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对照组,无处理;喷砂组,用Al2O3 颗粒对氧化锆试件表面均匀喷砂;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组,将氧化锆试件置于紫外线消毒箱中的紫外灯下方10 mm处照射48 h;低温等离子处理组,将氧化锆试件置于舱式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处理30 s。分组处理后观察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测量表面接触角及剪切粘接强度。结果:UV照射及低温等离子处理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无明显改变,喷砂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明显改变。喷砂组、UV照射组和等离子处理组氧化锆试件表面接触角分别为48.8°±2.6°、27.1°±3.6°和32.0°±3.3°,较对照组接触角(64.1°±2.0°)明显减小。喷砂处理组氧化锆试件剪切粘接强度(14.82±2.01) MPa大于对照组(9.41±1.07) 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V处理组氧化锆试件剪切粘接强度(10.02±0.64) MPa大于对照组(9.41±1.07) MP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处理后其剪切粘接强度(18.34±3.05) MPa大于对照组(9.41±1.07) MPa、喷砂处理组(14.82±2.01) MPa和UV处理组(10.02±0.64) 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结果显示UV及低温等离子处理使氧化锆试件表面氧元素含量增加,碳元素含量减少,碳/氧比值减小。结论:UV照射及低温等离子处理均可在不改变氧化锆表面形态的基础上显著改善其表面的亲水性;UV照射后氧化锆与树脂的剪切粘接强度虽无明显提高,但试件断裂模式由粘接断裂向混合断裂转变;低温等离子处理能显著提高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喷砂法和激光蚀刻法是否可以成为黏接正畸托槽的牙釉质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70颗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前磨牙,均分为7组:喷砂组、激光蚀刻组(0.5、0.75、1、1.5、2 W)和传统酸蚀法组,黏接正畸托槽后,进行抗剪切黏接强度测试,同时观察剩余黏接剂指数。对实验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酸蚀法和三组高能量激光蚀刻法(1、1.5、2 W)的抗剪切黏接强度均可满足临床要求,而剩余两组低能量激光蚀刻法(0.5、0.75 W)和喷砂法的抗剪切黏接强度值均较低。低能量激光蚀刻组的牙釉质表面剩余有较少的黏接剂。结论:黏接正畸托槽不适宜使用喷砂法和低能量激光蚀刻法,而高能量激光蚀刻可满足正畸临床黏接托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飞秒激光表面处理后获得的微沟槽结构对氧化锆表面显微形貌、晶相组成及弯曲强度的影响,为氧化锆种植体表面微观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将57个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的长方体氧化锆标准试件(20.0 mm×4.0 mm×1.4 mm)分为3组(每组19个):(1)终烧结组,终烧结后无处理,作为对照;(2)喷砂组,终烧结后用110 μm氧化铝(Al2O3)喷砂;(3)微沟槽组,用飞秒激光加工宽50 μm、深30 μm、间距100 μm的微沟槽。通过扫描电镜和3D激光形貌测量显微镜观察表面显微形貌,计算各组表面粗糙度和微沟槽组的沟槽尺寸,采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晶相分析,进行三点弯曲试验,通过Weibull分布分析其强度特征。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终烧结组表面较为平整,晶粒结构清晰,喷砂组表面凹凸不平,出现边缘锐利的凹坑,形状不规则,微沟槽组表面微沟槽排列规则,未见明显缺陷,沟槽内壁形成纳米级颗粒状显微结构。微沟槽组粗糙度Ra值(9.42±0.28) μm显著高于喷砂组(1.04±0.03) μm和终烧结组(0.60±0.04) μm,喷砂组与终烧结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飞秒激光加工的微沟槽尺寸精确,宽度(49.75±1.24) μm,深度(30.85±1.02) μm,间距(100.58±1.94) μm;晶相分析结果显示,喷砂组的单斜相体积百分数(18.17%)较终烧结组(1.55%)明显增加,微沟槽组(2.21%)与终烧结组相近;喷砂组的弯曲强度(986.22±163.25) MPa与终烧结组(946.46±134.15) M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而微沟槽组弯曲强度(547.92±30.89) MPa较其余两组显著下降(P<0.001);终烧结组、喷砂组、微沟槽组的Weibull模数m分别为7.89、6.98、23.46。结论: 飞秒激光处理可在氧化锆表面形成具有微纳结构的微沟槽,会显著降低氧化锆的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Er:YAG激光和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36个氧化锆瓷块,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喷砂组(B组)、Er:YAG激光组(C组)、Ar等离子体组(D组)、喷砂+Ar等离子体组(E组)和Er:YAG激光+Ar等离子体组(F组),每组6个。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各试件表面进行检测,并计算剪切粘接强度。结果 C组氧化锆试件表面见凹坑状结构,粗糙度较A组增加(P <0.05);D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未见明显改变,表面亲水性较A组显著提升(P <0.05);E组表面亲水性、剪切粘接强度与F组相似(P> 0.05),较其余各组显著提升(P <0.05)。结论 Er:YAG激光和Ar等离子体处理可提高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微剪切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离体健康智齿8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6颗。低速切割机暴露牙合面中层牙本质后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进行牙本质粘接,所有试件设计为粘接半径1 mm、高3 mm的树脂柱试件。粘接时除空白组按常规步骤完成粘接外, 其余4组在Ⅰ液(底涂剂)处理后,分别采用3种浓度(0.01 mol/L、0.3 mol/L、0.5 mol/L)的EDC乙醇溶液和乙醇溶剂对牙本质表面处理1 min 后涂布Ⅱ液(粘接剂)完成粘接。将所有试件放入含0.5%(质量分数)氯胺T生理盐水浸泡24 h后进行微剪切实验,并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模式。