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2.
3.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在乳磨牙牙髓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 将合作患儿中随机取100颗牙为A组行根管治疗注入Vitapex糊剂;取另100颗牙为B组,导入ZOE糊剂;欠合作志儿中随机取100颗牙行干髓治疗为c姐.结果 术后一年随访,A组成功率98.79%B组成功率89.16%,C组成功率72.63%,A与B、C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Vitapex糊剂在乳磨牙牙髓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可操作性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三门诊部儿科就诊患者,在乳磨牙的牙髓切断术中使用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盖髓剂,以治疗时间为观察开始时间,以最后一次拍摄X线片的时间为观察终点时间,对患牙进行定期随访观察1年以上,每次复诊时记录患牙的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情况,将患牙预后归为N、H、P0、PX、PY五类,N为临床和X线均未见异常,H为临床未见异常,X线表现为牙根生理性吸收,P0为临床未见异常,X线出现牙髓钙化、牙根吸收等改变,但暂时无需治疗,PX为临床出现或未出现异常,X线出现根尖周病变,需要根管治疗或拔除,PY为乳牙早失;其中N、H定义为成功,P0、PX、PY定义为失败。结果:截至2018年9月,共纳入患牙40颗(患者34人),初诊年龄为3.1~8.5岁,平均(4.7±1.2)岁,观察时间12~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患牙预后符合N的牙齿34颗,符合H的2颗,符合P0的1颗,符合PX的3颗,符合PY的0颗。使用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盖髓剂的乳磨牙牙髓切断术12个月成功率95%。结论:使用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盖髓剂进行乳牙牙髓切断术取得满意疗效,可以作为盖髓剂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者成功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检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有乳磨牙诊断为慢性牙髓炎、行牙髓切断术的患儿,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且盖髓剂为iRoot BP Plus或MTA的患牙,盖髓剂为iRoot BP Plus的患牙全部纳入实验组(iRoot BP Plus组),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选择性别、年龄、牙位、医生级别、牙髓状态、冠部修复方式和随访时长作为协变量进行1∶1匹配盖髓剂为MTA的患牙纳入对照组(MTA组)。收集各组患牙治疗前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情况、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并分别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2例患儿,178颗患牙,每组各89颗,平均随访时间(462±99) d,截止至2019年12月,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成功率分别为89.9%、93.3%, iRoot ... 相似文献
6.
汤建辉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2):217-218
本文根据文献介绍用2%戊二醛作为乳牙活髓切断术的甲醛甲酚的替代药物治疗56例乳磨牙深龋和早期牙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兵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5,27(5):385-386
为观察替硝唑碘仿复合糊剂治疗乳磨牙牙根吸收期牙髓-根周炎的疗效,分析56例采用局麻下去除冠髓及部分根髓,消毒后用替硝唑、碘仿、木榴油、氧化锌糊剂充填髓腔患牙的治疗资料.56例患牙12个月后复查,成功率94.64%.表明替硝唑、碘仿复合糊剂治疗乳磨牙牙根吸收期牙髓-根周炎效果较好,操作简便,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磨牙牙髓炎采用2%戊二醛活髓切断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临床104颗乳磨牙采用2%戊二醛活髓切断术治疗牙髓炎的疗效。结果:运用2%戊二醛活髓切断术6个月总有效率为96.15%。患儿术后6个月效果好于3个月效果,上颌牙疗效好于下颌牙。结论:采用2%戊二醛活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牙髓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以电子病历数据库为依托,观察乳牙间接牙髓治疗术后的预后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中,利用科研疾病数据库,检索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间于儿童口腔科进行乳磨牙间接牙髓治疗的9.0岁以下患儿、乳前牙间接牙髓治疗的4.5岁以下患儿,选择无全身系统性疾病且规律随访时间超过1.5年、病历记录完整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病历信息。根据术后临床表现,将所有乳牙预后归为H、P两类,预后H定义为成功,预后P定义为失败。以患牙为单位,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牙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06名患儿,初诊年龄为1.6~8.8岁,平均(5.0±1.7)岁,共168颗乳牙(122颗乳磨牙,46颗乳前牙),平均随访时间为(729±244) d。截止至2018年9月,根据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术后有35颗乳牙(23颗乳磨牙,12颗乳前牙)治疗失败。经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168颗患牙不同时间点累计生存率:0.5年时为93.5%,1年时为92.9%,1.5年时为87.5%,2年时为82.7%,2.5年时为75.5%。Cox比例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乳磨牙来说,龋坏洞形涉及的牙面越多,间接牙髓治疗的预后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P<0.05)。乳前牙间接牙髓治疗的术后失败风险高于乳磨牙,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遵从目前所使用的诊疗常规,乳牙间接牙髓治疗的2.5年生存率为75.5%。在乳磨牙中,术后失败风险与龋坏侵犯的牙面数量显著相关,龋坏涉及的牙面数量越多,间接牙髓治疗后失败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两种硅酸钙类材料——生物陶瓷材料iRoot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在成熟恒牙牙髓切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 年 11月至2019 年9 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患者,对龋源性露髓的成熟恒前磨牙、磨牙行牙髓切断术,随机分组,使用iRoot(iRoot组,n=22)和MTA(MTA组,n=21)作为盖髓剂,并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通过临床检查(温度测试和电活力测试)及影像学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对患者、评价者采用盲法,但由于两种盖髓剂性状有明显差异,因此对实施治疗者(接诊医师)未能采用盲法。