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LEEP术后的妊娠结局,探讨LEE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病变行LEEP术后分娩的57例患者为LEEP组,包括CINⅡ级32例,CINⅢ级18例,原位癌7例;以及同期分娩且孕前未行LEEP的产妇5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妊娠时限、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结果:两组足月分娩率(91.23%,92.98%)、胎膜早破发生率(5.26%,3.51%)、平均新生儿体重(3154.39±246.81 g,3204.26±220.33 g)和剖宫产率(38.60%,36.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2例在产后12月、18月复发.结论:LEEP可能对宫颈病变患者的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但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44例宫颈电环切术(LEEP)后的产妇妊娠结局与分娩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间湖北省荣军医院分娩的144例既往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LEEP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242例无宫颈手术史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分娩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严格控制LEEP手术切除范围(直径≤25 mm)及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术后避孕至少6~12个月),不会对妊娠结局与分娩情况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对妊娠母儿相关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维普等电子数据库发表的有关CIN行LEEP治疗对妊娠母儿结局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病例对照研究,共9 002例病例,其中病例组4 196例、对照组4 8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IN患者LEEP术后妊娠情况如下。(1)妊娠早、中期相关结局:流产(RR=1.34,95%CI:1.14~1.57,P<0.05)风险增加,而受孕率、引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妊娠晚期相关结局:① 孕产妇方面,早产(RR=1.60,95%CI:1.37~1.86,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RR=2.72,95%CI:1.46~5.07,P<0.05)风险明显增加,而胎膜早破、剖宫产、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 围生儿方面,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RR=1.35,95%CI:1.10~1.66,P<0.05)增加,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分娩方式及其并发症方面,LEEP术不增加急产、产钳与胎头吸引助产及宫颈裂伤的风险(均P>0.05)。结论:LEEP术增加流产、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风险。对于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LEEP术前应充分告知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2月因CIN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宫颈专科接受LEEP治疗,并有生育计划的患者228例,同时选取同期有生育计划的健康妇女40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两组妇女妊娠情况.结果:①实验组228例患者共获得179次妊娠,受孕率78.51%,对照组共获得321次妊娠,受孕率80.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92例患者妊娠时限超过20周;对照组225例妊娠时限超过20周,两组孕妇在妊娠时间、早产率、新生儿体重、胎膜早破发生率、宫颈裂伤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剖宫产率为79.12%(72/91),明显高于对照组(54.67%,123/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去除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患者,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实验组中宫颈锥切深度与分娩孕周呈负相关(r=-0.438,P<0.05).结论:LEEP治疗CIN是可行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与手术切除深度与范围,对其后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2010年LEEP术后准备生育的106例妇女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门诊准备生育、无宫颈治疗史的106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及妊娠方式。按LEEP术后至受孕的时间间隔,将病例组中妊娠者分为3组:术后12月内、术后13-24月和25月后组,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病例组中1例失访。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98.10%(103/105)和99.06%(105/106);自然妊娠率分别为99.03%(102/105)和99.05%(104/106);剖宫产率分别为37.14(39/105)和35.85%(38/106),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剖宫产原因不同,病例组中因高龄因素行剖宫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中术后12个月内、13-24个月和25个月后妊娠者分别有27例、43例和32例,3组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和剖宫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EEP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不影响患者的受孕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BSCO和Cochrane图书馆从建库至2019年8月公开发表的有关LEEP与CKC术后妊娠结局比较的有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其中LEEP组1419例、CKC组10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EEP组的早产、胎膜早破及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CKC组(P<0.00001);LEEP组与CKC组的术后剖宫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CKC较LEEP对妊娠不良影响大,LEEP术后妊娠相对安全。对于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LEEP的治疗优于CKC。  相似文献   

7.
