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共5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平均49.8岁。5例均为右侧,肾静脉型(Ⅰ型)1例,肝下型(Ⅱ型)2例,肝内型(Ⅲ型)2例。均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1例因癌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术中死亡外,余4例手术顺利。1例癌栓侵犯腔静脉壁,术后局部复发和肺部转移,17个月死亡。其余3例分别随访7个月、9个月、23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对于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的肾癌下腔静脉癌栓,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0月至2007年12月267例诊断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扫描确定术前分期,采用AJCC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分析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及预后。结果267例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有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T1aN1M0 1例,T1bN1M0 1例,T2N1M0 3例,T2N2M0 1例。6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核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4例;肿瘤直径4-10cm(平均7.7cm);均为中央型肿物。清扫区域淋巴结后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死于复发转移。结论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多为高级别、中央型、体积较大的肾癌,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多数能无瘤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岁;右肾癌伴腔静脉瘤栓31例,左肾癌伴腔静脉瘤栓7例;Ⅰ级瘤栓8例,Ⅱ级24例,Ⅲ级3例,Ⅳ级3例。所有患者均行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瘤栓术,其中35例下腔静脉阻断下切除下腔静脉瘤栓,3例瘤栓达右心房,在体外循环腔静脉心房分流下取瘤栓。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6~114个月,平均41个月,21例无瘤生存(55.2%),2例复发转移带瘤生存(5.2%),13例肿瘤转移死亡(34.2%),2例失访。结论没有转移的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如能完整切除,并非手术禁忌和愈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生存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150例病理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生存情况,并对其预后及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为 T 分期、淋巴血管侵犯、N2阳性淋巴结数目、N2淋巴结转移站数( P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T3/T1)、淋巴血管侵犯、N2淋巴结转移站数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T 分期(T3/T1)、淋巴血管侵犯、N2淋巴结转移站数均是肺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5例cN0的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双侧PTMC3例行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32例单侧PTMC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甲状腺全切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结果4例有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再行改良颈清淋巴结均未及转移;其余31例中央组淋巴结未及转移。1例术后发生左颈部淋巴漏,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补钙后缓解,2周后恢复正常;2例喉返神经麻痹。经6~42个月的随访,35例患者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对cN0的PTMC患者常规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改善其生存情况,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宋洋  彭友  吴岳光  王懿 《浙江临床医学》2022,(10):1458-1460
目的 探讨预防性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pCND)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16例PTM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均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组手术中予以pCND,对照组内则无此处理(pCND-)。比较两组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组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隐匿性淋巴转移率为50.0%,淋巴结比率(转移/采集的淋巴结)为46.1%。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3例、12例患者由于存在中央淋巴转移和/或阳性切缘而采取术中或分期根治性甲状腺切除术。截至最后1次随访,对照组1例区域性复发,观察组3例。两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侧pCND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中央区隐匿性淋巴转移,但对cN0 PTMC患者的肿瘤相关临床结局无显著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乳腺癌患者20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两组,各100例。统计分析两组上肢淋巴水肿情况、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细胞比值、无病生存情况、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比值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无病生存率高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局部复发率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价值较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32例外耳恶性肿瘤的观察,总结其淋巴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32例外耳恶性肿瘤。10例行颈和(或)耳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除外8例基底细胞癌,淋巴转移6例(25%),均为术后局部复发的较晚期外耳恶性肿瘤。转移分布:Ⅱ区、耳前腮腺区及耳后乳突区。结论:外耳肿瘤(尤其复发癌)淋巴转移并非少见,晚期或复发外耳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率高。应手术彻底清除原发灶并积极行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9.
肾癌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肾癌根治手术是治疗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实施肾癌根治伴腔静脉取栓术往往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本研究对实施肾癌根治伴腔静脉取栓术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AR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ARF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为4%~10%[1],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最有效的治 疗方法。根据癌栓分型不同(肾旁型、肝下型、肝内型、膈上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膈上型需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麻醉下取栓。DHCA 可使缺血期长达60min左右,有充分时间进行腔静脉癌栓取出,切除受累腔静脉,并进行重建手术[2]。我院于2013 年7 月收治一例肾癌伴IV 型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下肾癌切除并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后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鉴于此例手术的复杂性及护理的特殊性,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茎癌手术同期行改良根治性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腹股沟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双腹股沟淋巴结临床阴性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活检均提示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均在阴茎癌原发病灶手术同时行双腹股沟淋巴结改良清扫术。结果 11例患者共22侧创口,无切口感染,局部皮下创口出现淋巴积液7侧次(31. 8%),经换药后均痊愈。