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测量分析颈椎各节段下终板的解剖参数,对颈椎下终板形态进行分型,为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68例非颈椎病患者C2~7共408个节段的CT资料,将DICOM格式文件导入图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中,将各节段椎体置于选定的参考平面系统中,显示目标终板的轮廓。将颈椎下终板分为三型:I型,穹隆顶点位置靠后;II型,穹隆顶点位置居中;III型,穹隆顶点位置靠前,并测量下终板矢状径、下终板穹隆高度和下终板穹隆顶点位置。[结果]总体上Ⅰ型终板占17.89%,Ⅱ型终板占45.83%,Ⅲ型终板占36.27%,Ⅰ~Ⅲ型终板穹隆顶点分别位于下终板矢状径41.06%、49.94%和61.58%的位置。除C7下终板以II型终板为主(占75%)外,C2~6下终板以II型为主(占39.71%~63.24%)。两型间各节段终板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5和C6颈椎下终板矢状径最大,C3下终板穹隆高度最大(2.26±0.36)mm,C3~7下终板穹隆高度逐渐减小,各节段下终板矢状径、穹隆高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结论]颈椎下终板矢状面形态可分为三型,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设计时可参考本研究对颈椎下终板的分型及其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国人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态,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节段之间差异的变化情况,为基于国人颈椎解剖结构设计的椎间融合器、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假体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随机筛选颈椎MRI数据404例,其中男性191例,女性213例,年龄15~72岁,平均38.4±8.8岁,通过MRI测量颈椎间盘终板凹陷深度(endplate concavity depth,ECD)和位置(endplate concavity apex,ECA),分析终板矢状面形状。将样本按照年龄分为5组:15~27岁(40例)、28~37岁(143例)、38~47岁(164例)、48~57岁(48例)、58~72岁(9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女性组;按照不同节段分为:C3/4、C4/5、C5/6、C6/7组,研究矢状面形状、ECD、ECA在年龄、性别、节段之间的统计学变化。结果:各年龄段之间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例国人ECD为1.70±0.42mm,各年龄段之间E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E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79±0.44mm、1.62±0.38mm;E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终板之间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终板呈平坦型,而上终板大多呈凹陷型;各节段之间E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ECD和ECA在各年龄段之间均无差异。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ECA在性别之间无差异,但ECD有差异,男性比女性大。ECD在各节段之间有差异,但ECA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5.
下颈椎在屈伸运动时的应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颈椎屈伸运动对其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取5具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通过施加最大载荷为2.34N.m的纯扭矩,使颈椎产生前屈和后伸运动,记示C4、C5、C6前柱,中柱和后柱的应变。结果颈椎前屈时,前柱和中柱承受压应力,后柱承受拉应力,且前柱的应力大于中柱和后柱(P<0.05);后伸时,前柱受拉应力,中柱和后柱承受压应力,且前柱的应力最大(P<0.05)。前柱的应力前屈小于后伸(P<0.01),中柱的应力在前屈和后伸时相差不大,后柱的应力前屈大于后伸(P<0.01)。对于三个椎体相比较而言,前屈和后伸时前柱的应力最大(P<0.01),而C4-6前柱的应力在屈伸时无差别。中柱的应力在前屈时C4、C5较大,与C6有差别(P=0.03),而后伸时无差别。后柱的应力在前屈时,三个椎体无差别(P=0.02)。结论下颈椎屈伸运动过程中应力的变化情况可能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出一种改良颈椎矢状面活动度(ROM)影像学测量方法,并与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纳入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的7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SM)4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29例.利用术前颈椎仰伸位与屈曲位侧位X线片,由2名脊柱外科医师分别采用传统测量法和改良测量法对颈椎ROM进行测量.分析2种测量方法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观察者间一致性,并对2种测量方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按性别、年龄、病种分层,2种方法测量的颈椎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种方法测量的颈椎ROM均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均具有高度观察者内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991)和观察者间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93),且改良方法的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高于传统方法.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87,P<0.01).