结果: 0.01 mol/L、0.3 mol/L、0.5 mol/L EDC处理组、乙醇溶剂处理组的即刻微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35.29±8.97) MPa、(40.24±9.68) MPa、(37.38±9.66) MPa、(37.49±7.76) MPa,高于空白组(33.81±7.98) MPa,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在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EDC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强度、断裂模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 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断裂模式和粘接界面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称取不同质量EDC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配制不同浓度(2、1、0.3、0.1、0.01 mol/L)的EDC乙醇溶液。将28颗人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平分为7组:5种浓度的EDC处理组、未处理组、乙醇溶剂处理组。在低速精密切割机下去除牙合面牙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35%(质量分数)磷酸凝胶酸蚀后根据不同分组对脱矿牙本质表面分别进行处理60 s,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粘接处理后,堆塑复合树脂并固化。室温下保存24 h后,制备标准条形试件并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在体视显微镜下对试件的断裂模式进行观察。结果:2 mol/L组[(22.17±13.31) MPa]和1 mol/L组[(45.31±17.80) MPa]的粘接强度显著下降(P<0.05),粘接断裂模式发生的比例明显提高,分别为81.2%和41.3%。其余各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0.1和0.01 mol/L的EDC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即刻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2 mol/L和1 mol/L的EDC乙醇溶液表面处理会显著降低牙本质即刻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两种酸液在加热条件下蚀刻处理对氧化锆陶瓷与树脂初期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32个氧化锆陶瓷片,分为4组分别进行表面处理?A组:喷砂;B组:喷砂+H2SO4和(NH4)2SO4混合液煮沸下处理30 min + Clearfil Ceramic Primer涂底剂;C组:喷砂+HF和HNO3混合液煮沸下处理30 min + Clearfil Ceramic Primer涂底剂;D组:喷砂 + Clearfil Ceramic Primer涂底剂?制备复合树脂柱,以树脂水门汀将其粘固于处理过的氧化锆陶瓷表面?粘结试件水储24 h后,测试剪切粘结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各处理组的陶瓷表面?结果:A组的粘结强度值最低,D组其次,B?C组的粘结强度值较高且无显著性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种酸蚀刻后形成了与喷砂不同的粗化表面形态?结论:两种酸液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对氧化锆陶瓷进行蚀刻粗化,同时可对其初期粘结强度起到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修复体粘接强度的影响,为提高氧化锆修复体的粘接力提供依据。方法:加工10 mm×10 mm×2 mm钇稳定氧化锆瓷坯60件,根据表面处理方法不同将试件分成喷砂组、硅涂层组、Z-PRIME Plus组、喷砂+Z-PRIME Plus组、喷砂+硅涂层组和硅涂层胶+Z-PRIME Plus组,每组10件。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cotchbondTM Universal制作氧化锆-树脂粘接样本,在37℃水浴中储存24 h后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其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记录样品断裂模式,各组断裂样品随机抽取1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形貌。结果:Z-PRIME Plus组试件所测得的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断裂模式观察,粘接破坏主要出现在喷砂、硅涂层、喷砂+硅涂层和硅涂层+Z-PRIME Plus组试件中。喷砂+Z-PRIME Plus组试件混合破坏4例,喷砂+硅涂层组试件混合破坏8例;各组试件均未出现内聚破坏。扫描电镜下观察,喷砂、Z-PRIME Plus和喷砂+Z-PRIME Plus组试件断裂面发生在粘接剂-氧化锆界面,硅涂层、硅涂层+Z-PRIME Plus组试件断裂面发生在硅涂层-氧化锆界面,喷砂+硅涂层组试件断裂面部分发生在硅涂层-粘接剂界面。结论:Z-PRIME Plus用于氧化锆表面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其与树脂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处理对氧化锆陶瓷与饰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40个氧化锆瓷块、10个镍铬合金片,并按照表面处理方法分为5组,即喷砂组(A组)、结合瓷组(B组)、热酸蚀组(C组)、氧化锆空白对照组(D组)、镍铬烤瓷对照组(E组)。5组试件处理完成后,采用粉浆涂塑法烧结大小为4 mm×4 mm×2 mm的饰瓷。通过万能试验机对所有试件进行剪切强度测试,每组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界面破坏形貌分析。结果:剪切强度结果显示:与D组相比,A组和B组剪切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二者均显著小于E组(均P<0.05);C组剪切强度值显著高于D组、A组和B组(均P<0.05),但与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砂及烧结的结合瓷层对于增强锆瓷与饰瓷的结合强度无显著作用,热酸蚀可以显著增强锆瓷与饰瓷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以及传统型复合树脂的比较,研究了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明确酸蚀预处理对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以及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对90颗牛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B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C组为传统型复合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根据是否行酸蚀预处理,进一步分为非酸蚀组(记为A1组、B1组、C1组)和酸蚀组(记为A2组、B2组、C2组)。测试粘接试样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one way ANOVA,LSD)分析。结果:A1组的粘接强度[(3.39±1.71) MPa]低于B1组的粘接强度[(21.58±4.50) MPa],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粘接强度和C1组的粘接强度[(19.31±6.79) MPa]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预处理后, A2组的粘接强度[(6.75±3.54) MPa]大于A1组,但酸蚀预处理导致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降低,即B2组[(16.56±7.39) MPa]的粘接强度低于B1组,C2组[(11.31±5.54) MPa]的粘接强度低于C1组。