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5 a以上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冠状动脉及移植血管同时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比较分析2种检查结果。结果:共移植血管58支。以选择性移植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移植血管闭塞诊断的敏感性为77.27%,特异性为97.22%,阳性预测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87.50%,准确性为89.66%;对于闭塞加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1.48%,特异性为93.55%,阳性预测值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85.29%,准确性为87.93%。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移植血管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困难的移植血管。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多层螺旋CT和造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常规造影检查,分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狭窄的可靠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功检测出21例患者共45支桥血管,15支桥血管闭塞,30支桥血管通畅,10支共16处狭窄,5支桥血管明显狭窄(>50%)8处,5支桥血管显示轻度狭窄(<50%)病变8处,MSCT评价桥血管闭塞和明显狭窄和导管造影完全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64层CT能够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性和狭窄情况,可以作为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桥血管可疑病变的一种常规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符合率。方法:选取2005-05/2006-07在解放军总医院疑似或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共85例,男64例,女21例;年龄41~83岁,平均61岁。85例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冠状动脉狭窄的测定:64排螺旋CT借助血管分析软件,直接提供"直径法"和"面积法"的狭窄率数值。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分为正常;25%~49%为轻度狭窄;50%~74%为轻到中度狭窄;75%~94%为中到重度狭窄,95%~99%为重度狭窄,100%狭窄为闭塞。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均以≥50%有临床意义)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符合率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为8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降支)为9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回旋支)为68%,右冠状动脉为48%。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准确反应各支血管部位的狭窄程度,对左主干及前降支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较高,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定性和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通畅率是否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同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同一操作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00例,按其临床特征及桥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匹配抽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37例。采用64排多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冠脉搭桥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与结论:共对641条桥血管进行评价,两组中左侧乳内动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均高于大隐静脉桥,两组左侧乳内动脉桥和大隐静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患者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相似,对于某些适当的患者来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指标,采用64排螺旋CT对7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尤其是钙化斑块的敏感度最为突出。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的对比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同期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经皮冠脉造影的112位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常规冠脉造影为参考标准,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按常规冠脉造影计算,112例患者共发现374处病变用于评价,MSCT造影检测冠脉病变总的准确性为90.6%,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4.3%和5.1%;其中MSCT检测为假阴性均发生在左回旋支和右冠远段,假阳性均为冠状动脉伴有钙化。结论:64排螺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血管解剖和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会影响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价和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实施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结果:64排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2.85%,准确率为95.16%,Kappa值=0.865,诊断一致性良好。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不同程度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5.16%(118/124)。结论:在对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通畅率是否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同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同一操作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00例,按其临床特征及桥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匹配抽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37例.采用64排多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冠脉搭桥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与结论:共对641条桥血管进行评价,两组中左侧乳内动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均高于大隐静脉桥,两组左侧乳内动脉桥和人隐静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患者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相似,对于某些适当的患者来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64排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共77条桥血管(其中内乳动脉桥20条,桡动脉桥1条,大隐静脉桥56条)行64排CT造影(CTA)。扫描时患者平均心率(60±5)次/min。扫描范围从内乳动脉起始部到膈下2cm。冠状动脉桥血管的通畅和狭窄程度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来评估。其中9例桥血管或吻合口远端冠状动脉狭窄(≥50%)或闭塞的患者同时接受了传统冠脉造影检查。结果:21例患者CTA均获得了成功。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通畅62条。闭塞10条(其中内乳动脉桥2条,静脉桥8条),显示桥血管近端吻合处狭窄(≥50%)3条,远端吻合处狭窄(≥50%)2条。吻合口远侧冠状动脉再狭窄或闭塞6例。9例CAG结果与CTA完全吻合。CTA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狭窄(≥50%)或闭塞的准确性达100%。结论:CTA可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以及吻合口再狭窄的程度。CTA可直观显示桥血管近端吻合口的位置,可指导冠状动脉搭桥术后CAG入路。是评估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部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冠状、矢状MPR、曲面重建(CPR)以及VR、MIP重建。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桥血管狭窄进行诊断,并评价其狭窄程度。8例CT诊断桥血管重度狭窄(管腔狭窄>75%)或闭塞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1例患者均可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并能清晰地显示其斑块和管腔的狭窄。21例患者经螺旋CT心、胸部血管造影检查,可清晰显示52条桥血管,其中13条桥血管出现再狭窄(10条为大隐静脉桥血管,3条为乳内动脉桥血管),狭窄部位均位于桥血管吻合口处;重度狭窄7条,闭塞1条,此8条桥血管均与选择性血管的结果相吻合,CT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重度狭窄的准确性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心、胸血管造影检查不但能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而且能清晰地显示原始的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与桥血管的吻合口,是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一种有效的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8例冠心病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做对照分析。