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神经酰胺-鞘氨醇(Sphingosine,SPH)/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1-磷酸鞘氨醇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1,S1P1)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Wistar大鼠,采用注射豚鼠脊髓免疫抗原法建立EAE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EAE)组,Luteolin低(5mg/kg)、中(25 mg/kg)、高(50 mg/kg)剂量组,芬戈莫德(FTY720)阳性对照组(61.7 mg/kg),每组各10只; 另取10只雌性Wistar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 各组于造模15 d后开始给药,Luteolin低、中、高剂量组经腹腔注射相应剂量Luteolin药物,芬戈莫德(FTY720)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FTY720,EAE组和Control组灌胃和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给药14 d,2次/d; 各组大鼠于末次给药12 h后对大鼠EAE临床症状进行评分; 取脊髓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eosin,HE)及固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法检测大鼠髓鞘组织病理表现及脱髓鞘面积; 原位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a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髓鞘组织中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率; 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髓鞘组织中通路蛋白SPHK,SPH,S1P1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ystein-asparate protease-12,Caspase-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EAE组大鼠EAE临床症状评分、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程度、神经元凋亡率、髓鞘组织中SPH,SPHK1,S1P1及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 与EAE组比较,Luteolin低、中、高剂量组及芬戈莫德(FTY720)阳性对照组大鼠EAE临床症状评分、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程度、神经元凋亡率、髓鞘组织中SPH,SPHK1,S1P1及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Luteolin各剂量组上述指标水平呈剂量依赖性; Luteolin高剂量组与芬戈莫德(FTY720)阳性对照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uteolin可能通过抑制EAE模型大鼠髓鞘组织SPHK,SPH,S1P1蛋白表达来抑制EAE大鼠脱髓鞘病变及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脊髓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SD雄性大鼠,Allen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均n=40)。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10mg·kg-1,每日2次腹腔注射,连续6d;对照组给予等量同次数的生理盐水腹腔灌注;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不给药。在伤后第1、7、14、28天观察各组大鼠活动情况行BBB评分,取受伤脊髓节段检测抑制羟自由基能力、caspase-3蛋白表达、原位脱氧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依达拉奉组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caspase-3与对照组比各时间点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少急性脊髓损伤部位的羟自由基,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继发性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脊髓挤压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只打开脊柱椎板,不损伤脊髓;米诺环素治疗组:制作脊髓挤压伤模型,腹腔注射米诺环素;盐水对照组:制作脊髓挤压伤模型,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脊髓挤压伤后第3天取大鼠脊髓标本,进行组织水肿、损伤面积的测量,并行组织切片,进行细胞凋亡Caspase-3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于各个时间点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米诺环素治疗组损伤面积更小,细胞凋亡数量更少,组织水肿更轻,运动功能恢复更好。结论米诺环素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挤压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予以糖氧剥夺12 h后正常培养,缺血后处理组经糖氧剥夺12 h后予以3个循环的正常培养(10 min)→糖氧剥夺(10 min),再正常培养12 h后通过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blot 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活化蛋白及磷酸化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NF-κB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Hoechst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 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组磷酸化NF-κB/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 缺血后处理组磷酸化NF-κB/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NF-κB和Caspase-3的mRNA表达趋势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这可能与NF-κB/p65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2ME2治疗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ME2干预组大鼠自脊髓损伤模型建立后第1天开始按24 mg/kg给予2ME2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 d,在造模成功后1 d、3 d、7 d、14 d、21 d、28 d采用BBB运动评分系统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造模成功后第7天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表达,应用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14 d、21 d、28 d 2ME2治疗组BBB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组及2ME2治疗组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E2治疗组较脊髓损伤组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E2治疗能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进一步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观察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 ,Te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凋亡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0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10只(A组)、损伤对照组(B组)30只、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CD组)30只、Tet治疗组(DC组)30只。胸8、9椎板切除后B、C、D组用加速压迫型Allen’s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C组和D组动物于制模前、伤后24h、伤后48h尾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和Tet。各组大鼠于术后8h,1d,3d,7d,14d行BBB评分,分别于术后8h,1d,3d,7d,14d取损伤段脊髓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 。结果: 伤后7d、14dC组与D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显著高于B组,各时间点C组与D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脊髓组织HE染色正常 ,C组与D组脊髓组织损害较B组轻,术后8h-14d动态观擦,3d—7d损伤表现最为严重,达到损伤高峰期;A组中bax、bcl-2表达较少,C组与D组bax 表达较B组少,而bcl-2表达较B组多。