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患者50例,术前详细评估患者情况,做好备皮、消化道、膀胱、阴道准备,术后护理及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检查皮肤、输液、切口及各种引流管情况;依患者情况确定体位;加强皮肤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尿管的通畅和外阴清洁。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月经正常,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未发现残余肌瘤,术后3个月性生活正常。结论: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各种症状得到缓解或解除;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适应子宫切除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不同肌瘤患者3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均手术成功,术后无切口感染、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1个月随访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小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B超显示直径〈6.5cm,数目≤2个的子宫平滑肌瘤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68例,其中33例采用经TVM(阴式组),35例采用LM(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病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式组平均住院费用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与腹腔镜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及LM均为微创术式,TVM住院费用更少,对腹腔干扰更小,适宜于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5一05~2006—09开展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有36例大子宫肌瘤经阴道成功剔除,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i2年12月本院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56例)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50例)共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阴式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见单发肌瘤55例,多发性肌瘤41例,肌瘤数目最多5枚,肌瘤直径最大9 cm.手术时间55~170min,平均81 min.术中出血60~330ml,平均105ml.术后91例患者最高体温≤37.9℃,术后体温2次超过38℃有5例,2~3 d后恢复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25 h,平均15h.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5d.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对年轻、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2006-03/2008-05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平均38.2岁(28~50岁),平均产次1.6次(0~3次)。其中有症状者32例,有生育要求者19例。病例标准:子宫肌瘤手术指征明确,患者要求保留子宫,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肌瘤直径不大于10 cm,子宫大小在孕3个月以下,活动度良好,无盆腔粘连,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疾病,有出血者术前诊刮排除内膜病变。1.2手术方法常规阴道准备及术前清洁灌肠。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根据肌瘤所在位置确定经阴道前或后穹隆进入腹腔,用生理盐水加肾上腺素(1∶10 000)(高血压患者用立止血代替),分别进入宫颈3、9、12或3、6、9点作水压分离,在宫颈前唇2.5 cm膀胱附着处,环切阴道黏膜,分离宫颈阴道间隙,上推膀胱,前达子宫反折腹膜,后达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剪开腹膜,4号丝线缝扎标记。进入腹腔,用双爪钳钳夹瘤核所在部位的子宫肌瘤,并牵至切口处,切开肌瘤包膜,剔除肌瘤,可吸收线闭合瘤腔,缝合切口,不要留死腔,检查切口无渗血,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腹膜及阴道黏膜。术毕,常规给予缩宫素10 U肌肉注射,3次/... 相似文献
13.
各种类型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30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行各种类型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306例。结果:每例患者肌瘤1~17个,其中单发肌瘤207例(67.6%)。多发肌瘤、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阔韧带肌瘤、浆膜下肌瘤比较,明显增加或延长(P〈0.05)。结论:良好的术前评价、熟练地镜下操作,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15.
子宫肌瘤可与妊娠同时存在 ,其发病率约占肌瘤患者的 0 .5%~ 1% ,约占妊娠的 0 .3%~ 7.2 % [1] 。本院1989~ 1999年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的患者72例 ,对其中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 6 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剖宫产时肌瘤的处理方式。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平均年龄 2 9(2 4~ 4 4 )岁 ;平均孕周39 .2 7(36~ 4 1)周 ;初产妇 6 3例 ,经产妇 9例。术中诊断浆膜下肌瘤 2 8例 ,肌壁间肌瘤 31例 ,粘膜下肌瘤 1例 ;宫体部肌瘤 51例 ,宫角部及子宫下段肌瘤 9例 ;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平滑肌瘤 ,最大直径 18cm ,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TAM33例,TVM33例,LM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TVM组手术时间为(62.73±3.67)min,手术时间最短,LM组次之,为(94.82±3.81)min,TAM组最长,为(98.79±4.96)min。TVM组和后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AM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长于TVM组和LM镜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TAM组术后住院天数均长于TVM组和L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3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手术方法的抉择应做到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7例(研究组)与同期单纯剖宫产术47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住院天数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许昌市公疔医院2004-01-2010-06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106例,腹腔镜手术64例.选出开腹组43例,腔镜组56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病率、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开腹组(P<0.05,P<0.01).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微创手术,术式安全可靠,但对于多发、巨大或剔除术后复发的肌瘤首选开腹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9.
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腔种植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0岁,已婚.因发现腹部包块1a,下腹隐痛伴呕吐2d入院.患者1 a前自觉下腹偶可触及包块,无腹痛、腹胀,未诊治.入院前2d突发下腹剧烈疼痛,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就诊我科.B超提示:子宫后壁下段肌瘤样回声,约63 mm×24 m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盆腔内探及5个低回声光团,大小自52 mm×23 mm至77 mm×58 mm×82 mm不等,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脐部低回声110mm×48 mm×124mm,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无明显血流信号.血常规提示:WBC 18.35×109/L,N 0.834,AFP、CEA、CA125、CA199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瘸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对8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其中单发54例,多发30例.并与56例剖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剖腹组短,术后镇痛率低、术后妊娠率高(P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选择好病例的情况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手术有较多的优点,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