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比较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Hyper-CVAD/MA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EPOCH方案治疗。治疗6-8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CR 72.4%,RR 93.1%,3年生存率55.2%;对照组CR 44.0%, RR 84.0%,3年生存率2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4%,Ⅲ、Ⅳ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4%,Ⅲ、Ⅳ级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75.9%和12%,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优于EPOCH方案,且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以来此方案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16例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10例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4例,总有效率75.0%。11例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8例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总有效率90.9%。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依托泊苷(VP-16)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对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经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的60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良好耐受动员、采集过程,造血重建顺利,无一例移植相关死亡。VP-16+G-CSF组全部采集成功,首次采集成功率为73%(44/60),采集优良率为17%(10/60),且采集物中CD34~+细胞计数高于化疗+G-CSF组。结论大剂量VP-16联合G-CSF方案总体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可控,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动员采集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化疗联合G-CSF动员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化疗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检测采集物中有核细胞及CD34+ 细胞数量。结果  19例共采集 5 6次 ,化疗结束至采集开始平均 11 5 (6~ 19)天。获有核细胞数平均 4 0 0 (1 6 4~ 6 4 6 )×10 8/kg ;CD34+ 细胞数平均 6 78(0 0 5~ 2 3 33)× 10 6/kg。CD34+ 细胞≥ 2 5× 10 6/kg的比率为 78 9%(15 /19,95 %可信区间为 5 4 %~ 96 % ) ;CD34+ 细胞≥ 5 0× 10 6/kg的比率为 5 2 6 % (10 /19,95 %可信区间为 2 9%~ 76 % )。仅 3例 (15 79% ,95 %可信区间为 3%~ 4 0 % )CD34+ 细胞 <2 0× 10 6/kg。CD34+细胞产率与病程、动员前化疗次数、Drake化疗积分、动员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关 ,而与年龄、疾病状态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动员效果也与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相关。结论 化疗联合rhG CSF方案应用在大多数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中可获得足够的干祖细胞。对于动员病程长、化疗次数多、Drake化疗积分高、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动员效果不良。  相似文献   

5.
<正>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是当今一种新技术。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不同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加细胞因子可使更多的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从而不再用采集骨髓就可以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祖细胞用于移植,并使其移植后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骨髓移植,因此外周血干细胞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恶性淋巴瘤(ML)是一组源于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5/10万人,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治疗ML最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对于高危ML患者,可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无病生存期(EFS)和总生存率(0S).我们于2008年至2009年应用大剂量化疗+ APBSCT治疗3例ML,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18岁,主因咳嗽、胸闷,双颈部淋巴结肿大3周于2008-4-5第1次入院,B超及CT提示锁骨上、纵隔内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经淋巴结活检病理及免疫学检查,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间变大细胞性,ALK+)ⅢA期,骨髓检查未见异常,给予6疗程CHOP方案(CTX 1.2 9第1天,VCR 2 mg第1天,THP 80 mg第1天,强的松(Pred) 100 mg第1~5天)未达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7.
NKlT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类型,约占NHL的2%~10%.多数病例原发于鼻腔和咽喉部以上部位,少数病例原发于鼻外,如皮肤、胃肠道、肺等.NK/T细胞淋巴瘤对传统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HOP方案不敏感[1-3],且无较好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IV期、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现报告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V期、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 PBSCT) ,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技术 ,它具有造血功能免疫功能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特点。近年来采用 PBSCT方法重建造血免疫功能已显示出在治疗恶性淋巴瘤方面的应用前景 ,而护理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影响 PBSCT成败的重要因素。 1995— 1999年我科对1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 PBSCT治疗 ,由于我们采取系统完善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 ,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护理过程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中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 4 8岁 ,中位年龄 3 2岁。何杰金病 9例 ,非何杰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介素-11(IL-1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6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随机分为IL-11治疗组和对症治疗组,对症治疗组仅接受输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IL-11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组基础上于移植后7 d起应用IL-112400万U/d,连用14 d,预处理方案为改良BU/CY方案,移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造血重建,IL-11治疗组移植后PLT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及辐照血小板输注次数均较对症治疗组少(P<0.05)。 IL-11治疗组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过性不良反应,随访至2015年1月,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过程中应用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IL-11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初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兴起,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大剂量化疗(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各种晚期肿瘤和癌症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对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种类、采集、活性测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动员剂的效果、骨髓中癌细胞污染的处理、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疾病观察指标、临床适应证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等都逐渐规范化,且有很多治疗成功病例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程序降温冷冻保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程序降温冷冻保存对造血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临床观察比较 4℃保存和深低温保存两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造血恢复时间 ,同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PI标记法检测两组造血干细胞的活性。结果 深低温保存移植组移植后血小板上升时间较 4℃保存移植组缓慢 (但P >0 0 5 ) ,4℃保存对造血干细胞活性影响不大 ,深低温保存可引起造血干细胞发生大量凋亡和死亡 ,导致存活率明显降低。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PI标记凋亡测定法检测造血干细胞活性的敏感性明显优于传统的台盼蓝拒染法。结论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造血干细胞冷冻保护剂仍有较大缺陷 ,需开发具有抗凋亡作用的新型冷冻保护剂。造血干细胞活性检测选用流式细胞仪凋亡测定法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体外扩增造血干/祖细胞.方法 利用非整合型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Sox2、Klf4、Oct4和c-Myc导入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CD34+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再利用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共培养法将其定向分化成CD34+造血干/祖细胞.