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牙列及牙位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失访7例(iRoot组4例,MTA组3例)。两组各有1例在3个月复查时出现一过性敏感,而在6个月复查时牙髓活力正常。iRoot组有1例在12个月复查时出现一过性敏感。两组12个月随访时的成功率均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4.4%(iRoot组)及100%(MTA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组无病例发生明显的牙冠变色,而MTA组有3例患牙出现明显牙冠变色。结论: 12个月观察期内, iRoot用于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取得与MTA相似的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iRoot不易造成治疗后牙齿变色且操作便利,因此拥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ProTaper机动镍钛根管锉与手持不锈钢K型锉在乳磨牙根管预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儿,将牙位相同、诊断相同,情况类似的乳磨牙共238颗,按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ProTaper机动镍钛锉,对照组用不锈钢K型锉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病例根管预备的时间、根管预备的形态,并观察两组根管的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根管预备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根管预备的形态,实验组好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的发生,实验组(4%)明显少于对照组(17%)(P〈0.01)。结论在操作时间、充填形态、术后反应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roTaper机动镍钛锉的使用,能大大缩短乳牙根管治疗的时间,提高根管治疗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断术后盖髓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岁因第一、第二乳磨牙龋病在治疗过程中因去除龋坏组织导致牙髓意外暴露欲行活髓切断术的96例患儿(9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颗患牙,采用自固化磷酸钙糊剂作为盖髓剂,对照组46颗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盖髓剂,于术后3、6、12个月复查。结果所有患儿无明显疼痛等不适,也无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试验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97.8%;术后6个月试验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95.7%;术后12个月试验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固化磷酸钙糊剂作为盖髓剂,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断术后覆盖牙髓断面,可起到有效隔绝外界刺激并保留残余牙髓活性的目的,其临床疗效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相近,该研究结果为口腔临床医师行活髓切断术后提供更多盖髓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首次小梁切开术治疗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164例(257只眼)的术前基本情况,包括发病年龄、发病-手术时间、术前平均眼压、角膜透明度和角膜横径,并随访患儿的术后眼压;以术后眼压升高且使用1~2种局部降压药无效作为手术失败的标准.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Stepwise逐步回归法)分析筛选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Stepwise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手术成功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各时点手术成功率曲线的描记.结果 中位数随访时间30.9(8.6~58.3)个月,随访率89.0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术前眼压(P=0.047)和角膜透明度(P=0.019)为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分别为ORIOP=1.408,ORCLA=1.691.Cox回归生存分析提示角膜透明度为与手术成功时间相关的因素(P=0.008),其比值比为ORCLA=1.632.结论角膜透明度较眼压值更稳定的反映了病情的轻重,术前角膜透明度评分联合眼压值可预测术后眼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观察下颌磨牙Ⅱ度和Ⅲ度根分叉病变区(furcation involvement, FI)近远中向的骨嵴形态和骨袋分布情况,并提出对骨嵴形态的分类方法。方法: 在既存的CBCT资料中,选取存在根分叉区水平向骨缺损的下颌磨牙进行观察,共纳入81颗下颌磨牙,共计117处Ⅱ度或Ⅲ度根分叉病变。依据邻面牙槽嵴顶连线与根分叉顶下方的牙槽嵴的位置关系,将根分叉区近、远中向的骨嵴形态分为凹陷型、水平型和凸出型,其中凹陷型又按照邻面牙槽嵴顶的连线与根分叉顶的位置关系,分为亚型1(牙槽嵴顶连线位于根分叉顶冠方或同一水平)与亚型2(牙槽嵴顶连线位于根分叉顶的根方), 统计各类型出现的比例,在CBCT的矢状面图像中观察骨袋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117处Ⅱ度和Ⅲ度FI中,水平型骨嵴形态出现的比例最高(64.10%), 凸出型出现的比例最低(6.84%), 凹陷型亚型1和亚型2出现的比例分别为13.68%和15.38%。有利于成骨的凹陷型亚型1的骨嵴形态,在Ⅱ度FI中出现的比例为8.96%,在Ⅲ度FI中为 20.00%;117处病损中,有31处合并骨下袋,其中29处骨下袋位于牙齿邻面,其余2处位于根分叉区,骨下袋出现的频率在凹陷型亚型1中最高。结论: 利用CBCT观察下颌磨牙根分叉区近、远中向的骨嵴形态并进行分类,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也可用于分析骨嵴形态与再生性治疗成骨效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4-56
目的 探讨在进行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过程中三氧化物多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Ca(OH)2根尖诱导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MTA根尖诱导方法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9.70%)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选择MTA根尖诱导术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从而促进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