结论:汉防己甲素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 表达,抑制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能有益于脊髓组织的保护,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细胞凋亡和相关调控基因(FasL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建立静压型SCI模型(30g的重量,压迫T10节段10min),并用TUNEL染色(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了解Sprague-Dawley大鼠SCI后(伤后6、12、24、48和72h以及伤后7、14、21d)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调控基因(FasL与Caspase-3)表达的情况。结果 大鼠SCI后损伤节段(T10节段)6h出现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12h达到高峰,持续3天~1周后显著减少;损伤相邻节段(T9、T11节段)伤后12h出现TUNEL阳性细胞,伤后3dTUNEL阳性细胞数达峰值;SCI后FasL与Cas-pase-3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多节段、长时间存在着大量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可能与FasL-Caspase-3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模型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变化及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皮层IGF-1阳性细胞, 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和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染色观察脑神经元凋亡。在脓毒症模型基础上,给予侧脑室定位注射IGF-1或生理盐水,相同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及脑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皮层IGF-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caspase-3表达增高,IGF-1表达减低,神经元凋亡增加(均P<0.05)。侧脑室注射IGF-1后,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较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而侧脑室给予生理盐水大鼠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与脓毒症组相似。结论脓毒症大鼠的脑皮层IGF-1表达明显减低,细胞凋亡增多。给予外源性IGF-1后,细胞凋亡减少。提示IGF-1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上调对脓毒症大鼠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和Caspas-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脑H{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分为术后3h,6h,12h,24h,48h,3d,5d,7d共8个时相点,采用尾状核注射自体非抗凝动脉血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制作冰冻切片,对切片进行TUNEL染色,以及Caspase-5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之后利用图像分析仪,观察阳性细胞数。结果脑出血后3h血肿周围尚无凋亡细胞出现,6h有凋亡发生,以后逐渐增多,3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生理盐水对照组仅有少量TUNEL阳性细胞。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3h无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生理盐水对照组6h以后有少量表达,脑出血模型组在6hCaspase-3蛋白和mRNA开始表达,3d时Caspase-3的蛋白达到高峰,5d以后逐渐下降,24hCaspase-3mRNA表达达高峰,5d以后逐渐下降。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515,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25,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在出血后6h发生凋亡,第3天达高峰。Caspase-3的表达在Caspase-5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与脑m血后细胞凋亡的趋势一致,Caspase-3的mRNA水平的表达高峰时间先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的发生,提示Caspase-3的表达决定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在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汀他组,各10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TBI模型,阿托伐他汀组连续灌胃阿托伐他汀2周(1 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2天,参照Zea Longa 5分制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1β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 p65、p-IκB、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率、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改善(P<0.05),损伤脑组织TLR4、NF-KB p65、p-IκB、cleaved Caspase-3水平明显下调(P<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TLR4/NF-кB信号通路,抑制TBI大鼠的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eth)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细胞凋亡及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Sham)组、甲基强的松龙(Meth)组和生理盐水(Saline)组,每组各20只; 假手术组仅需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甲基强的松龙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立即从尾静脉注射大剂量MP治疗,并在术后第1、2 d相同的时间点分别注射1次; 采用尼氏染色(Nissl)观察组织形态变化; 采用免疫荧光观察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GSK-3β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 甲强的松龙组(Meth)第7 d SCI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轻(P<0.01); Meth组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第3、7 d,甲基强的松龙组呈现抑制蛋白GSK-3β表达(P<0.05),而蛋白β-catenin表达则明显上调(P<0.05)。结论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MP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抑制急性脊髓损伤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芬戈莫德(FTY720)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炎症)的影响。方法 8周龄(250g~300 g) 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氯吡格雷组、FTY720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性卒中模型,不同组别经不同药物处理后进行行为障碍评分,并应用TTC染色观察脑缺血面积及HE染色观察缺血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应用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IL-1β及IL-6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pp38MAPK及NF-κB水平。结果 (1) FTY720可减轻模型大鼠行为障碍(P 0.01);(2) FTY720可缩小模型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P 0.01)及减轻神经元损伤;(3) FTY720可降低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IL-1β(P 0.01)、IL-6(P0.01)及p-p38MAPK(P 0.01)、NF-κB(P 0.01)水平。结论 FTY720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进而影响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酒精中毒后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的病理学改变及caspase-3的异常表达。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酒精中毒组30只;盐水对照组20只。