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肌壁间肌瘤之间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参数的差异。材料与方法通过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获得32例宫颈癌患者与30例正常宫颈、30例宫颈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最大增强(ME)、首过最大灌注斜率(SSmax)、达峰时间(TTP)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灌注特性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TIC曲线"速升平台"型25例,"速升缓降"型7例;正常组TIC曲线"缓慢上升"型22例,"速升平台"型8例;宫颈肌瘤组TIC曲线"速升平台"型24例,"缓慢上升"型6例。宫颈癌组的ME、SSmax、TTP与正常对照组的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宫颈癌组与宫颈肌壁间肌瘤对照组各参数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PWI能很好地反映宫颈癌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列腺疾病的螺旋CT灌注成像特点,探讨其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其中前列腺增生(BPH组)患者72例,前列腺癌(PCa组)患者58例.对比各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观察BPH组和PCa组的CT强化峰值到达时间,计算上升段斜率并进行分析.[结果]BPH组增强图像显示,60例患者前列腺普遍表现为均匀强化,PCa组增强图像显示,48例明显强化,45例前列腺双侧外周区不对称.BPH组与PCa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通透性(PS)以及达峰时间(TT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小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强化峰值出现时间早于BP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Ca组时间、密度曲线(TDC)的上升斜率大于BPH组.[结论]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PCa与BPH不同的动态强化过程,为前列腺疾病的早期CT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病变,其中前列腺癌(Pca)11例,前列腺增生(BPH)19例,对其MRI和MRS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研究。MRI平扫观察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MRS可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 Cre).Cit值。结果11例PCa在T2 WI图像上表现为外周带的信号减低,其中7例为单侧局灶性,4例为双侧弥漫性; 19例BPH在T2 WI上均显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的增大,其中13例表现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6例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 Cre).Cit值降低,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 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与MRS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6例前列腺癌和18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以上患者均进行了b值500,1000的DWI扫描,并均获得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 PSA及游离f PSA数据。在MRI T2WI图像上观察前列腺的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及肿瘤侵犯范围。测得16例PCa及18例BPH在b值1000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Pca,14例位于周围带,2例同时累计周围带及中央带,T2WI表现为低信号结节影,3例合并耻骨及髂骨转移,在弥散序列上表现为片状高信号影。18例前列腺增生,15例位于CG,3例位于PZ。11例在T2WI序列表现为大小不等高低混杂信号影,7例在T2WI序列表现为中央带高信号结节。16例PCa平均ADC值1.52±0.32×10-3,18例BPH结节平均ADC值2.052±0.87×10-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P=0.047),BPH以及PCa两组总PSA及t PSA/f PSA比值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RI、DWI联合PSA比值的测定可以明显提高PCa和BPH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诊断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疾病患者5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和BPH组。对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和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序列动态增强扫描、DWI及DKI扫描。由2名医师测量两组病灶DKI的各参数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对两组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两组各参数值一致性良好(ICC均>0.75)。PCa组平均扩散峰度值、平行扩散峰度值、垂直扩散峰度值高于BPH组(P均<0.01);PCa组平均扩散系数、平行扩散系数、垂直扩散系数值低于BPH组(P均<0.01)。ROC分析显示各参数诊断PCa和BPH的曲线下面积均>0.90。结论 DKI各参数可为临床鉴别诊断PCa和BPH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良性前列腺增生MR灌注成像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MR灌注成像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42例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MR灌注成像(PWI),对BPH标本作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病变灌注曲线最大线性斜率(SSmax)、准T2弛豫率(ΔR2*peak)与免疫组化结果(VEGF、MVD)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志愿者、BPH患者灌注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及准T2弛豫率分别为0.430±0.011、2.01±0.07和33.5±3.1、1.5±0.1(P<0.05).结论 PWI可反映BPH患者MVD和VEGF表达程度,推测其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与弥散成像(DWI)在疑似前列腺癌(PCa)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直肠指检或B超异常的疑似PCa患者,其中69例采用MRS检查,53例采用DW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的(Cho+Cr)/Cit比值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术后病检结果,分析比较MRS组及DWI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所有患者均于磁共振检查1个月内获得病理结果,其中MRS组PCa病人21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48例。PCa与BPH(Cho+Cr)/Cit比值分别为(1.19±1.08)及(3.23±2.30),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0.78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及75%。DWI组PCa病人15例,BPH病人38例。在取b值1000s/mm。时,PCa与BPH的ADC值分别为(0.783±0.14)×10^-3mm^2/s及(1.39±0.15)×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下面积0.86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8.1%及91.5%。【结论】MRS及DWI均是无创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检查,在PCa筛选方面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DWI诊断效能高于MRS。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相关文献汇总,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国男性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Cho+Cr/Cit(CC/C)比值,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prostate?carcinoma?cancer?hyperplasia?MRS?磁共振波谱成像?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为检索词,检索2000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鉴别PCa与BPH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1篇)。共纳入PCa患者166例(体素577个),BPH患者225例(体素833个),PCa与BPH的CC/C比值存在统计学学差异(P<0.000 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合并均数差为1.74,95%CI为1.59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鉴别PCa与BPH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1篇)。共纳入PCa患者166例(体素577个),BPH患者225例(体素833个),PCa与BPH的CC/C比值存在统计学学差异(P<0.000 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合并均数差为1.74,95%CI为1.591.89)。结论 MRS对中国男性PCa与BPH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T1灌注成像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特点及灌注参数差异。