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Bcl-2 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结合髓芯减压法对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使用共计40只家兔复制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其中成功的模型家兔共28 只。随机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6 只,不作任何处理;髓芯减压组6 只,单纯减压;BMSCs 治疗组8 只,在减压同时植入BMSCs;Bcl-2 治疗组8 只,在减压同时植入Bcl-2 基因转染的BMSCs。植入后分别在第8、12 周各取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及骨细胞凋亡检测,观察骨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复制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培养出BMSCs后进行传代;Bcl -2 基因转染成功;治疗12 周后,Bcl-2 治疗组动物的一般情况改善,组织切片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Bcl-2 治疗组的空骨陷窝和骨细胞凋亡数量与其他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髓芯减压将Bcl-2 基因修饰的BMSCs 移植到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体内,具有较好的成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回医烙灸疗法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回医烙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针刺间盘方法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回医烙灸组在造模4周后,在腰椎局部行回医烙灸疗法,每周2次,每次20 min,干预6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4组动物干预8周后处死取材,软骨细胞凋亡用TUNEL法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回医烙灸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回医烙灸组和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回医烙灸组间盘软骨组织Bax和Caspase-3的阳性细胞平均数低于模型组(P0.05),软骨组织Bcl-2的阳性细胞平均数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可以减少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可以调节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回医烙灸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家兔血流变、血脂及骨形态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回医烙灸治疗SANF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回医烙灸组,每组8只。使用糖皮质激素复制SANFH模型,回医烙灸组烙灸家兔肾俞穴和髋关节局部,空白组和模型组均不予任何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血流变(包括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及骨形态学的观测和比较。结果模型组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TG、TC、空骨陷窝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回医烙灸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黏度、血脂,降低股骨头内空骨陷窝率,从而对早期SANFH产生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回医烙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Bcl-2(B-cell lymphomas,B淋巴细胞-2蛋白)和Bax(Bcl-2 AssociatedXprotein,B淋巴细胞-2的相关X蛋白)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回医烙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Hulth造模方法制备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回医烙灸组在造模4周后,在膝关节局部行回医烙灸疗法,1次20 min/次,治疗4周.正常对照组和骨关节炎模型组不予干预.3组动物8周后处死,进行标本的大体形态学和光镜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回医烙灸组关节软骨的组织学评分、软骨细胞Bax的表达灰度低于模型组(P<0.05),软骨细胞Bcl-2的表达灰度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可以调节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平衡,从而延缓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实验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只。治疗组:激素注射造模成功后,普伐他汀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激素注射造模后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兔股骨头组织学变化和血清、股骨头坏死区脂联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毛细血管数、管径及骨陷窝空缺百分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及股骨头坏死部分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可有效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上调脂联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青紫兰家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龙)、氧化苦参碱10、20、30 mg·kg-1三个剂量组,经不同剂量氧化苦参碱预处理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诱导发生股骨头坏死.通过股骨头的病理改变来评价氧化苦参碱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保护作用.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股骨头组织中VEGF的表达来讨论其可能机制.结果 中、高剂量氧化苦参碱预处理组的家兔股骨头组织中未观察到明显的缺血坏死改变,且同时伴有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变有保护作用.可上调组织中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实验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只.治疗组:激素注射造模成功后,普伐他汀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激素注射造模后予蒸馏水灌胃处理;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处理.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兔股骨头组织学变化和血清、股骨头坏死区脂联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毛细血管数、管径及骨陷窝空缺百分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及股骨头坏死部分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可有效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上调脂联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β-榄香烯对兔VX2肾癌放疗增敏作用中Caspase-3及Bcl-2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佘军军  王子明  车向明  种铁  王亚利 《医学争鸣》2006,27(24):2285-2287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兔VX2肾癌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Caspase-3与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兔VX2肾癌模型分为空白组、放疗组、放疗 β-榄香烯10 mg/kg经肾动脉灌注(增敏组)3组,B超监测肿瘤体积变化. 实验结束后提取瘤体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 免疫组化法分析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0 mg/kg β-榄香烯增敏组肿瘤瘤体生长受抑制,生长延缓时间由(20.9 1.30) d增至(23.0 2.13) d(P<0.05). 透射电镜观察到不同实验组肿瘤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化法显示Caspase-3及Bcl-2蛋白在各组呈梯度表达.结论:榄香烯对兔VX2肾癌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它通过Caspase-3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Bcl-2蛋白表达参与该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9.