对2种方法前后2次测量结果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不同测量者之间2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无论哪名测量者,不同方法之间2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方法测量颈椎ROM具有高度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改良方法能够提高颈椎ROM测量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症状成人不同曲度颈椎矢状面参数相关性。方法分析180例无症状成人颈椎DR正、侧位片影像学资料,根据Borden测量法将体检者分为前凸组(120例)和非前凸组(60例)。比较矢状面各参数:C_0~C_2 Cobb角、C_2~C_7 Cobb角、T1倾斜角(TS)、胸廓入口角(TIA)、C_2~C_7椎体矢状面垂直距离(C_2~C_7 SVA)。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颈椎矢状面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C_2~C_7 Cobb角、T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分析颈椎矢状面各参数的相关性:①前凸组:C_0~C_2 Cobb角与C2~C7Cobb角呈负相关,与C_2~C_7 SVA呈正相关; C_2~C_7Cobb角、TIA均与TS呈正相关; TIA、TS均与C_2~C_7 SVA呈负相关。②非前凸组:TIA与TS、C0~C2Cobb角与C2~C7SVA呈正相关; C_2~C_7 Cobb角与C_2~C_7 SVA呈负相关。结论无症状成人不同曲度颈椎矢状面参数相关性不同,提示不同曲度颈椎序列代偿机制可能不同,对于非前凸型成人,建议进行C_2~C_7 Cobb角、TS、TIA测量后综合评估以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常的颈椎序列对于维持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及正常运动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恢复颈椎的正常矢状序列乃是颈椎矫形手术的关键。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得临床上如何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颈椎矢状序列成为了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的关键。如何正确地选择并应用合适的颈椎矢状序列测量方法仍是临床医生在处理各类颈椎疾病患者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几种经典的及近些年新出现并被较多应用的测量颈椎矢状序列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乾坤牛国旗赵保印程嘉伟周功陈辉刘路坦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0):813-818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会导致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变,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颈椎的灵活性,仅通过某一颈椎矢状面参数测量的结果不一定具有说服力。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C2-C7 Cobb角与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以及责任椎间隙高度、椎间成角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男38例,女37例,年龄60~67岁,平均(64.2±2.1)岁。根据C2-C7 Cobb角测量数据分为两组。评价影像学结果,Jackson应力切线法测量的颈椎生理曲度、颈部倾斜、T1斜度、胸廓入口角、C2-C7矢状面垂直轴、C7斜度、责任椎间隙的活动度、高度和角度。结果:在颈椎矢状面参数中,除胸廓入口角与C2-C7 Cobb角无相关性,其他参数和C2-C7 Cobb角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1斜度与C2-C7 Cobb角的相关性最强。C4/5、C5/6、C6/7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成角与C2-C7 Cobb角显著相关。但在C3/4节段,只有椎间成角随C2-C7 Cobb角的增大而增大。结论:颈椎矢状面各参数是衡量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参考数据,颈椎椎间高度和椎间成角均影响颈椎曲度的变化。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评估颈椎正常弯曲度时,除胸廓入口角,其他颈椎矢状面参数与C2-C7 Cobb角相当;但椎间成角比椎间高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下颈椎屈伸运动节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测量下颈椎节段屈伸运动节律。方法:采用5具新鲜成人男性尸体的颈椎标本,动态X线摄片,测量各屈伸状态各节段的屈伸角度。结果:C4~5,C5~6活动范围最大,屈伸运动节律也最大,而且在半屈—中立—半伸范围内的活动度较半屈—全屈和半伸—全伸的活动度大。结论:颈椎病变动态X线摄片中,可根据各节段尤其是C4~5、C5~6节段的屈伸运动节律是否正常作为一诊断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颈椎矢状骨折为颈椎骨折的特殊类型,有关文献报道不多。复习1987~1996年间我院颈椎骨折病人CT片,发现矢状骨折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皆为男性。年龄23~56岁,平均38岁。伤因:高处坠落3例;车祸2例;塌方压伤2例。受伤时颈椎处于中立位,暴力为垂直纵向暴力。伤后均表现为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Frankle功能分级平均B级)。颈椎矢状骨折节段分布:C_52例;C_62例;C_5C_63例共10个脊椎。X线示受累椎体高度轻度变低,但一般不超过原椎体高度1/4。CT检查单纯椎体矢状骨折2例2个脊椎,其椎管矢径>10mm。椎体伴椎板骨折7例8个脊椎,除2个伤椎椎管矢径>13mm外,其余均<10mm。椎体矢状骨折伴后方椎板骨折,椎管矢径<10mm者予以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 1.2 结果 出院后随访2~5年,平均3.4年,功能恢复Frankle分级平均至C级。 2 讨论 2.1 颈椎矢状骨折的分型 颈椎矢状骨折目前尚无明确的分类。我们根据CT片伤椎椎体骨折程度、椎管骨环完整性及其矢状径变化作如下分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Ⅰ型骨折:单纯椎体矢状骨折,后方椎板完整,因椎管骨环单处骨折,故其骨环完整性尚好,骨折较稳定。另外Ⅰ型骨折椎管变形轻微,椎管矢径>10mm。Ⅱ型骨折:椎体骨折伴椎板骨折。由于椎管骨环上两处 相似文献
13.
