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左锁骨下静脉与右股静脉插入导管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11例病人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在心腔内心电图指引下插入起搏电极导管起搏右心室成功。18例经右股静脉穿刺在心腔内心电图指引下插入起搏电极导管起搏右心室成功.3例为经锁骨下静脉放置失败后改由经右股静脉放置获得成功。结果: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起搏电极至起料成功用时4~12分钟(平均8.7分钟)。经右股静脉穿刺插入起搏电机至起搏成功用时3~16分钟(平均8.3分钟)结论:两种穿刺方法都较可靠,但经右股静脉穿刺更为方便,安全.可靠。尤其适应于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心脏临时起搏。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附7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像,明确右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对7例尿毒症病人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6例1次穿刺成功,1例进针3次穿刺成功。且无1例出现误穿颈动脉和气胸等穿刺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寻找对老年患者施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部位和护理方法。方法96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右颈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总置管成功率为94.5%。初次置管位置选择右颈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锁骨下静脉成功共16例;初次置管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颈静脉置管成功5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共2例,均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结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较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省时、安全、可行。加强置管前后护理是施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像,明确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取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图像,在超声引导下对60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53例1次穿刺成功,5例2次,2例3次,无一例出现误穿颈动脉或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显像实时直观、安全有效的方法,必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高位-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病人进行预内静脉穿刺插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确认胸锁乳突肌下三角的顶点上方2cm为穿刺点,进针方向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内侧缘平行,指向同侧乳头,抽出静脉血,提示针尖进入颈内静脉,固定针头,从针内置入导引钢丝,再沿导引钢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压计测压。结果:50例穿刺插管成功49例(98%),误穿颈动脉1例,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高位-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大心房患者起搏器的植入方法.方法:对3例巨大心房患者按常规方法分离头静脉或穿刺锁骨下静脉,植入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完成手术.结果:1例先通过冠状静脉窦进入心中静脉,后因膈肌刺激改为流出道起搏;1例脱位经再次手术成功固定电极在心尖部,1例固定在右室游离壁未出现脱位.结论:对巨大心房患者,起搏电极植入较困难,可采用主动固定电极.但脱位概率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原因,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发生并发症1例,术后1~3 h发生并发症5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2例,发生气胸及胸腔积液各1例;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4例,发生锁骨下动脉损伤及血气胸各1例,气胸2例。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探查、锁骨下动脉修复术;2例气胸行胸腔穿刺抽气术;1例气胸和1例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胸腔积液行右颈内静脉导管抽液术,然后拔除右颈内静脉导管。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操作者责任心、规范操作和提高穿刺技能是预防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术在头盆环牵引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9年1~9月我院戴有头盆环牵引拟行脊柱矫形手术的患者75例,在B超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40例(A组),徒手穿刺35例(B组)。记录两组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同时测量右颈内静脉内径的大小、颈内静脉与动脉的关系以及有无异常颈内静脉。结果 A组患者全部穿刺成功,1例误穿动脉,穿刺时间(10.98±1.609) min,穿刺次数为(1.10±0.304)次; B组患者24例穿刺成功,余改为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14例误穿动脉,穿刺时间(18.83±5.244) min,穿刺次数(2.57±1.037)次。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平均内径为(0.9±0.5) cm,7例患者存在动静脉解剖异常。结论 B超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术在头盆环牵引患者中使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各种重症病人的抢救,复杂手术病人中心静脉压监测补充血容量、深静脉营养、肿瘤晚期病人化疗。方法: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80例一次穿刺成功,占80%。无l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静脉成功率最高,但长期输液和下腔梗阻病人不宜使用,颈内静脉右侧穿刺最好;锁骨下穿刺法针头斜面朝向尾侧,导管不会置入颈内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最好用Y型穿刺针可避免吸气时空气栓塞。  相似文献   

10.
