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及平行对照原则分为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组(A组)48例和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B组)48例,分别观察两组降压疗效,血生化指标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时间12个月。结果:两组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均无变化。A组治疗6月时血钾无变化,12月时血钾升高,6月和12月时尿酸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B组治疗6月和12月时血钾及尿酸较入组时均无明显变化。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均有显著的降压效果。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是更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12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和B组59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加复方阿米洛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年。观察2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LVM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LVMI变化及2组治疗后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降压更有助于降低左室质量指数,从而改善高血压对心脏靶器官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盲终点评估的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阿米洛利组)和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组),均服药12周,观察血压、降压达标率、有效率、不良反应,检测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v PWV)、生化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阿米洛利组和替米沙坦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达标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双侧PWV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替米沙坦组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均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僵硬程度,替米沙坦组能更好的降低患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小剂量联合降压治疗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比较初始用联合降压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52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降压治疗A组和B组,在使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基础上,A组加用复方阿米洛利,B组加用替米沙坦。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对照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钙拮抗剂加用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两类药物联合降压均有显著效果。A组治疗后达标率100%,B组治疗后达标率88.46%。结论初始钙拮抗剂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两类药物对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12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和B组59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加复方阿米洛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年.观察2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LVM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LVMI变化及2组治疗后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降压更有助于降低左室质量指数,从而改善高血压对心脏靶器官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5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色超声所测量的IMT值。结果 115例患者治疗前、后IMT的变化差异,以及2组治疗前、后IM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联合降压治疗对IMT的影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阿米洛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安仁县人民医院1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替组和氨阿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阿米洛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参数存在显著差异,t=2.831、2.901,P<0.05,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氨氯地平联合阿米洛利组有效率(89.04%)。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长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高血压2、3级合并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A组给予替米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B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C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降压治疗8周,观察3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B、C组完成8周治疗的患者分别为56、58、59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5.7% 、53.4% 、49.2%,A组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8.6%、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并糖尿病,降压疗效优于单用替米沙坦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的疗效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以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替米沙坦、高血压为主题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在严格的文献质量评价基础上,应用Meta分析对纳入的文献:研究氨氯地平分别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6 192例研究对象,其中复方阿米洛利组8 098例,替米沙坦组8 094例。有效性的同质检验:χ2=14.50,df=12,P=0.27;安全性的同质性检验:χ2=5.86,df=7,P=0.56。两者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有效性:OR合并=0.93,95%可信区间为0.81~1.06。安全性OR合并=1.23,95%可信区间为1.04~1.4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无统计学差异,但安全性方面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优于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  相似文献   

10.
谢木木  庄捷  孙红 《海峡药学》2010,22(3):205-206
目的比较以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为基础的两种小剂量联合降压方案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并用药物经济学研究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方法福建地区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进行分组。观察初始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组(A组,n=50)和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B组,n=50)的4周内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再用药物经济学法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2种方案的成本分别为75元和95元;有效率分别为72%和84%。在方案A的基础上,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方案B所需追加的成本为1.67元。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具有更合理成本-效果优势,为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家书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18-321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加二甲双胍对肥胖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方法:肥胖高血压病人50例为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不使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HINS)、餐后2h胰岛素(P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两组SBP和DBP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BP和DBP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BG、PBG、HINS和PINS均明显降低(P<0.05);ISI均升高(P<0.05),IR均下降(P<0.05),观察组ISI升高和IR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合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高血压病人的疗效优于单独用氨氯地平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翠云  刘厚林 《中国药房》2012,(32):3007-3009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卡维地洛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最初3d给予卡维地洛5mg,bid,若无异常反应,后增至10mg,bid;同时给予坎地沙坦8mg,qd,若血压未得到理想控制,可增至12mg,qd),观察组40例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卡维地洛的用法同观察组;同时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若血压未理想控制,可增至10mg,qd)。观察2组24h平均心率(HR)和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各项心脏结构指标,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HR和SBP、DBP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PWT和LVMI减小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有显著降压作用,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并能有效保护高血压靶器官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8例)及贝那普利对照组(48例)。贝那普利对照组用药除无卡维地洛外余同联合治疗组。6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2.9%(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SBP、DBP、HR、LVESd、LVEDd均显著下降,LVEF显著增加;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EH伴LVH患者62例,均予替米沙坦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E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患者SBP、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VSH、LVPWT、LVDd、LVM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且对EH伴LVH有逆转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方法将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模式护理,B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HR)及躁动程度。结果 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BP、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B组SBP、DBP、HR均低于A组(P<0.05)。A组躁动总发生率为20.0%低于B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45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55例)、B组(45例)、C组(45例),A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治疗,C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SBP、DBP均显著低于B、C组(P<0.05),但B组与C组患者的SBP、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但B组与C组患者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钱虹 《中国医药》2014,(1):62-6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口服40mg,1次/d;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10mg,2次/d;2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观察组:(131±7)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136±5)mmHg]、舒张压[观察组:(82±4)mmHg;对照组:(91±6)mmHg]与治疗前[观察组收缩压:(163±11)mmHg,舒张压:(102±5)mmHg;对照组收缩压:(162±9)mmHg,舒张压:(100±3)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4.1±0.9)mmol/L]、三酰甘油[(1.6±0.8)mmol/L]、空腹胰岛素[(15±7)mIU/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5.7±1.7)mmol/L、(3.3±1.4)mmol/L、(21±13)mIU/L](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三酰甘油:(3.5±1.4)mmol/L,空腹胰岛素(22±13)mI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安全、有效、依从胜好,并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8.
血清脑钠素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弘锦  王凤岭  孙琪  白玉  张辉  张小娟 《河北医药》2009,31(20):2695-2697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素(BNP)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相关性,并观察氨氯地平治疗对血清BNP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清BN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LVH组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NLVH)组的血清BNP水平、SBP、DBP和LVMI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lt;0.01),且LVH组比NLVH组血清BNP高(P&lt;0.01)。氨氯地平治疗后LVH组BNP、SBP、DBP与LVMI均降低(P&lt;0.01);NLVH组血清BNP、LVMI治疗后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血清BNP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3,P&lt;0.01)。结论LVH组应用氨氯地平后血清BNP、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BNP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氨氯地平不仅可以使血压平稳下降,还可逆转高血压伴LV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降低,且观察组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2/35),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取得更好的降压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