借助iPSCs可以在体外无限传代、大量扩增的特点,实现体外保存及大量扩增造血干/祖细胞的目的.结果 脐血CD34+细胞可以在体外重编程为非整合型iPSCs,并能够高效定向分化成为CD34+细胞,其分化效率比胚胎干细胞(ESCs)有显著提高.结论 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体外大量扩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过程中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测20例淋巴瘤患者,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前7 d(d)、预处理0 d(d0)、预处理+7 d(d7)、预处理+ 14 d(d14)、预处理+21 d(d21)、预处理+28 d(d28)、预处理+35 d(d35)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i).结果 d7、d14的FIB分别为(5.79±2.35)g/L、(5.97±2.01) g/L,均高于d的 FIB (3.54±1.62) g/L(t=2.78、3.20,P<0.05);d0、d21、d28、d35的FIB较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前后PT、APTT、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并发血栓性疾病.结论 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临床医师需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Autophagy and cellular senescence are two critical responses of mammalian cells to stress and may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given that they respond to the same set of stimuli, including oxidative stress, DNA damage, and telomere shorten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emerged as reliable cell sources for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are currently being tested in numerous clinical trial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autophagy on MSC senescence and corresponding mechanisms have not been fully evaluated. Several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autophagy level increases in aging MSCs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autophagy can delay MSC senescence,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most studies that showed autophagy could play a protective role in stem cell senescence. To further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MSC senescence and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premodulated autophagy on MSC senescence, we induced the up- or down-regulation of autophagy by using rapamycin (Rapa) or 3-methyladenine, respectively, before MSC senescence induced by D-galactose (D-gal). Results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with Rapa for 24 hours remarkably alleviated MSC aging induced by D-gal and inhibited ROS generation. p-Jun N-terminal kinases (JNK) and p-38 expression were also clearly decreased in the Rapa group. Moreover,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apa on MSC senescence can be abolished by enhancing the level of ROS, and p38 inhibitor can revers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H2O2 on MSC senescence. In summary,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autophagy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MSC senescence induced by D-gal, and ROS/JNK/p38 signalling plays an important mediating role in autophagy-delaying MSC senescen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在体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从人骨髓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尼龙棉柱分离T淋巴细胞,分别以不同数量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到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体系中,通过流式细胞仪获取数据,计算CD3^+CD25^+和CD3^+CD38^+T细胞的表达率。结果当间充质干细胞为1×10^4/孔时,与单独培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CD25及CD38的表达呈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间充质干细胞为1×10^3/孔时,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的活化,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数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难治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此方法治疗难治性DLB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1例难治性DLBCL患者先后予各种方案化疗后未获得缓解,改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造血重建顺利,取得完全缓解,相关并发症控制较好,随访至2010年11月1日一直长期无病生存.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DLBCL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mximab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 case of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a case in rituximab combined chemotherapy and hematopoietic stem eell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difluse large B cell lymphonm was analyzed.The efficacy and safety for the program with literature review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patient did not achieve remission with various chemotherapy regimens.After using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lplantation with rituximab,the hematopoietic was rebuilded successfuly,symptoms were complete reIieved,complications wero well controlled.Follow-up to November 1,2010,tIle patient was discasc-free survival.Conclusion Rituximab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hematopoieti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相似文献   

17.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恶性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0%,常见于男性,中位发病年龄67岁,具有不可治愈、易复发和耐药等特点,复发后患者预后常较差,治疗选择有限。近年来,随着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B细胞淋巴瘤因子2抑制剂(BCL-2i)等为代表的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及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SCT)等疗法的进展,复发难治性(R/R)MCL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本文拟对目前R/R M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的增殖和自发性凋亡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悬浮方式在培养器皿中培养成"神经球"。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B rdU染色标记分析细胞的增殖。结果培养4 d后,神经干/祖细胞发生了自发性凋亡,原儿茶酸(0.06 mmo.lL-1)有效地减少了该种凋亡,将细胞的存活率提高至对照组的140.3%±9.2%;细胞培养4 d和7 d,原儿茶酸(0.06 mmo.lL-1)使细胞内ROS水平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43.8%±4.7%和54.5%±6.1%,caspase-3活性下降至对照组的70.6%±4.4%和62.3%±5.5%。结论原儿茶酸剂量和时间依赖地提高了神经干/祖细胞的生存力并且刺激了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体系探讨苯甲基异硫氰酸盐(BITC)和苯乙基异硫氰酸盐(PEITC)的发育毒性。方法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经体外悬滴和悬浮培养分化获得心肌细胞及经视黄酸5×10-7mol·L-1诱导培养分化获得神经细胞,利用RT-PCR方法分析BITC和PEITC0,1,2,4和8μmol·L-1对ESC定向分化为特异表达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的心肌细胞以及特异表达巢蛋白(巢蛋白)基因的神经细胞的影响,计算BITC和PEITC对ESC定向分化能力的抑制作用。同时应用MTT法测定BITC和PEITC对ESC129品系小鼠D3和BALB/c品系小鼠3T3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合定向分化抑制作用结果评价BITC和PEITC的发育毒性。结果 BITC和PEITC对ESC体外心肌细胞定向分化半数抑制浓度(ID50)为3.56和3.48mg·L-1,BITC和PEITC对ESC体外定向分化神经细胞的ID50分别为3.87和2.43mg·L-1,依据发育毒性评价公式计算得BITC和PEITC均无心肌发育毒性作用,BITC和PEITC的神经发育毒性作用分别为无和弱。结论 BITC和PEITC均无心肌发育毒性作用,但PEITC具有弱神经发育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