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移位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38例不同类型移位髋臼骨折按不同入路分别用加压螺钉、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股骨髁上骨牵引3-6周,去牵引后床上关节功能锻炼1周,然后扶拐下地逐步负重行走。结果 38例X线片复查,34例达解剖复位,4例达满意复位。所有病例随访1-5年,评定关节功能(d'Aubigner6分法)和X线片表现(Epstein标准)优良32例,3例表示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变形致密增生。1例复合伤髋关节功能差。2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恢复差。结论 髋臼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尽可能使骨折移位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牵引有助于关节囊的修复及闰轻髋臼或股骨头压力,减少股骨头坏死。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防止关节内外粘连,促进关节软骨翕合及关节内磨造塑形。  相似文献   

2.
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双柱的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髂腹股沟(I—I)入路联合Koche-Langenbeck(K—L)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7例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年。结果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0.9%(17/21),单一入路(K—L或I—I)组68.7%(11/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5.7%(18/21),单一入路(K—L或I—I)组75.0%(12/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21例中严重异位骨化2例,无1例感染。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纪少军  康锦  高杰 《河北医学》2014,(9):1438-1440
目的:探讨C型髋臼骨折严重粉碎骨软骨关节面的手术重建方法、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严重髋臼粉碎性骨折23例23髋( AO分型均为C型),均为C型髋臼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及髋臼后侧( Kocher-langebeck )联合入路。术中先纠正稳定且累及范围较广的髋臼周边部位骨折块,基本使头臼关系恢复,再采用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镶嵌挤压等重建粉碎严重的髋臼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后用骨盆重建接骨板整体固定髋臼骨折部。术后根据稳定程度酌情给予矫形鞋或皮牵引制动4-6周,后床上进行静力肌肉舒缩功能锻炼及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月渐进下地活动。结果:随访12个月至36月,平均16.6月。对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21髋,不满意1髋,差1髋。临床结果评分依照改良Mered, Aubigne-Postel(3):优21髋,良1髋,差1髋。术后股骨头坏死率(5.3%),异位骨化率(46.8%)。结论:首先通过复位髋关节外骨盆骨折及复位髋关节对位关系,其次借助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间的镶嵌挤压等方法可完成C型髋臼骨折的重建,术后达到满意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移位髋臼骨折合并骨盆后环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中全  吴刚  张磊  马海 《西部医学》2008,20(6):1172-1173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合并骨盆后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移位髋白骨折合并同侧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分离患者,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对髋臼骨折应用重建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内固定19例,骨盆后环损伤应用支架外固定10例,骶骨棒固定2例,骶髂螺钉固定1例,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3例,骶髂关节前方钢板联合支架固定1例。结果经过1~5年随访,19例患者中疗效达优者13例(68.4%),良1例(5.3%),可2例(10.5%),差3例(15.8%)。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髋臼软骨坏死2例,BrokerⅡ异位骨化1例,迟发性神经损伤3例。结论对移位髋臼骨折合并骨盆后环损伤的患者,在对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同期处理骨盆后环损伤,方可达到较满意治疗效果;其髋臼骨折的损伤程度及复位质量则是决定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忠义  唐峰铃 《重庆医学》2008,37(11):1164-1164
目的探讨复杂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手术治疗的复杂移位髋臼骨折28例。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48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att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9例,良好复位8例,差1例。根据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结论早期手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复杂移位髋臼骨折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3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选择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42.6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复位标准,髋关节功能评价按Merled’Aubigne标准。异位骨化评价按Brooker分级法。结果骨折解剖复位53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5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56例(88.8%),良3例(4.8%),可2例(3.2%),差2例(3.2%)。异位骨化:I级6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0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结论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入路、准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杨帆  强洪  王仕雄 《西部医学》2009,21(10):1736-1737
目的总结髋关节脱住伴髋臼骨折的诊断经验。方法对38例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患者,先行急诊Allis法或Bige-low法整复,整复后若复住不良、移位大者,再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或根据病情及合并症情况,选择髓内钉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7年,以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8例中获1~7年随访结果者34例(89.47%),综合疗效评定结果:优27例(79.41%),良3例(8.82%),可2例(5.88%),差2例(5.88%),优良率为88.23%。结论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时,既要处理好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又要处理、治疗合并伤,方可有利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移位型髋臼骨折手术临床疗效。方法:移位型髋臼骨折21例,按术前X线及CT检查结果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其中Kocher-langenbeck入路15例,髂腹股沟入路3例,髂骨股骨入路1例,前后联合人路2例。结果:通过4~18个月随访,根据Matta评分标准,解剖复位及满意复位20例(95.2%);根据美国矫形研究院髋关节功能评价方法,优13例,良5例,优良率为85.7%。