结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使用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高于单独使用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与牙本质粘接时,自黏性流动树脂与传统型复合树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酸蚀预处理会降低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使粘接强度结果的变异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的硅涂层对氧化锆陶瓷结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氧化锆陶瓷片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喷砂组、喷砂+涂层组、啧砂+涂层+硅炕偶联剂组,每组6片。在4组试件的结合面烧结牙本质瓷用于剪切实验,测试其结合强度,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喷砂+硅涂层+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氧化锆陶瓷的剪切强度最高,与其他各组剪切强度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硅涂层组与喷砂组及空白组之间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与空白组相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砂+硅涂层+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氧化锆陶瓷的剪切强度最高,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锆与不透明牙本质瓷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喷砂和微弧氧化两种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及树脂粘结剂对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粘结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AD/CAM技术切削出80个底面直径10 mm、高8 mm的圆柱形钛合金试件。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喷砂组(sandblasting,SB)试件表面进行Al2O3 颗粒喷砂,微弧氧化组(microarc-oxidation,MAO)试件表面处理后形成疏松多孔的陶瓷膜结构。每组内根据是否应用树脂粘结剂分为SB-resin luting-N组(不使用)、SB-resin luting-Y组(使用)、MAO-resin luting-N组(不使用)、MAO-resin luting-Y组(使用)4个亚组。试件与Cemerage硬质复合树脂粘结固化,每组的各一半测试冷热循环0次和5 000次后的粘结强度,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粘结强度试验前后钛合金试件表面形貌。结果:喷砂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0次后,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的粘结强度最高(16.2±1.8) MPa;微弧氧化未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5 000次后,两者的粘结强度最低(8.9±1.5) MPa,喷砂和微弧氧化未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5 000次后粘结强度分别为(10.7±2.2) MPa和(8.9±1.5) MPa,相比循环0次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1);喷砂和微弧氧化处理联合树脂粘结剂5 000次冷热循环后粘结强度分别为(15.5±2.1) MPa和(11.7±1.3) MPa,相比循环0次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和P=0.234)。结论:喷砂和微弧氧化两种表面处理方式联合树脂粘结剂均可提高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以喷砂组提高更为显著;目前受微弧氧化技术参数的限制,喷砂效果优于微弧氧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粗化的氧化锆陶瓷进行表面形态学观察和粗糙度测量?方法:制作氧化锆瓷片,分为4组接受不同的表面处理(A:氧化铝喷砂;B:摩擦化学法硅涂层;C:热H2SO4/(NH4)2SO4蚀刻;D:热HF/HNO3蚀刻)?扫描电镜(SEM)观察氧化铝砂砾?Cojet砂砾?以及4种表面处理的氧化锆瓷片表面的形态,分别以三维景深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各组瓷片的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组瓷片呈现了类似的表面粗化形态; C?D组瓷片高倍SEM视野下呈现了更好的粗化结构?粗糙度测量结果及统计分析显示,微米级粗糙度大小依次为, C组> A组?B组> D组(P < 0.05);纳米级粗糙度大小依次为, C?D组> A?B组(P < 0.05)?结论:热酸蚀刻对氧化锆陶瓷提供了更好的纳米级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粗化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含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MDP)的粘接剂对提高氧化锆陶瓷和树脂水门汀之间的粘接性和密封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分为体外实验和临床实验两部分。体外测试制作80块氧化锆陶瓷试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个试件,其中常规组试件喷砂后直接将氧化锆陶瓷和树脂水门汀粘接,实验组试件喷砂后则使用含有MDP的粘接剂处理后再和树脂水门汀粘接。选择2018年1—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完成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行氧化锆陶瓷全冠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临床操作和体外测试方法一致。体外实验比较2组试件粘接强度、边缘封闭性,临床实验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 冷热循环前,实验组试件粘接强度[(20.35±0.59)MPa]明显大于常规组[(16.03±0.51)MPa,P<0.01];冷热循环处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试件粘接强度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实验组下降幅度小于常规组。通过甲基蓝溶液处理后,实验组试件断面渗漏程度[(0.63±0.01)μm]显著小于常规组[(1.34±0.02)μm,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