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出生在海外目前在大陆就读的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区分出43名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通过与其他类型学生的比较,分析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特点,以及大五人格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结果 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项目均低于正常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地学生,两类学生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和开放性的均值差异分别为-0.227、-0.506、-0.819、0.658和-0.395,均P<0.05.正常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和低心理健康水平内地学生的比较中,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低责任感特征十分突出(P<0.01),其中有文化适应的因素;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项目都有具体的心理症状表现.结论 低心理健康水平华侨学生的大五人格项目均低于正常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地学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一、二年级2894名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其心理健康特点比较分析。结果①少数民族卫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0.3%,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佤族48人(55.8%)、傣族75人(41.4%),彝族258人(41.0%),哈尼族182人(40.2%),汉族557人(39.1%),拉祜族46人(38.3%);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38.6%)、人际关系敏感(33.2%)、恐怖(27.5%)、敌对性(25.3%)、抑郁(23.6%)、焦虑(22.4%)、偏执(21.9%)、精神病性(17.4%)、躯体化(13.7%);②除敌对外,各民族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③少数民族卫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多数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④佤族心理健康水平最差,彝族、拉祜族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其他各族。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的特点。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Heah希望量表对120例胃癌患者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进行调查,并以120名正常人做对照。结果胃癌患者严谨性、宜人性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外倾性、开放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希望水平总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采取积极的行动(P)、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I)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患者做事谨慎、性格内向;社会支持利用度低,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整群抽取的甘肃省卫校375名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SCL-90阳性检出率为51.52%;卫校学生心理状况较全国中学生差(P〈0.0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未开设班级好(P〈0.05)。结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是个人因素、家庭、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心理复原力量表(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对1610名大学生进行CD—RISC问卷调查,其中783人加测大五人格问卷(BF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选取83名大学生初测3周后进行CD.RISC再测。结果(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x。/d厂=6.632、RMSEA=0.059、GFI=0.934、AGFI=0.915、CFI=0.927、NFI=0.915)。(2)总量表及顺应性、坚韧性、自主性因子的Cronabach仪系数依次为0.914,0.865,0.784,0.767,项目间平均相关系数依次为0.364,0.417,0.425,0.398,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依次为0.888,0.843,0.707,0.650,重测信度系数依次为0.856,0.742,0.777,0.747。(3)CD—RISC总量表及各因子分与BFI大五人格、SCL-90各项因子分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复原力得分组间的BFI、SCL-90各项得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4)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总量表、坚韧性、自主性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2.77±0.60)分、(2.70±0.74)分、(2.65±0.68)分;女性:(2.70±0.53)分、(2.62±0.67)分、(2.54±0.62)分;P〈0.05]。结论CD—RISC中文版具有合适的信效度,可以在大学生群体研究中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318名入院体检改装高性能战斗机的飞行员和160名普通飞行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并与我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SCL-90测试各因子分值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与普通飞行人员比较,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SCL-90评分中躯体化和焦虑因子项分值较低(P〈0.01和P〈0.05),强迫、精神病性因子项分值较高(P〈0.05);其余各因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我国军人常模,部分症状因子有别于普通飞行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医学生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等问卷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7.0作路径分析。结果儿童期虐待对神经质有直接正向影响(Sβ=0.255,P〈0.01),对外向性、友善性和谨慎性有直接负向影响(Sβ=-0.224、-0.166、-0.251,P〈0.01);神经质对自我效能感有直接负向影响(Sβ=-0.194,P〈0.01),谨慎性对自我效能感有直接正向影响(Sβ=0.242,P〈0.01);儿童期虐待对自我效能感无直接影响(P〉0.05)。神经质和谨慎性作为中介变量完全地中介着儿童期虐待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论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自我效能感具有间接影响,而无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儿童期虐待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对母亲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症状自评量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对44例白血病儿童母亲和44例正常儿童的母亲进行评估。结果:①白血病儿童母亲的SCL-90中除偏执外,其他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白血病儿童母亲的SCL-90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的评分均高于与常模(P〈0.05);③白血病儿童母亲的PTSD检出率为43.18%;PCL-C得分高组在总均分、强迫、人际、抑郁、精神病性和附加项目因子的评分均高于PCL-C得分低组(P〈0.05)。④白血病儿童母亲的生活质量在多个因子和4个维度上,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5)SCL-90中除了恐怖因子,其他均与躯体功能维度呈负相关(=-0.285,-0.450),SCL-90中除了恐怖和偏执因子,其他都与心理功能维度呈负相关(rs=-0.223,-0.384),SCL-90中总均分、强迫、抑郁、焦虑、附加项目及PCL-C得分与社会功能维度呈负相关(rs-=-0.211,-0.355),SCL-90中精神病性因子与物质生活维度呈负相关(rs=-0.217),SCL-90各个因子及PCL-C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rs=-0.232,-0.397)。结论:①白血病儿童母亲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和常模。②白血病儿童母亲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血病儿童母亲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北京警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并尝试用聚类分析法对警察群体分类,以期回答哪些亚群体警察更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对2429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警察的心理健康得分与其性别(r=0.12,P〈0.01)、工作年限(r=0.10,P〈0.01)、受教育程度(r=-0.08,P〈0.01)、婚姻状况(r=0.12,P〈0.01)有着显著的相关,根据这些变量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把样本共分为4类,方差分析发现在所有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维度上,四类人群具有显著差异[F值介于6.94(偏执)]到37.35(躯体化)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具体而言,是第二类(警龄长而地位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类:警龄短而地位高者(总分的均值差异为-0.22,P〈0.01),警龄长而地位高者(总分的均值差异为-0.33,P〈0.01),警龄短而地位低者(总分的均值差异为-0.36,P〈0.01)。结论北京警察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为:警龄长而学历职务低的民警,应给予该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博士编制的自我概念量表(SCT)、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结果:有轻度以上水平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P<0.01);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原始分与自我概念各因子及心理健康因子之间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228—0.451之间,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1.