结论:移位型髋臼骨折尽早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术前完整的检查和正确的分型诊断以及手术入路的理想选择是取得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复杂的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方法,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自2000年6月-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32例,根据CT平扫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制定手术方案,选择适当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根据Matta临床标准评定:优23例(71.8%),良3例(9.3%),差6例(18.9%),优良率81.1%。结论髋臼骨折分型的正确判定,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暴露,根据髋臼的解剖特点正确放置钢板和螺钉,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冯建立 《实用医技》2007,14(35):4878-4879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经验。方法: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对有移位的39例髋臼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a。根据美国矫形外科研究评价标准:优18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0.5%。结论:对移位的髋臼骨折,正确分型,恰当手术入路,牢固内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在漂浮体位下,对照组48例给予髂腹股沟联合K—L人路依次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47例给予髂腹股沟联合K—L人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解剖复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髋臼骨折术后优良率为91.49%,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分级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漂浮体位下行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部分复杂髋臼骨折等复杂髋臼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器械使用方便、解剖复位满意和固定牢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时间6个月,临床疗效:优17例,良7例,一般2例。骨折均Ⅰ期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骨折复位效果:优12例,良8例,可5例,差1例。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移位髋臼骨折治疗中优势显著,疗效好、稳定性强,在临床中需积极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通过对101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进行讨论。方法:螺钉固定34例,重建钢板固定67例。结果:术后随访68例,占67.3%,随访2~5年,优42例,良18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8,2%。结论:本文通过101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4例髋臼骨折中18例保守治疗,主要采用骨牵引;16例手术治疗,主要采用预弯弧形钢板和螺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6.5个月,保守组4例不满意复位,14例满意复位,优良率66.7%,手术组2例满意复位,14例解剖复位,优良率87.5%,结论:髋臼骨折有术指征时早期手术治疗能及早恢复复髋关节功能,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白骨折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有效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统计骨折术后复位质量。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问2.8±08h,手术平均出血量830±180ml。术后解剖复位64例,满意复位12例,4例不满意;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2.5%(74/80)。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法暴露充分、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找到结石后,引导钬激光进行碎石治疗。结果手术成功63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2.65%;碎石成功组结石直径大小平均(1.0±0.22)cm,手术时间平均(35.6±20.3)min,住院时间平均(5.5±1.5)d,结石排净时间平均(18.5±10.5)d。手术失败5例,失败组结石直径平均(1.2±0.6)cm,其中输尿管狭窄或者扭曲造成置镜失败3例改行开放手术取石,结石移位被冲入肾盂2例。术后肉眼血尿25例,术后腰痛12例,输尿管穿孔或假道5例,肾周积液并肾周感染1例,6例出现尿路感染。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仍然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结石部位、大小、输尿管狭窄或扭曲、结石移位是影响手术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06-2009-10我院手术治疗的移位髋臼骨折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40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均无感染及死亡。按临床标准:优15例,良6例,可5例,差2例。按X线标准:优l4例,良8例,可6例。术后未发现有钢板螺钉松动或断裂;结论移位髋臼骨折使用合适的手术入路,稳固内固定,术后防止异位骨化等能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张武杰  张小雷  吕孝军 《吉林医学》2009,30(17):1936-1937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随访6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其中开放性前列腺切除450例,TURP180例)进行分析,总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26例(5.8%)、排尿不畅10例(2.2%)、尿道狭窄10例(2.2%)、术后继发出血18例(4.0%)、尿失禁1例(0.2%)、性功能减退67例(14.9%),TURP术后并发尿路感染6例(3.3%)、排尿不畅10例(5.6%)、尿道狭窄5例(2.8%)、术后继发出血3例(1.7%)、尿失禁1例(0.6%)、性功能减退10例(5.6%)、TUS4例(2.2%)、前列腺包膜穿孔2例(1.1%)、切破静脉窦1例(0.6%)。结论:无论经耻骨上切除或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均有一定的并发症,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在逐年增加,随着前列腺各种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经验积累,前列腺手术并发症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9.
髋臼骨折31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1年1月-2006年3月对31例移位髋臼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1例平均随访24.6个月。按Matta的标准,优19,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9%。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尽早手术,满意的骨折复位,坚强钢板螺钉内固定,合理早期功能锻炼,移位髋臼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总结本院2002~2007年经X线片、三维CT重建诊断的34例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治疗的经验。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1.2~5)年。根据Matta解剖学评分,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12例,不满意复位2例。根据Harris功能评定标准,优27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完善的影像学资料,正确的术前诊断,适当的手术时期和手术方法,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