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宫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黏膜下肌瘤的优缺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的4~ 5cm的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年龄25 ~ 45岁,平均(34.0±1.3)岁.采用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宫腔组采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一次性手术完成的病例数、术中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结果 宫腔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162,92.6332;P<0.05);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90,P<0.05);术中出现并发症者宫腔镜组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0944,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宫腔镜组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68,3.4225;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Ⅱ型黏膜下肌瘤均有明确疗效.宫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其术中并发症较多,腹腔镜手术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王凌燕 《浙江医学》2018,40(4):389-390,394
目的探讨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行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观察组,54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月经改善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月经改善率高,但住院费用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高效,优于传统的宫腔镜下电切术  相似文献   

3.
赖秀芳 《河北医学》2014,(6):969-97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二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FSH 水平较术前升高,E2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与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F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具有可逆性,显著改善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肌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组(试验组) 64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照组)55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o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水平,观察性激素及卵巢体积的变化.结果 术后2个月试验组FSH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FSH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个时间点的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卵巢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血流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息县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5例无生育要求,行子宫全切术并保留双侧卵巢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黄体生成激素(HL)、孕酮(P)、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变化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术前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不大,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盛友芬 《微创医学》2014,(3):305-3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7.
欧庆样 《中外医疗》2014,(19):39-4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90例患者,随机分为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观察组45例,和同期采取开腹手术行子宫切除的对照组4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6个月观察两组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动脉流速峰值、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及血清激素指标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在卵巢间质动脉卵巢间质动脉PI、RI、Vmax和Vmin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先降后升规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血清E2略微下降,FSH水平小幅度上升;对照组趋势与观察组相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E2、FSH变化差异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2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FSH较术前显著升高,变化幅度较观察组同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影响要小于开腹手术,因此对卵巢及机体其他器官功能影响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南丰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异常子宫出血妇女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4%,对照组为88.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E2值低于术前1 d,血清FSH值高于术前1 d(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子宫全切,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对机体卵巢功能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莹莹  范盈盈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3):370-371,373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和B超监护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36例术前诊断为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评分法分为A组(得分0~5分)共76例,B组(得分6~7分)共60例.随机将A、B两组中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40例(A组)、32例(B组)作为研究组,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36例(A组)、28例(B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对A组和B组中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手术成功率、术中穿孔率、术中肠管损伤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中腹腔镜监护组的术中穿孔率及肠管损伤率均要显著低于B超监护组(P<0.05).结论 对于评分为0~5分的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采用腹腔镜和B超监护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B超费用低;而对于评分为6~7分的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具有降低术中并发症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66-69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冷刀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围术期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型与Ⅱ型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阴道排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冷刀作为一种新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官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行单极官腔镜电切术,观察组行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即刻检测外周静脉血Na+、Cl-、K+、血糖(Glu)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手术后Na+、Cl-、K+浓度明显降低,Glu浓度则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手术后Na+、Cl-、K+、Glu浓度的改变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灌流液吸收量及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子宫肌瘤类型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及电解质、血糖的影响较大,Ⅱ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Na+、Cl-、Glu浓度均高于0型及I型肌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型及I型肌瘤患者上述各指标差异不明显。观察组Ⅱ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均高于0型及I型肌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型及I型肌瘤患者上述各指标差异不明显;且3种肌瘤类型间Na+、Cl-、K+、Glu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不会引起血电解质及血糖的明显变化,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肌瘤类型对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影响较大,Ⅱ型肌瘤的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较0型及I型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的实用价值及子宫肌瘤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3月~2012年7月间,采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60例为观察组,另设同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50例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0.28%),术后发热1例(0.28%),肌瘤复发2例(0.56%),病人满意度99.34%;对照组,发生膀胱损伤1例(0.29%),阴道残端感染出血4例(1.14%),术后发热2例(0.57%),尿潴留2例(0.57%),病人满意度77.59%(P<0.01)。2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优势,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日常生活及性生活时间,性生活等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自然腔道施术,腹部及会阴部均无切口,保留了生育功能,为年轻爱美患者及不愿切除子宫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00例临床体会。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6月入住的20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大出血、月经量异常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确切,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和保留生育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应激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浓度,比较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观察两组术后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至拔管即刻MAP、HR、NE、Cor均有所升高,尤其MAP、NE、Cor在术毕、拔管即刻较气管插管时升高显著(P0.05);观察组在气管插管时至拔管即刻各时点MAP、HR、NE、Cor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PT、aPTT、TT值各时点均高于正常值,观察组仅PT在手术30 min、aPTT和TT值术毕高于正常值,两组PT、aPTT、TT在手术30 min、术毕及术后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栓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12%(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腹部手术有利于减轻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凝血功能的负面影响,降低术后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及凝血功能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分别与奥沙利铂联用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生存质量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10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血清相关肿瘤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4.1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3.58%,稳定率为18.87%,下降率为26.42%,总改善率为73.58%,观察组分别为49.06%、20.75%、30.19%和6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类抗原(CA)50、CA125、CA199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肿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两组患者均可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或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用治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相当,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改善情况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小板计数偏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的内科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ITP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放性脾切除术。观察和统计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手术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92.47±21.18)min、住院时间(8.32±2.29)d显著较短(P0.01),术中出血量(43.95±19.74)ml、后48 h总引流量(65.64±45.22)ml明显较少(P0.01)。观察组手术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8.21%(P0.05)。结论与开放性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手术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以新型改进型探针吻合断裂泪小管的术中及术后的效果.方法 纳入了49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将“同步插管”方式的改进型探针和传统的猪尾探针行手术对比.观察术中效果差异,并在术后3个月及12个月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10.05±1.51)min,对照组为(32.30±4.7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3,P<0.01);观察组总体手术时间为(32.91±3.98)min,对照组为(53.74±5.48)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1,P<0.01).观察组的解剖通畅率发功能通畅率为100.0%(22例)和90.9%(20倒),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0.4%,19例;59.3%,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7、6.23,P<0.05).泪点扩张器在观察组中使用18次,对照组中13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5),但均未使用泪小点切开.术后3个月测定的解剖及功能成功率、术中一次性探通成功率和最终探通成功率、术后的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探针提供了一种“同步插管”的新型手术方式,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研究组24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奈达铂化疗1~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宫旁脉管癌栓、宫颈浸润、出血量、手术时间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能够使肿瘤体积较化疗前缩小或消失,临床有效率高达70.8%。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30)min和(200±3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50)ml和(450±50)ml,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分别为37.5%和 70.0%,脉管癌栓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5.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和40.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阴道切缘率分别为0.00%和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治疗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与抢救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路感染、低氧血症、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与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2.1%(1/48)、4.2%(2/48),均低于对照组13.3%(6/45)、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可为患者急救提供参照,缩短抢救时间与费用,并将医疗质量管理融入术后护理,将相关政策及指南转化为具体护理措施,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下肢DVT发生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低体温、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将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寒战程度及低体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PT、TT、a PTT、Fbg等指标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RP、AD、NE等应激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观察组寒战的发生率为15.56%较对照组57.78%显著较低(P0.05),低体温发生率为11.11%较对照组44.44%显著较低(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患者保温护理能保护患者凝血功能,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患者寒战、低体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