宫颈锥切术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锥切组为2007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期间在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共82例妊娠前曾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锥切术(手术方式包括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刀锥切术)的患者,随机选择同期480例未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等。结果 (1)锥切组剖宫产率59.76%(49/82),产钳助产率15.85%(13/82),明显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24.39%(20/8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果去除剖宫产指征为社会因素的患者,锥切组剖宫产率31.71%(26/82),对照组剖宫产率29.58%(142/4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锥切组早产发生率19.51%(16/82),胎儿窘迫发生率18.29%(15/8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膜早破发生率23.17%(19/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产道裂伤0例,低出生体重儿8.54%(7/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锥切术与妊娠间隔时间≤1年早产的发生率8.6%(3/35),间隔时间﹥1年早产的发生率27.7%(13/47),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将会影响继之的妊娠结局,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的发生率。如果去除社会因素,并没有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及是否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998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原位癌于我院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前门诊的100例无宫颈锥切术史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生育能力、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妊娠率(89.6%)与对照组(9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剖宫产率(34.7%)高于对照组(20.5%)(P<0.05),两组流产率、阴道试产成功率、产钳助产率、平均产程及各项剖宫产指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严重早产发生率(8.0%)和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10.7%)高于对照组(1.2%和2.4%)(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宫颈锥切术距术后初次妊娠时间间隔<6月组、6~12月组及≥12月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将锥切高度<10mm、10~20mm及≥20mm分成3组,流产率、早产率、早产胎膜早破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随宫颈锥切的高度递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对患者妊娠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宫颈锥切术距术后妊娠的时间间隔和锥切高度与不良围生结局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对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访观察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采用宫颈LEEP术治疗并成功受孕的的6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65例患者中最终完成随访获得妊娠结局者60例,其中8例流产,52例妊娠分娩。52例妊娠分娩者中,顺产10例,剖宫产42例(80.8%),其中8例因胎膜早破或疤痕子宫因素选择剖宫产。有不良妊娠史(包括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及保胎史)者共14例,占23.3%(14/60)。结论:国内HSIL患者LEEP术后剖宫产率高可能与临床医师的错误认识有关;而早产主要发生在锥切术后1年内的妊娠患者,但该结论尚需在较大样本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CI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研究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12个月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52.50%、7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25%、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提高HPV转阴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7年因宫颈高度病变行LEEP术、术后成功受孕并已终止妊娠的妇女102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按电切深度分为10~20mm组(76例)和21~25mm组(26例);按电切宽度分为15~20mm组(30例)和21~40mm组(72例)。随机抽取同期门诊无宫颈治疗史的健康孕产妇104例为对照组。追踪并比较各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低出生体重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娩孕周均>28周;两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剖宫产率和分娩孕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病例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3.45±0.29)kg vs(3.32±0.35)kg,P<0.05]。宫颈电切深度为10~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25mm组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电切宽度为15~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40mm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对术后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宫颈电环切除深度<25mm、宽度<40mm时,患者术后妊娠的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21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价值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10月212例CIN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理结果为CIN者212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LEEP术后病理检查:宫颈粘膜慢性炎症13例(6.1%)、CINⅠ90例(42.5%)、CINⅡ77例(36.3%)、CINⅢ24例(11.3%),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早期浸润癌8例(3.8%)。术后195例(92.0%)宫颈标本边缘病理学检查未见CIN病变;术后降级者70例(33.0%),等级者122例(57.5%),升级者20例(9.4%);治愈率达89.2%。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但术后仍需定期和规范的随访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状态3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切缘状态相关因素,评价切缘阳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且接受LEEP的患者350例,分析术后切缘阳性及预后的有关因素。结果:①350例患者,切缘阳性89例,其中CINⅡ87例,切缘阳性6例(6.90%);CINⅢ250例,切缘阳性77例(30.80%);宫颈癌13例,切缘阳性6例(46.15%)。②LEEP后行子宫全切除术29例和术后再次行冷刀锥切术1例,共有10例患者CIN病变残留,CIN病变残留率:切缘阴性者14.29%(2/14),切缘阳性者50.00%(8/16)。③对242例患者术后随访,12例CIN病变持续或进展。其中8例为切缘阴性患者,4例为切缘阳性患者(2例进展为宫颈浸润癌)。12例中,4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TCT)检查阳性;1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阳性,其中8例为HPV16亚型持续阳性。④单因素分析表明,切缘阳性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z=4.731,P<0.001),切缘阳性是CIN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r=0.378,P=0.039)。LEEP后TCT检查异常、高危亚型HPV阳性以及同一亚型HPV...  相似文献   

