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带蒂组织瓣在咽、食管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对因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单独或联合应用胸大肌肌皮瓣、舌瓣、喉气管瓣、胃代食管术、结肠上徙术整复咽部及食管的术后缺损,共计186例,对此类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喉癌4例,喉癌术后复发14例,喉癌术后咽瘘4例,喉癌术后咽狭窄1例,下咽癌87例,下咽癌术后咽瘘11例,甲状腺癌5例,扁桃体癌2例,颈段食管癌38例。应用胸大肌肌皮瓣共71例;舌瓣联合喉气管瓣、胸大肌肌皮瓣运用2例,术后均拔除鼻饲管;喉气管瓣40例;胃代食管术58例,55例恢复吞咽功能,喉功能保留率53.4%;结肠上徙术共15例,13例恢复吞咽功能,喉功能保留率93.3%。 结论 带蒂组织瓣因其血供良好,制备简单,技术成熟,无需特殊手术技巧的优势,可满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修复与重建的要求,在头颈一期整复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因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肿瘤切除术后所造成缺损经常不能直接拉拢缝合,而需要组织瓣来进行修复。本文回顾了近40年来外科技术的进步,针对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带蒂组织瓣与游离组织瓣等修复方法的特点,就其历史沿革、解剖基础、适应证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咽癌病变被切除后应用喉气管瓣及其复合瓣重建上消化道的合理性、可靠性、有效性及其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2月~2010年11月共94例喉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2例。临床诊断为梨状窝癌者69例,下咽后壁癌11例,环后癌9例和下咽及颈段食管癌5例。I期1例,II期9例,III期27例,IV期A 53例,IV期B 4例。单纯应用喉气管瓣重建上消化道者33例,应用喉气管瓣与胸大肌皮瓣复合瓣重建者61例。结果所有患者无1例手术死亡,多数患者在术后10~14 d开始经口进食,X线钡餐透视检查通过顺利。发生咽瘘15例(16.0%),无一例发生狭窄或消化道梗阻。中位随诊期3.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60.5%和39.3%。结论本术式是一个根治性手术,喉气管瓣及其复合瓣重建上消化道手术简便易行,功能效果良好,有高度实用性和良好的肿瘤效果以及低的并发症,适合于大多数晚期喉咽癌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评价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265例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同期采用会厌瓣、颈前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加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修复喉缺损。其中79例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65例患者鼻饲管于术后10~15d拔除。术后拔除气管套管218例,拔管率为82.26%。12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其中2例发生咽瘘。3、5年生存率分别是74.72%、70.88%。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后应用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Ⅰ期喉功能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创伤小,成活率高,手术效果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单侧胸骨舌骨肌骨瓣在部分喉切除术后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侧胸骨舌骨肌瓣带舌骨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整复中的效果,探讨其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整复中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单侧胸骨舌骨肌瓣带舌骨整复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归纳统计手术后进食情况、气管套管拔管率、发声情况以及生存率等,并对不同术式的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3年生存率为79.5%,所有患者术后均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平均12.9d;气管套管的总体拔管率为76.7%,但各种术式的拔管率有所不同,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的拔管率明显低于其他术式;83.6%以上的患者术后发声可以满足日常言语交流。结论:带舌骨的胸骨舌骨肌瓣整复喉癌术后的拔管率、发声和吞咽功能的恢复均较为理想,其中拔管率与手术的术式有关,此种方法扩大了喉癌的切除安全界,较好地保证术后生存率,对于病变范围侧重于一侧的T3-4;病例可以取代全喉切除,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喉癌术后整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血管吻合游离组织移植,可用于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修复和重建,并使 其在形态和功能恢复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随着游离组织移植在头颈肿瘤外科应用的日益广泛,新的手术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我们现将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胸骨舌骨肌筋膜瓣移行法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1996~2001年采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移行法修复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喉腔缺损3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颏下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①取新鲜成人尸体8具,其中男7具,女1具;死亡年龄30~73岁,平均48岁。尸体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红色乳胶后,通过解剖观察颏下动脉的走形方向、周围分支及管径等基础指标;②回顾分析应用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在55~75岁,平均年龄65.5岁。6例舌癌,3例口底癌,1例下咽癌。颏下皮瓣设计4 cm×6 cm~7 cm×8 cm大小。术后随访半年,对皮瓣存活、肿瘤复发、功能恢复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分析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①8具标本中,16侧出现颏下动脉,颏下动脉起始处管径为(1.82±0.35)mm,沿途发出(2.1±0.4)支穿支至皮肤,皮穿支的管径(0.55±0.65)mm。颏下动脉主干全长(45.51±5.22)mm,其沿途发出的分支主要有颌下腺支、颈阔肌支、二腹肌支、下颌舌骨肌支、皮肤穿支。最终在颈前正中区域与对侧血管形成血管网相互吻合;②10例手术患者应用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术后1、3、6个月随访,发现颏下皮瓣存活良好,无其他并发症,肿瘤无复发。患者咀嚼、吞咽及言语功能基本正常,仰头无受限,自身对外形和功能都比较满意。结论颏下皮瓣具有安全、制备简单等优点, 是口腔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可靠术式, 临床上可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颈部带状肌瓣重建喉癌术后声带缺如3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期声门癌行声带切除术可获彻底治愈 ,但术后患者常遗留发声困难 ,严重者可近失声 ,有报道利用颈部带状肌修复被切除的声带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发声功能〔1〕。 