高立  贾斐  吉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213-2215
目的探讨压力源、压力强度与D型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4条目版本D型人格量表(DS14)、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800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压力源、压力强度进行检测,同时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相关评定。结果 D型人格大学生的检出率为23.38%,女生数量明显多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型人格大学生BSSI平均得分(81.34±11.24)分,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大学生BSSI平均得分(76.41±12.33)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型人格大学生SCL-90量表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大学生,但仅在人际关系和抑郁两个因子上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虽然在同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下D型人格大学生的压力强度大于非D型人格大学生,但造成的心理负担差异不大,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和疏导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压力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学生不同人格类型对其拖延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拖延问卷(GPS)和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对1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拖延总分为(53.26±9.92)分,84.9%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表现.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拖延行为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五人格五因素中,严谨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563,P<0.01),随和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236,P<0.01),开放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严谨性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拖延行为.结论 拖延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低严谨性、低随和性和低开放性的个体更易表现出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4个因素对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非独生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 575例.结果:非独生大学生的UPI心理健康3类水平在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的分布差异显著(P≤0.01),SCL-90阳性筛出率在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分布差异显著(P<0.01).专业满意度越高非独生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分越低.专业满意度越高,持模糊动机的学生得分越低,达到显著水平(P<0.01);农村女生与持功利动机的城镇女生SCL-90总分高于其它学生,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结论: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及专业满意度共同影响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非独生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引导学生尤其是女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更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式Tuckman拖延量表(TPS)和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对46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拖延总分为(48.51±7.66)分,89.4%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表现.男女生[(47.95±7.84)分,(48.95±7.43)分]、是否独生子女[(48.64±7.49)分,(48.45±7.81)分]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拖延行为上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大五人格五因素中,拖延与神经质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r=0.235,P<0.01),与外向性(r=-0.180,P<0.001)和严谨性(r=-0.198,P<0.01)存在显著性的负相关.大五人格的神经质、外向性、严谨性三个因素可在14.0%的程度上解释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变异.结论 拖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神经质、低外向性和严谨性的个体更易拖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学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与个性因素的关系.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编的"干部学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对414名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学员进行整群抽样、现状研究.问卷由学员自行填写独立完成. 结果:干部学员心理健康问题(SCL-90因子分≥3)检出率为1.0%~7.7%,其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为偏执、人际敏感、抑郁、敌意和强迫倾向. 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地方大学生和军校学员,与普通军人相比略有差异. 干部学员SCL-90各因子分与EPQ的E,L维度分呈负相关,与P,N维度分呈正相关. 结论:干部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其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岛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青岛市10所高职院校600名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被试者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3分的学生占19.11%,男、女性别比较及不同年级学生间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镇村学生的SCL-90得分高于市县的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t=2.19~8.73,P<0.05);青岛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全国常模(t=9.63~19.06,P<0.05),也差于国内其他地区大学生(t=3.17~6.42,P<0.05);来自镇村学生、二年级学生以及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试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294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 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在个性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军校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与个性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 人格特征表现为较内向、高神经质、高精神质的军校医学生更容易对专业不满意;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的军校医学生则表现出越多相应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试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294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在个性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军校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与个性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人格特征表现为较内向、高神经质、高精神质的军校医学生更容易对专业不满意: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的军校医学生则表现出越多相应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江苏省某3所高校23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焦虑自评量表(SA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等问卷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7.0作路径分析.结果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对神经质有直接正向性影响(Sβ=0.309,P<0.01),对外向性、友善性和谨慎性有直接负向性影响(Sβ=-0.216~-0.248,P<0.01);儿童期虐待对焦虑有直接正向性影响(Sβ=0.123,P<0.01);神经质对焦虑有直接正向性影响(Sβ=0.525,P<0.01),友善性和谨慎性对焦虑有直接负向性影响(Sβ=-0.045~-0.052,P<0.05);神经质、友善性和谨慎性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儿童期虐待对焦虑症状的影响.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0.546<3.000,P=0.460>0.050,RMSEA=0.001<0.050,GFI=1.000,AGFI=0.998,NFI=1.000,RFI=0.998,IFI=1.000,TLI=1.002,CFI=1.000,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大五人格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着儿童期虐待对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R)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安徽省某大学二、三年级1046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1046名大学生中PDQ-R各型人格障碍阳性发生率依次为:强迫型人格障碍31.82%、回避型人格障碍28.40%、偏执型人格障碍22.17%;其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8.61%最低。人格障碍组SCL-90各因子得分的组间比较均高于无人格障碍组,除在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格障碍对个体心理健康有广泛的影响;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同时,需关注其人格特征的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