酒精中毒组每日每只大鼠分别按8ml/kg灌胃2w,随后再按照10ml/kg灌胃1w,按12ml/kg灌胃1w,共灌胃4w。每日灌胃两次,其间隔均为6h,酒精浓度为50%。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并对两组大鼠进行体重、一般生物学特征、HE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化caspase-3的检测。结果造模成功后,两组大鼠的体重存在的统计学差异;HE染色后酒精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小脑锥体细胞数目减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TUNEL法测定酒精组大鼠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酒精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的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的病理学改变,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引起与凋亡相对应部位caspase-3阳性表达,并参与大鼠酒精中毒后凋亡机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急性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压氧预处理组(25只)、正常损伤组(25只)及对照组(5只)。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制作采用改良Allen's法,分别于伤后1d、5d、7d、10d和14d在脊髓损伤部位取材,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预处理组和单纯损伤组均见TUNEL阳性凋亡细胞,而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减少;在各时间点预处理组与单纯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可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细胞凋亡,因而可促进脊髓损伤后修复,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7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r-HuEPO治疗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应用EpicsX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颅脑损伤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及Survivin、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颅脑损伤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除在伤后6h和7d外,其它各时相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伤后1、2、3、5d的Survivin表达及伤后各时间点的NF-κB表达均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r-HuEPO可促进NF-κB及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颅脑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实验对照组及雌二醇治疗组,后两组又进一步分为3h、6h、12h、24h4个时间点,每时间点8只。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雌二醇治疗组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少;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半暗带区Bcl一2的表达上调而Caspase-3的表达上调减弱。结论17-β雌二醇具有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升高及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的表达减弱可能其是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EPO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每组分成短、中、长三个疗程,两组大鼠均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PO治疗组短、中、长疗程相应时间点分别腹腔注射EPO3000U/kg;生理盐水治疗组各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疗程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EPO各疗程组神经功能相应地改善,而凋亡细胞与caspase-3表达均相应地减少,其中长疗程组减少最为显著,较中、短疗程有统计学差异(氏0.05)。结论不同疗程的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完全相同,长疗程接近最佳疗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梗死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其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GDNF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又分为假手术组、缺血oh、3h、6h、24h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于栓塞同时大鼠脑室内分别给予GDNF和生理盐水5μL。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Caspase-3的表达、细胞凋亡等改变。结果 GDNF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神经元损伤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特别是海马区神经元在GDNF组无明显损伤;GDNF组(Caspase-3表达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GDNF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抑制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在遭受到持续进行性压迫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TrkB受体的变化。方法 将75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各25只;根据造模后取材时间,各组再分为1、7、14、21、28 d 5亚组,每亚组5只。胸11~12椎板和硬脊膜之间置入缓膨材料(3 mm×5 mm,厚0.8 mm)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BBB评分评估行为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变化。结果 造模后7、14、21、28 d,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可观察到从脊髓受压开始,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中央管及前角区域的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邻近灰质的白质部分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而对照组和正常大鼠未见明显凋亡细胞。模型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呈强阳性,尤其是神经元部位,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明显,且主要表达在运动类神经元中,随压迫进行,表达逐渐增强,至相对稳定;对照组和正常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较少。结论 大鼠脊髓在受到慢性压迫性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明显,BDNF、TrkB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2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DBI组(n=72)、阻滞剂组(n=72)、对照组(n=72),后三组按动物处死时间分为30 min、3 h、24 h、48 h、72 h和7 d六个亚组,每亚组12只。参照Mamarou自由落体方法制作重型DBI模型。阻滞剂组损伤后尾静脉注射ERK1/2特异性阻滞剂U0126(0.0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二甲基亚砜。免疫印迹法法检测脑组织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伤后30 min,脑组织pERK1/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 h,伤后7 d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3 h,脑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72 h达到高峰,伤后7 d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伤后30 min、3 h、24 h、48 h、72 h和7 d,阻滞剂组脑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DBI组和对照组(P<0.05),而DBI组和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阻滞ERK1/2通路,可显著抑制DBI大鼠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