颈椎矢状骨折7例报告金正帅1王道新1陶松年1李翔1颈椎矢状骨折为颈椎骨折特殊型,其断面位于椎体矢面。国外文献报道不多〔1~3〕,国内尚无报道。复习我院1987年~1996年间住院颈椎骨折病人的CT片,发现矢状骨折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5):425-429
生理上直立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以最小的能量消耗维持椎体间对齐,颈椎功能紊乱及颈椎终板负荷过重会出现颈椎疾病。近年来研究中衡量颈椎矢状位平衡常用的参数包括:颈椎前凸、胸1倾斜角、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脊柱-颅角、颈部斜率、胸廓入口角以及胸1倾斜角减颈椎前凸。各参数间存在相互关联:胸廓入口角近似等于颈部斜率与胸1倾斜角之和,胸1倾斜角、颈椎前凸分别与脊柱-颅角呈负相关;颈椎前凸、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分别与胸1倾斜角呈正相关。另外,有研究发现,腰椎前凸减胸椎后凸(LL-TK)是颈椎曲度(CC)的独立影响因子,二者存在如下关系:CC=10-(LL-TK)/2。通过测量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变,可以评估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预后,目前常用的影像学参数包括颈椎前凸,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及胸1倾斜角;无症状人群颈椎参数不仅与年龄、性别相关,可能还与种族相关,此外,体位变化也会对部分颈椎参数产生影响;最近的研究强调了对脊柱排列进行更全面评估的重要性,胸1指数与第2颈椎-骨盆倾斜角可以反映颈椎与脊柱整体的关系;理解胸腰椎区域和全脊柱排列对颈椎畸形的影响,以及矫形手术方案的标准化设计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颈椎矢状位骨折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颈椎损伤类型。但是,该类损伤往往导致严重神经损伤四肢瘫痪,病死率亦较高[1~3]。笔者自2002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颈椎矢状位骨折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低位颈椎骨折脱位与颈椎矢状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128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分成4组: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根性损;作,无脊髓神经损伤。测量初次X线片骨折脱位处椎管最小矢状径及相邻的未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结果:损伤节段管最小短状径:除C组与D组外,其余各组间相差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取128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分成4组: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根性损伤,无脊髓神经损伤。测量初次X线片骨折脱位处椎管最小矢状径及相邻的未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结果:损伤节段椎管最小矢状径;除C组与D组外,其余各组间相差十分显著。未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A、B组与C、D组间分别有显著、十分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定量研究表明:脊髓的损伤程度与骨折脱位部位椎管最小矢状管径有关;永久性脊髓伤的患者在损伤发生前就已存在颈椎管狭窄;颈椎骨折脱位时颈椎管较宽者比较窄者更可能幸免于脊髓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8.
