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 10mg和 4 0mg阿托伐他汀治疗 8周 ,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 ,做治疗前后对比及组间对比。结果 ACS患者血清hs -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 8周后 ,两组患者hs -CRP、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酯 (TG)和载脂蛋白B(apoB)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0 0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明显升高 (P <0 0 5 ) ,大剂量组效果更好 ,与小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别 (P <0 0 5、0 0 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 ,而且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 ,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7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10mg和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1)两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2)两组治疗4周与8周后,40mg阿托伐他汀组与10mg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40mg阿托伐他汀疗效优于10mg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AC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40mg/d,41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mg/d,41例),对照组(常规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4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2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强化组hs-CRP水平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AC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降低ACS患者的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等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测脂,CRP等参数浓度,并与常规治疗119例作为定119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1个月后测定血对照组。结果119例ACS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CRP等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1个月后上述各项参数改变更加明显,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降脂、抗炎等机制对防治ACS早期动脉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mg/d,n=45)和常规治疗组(n=43);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n=30)与之对照。结果 ①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与血脂水平不相关。②他汀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清PAPP-A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常规治疗组除血清hs-CRP水平降低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变化。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病变不仅仅是一种动脉壁内脂质堆积性疾病,而且炎症及免疫过程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1]。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一种非特异但敏感的生物学指标[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一个预测因子[3]。白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炎症的影响,以及不同剂量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2例ACS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标准。常规剂量组95例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大剂量组97例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在患者入院后和治疗第5天、1个月后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大剂量组在治疗第5天和1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低于基础水平(P〈0.01或〈0.001),而常规剂量组仅在1个月后hs-CRP水平明显低于基础水平(P〈0.01),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治疗第5天和1个月后的hs—CRP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5),1个月内的心律失常、再发心肌缺血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在ACS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迅速明显降低hs—CRP水平,且这是一种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载脂蛋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ACS的住院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阿托伐他汀(立普托)40 mg口服。分别在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脂、载脂蛋白(ApoA1、Apo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脂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CS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均<0.05),ApoA1水平明显升高(P<0.01),ApoB水平下降(P<0.05),CRP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1);甘油三酯有降低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稍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脂蛋白代谢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常伴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炎症反应是导致冠脉内结构易损斑块进展的重要环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目前被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密切的炎症标记物之一,而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阿托伐他汀的调脂干预对ACS患者冠脉病变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3例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7例)和非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6例),另选健康对照组4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浆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ACS患者的血浆hs—CRP的水平明显升高。②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其血浆hs—CRP的水平明显降低,非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hs—CRP在冠心病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阿托伐他汀的调脂干预可阻滞ACS患者病变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期内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了解其对ACS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70例ACS患者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阿托伐他汀组35例,常规组常规治疗,不用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d3及PCI术后48 h检测血脂及hs-CRPI、L-6等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CI术后48 h,两指标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ACS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和斑块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共 10 4例男性患者入选 ,年龄 6 4 .9± 9.6岁。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临床特征和无创伤检查结果 (血液生化和心脏超声等 )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 2 4例 ,多支病变 80例。以多支病变为因变量 ,慢性胸痛、血尿酸水平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左心房扩大是其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 ,其余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胸痛、血尿酸水平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和左心房扩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多支病变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炎症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因素,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早期预测、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中有重要价值,现就炎性指标C 反应蛋白(CRP)和IL 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s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功能进行Killip分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按照病变支数按Gensini评分进行量化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sCD40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MI组sCD40L水平高于UA组(P<0.05)。冠状动脉三支及双支病变组SCD40L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ACS组s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呈Pearson正相关(r=0.216,P=0.002);sCD40L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21,P=0.001)。结论:sCD40L水平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CI的3 806例冠心病患者中36例ACS患者发生围术期死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69±23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其中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者7例、PCI治疗史者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者1例、脑卒中史者4例,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0例、脂代谢紊乱者11例、糖尿病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者4例。结果:36例ACS患者中,因AMI行急诊PCI者24例,ACS行择期PCI者12例(包括AMI5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6例有2支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10例为单支血管病变。36例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或(和)心源性休克16例(44.4%),室颤和(或)心脏骤停8例(22.2%),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11.1%),心脏破裂4例(11.1%),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8.3%),消化道大出血1例(2.8%)。急诊PCI因泵衰竭死亡的12例患者中,广泛前壁AMI7例、下壁+后壁AMI3例,下壁+右室AMI2例。结论: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室颤和(或)心脏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破裂及支架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sCD 40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以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为试验观察终点,依据血清sCD 40L水平将220例入院时胸痛时间不超过12 h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五组:第1组(<1.93μg/L)39例:第2组(1.93~3.50μg/L)41例;第3组(3.51~5.00μg/L)51例;第4组(5.01~6.30μg/L)46例;第5组(>6.30μg/L)43例,观察各组患者在不同随访观察时间段内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百分率;用EL ISA方法测定血清sCD 40L水平。结果在最初24 h内,5个组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百分率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在随后的72 h、1 m o和6 m o随访观察时间内,第4组和第5组患者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前3个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sCD 40L水平增高(>5.00μg/L)的ACS患者,随观察时间的推移,发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张磊  李浩 《华西医学》2014,(1):8-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ACS患者随机选取97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联合速效救心丸组,48例)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49例),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位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位移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ST段位移变化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与速效救心丸联用治疗ACS比单用氯吡格雷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程中常规治疗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与围PCI术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2005—2006年间15例在急诊或择期PCI术前具有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或PCI术时发现慢血流现象或血栓的ACS患者,在术前、术中或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按推荐剂量经外周静脉或冠脉内直接注入药物,观察15~20min后相关血管的血栓征象、血栓负荷、TIMI分级情况、术后MACE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15例ACS患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4~75岁,起病时间在数小时至数天。全部患者术中即刻造影均未见有明显的新发血栓形成,原有新鲜血栓消失,肇事血管前向血流由TIMI0~2级恢复至TIMI3级。术后14例患者术后一般情况稳定,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住院期间未发生MACE与出血并发症,但有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ACS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存有靶血管高危因素存在(如慢血流、血栓等征象)的患者,经冠脉或外周静脉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减少围手术期血栓并发症所致的MACE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使用不同类型他汀类调脂药物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疗效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7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P组和S组),两组均予氯吡格雷300mg顿服后,75mg/d维持。P组予普伐他汀(中美施贵宝公司提供)20mg/d,睡前顿服;S组予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公司提供)20mg/d,睡前顿服。入院后24h内和第14天分别测定TC、HDL—C、LDL—C、D—D二聚体、Fg、BAT、肝功能,并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P、S两组TC、HDL-C、LDL—C、Fg、D—D二聚体、BAT在基础状态和第14天分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P组或S组取、D—D二聚体、BAT在治疗后和基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S两组在治疗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塞复合终点发生率在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他汀类药物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安全有效,证实脂溶性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不增加心血管事件,不提高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