗70例(PVP组)。结果 15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6.3个月。PK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3,P=0.009)。PKP组术后1周、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以及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1周、1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有效减轻椎体压缩程度及对神经的压迫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PV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对114例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采用PKP术治疗,根据骨折至手术时间分为<7 d组55例,7~14 d组35例,15~28 d组24例。比较三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水泥使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 d组骨水泥渗漏率为5.71%,显著低于<7 d组的14.55%以及15~28 d组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24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三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而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后3 d,<7 d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7~14 d组和15~28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疼痛症状,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无邻椎骨折或伤椎再骨折发生。影像测量方面,三组患者术后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而伤椎前缘高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术后24个月,15~28 d组Cobb角大于<7 d组和7~14 d组,而伤椎前缘高度比(RAH)显著低于<7 d组和7~14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治疗老年OVCF能获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但骨折至手术时间<7 d疼痛改善效果更佳,手术时间7~14 d骨水泥渗漏率最低,手术时间15~28 d容易出现远期矫正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阿伦膦酸钠维D3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10—2018-10采用PKP治疗的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48例PKP术后单存口服钙剂治疗(对照组),42例PKP术后口服钙剂联合使用阿伦膦酸钠维D3片治疗(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3 d、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2组术后6个月密度T值。结果9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与药物治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9个月。术后3 d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骨密度T值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联合阿伦膦酸钠维D3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骨密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可行性和疗效以及骨水泥渗漏、再骨折原因。方法应用PKP治疗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结果本组获随访6~24个月,术后VAS评分和ODI明显改善,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明显增加,后凸畸形Cobb角显著变小,术后3 d、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能有效控制骨水泥渗漏及再骨折的发生,是治疗OVCF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