《实用骨科杂志》2020,(7)
目的探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8例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C_3~C_7)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第24个月随访时C_(0~2) Cobb角、C_2椎体矢状面垂直轴线至C_7椎体后上缘的距离(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 SVA)、C_(2~7) Cobb角、T1-Slope 4项矢状面平衡影像学参数,对日本矫形外科协会颈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变化以及轴性症状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术后24个月JOA及SF-36评分分别由术前的(11.16±2.28)分、(42.76±5.63)分增加至(14.08±2.17)分、(51.25±5.82)分,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6.5±3.8)%;NDI及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15.61±5.43)分、(4.64±1.87)分降低至(11.36±7.93)分、(3.31±1.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C_(0~2)Cobb角及C_(2~7) SVA分别由术前的(11.37±5.54)°、(21.09±5.86)mm增加至(15.36±4.51)°、(25.49±11.52)mm,C_(2~7) Cobb角由术前的(13.93±8.68)°减少至(10.65±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T1-Slope则由术前的(26.84±5.10)°变化为随访时(26.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随访时C_(0~2)Cobb角的增加与C_(2~7) SVA的变化呈正相关(Pearson=0.420,P=0.015)。随访时的VAS评分高T1-Slope组为(3.13±1.60)分,低T1-Slope组为(2.45±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高T1-Slope组明显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为64.8%,低T1-Slope组为33.3%。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矢状面平衡有一定影响,颈椎有前倾趋势,但通过上颈椎过度后伸的代偿,颈椎整体可以保持稳定。对于术前高T1-Slope的患者,术后会发生更严重的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1)
[目的]测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矢状面影像学参数,探讨各参数间关系及其变化特征在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及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JOA),收集侧位X线片各矢状面平衡参数,使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各矢状面平衡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1例患者,年龄平均(54.34±10.79)岁,男99例,女42例。各参数两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_2~C_(7 )SVA与C_(2~7)角(r=-0.350,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C_7倾斜角(r=0.357,P0.001)、C_2倾斜角(r=0.621,P0.001)、C_(0-2)角(r=0.275,P=0.001)、C_(1-2)角(r=0.207,p=0.014)、TIA(r=0.296,P0.001)呈显著正相关;TIA与C_7倾斜角(r=0.246,P0.05)之间呈正相关;C_(2~7)角与C_7倾斜角呈正相关(r=0.505,P0.001),与C_(0-2)角(r=-0.186,P0.05)、C_(1-2)角呈负相关(r=-0.231,P0.05)。当C_(2~7)≤7°时,C_(2~7)角与C_(0-2)角、C_(1-2)角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当C_(2~7)7°时,C_(2~7)角与C_(0-2)(r=-0.370,P0.001)、C_(1-2)(r=-0.326,P0.05,)呈负相关;同时,两种角度之间的C_2-C_(7 )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矢状面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上下颈椎间参数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实现对矢状面失衡的代偿。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索平山病患者颈椎X线征象,并分析平山病患者颈椎矢状面形态及稳定性。方法:2007年5月~2013年1月,我们对明确诊断的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患者28例(平山病组,均为男性,年龄15~24岁,平均19.5岁)及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18~23岁,平均20.9岁)进行比对研究,行颈椎正侧位(21例平山病患者和所有志愿者)和主动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检查,分别测量平山病组和对照组颈椎过屈侧位X线片上的屈曲活动度及角度位移,采用Borden法测量弧弦距来评价颈椎曲度。应用SPSS 17.0行数据分析,两组比对,并对平山病患者颈椎屈曲活动度和颈椎曲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山病组患者颈椎屈曲活动度(C2~C7)为37.52°±9.09°,相较于对照组(25.39°±8.66°)增大(P<0.05)。平山病组患者下颈椎过伸过屈角位移(C3/4~C6/7)分别为14.37°±5.22°、16.70°±3.44°、17.05°±3.66°及15.15°±4.25°,经过单因子方差分析,相比较对照组的11.03°±3.67°、11.69°±3.85°、13.29°±3.61°及12.19°±3.55°显著增大(P<0.05)。21例平山病组患者的弧弦距为5.42±7.35mm,28例对照组志愿者为9.10±2.60mm,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7.1%(12/21)的平山病患者弧弦距测量表现为颈椎曲度变浅、变直或颈椎反弓,弧弦距与颈椎屈曲活动度呈统计学负相关(r=-0.585,|r|>0.50)。结论:平山病患者颈椎存在屈曲活动度增大、颈椎不稳定和颈椎曲度改变,其颈椎屈曲活动度增大与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