14.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宫颈疾病门诊接受LEEP术的452例患者(CIN 420例,原位癌32例)的相关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术前阴道镜定位活检、术中情况、术后病检结果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d手术,手术时间5~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4.6mL,患者反应轻.(2)术前、术后宫颈环切组织病理结果比较:病变分级一致者270例(59.73%);级别下降者132例(29.20%);其余50例(11.06%)级别上升,其中5例术前为CIN Ⅰ而术后证实为CIN Ⅲ(不包括原位癌).25例术后病检发现切缘有病变累及者(其中CIN 18例,原位癌7例),8例随后行全子宫切除,3例行二次LEEP术.(3)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至2007年8月,CIN治愈387例(92.14%),病变残留33例(7.86%).CIN中2例(0.48%)术后12个月复发,6~18个月后复发病变自然消退.(4)切缘无病变累及者术后CIN病变残留复发率为6.22%(25/402),切缘阳性者CIN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率高达44.44%(8/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术治疗CIN治愈率高,病变残留复发率低.术后切缘累及情况是CIN残留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切缘阳性者病变残留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行冷刀锥切术的41例(锥切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将其与同期无宫颈病变治疗史妊娠分娩的4 446例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中,3~6个月内妊娠者5例,6~12个月妊娠者17例,12~24个月妊娠者14例,2年后妊娠者5例。7例孕早期行人工流产,2例孕早期自然流产,1例晚期流产,31例成功分娩(75.61%),其中5例(16.13%)早产,26例(83.87%)足月分娩;阴道分娩23例,无宫颈性难产,剖宫产8例。与对照组比较,锥切组的妊娠时限短于对照组(P0.001);锥切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8.57%(381/4 446)](P0.01);锥切组胎膜早破率[19.35%(6/31)]高于对照组[7.11%(316/4 446)](P0.01);锥切组早产胎膜早破[9.68%(3/31)]高于对照组[1.17%(52/4 446)](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2 511~4 050 g,无新生儿窒息。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裂伤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是孕中期流产、早产和早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不增加宫颈裂伤的发生率,不影响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为合理和个性化治疗CIN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经宫颈多点活检病理证实并接受LEEP的CINⅠ患者123例,LEEP术前统一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和hTERC基因检测,研究其LEEP术后病理学分级与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和TCT分类、HPV分型及hTERC基因的相关性。结果:①123例CINⅠ患者LEEP术后确诊为宫颈黏膜慢性炎(NILM)76例,CINⅠ29例,CINⅡ14例,CINⅢ3例,宫颈早期微浸润癌1例。②LEEP术后病理分级与术前TCT细胞学分类呈正相关(r=0.236,P=0.008)。TCT检查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或正常范围的宫颈上皮细胞(阴性)共81例,而LEEP术后病理检查为NILM 57例(70.4%);TCT检查为LSIL 31例,LEEP术后病理检查为NILM和CINⅠ25例(80.6%),CINⅡ6例(19.4%),未发现CINⅢ及以上病例。③LEEP术后病理分级与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分娩方式及术前HPV感染、HPV感染亚型(HPV16/18)和术前hTERC基因异常扩增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作为阴道镜下活检为CINⅠ患者是否需要切除性治疗的参考指标,低级别宫颈细胞学异常可能提示该类人群良好的预后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时颈管黏膜环切对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作用.方法:对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62例选择三角形电极行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研究组63例在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后,再用小环形电极伸入颈管切除颈管黏膜0.5~0.8 cm.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及宫颈粘连狭窄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1.59%(1/63)低于对照组14.52%(9/6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颈粘连狭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中颈管黏膜环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155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LEEP治疗CIN平均时间6.8分钟,出血量9.6 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CIN Ⅰ、CIN Ⅱ、CIN 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 Ⅰ、CIN Ⅱ、CINⅢ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_0=0.785(P<0.01),治愈率为98.7%(149/151),151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34例(88.7%).结论: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病理检查的患者1280例(包括宫颈炎症870例,CINⅠ115例,CINⅡ102例,CINⅢ109例,宫颈癌84例),均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HPV分型检测。对其中304例行LEEP治疗后的CIN患者于术后6个月、1~2年行HPV分型检测。结果:(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HPV感染率、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HPV单一感染率均呈增高趋势,而多重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2)本组中304例CIN患者在我院行LEEP治疗后6个月和1~2年定期随访。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年HR-HPV感染率(81.3%、22.4%、5.6%)逐渐降低(P<0.05)。CINⅠ、CINⅡ、CINⅢ患者术后6个月HPV感染率分别为16.8%、21.9%、28.0%(P>0.05),术后1~2年HPV感染率分别为3.0%、5.2%、8.4%(P>0.05)。(3)术后1~2年HPV阴性组、HR-HPV阳性组、低危型HPV(LR-HPV)阳性组复发率分别为0.7%(2/281)、41.2%(7/17)、16.7%(1/6)(P<0.05)。结论:HPV分型检测为早期发现和预测宫颈病变转归提供了可靠警示,可作为CIN患者LEEP术后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后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4~6周行阴道镜检查,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处理切缘阳性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病中心就诊并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CINⅡ~Ⅲ且切缘阳性的80例患者,术后4~6周均行阴道镜检查(接受活检或颈管掻刮),其中未发现异常者71例(研究组),9例≥CINⅠ病变残留;切缘阴性者137例(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于LEEP术后6个月复诊以评估病变残留。结果:(1)切缘阳性的80例患者中,锥切术后初次阴道镜检查发现9例≥CINⅠ病变残留,接受再次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最终发现3例CINⅠ、5例CINⅡ~Ⅲ及1例宫颈浸润癌。(2)术后6个月HR-HPV检测阳性47例中,病变残留6例;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 18例中,病变残留3例;HR-HPV、宫颈细胞学检测病变残留的敏感性分别为100%、50%,特异性为79.70%、91.35%。(3)对照组、研究组的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19%(3/137)、4.23%(3/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锥切术后4~6周行阴道镜检查对切缘阳性患者病灶残留的阴性预测值为95.77%(68/71),且无一例病理升级或浸润癌的发现。结论:术后早期阴道镜检查对锥切切缘阳性者具有可行性及实用性,不仅能及时发现病变残留并得以及时处理,且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检查结果阴性者随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