电针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治疗组选用环跳、髀关、悬钟等穴位电针治疗.测定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了解即时效应和2周后效应.结果:针刺后局部组织血流量即时效应显著减少(P<0.01),而经过2周治疗后局部组织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电针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与调整局部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组织形态学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兔造模后分为骨复生组,马氏骨片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骨复生治疗后观测其组织形态学及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结果①激素模型组动物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骨坏死发生严重。②骨复生组动物组织形态学及内皮素含量测定显示骨坏死发生较轻。结论①激素可造成实验动物股骨头组织形态学发生变化。②骨复生可纠正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预防激素性股骨头骨细胞凋亡的可能性。方法30只兔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同期肌注生理盐水;激素组是给予糖皮质激素肌注;治疗组在给予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每日使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用末端原位标识(TUNEL)法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骨细胞凋亡和bcl-2表达情况,电镜观察股骨头组织学变化。结果电镜下激素组骨细胞核体积缩小,染色质边聚和浓密多见于对照组和治疗组;激素组凋亡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治疗组,而其Bcl-2表达则较治疗组低。结论联合应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能抑制兔激素性股骨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此病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对近十年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文献做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组织中存在大量凋亡细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的凋亡基因主要包括Bcl-2家族、p53基因、Caspase家族、Fas受体、一氧化氮等。结论:激素可以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上调p53基因、调控Caspase家族、激活一氧化氮合酶诱导骨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情况,探讨TIMP2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2只家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给予静脉注射10μg· mL-1· kg-1内毒素和肌肉注射40 mg/kg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0周后进行X线、CT等检查,比较两组家兔的股骨头标本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及TIMP2表达。结果模型组家兔的空骨陷窝率为(20.26±9.83)%,髓腔脂肪面积为(236.30±34.78)μm2,X光可见股骨头内骨小梁稀疏,断裂,密度不均匀等坏死表现,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为10.5%,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12±1.05)%、(178.80±21.82)μm2和3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的TIMP2的低表达与股骨头坏死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健康兔30只,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模型成功后,进行组织形态学、骨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 光镜下实验组较对照组骨小梁变细、稀疏,细胞核变形,骨细胞少见,空骨陷窝明显增多.实验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bcl-2阳性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p53阳性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细胞坏死和骨细胞凋亡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剂量激素抑制了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了p53蛋白的表达,bcl-2与p53共同调控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曾文容  唐毓金 《重庆医学》2013,42(9):980-982
目的探讨闭孔神经切断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骨内压、局部组织血液流变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模型组(15只)和治疗组(16只)。对照组每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采用每周皮下注射醋酸泼尼松龙的方法成功制备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4周后,治疗组行闭孔神经切断术,分别选取实验前、激素注射后4周(术前)、8周3个时间点,每组行骨内压测定并随机处死3只进行股骨头大体观察、HE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家兔实验后4、8周比对照组骨内压及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增高(P<0.05);到8周时治疗组骨内压及股骨头空骨陷窝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孔神经切断术可以降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内压,可有效地延缓或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Osteoking)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18月龄,体重2 000~2 5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恒古骨伤愈合剂组,8只/组。模型组及恒古骨伤愈合剂组采用马血清加激素的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7.
王涛 《现代医学》2011,39(5):564-565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的影响.方法:24只实验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只.治疗组:激素注射造模成功后,予以普伐他汀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激素注射造模后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兔股骨头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毛细血管数、管径及骨陷窝空缺百...  相似文献   

18.
崔操  喻爱喜  常巍  程少华  王莹  谭莹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4):214-216,F0003
目的:通过检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及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健康日本成年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模型组(36只)及对照组(12只)。模型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0 mg/kg,对照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 m l,共6周。随后将模型组随机分高压氧治疗组(12只)及对照组(12只),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呼吸常压新鲜空气。检测试验后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兔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实验2、4、6周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股骨头骨质疏松,镜下空骨陷窝数和脂肪细胞数逐渐增多,骨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高压氧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低于对照组,坏死的骨细胞有修复现象,并可见新生骨细胞。结论:大剂量激素可造成兔血流变学特性恶化,可能是兔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压氧可使恶化的血液流变学趋向好转,对股骨头坏死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将2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A组:模型组,注射马血清及醋酸泼尼松龙造模;B组:正常对照组。采用X片及CT观察股骨头形态的变化,处死动物,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动脉墨汁灌注观察。结果X片及CT结果显示:造模组两侧股骨头密度不均一,关节面模糊;墨汁灌注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血管显著减少;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骨小梁骨细胞陷窝空疏,骨细胞核固缩,部分血管栓塞,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结论马血清、激素诱导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病理变化、影像学改变符合临床典型股骨头坏死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Ghrelin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4周龄以上雄性新西兰兔3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造模组(n=26)。造模采用马血清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每组各取4只行股骨头磁共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组造模成功的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Ghrelin干预组(n=10),正常组剩余4只纳入空白组。Ghrelin干预组连续2周耳缘静脉注射Ghrelin[25μg/(kg·d)],对照组连续2周耳缘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2周后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收集标本,行股骨头组织形态学观察、RT-PCR法检测股骨头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股骨头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骨小梁广泛稀疏、大部分断裂,脂肪细胞可见融合现象;Ghrelin干预组可见骨小梁稀疏,偶见断裂;脂肪细胞较多并轻度肥大,在骨髓中所占比例多于正常组,未见融合现象。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Ghrelin干预组VEGF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同时Ghrelin干预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hrelin可促进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坏死股骨头组织微循环,进一步改善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