术后住院10~21 d,每侧切除淋巴结6~13枚,临床腹股沟淋巴结阴性患者行清扫术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7. 3%;术后平均随诊3年,患者均未见再发淋巴结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阴茎癌手术同期行改良根治性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在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早期发现隐匿性转移病灶,并可降低患者术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术中前哨淋巴结(SLN)冰冻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3例,均行全身静脉麻醉.开腹后,采用5 mL注射器将1%亚甲蓝多点注射于子宫体部浆膜层下,打开腹膜,暴露淋巴引流区域,寻找出最先蓝染的淋巴结即SLN,切取后送冰冻病理检查.此后行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20例术中病理检查未见转移的SLN患者,行免疫组化,观察SLN中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结果 33例患者中成功识别摘除SLN 25例(75.8%),其中SLN位于单侧盆腔7例(28.0%),双侧盆腔均有SLN 16例(64.0%),腹主动脉旁2例(8.0%).共识别SLN 67枚,其中闭孔26枚(38.8%),髂内15枚(22.4%),髂外13枚(19.4%),髂总10枚(14.9%),腹主动脉旁3枚(4.5%).有5例(15.2%)患者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证实盆腔内的SLN可见癌组织转移,术后盆腔内其他淋巴结亦可见癌组织转移.术中病理检查未见SLN转移的20例患者中,有1例低分化腺癌并临床Ⅱ期患者经免疫组化染色,1枚SLN内均可见CK阳性表达细胞团,判定为SLN微转移,但在淋巴结清扫中未见癌组织转移.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SLN的识别及病理检查对淋巴结清扫范围有指导意义.术后对SLN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双切口手术野淋巴结转移清扫方法及其转移规律,指导临床实施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62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双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05枚,其中检出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02枚,淋巴结转移率20.2%(102/505).淋巴结转移区域特征为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的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肿瘤的浸润深度明显影响淋巴结转移,T1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0% (1/10),T2为20.0%(3/15),T3为43.3%(13/30),T4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P<0.05),表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3%(2/14)、39.5%(15/38)、57.1%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5,P <0.05).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双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xtended pelvic lymphnodedissection,e PLND)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44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并实施腹腔镜下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各组淋巴结的个数、结合术后病理结果统计阳性淋巴结个数和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4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3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术后临床分期:T2c13例,T3 a20例,T3b~T4 11例。术后Gleason评分7分17例,Gleason评分8~10分27例。44例患者中每例患者切除淋巴结个数9~36枚,9例患者提示有阳性淋巴结,检出率20.5%。9例阳性患者中每例切除淋巴结个数13~31枚,共切除淋巴结187枚,检出阳性淋巴结共计18枚,阳性率9.6%;术后发生淋巴漏(淋巴囊肿)9例(20.5%),淋巴水肿5例(11.4%),血管损伤(直肠中动脉)1例(2.3%),神经损伤(闭孔神经)1例(2.3%),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3%),轻度肺栓塞1例(2.3%)。结论腹腔镜下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治疗高危前列腺癌手术安全可行,可以更准确的明确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ePLND可能对高危前列腺癌有治疗意义,是高危前列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部分中危及全部高危的前列腺癌患者推荐进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5.
肾癌腔静脉癌栓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20例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前影像学诊断均无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通过超声、CT或MRI明确有腔静脉癌栓,膈上型1例;膈下型19例,其中肾静脉型11例,肝下型5例,肝内型3例。19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术中死亡。术后病理分期(Robson分期)ⅢA期19例,ⅢC期1例。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7例,孔头状腺癌2例,血管平滑肌瘤1例。18例获得术后随访4~70月,平均38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8、23个月因癌死亡,16例无瘤生存。结论手术是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后腹腔镜技术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脏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5例肾癌患者施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采用全侧卧位,用4个套管针,镜下切开显露肾周筋膜背面,在肾动静脉根部分别用钛夹钳夹及丝线结扎后切断,低位切断输尿管,沿肾周筋膜外完整切除肾脏及肿瘤,清扫肾门旁、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旁淋巴结,小切口取出肾脏。结果 手术时间75-250min,平均110min;出血50-300mL,均未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疼痛较轻。元明显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安全可靠,便于肾动静脉处理及淋巴结清扫,肾周筋膜外完整切除取出肾脏符合肿瘤治疗原则.可减少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腹股沟深组淋巴结转移的阴茎癌同期行改良腹股沟淋巴清扫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行改良腹股沟淋巴清扫术(35例)以及传统腹股沟淋巴清扫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皮瓣坏死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改良组采用了包括①平行的小切口;②冷刀分离技术;③吸引器负压吸引等新方法。统计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改良组术后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情况、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治愈出院。结论阴茎癌切除同期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是适合阴茎癌患者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组所有患者均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中出血量30~100 mL,清扫淋巴结8~29枚。随访1~3年,均无复发转移,患侧上肢无功能障碍、无感觉异常疼痛和淋巴水肿。结论腔镜腋窝淋巴清扫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卡纳琳)淋巴示踪剂在上肢淋巴定位显影辅助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于术前1 d用卡纳琳对上肢淋巴定位显影,2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术中分别切除染黑淋巴结及未染黑淋巴结,对照组仅切除未染黑淋巴结。结果 2组45例均在腋窝区域定位出引流上肢淋巴液的淋巴结;观察组取出的染黑淋巴结病理均为阴性,未染黑的淋巴结中13例发生癌转移(59.10%),对照组切除的未染黑淋巴结中,17例出现癌转移(73.91%);观察组在术后1周及1、2个月均发生水肿,而对照组均未发生水肿(P〈0.01)。结论卡纳琳是上肢淋巴定位显影的理想染料,上肢淋巴定位显影能有效区分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术中的上肢回流淋巴结,预防上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分区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行全颈清扫,根据原发病变设计手术方案,仅清扫区域淋巴结,在清扫淋巴结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伤,能更有效保留患者的外观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