方法:分别对符合选择标准的43例宫颈癌患者及23例临床排除宫颈疾病的患者行子宫常规MRI扫描及宫颈部MRI灌注成像检查,利用Functool获取每一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灌注参数,并进一步利用Excel 2003软件取得每一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校正TIC,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TIC差异及灌注参数差异。结果:43例宫颈癌、23例正常宫颈TIC走行大致相似,都有显著的上升支,峰值后曲线较平坦,为一个较长的平台期。但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癌组TIC曲线上升支较陡峭,且较快到达峰值及平台期,但平台期维持时间相对较短;正常宫颈组与宫颈癌组增强高峰值(PH)无显著性差异(P=0.0687),宫颈癌组高强化区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高于正常宫颈组(P分别为0.0010、0.0013),达峰时间(TTP)短于弱强化区(P分别为0.0250)。结论:TIC可从总体上更直观地描述宫颈癌与正常宫颈MRI血流灌注差异,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灌注参数可更准确地反映宫颈癌血流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比值)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使用Beckman Coulter公司Acces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分别检测经临床确诊的33例PCa、157例BPH患者及1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T—PSA、F-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及F/T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组和BPH组分别有6例及57例患者TPSA值在4.00~10.00ng/mL范围内,此时T—PSA、F-PSA无显著性差异,但F/T比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来说,T-PSA、F-PSA及F/T比值能较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PCa与BPH,但当T—PSA值在4.00~10.00ng/mL范围内时,T—PSA及F-PSA不能作为鉴别诊断依据,必须结合F/T比值才能更好地鉴别诊断PCa与BPH。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的强化特征,超声造影在二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30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强化特征,并以声学定量软件绘制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变化特征.结果 前列腺癌强化不均匀,其病变部位呈明显快速强化,TIC形态上升支较为陡直,呈快上型;前列腺增生呈均匀强化,上升支较为低平.声学定量参数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变化以及单位时间内灌注强度变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基础强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显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显示和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TIC)测得感兴趣区(ROI)各灌注参数,即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支斜率(β)及强度减半时间(T1/2);并对活检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分析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52例,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34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8例;恶性病变26例,均为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癌病灶的TIC曲线形态呈速升速降型,39例良性病变呈速升缓降或经过一个平台期后速升缓降型.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平均为0.23±0.10大于良性病变0.14±0.05 (P<0.01),T1/2为(19.13±5.98)s小于良性病变(28.22±6.29)s,P<0.01.前列腺癌病灶的的MVD值平均为40.5±11.3大于良性病变30.0±9.8(P〈0.05),且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及T1/2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1、r=0.57,P均〈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灌注TIC曲线定量分析可用来评估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微血管生成情况,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清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tPSA的比值(f/t)、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150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50例,前列腺增生组50例,前列腺癌50例,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t比值,cPsA/tPsA、fP—SA/cPSA比值。结果PCa组的cPSA/tPSA、fPSA/tPSA和fPSA/cPSA比值的均值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PSA/cPSA与fPSA/tPSA比值密切相关(r=0.8810)。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的标志物,而f/t及fPsA/cPsA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21例前列腺癌患者、28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三者的DWI图、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信号表现,测量癌灶、前列腺增生、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所有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病例均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DWI上前列腺癌灶表现为高信号影,前列腺增生结节呈稍高信号且信号较混杂,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呈稍低信号。前列腺癌灶平均ADC值0.98×10^-3mm^2/s,前列腺增生结节平均ADC值1.32×10^-3mm^2/s;志愿者前列腺外周带平均ADC值2.14×10^-3mm^2/s。结论前列腺癌灶、前列腺增生结节、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在DWI图像上信号有较大差别,前列腺癌灶信号较高。前列腺癌灶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及前列腺增生结节。DWI是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的磁共振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代谢特征,探讨MRS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28例PCa和36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MRS所见。MRI分析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和肿瘤侵犯程度等。MRS测量枸橼酸盐(Cit)、胆碱(Cho)、肌酸(Cr)的峰值、(胆碱+肌酸)/63橼酸盐[(Cho+Cr)/Cit]的比值。结果:PCa中有22例在BWI像上有明显的PCa征象,其中18例侵犯精囊,14例侵犯膀胱,13例侵犯盆腔周围骨组织,5例侵犯直肠,5例盆腔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并部分相互融合成团;余6例未见明显的PCa征象。MRS上将前列腺分成6个区,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癌点归入相应分区。每例取4个体素(癌点或MRI上疑点),64例中一共取256个体素进行测量,PCaCit峰值均明显下降,Cho峰值均升高,标记出手术或穿刺活检取材癌区的(Cho+Cr)/Cit平均值为2.3612±1.91178,增生的波谱形态和癌相反,(Cho+Cr)/Cit平均值为0.6290±0.590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6,P=0.000〈0.05)。结论:MRI能对PCa定位,了解侵犯部位及转移情况。MRS能根据MRI提示的病变及可疑部位进行定量分析、显示其代谢情况。MRS在MRI形态的基础上能提高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环氧化酶2因子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标本中E-钙粘蛋白、环氧化酶2的表达。结果两组标本中E-钙粘蛋白在前列腺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21.88%,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91.67%;而环氧化酶2在前列腺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90.63%,在前列腺增生标本的阳性表达率37.50%。E-钙粘蛋白在高分化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前列腺癌;在A期和B期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高于C期和D期的前列腺癌。环氧化酶2在低分化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前列腺癌;而在C期和D期的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高于A期和B期前列腺癌。结论E-钙粘蛋白在前列腺癌标本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标本,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此相反;两者在前列腺癌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和ADC值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与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8年2月—2021年3月的前列腺磁共振检查患者,选取97例经过手术或穿刺活检得到病理诊断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