结果:常规冠脉造影(CAG)诊断冠脉病变138支,包括轻度狭窄50支,中度狭窄52支,重度狭窄36支,冠脉CTA成像检出冠脉病变152支,轻度狭窄56支,中度狭窄59支,重度狭窄37支。结论: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判断。几乎可以代替有严重并发症的冠状动脉造影,且基本可以准确显示各种粥样斑块的病理性质,并对斑块的稳定性做出判断,评估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安全、准确、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为冠脉事件的预防治疗和冠脉支架植入术前提供了诸多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患者的MSCT图像,进行成像质量评价。其中3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评价MSCT对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①MSCT对冠状动脉近段血管成像质量高,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90%以上,对冠状动脉远段血管成像质量相对差,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55%~75%,总的可评价的血管比例为83.6%。②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尤其对近段血管的准确率达90%以上;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比较高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结论MSCT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对狭窄的诊断能力强,是目前冠状动脉病变最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28例患者的69条冠状动脉桥血管接受16层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桥血管成像进行影像质量评估,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评估患者心率、心率波动幅度、呼吸运动以及不同CT扫描机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其中10位患者26条桥血管的CT血管成像结果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呼吸运动伪影与冠状动脉桥血管成像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8。64层CT扫描机的影像质量高于16层CT扫描机的影像质量。以CAG结果为参考标准,MSCT冠脉成像诊断桥血管及吻合口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7%和92.3%。结论MSCT可以提供可靠的冠状动脉桥血管影像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诊断心肌桥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37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成像。结果372例行冠脉成像的患者中CT共发现59例心肌桥,CT发现心肌桥的59例中,对32例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仅显示18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准确显示心肌桥,为临床提供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层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的准确性、可靠性。方法收集32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期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对两种方法评价的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4层MSCT可评估率为91.53%。与SCA对照分析,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94%、98.59%、95.88%、99.64%。结论 64层MS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无创性的评估冠脉血管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35例疑似冠心病者行MSCT和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按照4级分法分段评价MSCT冠脉图像的质量,对比分析其诊断各类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根据图像显示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判定斑块性质,并总结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291支冠脉中242支(83.2%)可评价,其中11例(31.4%)所有冠脉均可评价。MSCT检测冠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83.8%,阴性预测值为98.0%;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狭窄程度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单纯钙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较低,与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钙化斑块与混合斑块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冠脉成像在显像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判断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助于提高冠脉成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146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及狭窄程度.其中33例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 1 262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270个节段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常规造影显示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的节段,CT有89.6%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显示重度狭窄的节段,CT有90.9%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结论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检查方法,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很高,对桥血管及冠脉支架术后复查具有优良价值.  相似文献   

18.
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特别是细小分支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准确度。方法以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与同期2~7d内行64排128层螺旋CT的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中CT图像能够满足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节段占96.50%,CT图像满足诊断要求的节段中,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120节段,其中重度狭窄34节段。本组病例中以CAG作为金指标,显示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8%和96.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8%和96.5%。结论对于达到扫描评价条件的冠脉图像,128层螺旋CT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一种无创筛选方法;能较可靠地排除临床表现不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评价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的近端准确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31例房颤心律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采用绝对值时间法重组心脏容积数据,对其中12例患者心电信号进行编辑,再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分析31例心房纤颤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判断血管有无狭窄并测量狭窄程度,其中1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结果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CAG)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364段血管节段成像质量分析结果:质量优、良、中和差分别为194段(53.3%)、82段(22.5%)、41段(11.3%)和47段(12.9%);成像质量优良率为276段(75.8%)。10例与CAG进行对照,共分析冠状动脉血管125段,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为85.0%(17/20),特异度为95.2%(100/1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够对房颤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合心电编辑、回顾性心电门控和工作站后处理技术,可以重建出较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起源、走行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8日至2009年2月1日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结果,共635例。对每位患者图像行容积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心脏及冠状动脉,分别观察冠状动脉起始部位、走行情况。结果:635例冠状动脉各段清楚显示,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共23例(23/635,3.6%),以起源于主动脉窦上方为主;发现心肌桥共132例(132/635,20.8%),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心肌桥为多,共127例(127/132,96.2%)。结论:64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与心脏关系直观、准确,在诊断冠状动脉起源、走行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