1 987年 2月~ 2 0 0 1年 2月 ,我们对 31例确诊为早期声带癌的患者实施患侧声带切除术 ,并取同侧颈部带状带蒂肌瓣行声带重建术 ,通过对患者发声功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和分析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31例均为男性 ,年龄 38~ 65岁 ,声嘶 1个月~3年。右侧 1 7例 ,左侧 1 4例。全部病例均无声带活动受限 ,均未触及肿大的颈淋巴结 ,无远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回顾性总结182例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及愈后情况。病种包括听神经瘤(92例),颈静脉孔肿瘤(21例),颞下窝肿瘤(6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癌(4例),中耳癌(3例),桥小脑角的脑膜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颞骨鳞状细胞癌2例。修复部位包括硬脑膜、颅底骨、颧弓、颅底颞下窝的缺损。采用的材料有腹壁脂肪(113例)、颞肌及颞肌筋膜瓣(2g例)、胸锁乳突肌肌瓣(19例)、胸大肌皮瓣(2例)、人工脑膜(1例)、钛板(1例)。结果:采用的带血管颞肌及颞肌筋膜瓣、胸大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瓣全部存活,用脂肪修复成功率为98.2%(111/113),脑脊液漏2例,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根据侧颅底脑肿瘤的部位和不同类型的缺损,采用不同的修复材料和方法,肿瘤切除后颅底缺损的修复重建对术后功能的保留和恢复,避免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侧颅底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及优点。方法:13例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以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结果:术后11例愈合良好;1例出现腮腺瘘,加压包扎后愈合;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结论: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具有血供丰富、可修复较大面积缺损、术后愈合较好等优点。对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病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喉环上部分切除喉腔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中晚期喉癌生存率,避免或减轻术后呛咳程度,提高发音质量的方法。方法40例中晚期喉癌采用次全喉切除术,保留一侧或两侧杓状软骨,用带蒂甲状软骨膜或肌膜,于一侧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或第一气管环5点或7点处之间缝合重建声带,并将切除的杓状软骨处加高成形再建杓区。环舌固定。结果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34/40)和76.2%(16/21)。吞咽无呛咳36例(90.0%),轻度呛咳4例;发音良好37例(92.5%);拔管率为92.5%(37例)。结论喉次全切除带蒂软骨膜环杓连接喉功能重建术,在不影响生存率和拔管率的同时,有效防止了误吸,提高了发音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皮瓣坏死及术后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头颈肿瘤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术前放疗、血管吻合方式等对皮瓣坏死及皮瓣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作用。结果 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吸烟、酗酒、术前放疗、血管吻合方式不是头颈肿瘤患者游离皮瓣修复后皮瓣坏死及发生皮瓣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头颈肿瘤患者游离皮瓣修复后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P=0.006),高血压(P=0.040)、糖尿病(P=0.024)是出现皮瓣相关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有游离皮瓣修复指征的头颈肿瘤但伴随有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中,经过全身情况评估后个体化选择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以颞浅血管为蒂的帽状腱膜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中的修复作用。方法对近 2年半内所做的连续 1 7例带蒂帽状腱膜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进行初步评价。修复部位包括鼻咽、颅底、上颌骨、眶底壁、口咽和口腔等肿瘤手术后缺损 ,缺损大小从 (5cm× 5cm)~ (1 0cm× 1 0cm)不等。介绍 3例典型病例。描述了帽状腱膜瓣的应用解剖和手术操作。结果  1 7例中 1 3例帽状睫膜瓣 (76 5 % )全部存活 ,4例 (2 3 5 % )部分坏死。 3例发生轻度伤口并发症 ,随诊 3~ 2 4个月 ,平均1 8个月的 9例存活患者中 ,4例出现远期并发症 ,分别为张口困难 3例 ,脱发 1例。结论 帽状腱膜瓣是一种血运丰富 ,质地较薄 ,柔韧性好的修复组织。临床成功率高 ,并发症较少且轻 ,供区隐蔽 ,是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 ,特别是颅底、眶底壁、鼻咽和口咽的理想修复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岛胸大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应用的效果及优点。方法 应用双岛胸大肌皮瓣,对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8例患者进行修复重建。结果 重建后的咽腔无狭窄,颈部皮肤均成活。皮瓣I期愈合7例;皮瓣重建颈部皮肤面边缘轻度坏死1例,经处理后愈合。患者于术后8~12d(平均10d)开始进食;术后14~20d(平均16d)出院。结论 双岛胸大肌皮瓣血供丰富,组织量多,是同时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皮肤、黏膜双重缺损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992年 1 2月~1 996年 1月 32例不同分期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 ,将残存会厌下移保留喉功能。结果  2 1例声门型喉癌术后 1 9例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喉的全部功能 ;1 1例声门上型喉癌 5例恢复喉全部功能 ,并于术后 1 4~ 1 8d恢复吞咽功能 ,无 1例出现误吸引起严重并发症。 3年生存率 87 5 %(2 8/ 32 ) ,5年生存率 5 8 3%(7/ 1 2 )。结论 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会厌取材方便 ,无需重新进行皮肤切口 ;其喉面有完整粘膜 ,创面愈合时间短 ;喉结构重建扩大了喉的左右径 ,提高了术后拔管率同时防止误咽发生 ,对提高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颞部晚期肿瘤切除术后巨大组织缺损的一期重建方法。方法 对11例耳颞部晚期肿瘤患者实施肿瘤扩大根治性切除及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和游离腹直肌肌皮瓣转移耳颞部巨大缺损一期重建术。结果 所有患者的肿瘤都得到了完整切除,并在手术切除后于耳颞区留下一个巨大的复合组织缺损。根据缺损的位置和特点共实施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8例,带蒂背阔肌肌皮瓣1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移植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除1例发生皮瓣下感染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的缺损都得以满意修复。结论 只要手术适应症选择恰当,修复方法选择合理,这类病人的手术治疗仍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