急诊深静脉穿刺置管2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手术室外行急诊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穿刺置管的优缺点.方法 手术室外行急诊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206例,按照首次穿刺的血管分为右颈内静脉组110例和右股静脉组96例.分别记录2组的首次置管成功率、操作完成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AS 6.04软件包对2组数据行t检验和非参数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性别相似,最终均完成深静脉穿刺置管,无气胸、心跳骤停等发生.右颈内静脉组首次成功率为88%(97/110),右股静脉组为100%(96/96)(P<0.05);右颈内静脉组操作完成时间为(21.5±8.4)min,右股静脉组为(12.5±5.3)min(P<0.05).右颈内静脉组有7例误穿动脉,其中4例血肿形成,而右股静脉组仅2例误穿动脉,无血肿形成.心电监护显示右颈内静脉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右股静脉组无心律失常发生(P<0.05).结论 手术室外危重患者的急诊深静脉穿刺置管选择股静脉为穿刺途径,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不同方式深静脉置管的优缺点。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及能否配合操作,分别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将三种术式的优缺点及所致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76例深静脉置管术中(1)经锁骨下置管者220例,占79.71%。其中术后感染2例,占0.91%;误入动脉2例,占0.91%;纵膈血肿1例,占0.45%;(2)经颈内静脉置管者35例,占12.68%。其中术后感染3例,占1.40%;误入动脉者1例,占2.86%;气胸1例,占2.86%;术后导管脱落者1例,占2.86%;(3)经股静脉置管者21例,占7.60%。其中术后感染5例,占23.8%;误入动脉者1例,占4.76%。结论:几种深静脉穿刺术中,尤以经锁骨下穿刺者并发症相对较少,是深静脉置管方式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潘蓉  魏巍 《护理学报》2005,12(5):48-49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23例和颈内静脉组23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颈内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颈内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颈内静脉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精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08-01-2014-01在我院治疗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500例患者随机分成超声组(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245例和对照组(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置管)2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入院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而尝试进针次数和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精确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骨下、颈内及股静脉3部位深静脉置管术主要并发症及置管的难易程度。方法:选取600例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颈内静脉(B)和股静脉(C)组,比较3组的穿刺成功率及主要并发症指标,明确3部位穿刺技术的优缺点。结果:一次性成功率以锁骨下静脉最低,股静脉最高,3者比较P〈0.05;但总体成功率P〉0.05。锁穿发生导管易位率最高,P〈0.05,但与颈内静脉对比在其他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股静脉置管虽在导管易位及气胸方面有优势,但其他并发症均高于前二者,P〈0.05。结论:三部位置管术各有优缺点,操作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及自身经验合理选择,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及丰富的置管经验是深静脉置管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叶菁 《全科护理》2012,10(21):1922-1923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锁骨下静脉置管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2例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新方法组,传统组使用悬吊固定法,新方法组使用顺势弧形法,观察两组病人导管固定效果、局部感染发生率、敷料更换频率。[结果]新方法组出现贴膜卷边、导管半脱落等固定不良情况明显减少,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结论]新方法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的发生率,导管固定效果好,病人的不适感减少,敷料的更换频率下降,继而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改良送管方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需留置PICC导管的住院患者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送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送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送管成功率、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送管成功179例(成功率为89.5%),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21例(异位率为10.5%),观察组一次送管成功198例(成功率为99.0%),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2例(异位率为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送管方法,能提高一次送管成功率,降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确保导管安全留置,为预防导管异位提供临床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对78例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并发症发生的护理经验。结果:78例病人中,经颈内静脉入路74例(右71例,左3例),颈外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各2例。除1例病人脑梗塞,1例肺部感染死亡,其余导管均正常使用。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或流量不足11例,经溶栓、导管调整均再通;感染10例,发生率3.61例次/1000导管日,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失。结论:血液透析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置入导管的常规护理,规范操作流程,注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CU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SVC)的操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 月至2011年12月接受SVC的257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98.1%,其中一次穿刺成功211例,重复穿刺成功41例,因患者血管变异或操作技术原因导致失败5例.并发症发生率12.1%,总计31例,其中导管尖端入颈内静脉12例,导管相关感染8例,皮下血肿6例,气胸3例,心律失常2例.结论 SVC成功率高,操作步骤易于掌握,对患者颈部及四肢活动影响小,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方便护理,感染概率低于颈内、股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将20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腔静脉到位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相比,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rates of success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ite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infants. A total of 272 infants were randomized to four groups: right subclavian group (G-RSCV), right internal jugular group (G-RIJV), left subclavian group (G-LSCV) and left internal jugular vein group (G-LIJV). In 77.2% of the patients, we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a catheter at the first attempt. The rate of successful catheter placement was highest in the and LSCV 55.9%). With regard to complications, the rate of arterial puncture, guide wire advancement failure and malpositioning of the catheter were all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during SCV catheterization (SCV versus IJV: 10.1% versus 2.1%, 12.4% versus 0% and 13.4% versus 0.6%,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imply that IJV, especially RIJV,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inf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